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超爬起来,抱着马腾的大腿大哭道:“父亲,孩儿要与你并肩作战,击败吕布那狗贼。”
  马休、马铁和马岱也大哭,一齐向前请求留下。
  马腾气得全身直打哆嗦,刷的抽出佩剑指着马超道:“你们不走,那我就成全你们。我马家就在今日绝后好了。”
  长剑的利刃闪着寒光,锋芒逼人。
  马超擦干眼泪,昂然不惧,挺胸喊道:“要么一起走,要么死在一起。孩儿要与父亲大人同进退,共生死。”
  马腾又是一脚将他踢倒,怒喝道:“放屁!你这逆子真是气死老夫了。”
  他的声音已因激动而变形,全身颤抖不已,拿剑的手也在颤抖,几乎拿不住剑柄,眼中老泪纵横。
  许久,他才颤抖着声音道:“好,你们不走,我就死在你们面前好了。”
  说完挥剑就要往脖子上抹,马超大惊,急忙死死的抱住他的手,马休和马铁也冲向前夺下马腾手中的宝剑。
  几人一起相拥大哭。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巨大的声音,那是人群的呐喊声,如山崩地裂般。
  马家父子脸色剧变,提起武器就往门外奔去。
  外面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一群士兵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
  马腾惊惧至极的喝问道:“怎么回事,是城破了吗?”
  领头的几个士兵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道:“太守大人,敌兵……”
  马腾脸如死灰,狂吼道:“敌兵怎么了?从哪个门杀进来了?”
  一个士兵终于平定了喘息,满脸激动的说道:“不是杀进来了,是敌兵退了!”
  “什么?”马腾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提腿就往外跑。
  临泾城内,到处是欢呼声,几十个小校纵马飞驰,大声呼喊着敌人退兵的消息。
  城楼下,一个时辰前还黑压压的一片紧紧围困在临泾四周的凉军荡然无存,只远远的留下一片遮天蔽日的尘土。
  马腾站在城头上,望着远远而去的吕布大军,全身的力气好像一下子被抽空了,跌坐在地上,半响说不出话来。
  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充斥在临泾城中的每一个人的心里。满城欢呼雀跃不停。吕布退兵了,我们打赢了,历经了将近半年之后,我们终于守住了临泾……
  许久,马腾才回过神来,爬起来对着东面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饱含热泪,口中念念有词:“臣拜谢陛下,拜谢陛下……”


第九十五章 灞桥相会

  当吕布的十万大军火速的回援长安的时候,刘协的大军正朝郑县急行而来。
  郑县,攻袭长安前的最后一站,守城大将赫然是董卓的“司徒”牛辅。
  按道理说,堂堂的“三公”去征战以及守城实在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凉军兵多将少,而汉军又来势汹汹,所以作战经验丰富的太尉段煨都会亲自披挂上阵,抵挡汉军。
  至于牛辅,原本跟李儒一样都是董卓的女婿,也和李儒是董卓最亲信的两人。当初董卓带着李儒率兵入京,便把整个西凉的大后方全部交给了牛辅,足见信任。
  “三公”来守外城,对于牛辅来说是耻辱。尽管李儒说得很动听,“汉军凶猛,非司徒大人不能抵挡”。原本他对于李儒的调遣完全是不愿也可以不接受的,但是李儒的命令可以不听,岳父大人的“圣旨”是不可以不遵的。所以他不得不带着一肚子气来到了郑县守城。
  当郑县巍峨的城墙离汉军只有两三百米时,全军都惊呆了。
  眼前的情景实在太诡异了。
  远远的看到郑县城门大开,城楼上空空如也,一个人影也没有。更诡异的是门口两边排列着一长串人群,从衣服的颜色和式样来看,显然都是平民。而且居然还传来鼓乐声。
  空城计?刘协脑海里第一个念头就想到里演义里的那一幕。
  如果是空城计,李儒是不是应该在城头上给我来一曲?
  大军缓缓的停下,众将都满脸疑惑。根据两军的路程,吕布的十万大军应该还未赶到长安。郑县是长安东面的最后一道屏障,而且城墙高大坚固,牛辅怎么也应该在郑县守上一两天,阻挡汉军的进程,为吕布赢得时间才对,怎么可能就弃城而逃了。
  刘协想了想,立即令王越率众飞龙卫前去打探。
  王越等人得令而去。
  当众飞龙卫靠近城门口时,刘协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因为门口的人群瞬间就将飞龙卫卫和王越淹没了。
  刘协深信王越和飞龙卫不至于对付不了那群手无寸铁的人,哪怕那群人都是精锐士兵假扮,于是强自镇定,静观其变。
  果然,过了一会,一团红色的身影从人群中杀出,回奔了过来。
  “牛辅果然弃城而逃,举城百姓正欢呼迎接大汉天兵的到来?”
  “会不会有诈?”
  “不会,臣已入城中查看,绝无有埋伏的迹象。”
  刘协踌躇了半响道:“全军做好应战准备,缓速入城,飞龙卫注意控制城门。”
  刘协率着大军小心翼翼、如临大敌般的缓缓走向城门。迎面一片山呼万岁声,两边跪倒一片郑县百姓,却又都忍不住抬头一睹真龙天子的风采。
  “瞧,我们大汉天兵就是威武啊,就是不打仗的时候也是全身杀气腾腾的,一副随时准备应战的样子,怪不得董卓不是对手。”
  “你看看小陛下,长得那么俊俏,却一脸的严峻,像个小大人似的。当个皇帝不容易啊,我家的二狗子跟他差不多大,天天跑树上掏鸟窝呢。”
  ……
  刘协听着一路的窃窃私语,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挥起鞭杆朝百姓致意,脸上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神色。
  “瞧,小陛下脸色那么难看,看来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啊,看了真令人心疼啊。”
  “唉……董卓真是造孽啊,害得这么俊俏这么小的小孩也出来统兵打仗,这一路餐风露宿、枪林箭雨的,能不辛苦吗?”
  刘协再也忍不住了,一拍逍遥马,纵骑向城内奔驰而去。
  大军在郑县只是稍作停留,便留下一队人马守城,余下的兵马继续向长安急行而去。
  灞桥,关内第一名桥。曾因水灾被王莽改为“长存桥”,此时已恢复原名。
  灞桥两岸,古柳婆娑,新柳披翠,风飘絮起,绿云垂野。春风春雨中,柳丝万缕,似烟似雾。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桥折柳”、“灞桥伤别”,历史上的灞桥是伤离别的象征,提起灞桥就会涌起一股淡淡的离愁。
  虽然此刻的灞桥并非唐代之后的离别之地,但是站在柳絮纷飞的灞桥上,刘协却在思念一位已离别的佳人。
  而他对面站立的,正是令他与佳人离别的仇人。
  石砌的灞桥已被从中拆断,隔了五六米。刘协和李儒分别站在断桥的两端,隔河相望。
  刘协的身后跟着王越和李逸飞以及几个飞龙卫。李儒身后也站着一员羌人装扮的偏将和一群侍卫。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此刻的刘协却感到非常的冷静。
  对面的李儒相比昔日在京中的时候消瘦了很多,以前圆圆的双下巴变得尖削了,脸色微带苍白,眼神也没往日那般神采飞扬了。
  李儒在马上一作揖道:“陛下,别来无恙?”
  刘协冷冷的笑道:“托你的福,朕很好。”
  李儒细细的在他脸上看了一遍,一副痛惜的样子,喟然叹道:“陛下瘦了,朝中大将如云,行军打仗之事,交给他们就好了,何必御驾亲征,劳累龙体。”
  刘协神色不变,依旧冷笑道:“朕若不亲自来,要是他们不小心杀了你怎么办,岂不是让朕痛悔终生?”
  李儒神情一懵,随即笑道:“陛下竟然如此关心臣的安危,老臣不胜感激。”
  刘协爆发出一阵哈哈大笑,笑了许久才冷然说道:“你若死了,朕就得派人刨坟挖尸,但是纵然将你碎尸万段,听不到你的哀叫,岂不是很无趣?”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冷若寒冰,令李儒不觉心头涌现出一股寒意,强笑道:“陛下,冤仇宜解不宜结,不如老臣与陛下谈个协定,就此化干戈为玉帛,使生灵免遭涂炭。”
  刘协脸色一愣,哦了一声,说道:“不妨说来听听。”
  李儒精神一振,立即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起来:“如今陛下与西凉拼死大战,生灵涂炭,死伤惨重。倘若就此拼下去,无论输赢都将对陛下不利。陛下离开京城半年,朝中党人早已蠢蠢欲动,迟则生变。自黄巾之乱后,地方官员纷纷趁机拥兵自重,意图不轨,陛下若执意在此与我等血战,我凉国尚有十五万大军,兵力胜过陛下两倍有余,即便陛下能胜也是惨胜,必将严重损兵折将,日后何以威震地方群雄,安定天下?”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下刘协的脸色,见刘协果然微闭双目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不禁大喜,继续说道:“不如,我等就此罢兵,以潼关为界,潼关以西为我凉国地界,潼关以东为大汉地界。我凉国愿俯首称臣,尊大汉为天朝上国,年年纳贡,凉帝改称凉王,对陛下行臣子之礼。如此既全了大汉的威严,又保存了朝廷的兵力,还请陛下三思。”
  说完便目不转睛的望着刘协,等待着刘协的回道。
  刘协一直微闭着眼睛,等了许久才睁开双眼,如梦初醒般的问道:“你说完了?”
  李儒不禁气结,强忍着怒气恭声道:“回陛下,臣说完了。”
  刘协又眯缝起眼睛,脸上露出奇怪的笑容,不无鄙夷的笑道:“姑且不论你这凉国是否被天下认可,就算要与朕谈判,也得董卓亲自前来才是,你一个伪相,也敢来和朕谈判?”
  李儒脸色剧变,尴尬的说道:“凉王身体极为不适,不能下地,故命老臣全权代表凉王前来商议,还望陛下勿疑之。”
  刘协心头一丝疑云一闪而过,随即脸上露出春暖花开般的迷人笑容,微微笑道:“难得你能为黎民百姓着想,这个罢战的主意不错。不过朕另需你等奉上两样物品,但得此两样物品,朕立即下令撤军出潼关。”
  李儒大喜,笑问道:“不知陛下所需何物?只要我凉国有,尽管开口就是。”
  刘协脸上笑得无比灿烂,哈哈笑道:“此两物不值钱,朕要的是你和董卓的头颅而已。”
  身后的将士跟着哈哈大笑,笑声震得两岸的柳树上的柳絮似乎又飘落了不少。
  李儒脸色铁青,气急败坏的吼道:“无知小儿,老夫今天就让你吃点苦头,给我动手!”
  灞河上突然站起数十个士兵,吐出口中换气的竹管,人人手中抓着一根粗大的铁链。只听一声呼喝,数十根铁链扯动,刘协脚下的桥墩一阵剧震,脚下摇动起来。
  千钧一发之际,刘协正要往后翻身跃起,突然胯下的逍遥马一声长嘶,腾空而起,竟然直奔对面的断桥飞跃而去。
  白马像一条银龙一般,载着刘协腾空飞起。
  身后的将士们惊呆了,连对面的李儒和芜将等人也惊呆了
  只听风声呼啸,白马稳稳的落蹄在断桥上,震得桥面微微一震,巨大的冲势吓得李儒等人扯住马缰连连急退。
  刘协大喝一声,舞起飞龙戟借着冲势像李儒奔杀而去。
  李儒马前两个骑兵急忙举起长枪迎了上来。
  刘协手中飞龙戟寒光闪动,如闪电般划过几道弧线,只听两声惨叫,两名骑兵一个喉部中枪一个眉心中枪,翻身落马,跌入水中,在灞河上溅起巨大的水花。
  刘协马不停蹄,呼喝一声,挺起飞龙戟,又向李儒掩杀而来。


第九十六章 血战长安

  又有两个骑兵持枪迎面阻挡。
  没有悬念,两个照面之后,随着两声马嘶,两个士兵倒在血泊之中。
  刘协厉喝一声,一纵逍遥马,飞龙戟直指李儒,一往无前。
  这时的李儒终于调转了马头,往后疾奔。随从的那员羌将一拍胯下马,持起铁枪向刘协迎了过来,大喝一声:“汉帝休得张狂,羌人雅丹来也。”
  一片兵器交碰得声音,两人战在了一起。桥面不宽,刚好够两人在中间转圜交战。
  那边断桥下,大部分飞龙卫都纵身跃回桥头,只有一两个人连人带马跌落在水中。此时正是枯水季节,河水不深,只遮过半个身子。水中的凉军士兵早已经扔下铁链奔逃上了对岸。
  王越清啸了一声,飞身跃起踩着河面上的断桥残垣一路疾奔,然后跃上一匹刚刚从水里站起来的马,催马奔到对面的断桥下,手中甩出刘协给他制作的天蚕丝绳飞抓,抓住断桥上的栏杆,腾身跃起。
  与此同时,张辽见水不深,一声令下“渡河!”
  几员虎将已风一般的纵马冲下河水,在河面上溅起一片巨大的水花。后面的近卫营也跟着呼啸而下,整个河面上水花翻腾,波光荡漾。
  雅丹本和刘协杀个不分胜负,见到王越已朝桥上飞来,不禁心慌意乱起来,虚晃一招,打马转身就逃跑。
  刘协马快,如影随形而来,一声爆喝,使出一招张飞所传的杀手枪,戟影暴起,直刺雅丹的后颈。
  雅丹听到风声,躲避不及,侧身一让,被刺中箭头,鲜血迸出,大叫一声摔落在马下。
  刘协正要向前一戟刺死他,又有两名骑兵向前挡住他。
  雅丹忍痛爬上马,打马飞奔。刘协舞起飞龙戟击开两个骑兵刺来的长枪,顺手一戟刺死一人,另一人被飞扑而来的王越一剑削去头颅。
  刘协取下马钧弩,对着亡命奔逃的雅丹连按三下机簧,三枝利箭射向雅丹后背,随着一声落地声,雅丹当场中箭身亡。
  河边的李儒见势不对,急声大喊:“快撤!快撤!”
  边喊边打马疾奔而逃。
  刘协又解决掉两名阻挡的骑兵,纵马驰到对面的岸上,不再追赶。
  对岸的将士陆陆续续的渡河上岸,六万大军在岸边集结。
  大军在河边整顿完毕,刘协长剑一举:“杀往长安,活捉李儒和董卓!”
  “杀往长安,活捉李儒和董卓!”
  ……
  六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长安城。
  ************************************************************************
  长安城,西汉都城。
  自王莽的新朝灭亡,汉光武帝建都雒阳之后,长安城年久失修,日益败落。但董卓率军退入长安以后,李儒大举征用民夫重新修葺城墙,又恢复了往日的高大和坚固。
  城高十五六米,墙厚四五米,护城河宽六七米,深三米。城墙上早已架起了投石机,城垛上布满了强弩和弓箭。
  汉军先后在四个门都做了小小的试探性的进攻,稍稍失利便退了下来。
  又是一场艰苦的攻城战,仅次于潼关之战。如果没有奇谋,在兵力相差无几的情况,几乎不可攻下。更何况后面还有十万大军朝长安敢来。
  在“连珠攻城炮”和弩车的掩护下,汉军花了三天时间,牺牲了数百将士,才填平了长安东门的护城河。
  这一战对于凉军来说是生死之战,凉军士兵冒着箭石疯了一般的拼死攻击城下填河的汉军。
  剩下的凉军以羌人为主,羌人来自苦寒之地,性格豪爽,作战勇猛,悍不畏死。令刘协这个杀手出身的皇帝都不禁暗自心折,又疼惜自己的士兵,一旦激战到白热化,立即便令撤兵。所以足足拖了三天才填平东面一截护城河。
  第四天凌晨,汉军巡营的士兵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巨大的响声。
  接着一骑斥候飞马来报:“敌袭!敌袭!”
  随着一阵此起彼伏的锣鼓声,汉军迅速整装结阵迎敌。
  迎面而来一阵巨大的马蹄声,火光照亮了天空,无数的奔马带着一片通红的火焰发疯一样的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