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序言:李跃儿,一个把画布变成立体乐园的人
尹建莉
我和李跃儿没见过面,也没联系过。但她对于我来说不是陌生人。
早在几年前,我在一家书店看到一本书,是一位画家谈她如何教孩子们画画,如何和孩子们相处的。那本书图文并茂,很独特的开本,更独特的内容,充满教育智慧。于是李跃儿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时,我对她的理解是“一位对教育有兴趣的画家”。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读了《窗边的小豆豆》,对那所叫巴学园的小学心仪不已。它作为一个教育样板,给我示范和鼓舞,让我怀揣理想;但是,我也和很多人一样,从未有勇气在现实中去实现它。因为我知道,把一个理想从蓝图上搬到现实中,那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需要决心,需要力量,需要智慧,需要魄力……后来,我知道,居然有人就去干这个大活儿了,真的在北京办了一所巴学园,这个人就是李跃儿。
其实,办个仅在大门口挂块“巴学园”牌子的幼儿园,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把牌子后面整个学园的气氛一并做成巴学园的味道。
名称有时是个唬人的东西,它经常会让人产生幻觉,以为挂了羊头的地方卖的应该就是羊肉;但事实证明,现在教育上的“狗肉摊”实在是不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办学者的动机,二是办学者的素质。胡萝卜穿上锦盒也变不成人参,教育说到底不是牌子的事,不是围墙的事,也不是教室的事;教育是理念的事,也是信仰的事,没有虔诚之态和感悟之心不可能做好。
巴学园,让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李跃儿。
从媒体对她的幼儿园的报道中,从她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我看到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她是个真正懂教育和爱教育的人。她的巴学园表里如一,在中国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独树一帜,自信地坚持着自己的教育风格。
李跃儿作为一名画家,从教孩子绘画开始,发现教育中的问题,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于是开始去做……当她的画布已放不下她的教育理想时,她把画布变成了一座立体乐园,让孩子们真正走进来,和她一起去实现一种理想教育。她从绘画转行去做幼儿教育,这一转身可谓“华丽”,现在的李跃儿,已变成了一位“懂绘画的教育家”。
李跃儿在办幼儿园的同时还在写书,她用这样的方式把“李跃儿教育”这个品牌做出影响,这不知会让多少孩子受益。我相信,作为一个良好的范例,她的影响将会更大。
我们年龄相差不远,且对教育有共同的爱好,在教育价值观上有共同的取向。尽管我对她的了解都是从各种媒体上来的,但隔着纸张和电脑屏幕,我分明感受到了一份熟悉和知心。
所以,当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希望我能为她的这本新书写几句话时,我是非常乐意的。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向李跃儿及其所做的事业表达敬意,同时也用这些文字对她的新书出版送上我的祝贺和祝福。
(注: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着有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孩子从哪里来
在西宁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有一对以农牧为生的夫妇。这一天,男人去城里的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亲戚,因为穷,路又远,要在城里住一晚,这个男人不舍得花钱住旅馆,临走时就背着一条放羊时可以在野地里铺在身下躺着的破毡毯,准备在城里随便找一个街角对付一晚。第二天,看完亲戚已经到了中午,男人背着他的毯子离开医院,步行回家。
走到家已经是傍晚时分,一脚刚跨进家门,院子里一头羊突然发疯一样冲向自己和妻子住的堂屋,一头把门顶开。与此同时,男人听到堂屋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男人心里一阵欣喜,原来自己临近生产的女人正好在这个时候生了。
因为是头胎,是这对夫妻的第一个孩子,两口子视若掌上明珠。可这个孩子到了两岁左右会说话的时候,不断地对自己的父母叨叨自己的名字其实叫王某某,住在某某县,某某村。这两口子知道西宁是有这样一个县,但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村,就以为是孩子在胡说。可随着孩子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他讲出的事情让这对夫妇越来越心惊肉跳。孩子长到3岁多,经常强烈地要求回家看看,他说的家就是爸爸妈妈从没听说过的某某村。
爱子心切的夫妻决定带着孩子到那个村里去看看。按照孩子说的县名和村名,真的打听到了孩子说的那个地方。进了村子,孩子轻车熟路地沿着一条小路向一户人家走去,进去以后就像是进了自己的家,指出某某东西是谁的,谁的东西喜欢放在什么位置上。见了那家的女主人,他竟然流着眼泪拉人家的手,说自己是某某某。众人惊诧之余纷纷问他是怎么到现在的家里的,他说他看到自己在医院死了,家人都围着他哭,他觉得很好笑,然后就从医院走出来,看到一个人背着毯子,他就跳上去坐在那个人的毯子上,跟着那个人回到了家。回到家以后,他就跳到一只羊的背上,那只羊冲向了屋子,之后他就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了一个小孩。大家听得唏嘘感叹。
这两口子把孩子领回家后,孩子大病一场,之后再也没有提过类似的事情了。
讲故事的人神秘地讲着,听故事的人疑惑地竖起耳朵听着,不知道讲故事的人是否真的见证了整个过程,反正人们开始真正地思考婴儿的诞生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他小小的物质身体里所包含的那颗灵魂到底是跟身体一起成长出来的,还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来的。
另外一对夫妇结婚很多年了不怀孕,他们已经想孩子想得要发疯了,尤其是女人,见了别人家的宝宝就盯着一直看,甚至有时候在上班开会的时候会把围在办公桌旁的同事都看成是小宝宝。在看了很多医生都无法怀孕之后,这对夫妇决定去做人工受孕……
人工受孕的过程十分复杂和痛苦,取卵的时候,医生要先进行探针穿刺。医生会在B超探头上套一个胶皮套,在探头凹槽处,固定一根长长的穿刺针,其尾部连接着负压吸引胶管。探头进入女性身体后,B超显示屏马上可以看到蜂窝状的卵巢。医生再根据显示屏的显示操纵探头上的针管,依次抽吸每一个黑色的蜂窝,吸出卵泡里面所有的液体。液体顺着穿刺针的管子进入一个试管,一个装满再换一个。装满液体的试管,通过传递窗,由助手放入培养室工作台上的试管架里。因为卵子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很高,温度要在37℃左右,湿度要适中,不能见光,所以整个手术过程都要关灯,只留一盏蒙着纱布的落地小灯。接着,操作员在培养室,一个接一个地把试管里的血水倒在小玻璃器皿内,在显微镜下拣吸出卵子注入另一个培养皿里,等待催熟。6小时后,它们将与优选精子会合。精子拖着“长尾巴”,快速向四方游走,卵子则是一个浑圆的球体,向四周吐着“舌”。受精过程像是一次约会,“卵子主持,精子出席”。受精卵会分裂变成两个细胞、四个细胞、八个细胞,在四到八个细胞的时候,医生就在胚胎移植室里,把小胚胎放到女性宫腔里面。
这对夫妻去了医院,依照上面的程序,妈妈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被取出来放在一个小小的器皿里,良好的服务使他们夫妇都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卵子和精子,为了保险起见,医生在女人的腹中放置了两个受精卵。
日子一天天过去,女人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医生告诉他们是双胞胎,两个受精卵都存活了。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这对做梦都想要孩子的夫妇得到了一对龙凤胎,两口子乐开了花。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可爱,两口子越来越多地从孩子身上看到了他们自己的特征,连微小的怪癖,细微的动作还有嘴角的笑意都像他们两个人中的一个。两口子经常感叹生命太神奇了,他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生生不息,延续着家族的血脉。
这两个宝宝无论是他们的身体还是他们的精神都来自他们的父母和他们的基因,没有其他更让人不可理解的东西出现在他们的行为和语言中。
人类一直在对自身进行着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试图证实人的精神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一次次地重复来到这个世界,一方面试图证实婴儿是从无到有成长起来的。
作为父母,当我们打算要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内心抱着一个怎样的态度和心情?我们是打算要一个可爱好玩的宝宝,让我们的生活丰富一些;还是要这个宝宝来修复我们成人间不太美满的亲情关系;又或者因为我们被他人爱抚和养育过,我们也打算做他人的父母,为他人奉献我们的爱抚与辛劳。
无论我们付出的是爱或者不是爱,我们都需要知道自己对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不同的看*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做法,而不同的做法,会养育出不同的孩子。
错误看待孩子的5种认识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孩子”是什么都不懂,成人要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孩子。我们会看到许多成人在告诉孩子一件事情之后还要反问一句:“知道了吗?”
“知道”的实质其实就是一个结果。我们背诵了很多“结果”或知道了很多“结果”,但这样是否就能使孩子具有生存能力呢?
我们所背诵的“结果”是前人生存过程和生命体验的结晶,知道了这些“结果”能否帮助孩子也具有生命的体验和生存过程的结晶?
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孩子以及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对待孩子。下面看待孩子的5种方式值得我们商榷和戒备。
。 想看书来
认为孩子是个知识罐子
一次,我的一位男同事到珠海办事,办完事到外面转一转,听说珠海城中间有一座有山的公园,他一路寻去,到了公园,发现那里的环境真的非常优美,空气非常清新,大冬天草是绿的,花是红的。同事正抽空心灵,打算吸纳风景时,耳边传来了刺耳的女人说话声。同事集中注意力,尽量不让自己被女人的说话声音打扰。他紧闭眼睛面向苍天。但无奈,那个女人说的话让他太好奇了,只好先让自己回到凡间,目光寻找声音的来源,不看则已,一看让他吃惊得无话可说:一个身体强壮快乐的妈妈用婴儿车推着自己几个月大的宝宝,边快步走着,边大声喊着“宝宝名字叫王欣,宝宝名字叫王欣,宝宝名字叫王欣……”
同事百思不得其解,风景也没办法感受了,带着一脑子的困惑回到宾馆,见了他认为有教育水平的人就问她为什么要一直这样说,是这位妈妈有精神病,还是有其他的意图?
解答问题的人给了他各种各样的答案,一种是这个妈妈太爱孩子了,但不知道怎样向*个月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用这样的口诀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一种是这个妈妈想教会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叫王欣,所以一遍一遍地给他重复,就是说这个妈妈立志要把孩子教育好,要将自己知道而孩子还不知道的事情告诉孩子。
其实,我们在小区里或者公园里也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年轻的父母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个月的孩子自然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妈妈当然有义务告诉孩子。问题在于有些成人往往总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的罐子,拼命地往里面装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碰到什么就往里面装什么,根本不管孩子现在在感受什么,在观察什么,在探索什么,一味地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
我们会看到,见了一个老人,父母就会指着那个老人对孩子说:看,奶奶,宝宝说奶奶好。
过马路看到红灯亮了,父母就会指着前面的红灯跟孩子说:宝宝看,现在红灯亮了,一会儿绿灯又亮了,红灯停,绿灯行,小朋友看得清。这时孩子正在观察旁边的汽车,父母回头一看,自己白教了半天,孩子压根就没在看那个红绿灯。父母觉得自己的功夫不能白费了,于是用两只手把宝宝正在往旁边看的头扳过来,用手指头指着前面的红绿灯,继续讲解……这时可怜的宝宝一脸茫然,他的神还没有从刚才对汽车的投入观察中回过来,父母强行把他扭过来后,他不知道该看什么,在他的眼前有大人伸出去的半条胳膊和一只指着前方的手,有电线杆,有远处的楼房,有路边的树,有蓝色的天空,有白色的云朵。大人口中念叨的红灯停,绿灯行,对宝宝来说,也许是成人的手指头,也许是蓝天,也许是白云,但无论如何,这时成人在一边哇哇的声音肯定是让宝宝不胜其烦的。
认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做家长有责任把自己认为孩子应该知道的所有的事情告诉孩子,孩子在干什么却不管,这样家长越勤奋,孩子就越成了装满小常识的杂乱无章的抽屉。
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造成孩子把所有用来发展的力量都用在了对小常识的收集上。在日后的生活中,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之下,孩子都能说出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常识,这会带来别人的赞叹,这种赞叹会鼓舞着孩子把更多用来发展的力量用在卖弄自己的小常识上。也许这样的孩子将来会在某个知识竞答上获得不错的成绩,这种成绩和优势也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对自己带有幻象的认知。但是,一个了解很多小常识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具有生存能力的人。
但从小到大,周围人对孩子的反应,使孩子以为自己是优秀的,是优秀的就一定会被生存环境所需要,所以当结果与孩子的判断不符时,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的疑惑,以为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以为这个世界出了问题,慢慢地,孩子成了一个受害者,郁闷终生。
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
有一些成人对养育孩子特别自信,从哪里得到了一套养育孩子的方案,或者自己创造了一套养育孩子的方案,手和心都其痒难熬,天天盼着来一个孩子让自己练一下手。这样的成人认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好写最美的文字,好画最美的图画,而那个描画的人是自己。
当一个宝宝出生后,这样的成人就会带着热切的渴望感染所有的人相信他是对的,于是,他开始按照他得到的或者他创造的那个养育计划训练他的宝宝。
一出生就给他每天放英语儿歌,看英语单词,每天拍照三次,然后,再抽空在宝宝醒的时候拿来自然科学的卡片给宝宝指着上面的动物反复地告诉孩子那都是什么。
婴儿躺在摇篮里正在自己吃手,成人拿着三字经在念: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一岁了,吃饭的时候正在玩饭,拿勺子把饭倒来倒去,又捏又拍,成人忙捡起饭粒念叨:粒粒皆辛苦……
孩子会走了,领着孩子去散步,看见水和鸭子,就开始说:宝宝,看,鸭子!孩子蹲下来玩水,拿棍子玩沙子,成人还在努力:“鹅鹅鹅……”带着孩子出去玩,看见卖煤的车,马上说:宝宝,看,车!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见了一个奶奶,要宝宝问奶奶好,还要给孩子进行礼貌说教,说完还要问:“知道了吗?”下一次又见一个奶奶,还要同样地问,要让孩子给奶奶背诗,给奶奶背一个“鹅鹅鹅”……
当孩子再大一点时,孩子如果看到一个虫子,马上指着那个虫子告诉孩子这个虫子的学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