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晃见关下来了一员将领喊话,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于是拿起超大号的扩音喇叭冲着关下袁军士卒喊道:“镇北将军忠君体国,爱兵爱民,为大汉牧守北地十余年,功高盖世,不想却被朝中宵小诬陷暗害,如今只得自保。尔等远离江南故土,只为北上手足相残,岂不令人耻笑!箕关乃天下铁关,岂是尔等血肉之躯可破?不如早日返回故土,以免抛尸异乡,独留父母妻儿家中孤苦无依!”
从言语上来看,徐晃的喊话丝毫不比纪灵的水平低。实际上,徐晃反复强调丹阳兵北渡长江、黄河前来并州打仗,纯粹就是给人当枪使,死了都不能回故乡,正好说中了袁术手下士卒的痛处。
纪灵见徐晃喊个没完,赶紧出声制止徐晃继续下去。“城上守军听着,吾乃扬州牧袁公路帐下大将,素闻并州多勇士,谁敢出城与吾比斗一番!”
听到纪灵在关下叫阵,臧霸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启禀徐军长,臧某不才,愿下关与纪灵一战!”
“臧将军小心,纪灵此人刀法纯熟,曾与关军长力战数十回合而不败,武力过人,不可轻视之!”徐晃同意了臧霸的请战,专门做了一番叮嘱。
在关上数千弓弩手的注视下,臧霸骑着一匹枣红马,头戴虎头盔,身着锁子甲,提着一杆乌龙枪,缓缓出了箕关铁门。
“泰山臧霸在此,纪将军不妨放马过来,某来领教一番!”臧霸拱手向纪灵行了一礼,缓缓举起手中乌龙枪。
纪灵看见箕关之内出来一位面色沉稳、手提黑枪的将领,端得是气势不凡,于是不敢大意,也拱手抱拳回礼道:“青州纪灵前来讨教了!”纪灵说罢,提起三尖两刃刀便冲臧霸而来。
两人接招之前,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他们的背景资料,也算是打得热闹,看个明白吧。
纪灵,青州人,字伏义,袁术手下大将。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曾在平乡与关羽大战二十多个来回,不分胜负。后来差点中了关羽的拖刀计,被关羽一刀劈下了马头。
臧霸,泰山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又名奴寇,字宣高。史载臧霸追随曹操之后,多有战功,数次讨伐孙权,吴国名将韩当,亦曾是其手下败将。曹丕即王位时,迁臧霸为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都督青州诸军事。
评书里面说臧霸是个“懒泼将军”,他本来有一身好本事,枪法出众,但是从吕布手下转投曹操后只肯拿俸禄,从不干事情,张辽想提拔重用他,他也不肯。曹操最看不顺眼的一文一武,文的是“外国忠臣”徐庶徐元直,武的就是“懒泼将军”臧霸臧宣高。赤壁大战时,臧霸和徐庶两人去西凉防备马腾韩遂,从此不见影踪。
如此看来,这臧霸与纪灵之间的较量,应该是半斤八两。场上打斗在一起的两人,不久之后便证实了这个结果。
纪灵的刀法果然纯熟凶悍,招招都取臧霸的要害而来,而臧霸的枪法也不赖,总能四两拨千斤地化解掉纪灵凶猛的攻击。两人交上手之后,刀来枪往地打了三十多个回合,依然不分胜负。
袁术见臧霸武力不输于纪灵,这么缠斗下去也难以分出结果,于是鸣金召回了纪灵,双方第一回合的斗将算是打了个平手。
后面观战的卢植、曹操、孙坚等人纷纷将臧霸的武力与自己手下大将相比较,结果各自都欣喜地觉得,虽然臧霸武艺不俗,但与自己帐下张飞、高览、夏侯惇、夏侯渊、孙策、黄忠相比,还是要略输一筹。
斗将结束的袁术,命令手下士卒发起登城战斗,近万丹阳兵于是呐喊着向箕关冲锋过来。城上的徐晃看到臧霸返回关内之后,立即吩咐长弓手备战。守在城头左右的两个长弓团士卒纷纷搭弓上箭,开始校准射击方向和角度。
看到抬着云梯的丹阳兵,已经快要进入长弓兵的射程之内,徐晃立即下令士卒进行无差别攒射。袁军士兵向前冲锋,关上箭矢向下飞射,刚好有一个时间差,如果控制得精妙,则可以恰巧让弓箭在穿透力量降低之前,正面射中攻城的士卒。
经过多年训练的卧虎弓兵,自然熟练地掌握了首轮射击的提前量,只在一两个呼吸之间,一千长弓兵便将第一轮箭雨浇向了关下的袁军士卒。
因为徐晃下达的命令是攒射,所以不等一轮箭雨落下之后,射技娴熟的卧虎弓兵纷纷搭箭开始第二轮射击,目标自然是冲在最前面的袁军步卒。
关下中箭的士兵纷纷倒地,越向箕关靠拢则死亡人数越多,等第一拨攻关的数千丹阳士卒冒着箭雨来到箕关之下时,伤亡已经达到七成。在箭雨中存活下来的丹阳兵,开始借助云梯向箕关攀爬,这时关上的短弩手开始发威,疾速如雨的弩箭从城头直射下来,不仅准性高,而且杀伤力大,直接将爬到半空的袁军士兵全部射了下去。
袁术见守关的卧虎军箭矢犀利,非己方士卒所能躲避和抵抗,赶紧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将尚未出发的第二拨和第三拨攻城士卒撤回了本阵。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二四章 老鼠拉龟的局面
一场攻防战就这么不冷不热地结束,除了箕关之下近两千或是死去或者仍然活着,但也离死不远的丹阳士兵,在向世人证明此处刚刚经历过一场流血冲突以外,一些人似乎已经淡忘了刚刚发生的事情,至于死去的士卒,只要是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时候呢?
袁术觉得今天很没有面子,纪灵没能将臧霸斩于箕关之下,打头阵的士卒也没有登上箕关的城头。不过他还不是过于固执,及时听从了诸葛瑾的建议,将后面准备攻城的士卒给拦了下来。按照箕关守军展示出来的战力,就算将这两拨士卒都投上去,估计也就只能摸到箕关的城头,然后再被关上士卒毫不留情地斩杀。
卢植、曹操、孙坚、张飞、黄忠等观战的将领,心里对箕关守军的战力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评估。从关上士卒表现出来的冷静、狠辣、以及井然有序来看,这个攻关战绝对不好打。忧心忡忡的联军将领们各自揣着心事返回营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商议。
箕关之上的卧虎军战士们,静静地看着远处袁军拔营向后退去,没有人欢呼或者喜悦,大家明白,旷日持久的一场大战,如今才刚刚开始而已。
关下中箭的士卒,有一些刚才还在凄厉地呼叫,如今已经渐渐地没有了声息。不过,还是有数百丹阳兵捂着流血不止的伤口,或是爬着,或是搀扶着想离开眼前这块血染的土地。
箕关城门在袁军撤离后不久再次升起,从里面出来了一队抬着担架的预备役队员,他们开始检查城下中箭伤亡的袁军士兵,只要还有气息的,便被人抬进了关内,那里有一大批医馆的郎中们已经等候着,但愿他们妙手回春,可以挽救更多生命垂危者的性命。
至于关下已经渐渐冷却的残躯,则被预备役队员们全部抬上了一种外形特殊的黑色马车中,这些马车会直接将敌军士兵的尸体拉到较远的一处焚烧场,在那里进行集中的焚烧,做法与壶关一样。
卢植帐内,副帅宗员、先锋高览、张飞、韩猛,偏将魏延、孙观、傅肜、朱灵等人皆在,大家脸色凝重地听着主帅卢太尉的分析。
“箕关高大坚固,主墙为花岗岩石垒砌而成,关门乃精钢所铸,关上守军箭矢锋利,粮草武备充盈,吾方如果一味强攻,不仅士卒伤亡会十分惨重,而且必会旷日持久,时间一旦进入隆冬,则联军势衰,讨赵行动只怕无果而终。”卢植有些忧郁地说道。
“太尉大人,如果仅凭北军一家承受攻城损失,则势必过于惨重。若是发动各路联军轮流攻城,局面尚可维持。久攻之下,箕关守军疲惫不堪,士卒伤亡亦会增加,此时若发动强攻,当可下箕关。”张飞开口说道。
“益德所言有理。然各路联军人数虽众,真心肯为朝廷出力的又有几人?既然箕关难攻,我们何必将主力投放于此?”卢植点头说道。
“太尉大人的意思是吾方将兵力投入西线?”小将魏延问道。
“文长所问正合吾意。吾决心将中路大军的主力调往河东郡,与西路皇甫嵩大军汇合,先攻上郡,然后取道西河郡,直接插入并州腹地,如此一来,则不必攻打箕关,拿下上党之后,箕关自破。”卢植最终确定了主攻上郡的策略,这与赵兴战前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
曹军营中,曹操正与手下将领讨论攻打箕关需要付出多少士卒伤亡的话题。
“依公达之见,若想拿下箕关,中路大军至少需要付出六万士卒的伤亡?”曹操有些难以置信地问荀攸。
“确是如此,这六万士卒还需是北军或者泰山兵一般的精锐,如果换做荆州兵或者豫州兵,即使伤亡十万人,未必能够拿下箕关!”荀攸非常肯定的回答曹操。
“公达可曾听说过赵国昌昔日灭张角时,使用过一种名为‘轰天雷’的秘密武器?”程昱提醒荀攸。
“仲德兄如此一说,倒是提醒了我。这么算下来,只怕付出六万士卒的性命,也不见得能够拿下箕关!”荀攸有些沉重地说道。
“早知赵国昌不简单,如今看来何止不简单,简直是近乎妖孽一般的存在。这箕关被其修建的如同铁打的一般,只要关上守军粮草充足,箭矢齐备,何人能破?”曹操咬牙切齿地狠声说道。
“如今看来,卢太尉只怕要率主力前往河东与皇甫嵩汇合了。”戏志才提醒众人。
“如今这副老鼠拉龟的局面,也只好绕道河东,从上郡和西河进入并州了。”夏侯惇说了一句话,顿时引得大家苦笑不得。按照夏侯惇的说法,如果将箕关和赵兴比成是一只乌龟,那联军岂不是成了鼠辈?
吴军营中,孙坚正饶有兴致地和儿子孙策以及小将周瑜在推演着攻打箕关的过程。
扮演吴军主帅的孙策,已经连续输给扮演箕关主将的父亲孙坚三次,于是有些赌气地说道:“依照父亲这般守城,没有十万大军牺牲,如何破得箕关!”
“伯符莫要气馁,如果将你和州牧大人对调,只怕州牧大人也得输你三次。”一旁的周瑜笑着安慰好友孙策。
“公瑾此言有理,换成吾儿来守箕关,乃父说不定付出十万大军的性命,未必可以攻破箕关。”孙坚对自己的大儿子非常器重,也笑着安慰孙策。
“这个赵国昌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然筑得如此害人的雄关,真是千年不烂的一只铁王八!”孙策有些郁闷地感叹。
“或许不用多久,伯符便可在沙场之上一睹赵国昌的真容了。”周瑜意有所指地说道。
“公瑾的意思是?”孙策有些不解地问道。
“公瑾的意思是不日之后,我们只怕要随卢太尉前往河东与西路大军汇合,此次讨赵作战的主战场,只怕是要落在上郡境内了。”孙坚说道。
“听说赵国昌一杆霸王枪横扫天下,这次吾倒是要领教一二!”孙策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荆州军大营内,李严和黄忠在探讨并州士卒所用弓弩的性能问题。
“汉升,依你之言,城上并州守军的长弓,比之卢太尉麾下射声营的弓箭还要厉害许多?”李严有些惊讶地问黄忠。
“确实如此,以吾之推测,城头守军所用的长弓,射程至少比射声营的制式大弓远处五成;而贴身近战所用的强弩,射速极快,疑似为连弩,居高临下地对登城士卒进行射击,几乎无人可避。”黄忠毫不隐瞒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唉,如此看来,州牧大人这潭浑水趟的只怕有些不妙啊!”李严感慨地说道。
“如为自保,还是尽量不要招惹镇北军团为妙。”黄忠一脸苦笑地说道。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二五章 赵剃头挂帅西征
说完了陷入胶着状态的并州东线和南线战事,再来看看大兵云集的西线情况。
在大战尚未开始之前,赵兴分别将壶关和箕关丢给了赵云和徐晃,随后整合手下其余各路兵马,亲自挂帅前往西河郡,将大本营设在了离石城南方五十里的中阳县。
中阳县位于黄河以东八十里,南方七十里外便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通天山,这里正好处在上郡、西河、上党三地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将前线指挥部设在背靠离石,前有通天山,左有黄河,右有汾水的位置,真是再合适不过。
除去驻守壶关、箕关的一万二千人,张辽和郭嘉统帅的两万机动兵力。赵兴手中目前可用的兵力只剩下六万八千人。具体为:卧虎军四千人,先锋军一万四千人,飞虎军一万人,苍狼军一万人,熊罴军一万人,雄武军一万人,定远军一万人。驻守北方四郡的任务,目前完全交给了黄轩族和南匈奴部落。
经过反复的沙盘推演,镇北军团必须暂时舍弃上郡南部的高奴、定阳、雕阴、漆垣等地,将兵力回撤和聚集在便于骑兵作战的肤施南部,奢延河南岸一带,将拳头攥紧,等待时机与皇甫嵩进行决战,这样方有获胜的机会。只是放弃上郡南部的大片地域,却不是一件让人很容易割舍的事情。
上郡在屯田都尉、太守枣祗的七年的治理和经营之下,如今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土地比较肥沃的南部区域,成为并州继上党之后又一块产粮的地区,不仅盛产小麦、大豆、高粱和小米,家畜养殖业也很发达。当初被赵兴从冀州迁移过来的大量流民,以及曾经投效黄巾军的乱民,都被安置在上郡境内。而上郡原来的“老居民”,河西羌胡则被赵兴集体迁往了河套地区。
当日廮陶城破之时,赵兴曾经有些残忍地用轰天雷炸死了两千人,剩下的近五万黄巾乱民,则被赵兴在右耳上侧割出了一道豁口(见二三八章),以罪民的名义解送到了上郡。后来张梁、张宝兄弟占据的南皮城和乐平城相继告破,城内的七、八万黄巾罪民也享受了类似的待遇,先后又被解送到上郡。
这些人原来都是些敢于杀官造反的狠角色,当时慑于镇北将军的凶名,害怕被赵兴送上天,这才安分守己地在上郡居住了下来。后来赵兴任命枣祗为上郡太守,大力推广农业增产计划,使得老百姓渐渐地温饱起来,再然后又渐渐地富足起来。
如今的上郡,已经成为和上党一样,坚决拥护赵兴统治的一个郡,只要赵兴在这里振臂一呼,右耳上有一道疤痕的“豁耳兵”们绝对会跟着赵兴一起造反。
只是,如此彪悍的民风之下,若是让老百姓放弃即将成熟的庄稼,舍家别业地前往并州腹地,只怕也是难以做到。
为了动员这批百姓服服帖帖地暂时迁移到黄河以东的西河郡,许久不曾出山的并州“赵剃头”,只好再次扮演恶人的角色,亲往上郡南部发动群众了。
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在飞虎军、苍狼军两万骑兵的护卫下,赵兴一路跨过黄河,巡视完上郡治所肤施之后,飞扬跋扈地一路向南,经过高奴、雕阴之后,最终抵达了紧挨着左冯翊的漆垣。赵兴所过之处,百姓夹道相迎,高呼万岁,直接无视了大汉朝廷律令。
赵兴这么高调地巡视上郡南部,既有稳定民心的用意,也是想亲自前往第一线,向西路联军示威。赵兴的意思很明白,你们不是要来征讨我吗?我还真不怕,现在就在你们眼皮子底下晃悠,有本事来抓我啊!
可能是见不得赵兴过于嚣张,也或许是赵兴弄巧成拙,这一次皇甫嵩接到赵兴前往漆垣的消息后,压根没跟他客气,立即大军拔营,奔着赵兴就来啦!
唉,这事整地,难不成真要凭两万骑兵跟西路十五万联军火拼?结果当然不是这样简单。停留在漆垣一带的赵兴,接到暗影关于西路联军起兵的情报后,立即开始动员当地百姓向北转移。
赵兴每过一处,便会对当地的“豁耳兵”们喊话:“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