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当国-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被射杀的,翻看衣甲,也知道是大明的侦骑,杀了也就杀了,也就扬长而去,但那些没追上跑进边墙内的,却让鞑虏大队骑兵禁不住怀疑,那马贼到底是不是从大明这边出来的。

有了这个怀疑,加上大同这边羸弱窝囊了许多年,鞑虏骑兵也就越靠越近,让大同与草原边界的形势越来越紧张。

不管是北地草原,又或是大同边镇,局势都是越来越紧张,唯一让大同这边心思稍微松下来的是,钦差王大人总督大同之后,他和万历皇帝亲厚,万历皇帝也自然大开方便之门,由王通领衔,联名上奏请援的奏折很快得到了批复,朝廷下旨,令蓟镇兵丁两万、禁军驻天津卫一部前往增援。

九边重镇,最精锐者莫过于蓟镇和辽镇,蓟镇精兵数量经过戚继光这么多年的训练,人数最多,抽调蓟镇兵丁两万前往增援,也是情理之中,而禁军驻天津卫一部,这个天下人都知道是虎威军。

这也是理所应当,钦差王大人正在大同,虎威军是他的老部下,手中有这么一只信得过的力量,做事也顺畅放心。

虎威军方方面面算起来,也有五千余兵马,与蓟镇两万兵加在一起,近三万人的力量,又都是精锐,足以让大同现在的情势稳定下来了。

不过也急不得,眼下是十月下半,蓟镇兵马和虎威军这边开拔,大军行动,千头万绪,最快也要腊月中了。

援军要到腊月中才能到达,不过在此之前,三江商行却从北直隶那边调来了工匠,又在本地开出高昂的工钱募集,大同的私人作坊被三江商行包下了好多,王通既然是钦差,军费军备都是控制在手中,早早的下了军令,开始点检大同的军备,并且将一些不足和急需的物资向民间购买。

若放在以往,这样的命令就是大同各级将佐发财的大好机会,但现在是钦差做主,那就是王大人发财了。

自从十月开始,下面的人也多有诟病,这王大人实在是太吃独食,你说你自己定下从那家买也就罢了,怎么连操办买卖的人都是你自家的奴仆,这等公事,是要大家发财,你不能自己全都吞掉。

话又说回来,打造兵器,能杀人就成,何必那么精工打造,钦差大人请来的差人点检军备,眼睁睁的说那些刀剑不合格,无非是刀柄有些松,矛尖生锈,拿到战场上又不是不能用,那么讲究作甚。

而且王大人公事上认死理,私事上也有许多旁人不明白的地方,比如说前任总兵孙大英的宅邸已经是富丽堂皇,宽敞异常,为何还要再单独找一个宅院,而且还要在那里拍了一百名兵丁看守,而且还要求大同镇的边兵,大同府的差役过去轮班巡查,没什么要紧人进入,不过是带过来的货物,犯得着这般着紧吗?

外面的人怎么想不知道,被派去那边轮流看守的三名王通亲卫,最开始的几天都是睡不着觉,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宅院中存了一百二十几万的现银,还有近十万两的黄金,这么大的数目,不要紧看着肯定不行。

七百二十四

万历十一年十一月初,山西各处,从北到南,大同府、太原府、平阳府、潞安府、沁州、泽州、辽州、汾州,各个府州的商人商户都是收到了一份单子。

单子上有各种各样的物资,接到单子的商家都颇为惊愕,因为单子上的货物就是自家中储存的,而且这价钱颇为合理,往往比时价要高五分,或者是高八分,最紧缺热火的货物则是一成。

除却这样的价钱之外,还给了额外的脚钱,让这些店铺商家自己雇佣大车送往大同府,脚钱也由买家支付。

下订单的买家是三江商行、晋和商行和勇胜商行,要是官家来买,大家伙都是心存疑虑,生怕官府强买甚至强抢。

但这几家商行各处都有分号,本钱雄厚,平日里打交道也多,大家知道底细,担心就少了很多,定金一付,很多人就开始雇佣车马,装运货物前往大同。

山西和其他省不一样,他的商业和贸易极为的发达,山西除却和塞外蒙古贸易的传统之外,还有和邻近的陕西贸易,甚至还有去往关外和女真人贸易的传统,更不要说内地江南的商人输送物资去边镇,然后换取盐引的传统了,尽管后来改为了直接出银购买盐引,但这个传统却保留了下来。

各处物资以山西为中转和各处贸易,造成了山西的商业远比其他各省繁荣的现状,秋冬季节,正是和草原上贸易的旺季,以及为腊月年节备货的旺季。

山西冬日封冻,春日开化,年初的时候道路泥泞不堪,通行极为的困难,加上山西和外界的交通没有什么水路,只能是陆路交通,年初通行困难,所以都要在秋冬季节路面坚硬的时候备足了货物。

尽管是贸易旺季,可草原上商队不断的遭劫,商路断绝,货物都只能是压在仓库中,加上为了来年准备的货物,积储的物资更是众多。

粮草、布帛、盐货、铁器用具,样样不缺,这些物资却是战时需要的,单子下达,定金下达,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大同府。

大同府的兵丁作战未必英勇,大部分平日里就是军将的农奴,没办法上阵杀敌,集中起来做些活计却是能的。

大同右卫的南边,几千兵丁紧张忙碌,在这边建起了简易的仓库,还有圈养牲畜的围栏和马厩。

三江商行以及所属各个商行的掌柜伙计都是汇集在此,每有物资到来,都是点检货物,然后分门别类的存放,付给现银。

大同右卫和玉林卫、威远卫的兵丁这边也得到了许多的好处,三江商行这边开出价钱收购柴草木料,需要人做搬运的活计,工钱已经比市面上高了三成还多,这边的兵丁在边境驻守,军饷一年被克扣的剩不下多少,现在有个外快可以赚,何乐而不为。

……

大同镇对俺答部那边的消息了解的很清楚,俺答部那边对大同镇这边的风吹草动了解的更加清楚。

他们自然也知道大同镇在调兵遣将,蒙古在大明也是密探和细作都是众多,京师下旨调拨蓟镇兵马和虎威军来大同镇支援的消息,他们不比大同镇这边知道的晚。

不过僧格都古楞汗和俺答部的贵人们并不担心,在他们看来,大同镇的边兵甚至连草原上的绵羊都不如,商队商户在草原上被抢劫,他们不敢出来管,俺答部派出骑兵清剿,也就是距离边墙近了些,居然就鸡飞狗跳的。

自己不敢打,还从外面调兵过来支援,支援又能如何,还不是窝在边墙的后面,战战兢兢的看着北边。

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僧格都古楞汗甚至还给手下的军将下令,让他们在南边清剿马贼的时候,距离边墙更近一些,看看明军做什么反应。

十一月之间,鞑虏骑兵在边墙附近的活动更加频繁,和僧格都古楞汗判断的一样,大明边兵不敢轻动,靠的太近了,就只敢点燃烽火,躲进堡垒之中,那些出现在草原上的大明侦骑,看到鞑虏大队骑兵就急忙逃跑,连那些兔子都不如。

尽管大明的军将兵丁这般的胆怯懦弱,但草原上的马贼却更让人恼火,尽管这样密度的清剿,可马贼们的活动始终没有停下。

活动的频率尽管下降,尽管商队遇袭的事情越来越少,可这些马贼却好像是把眼光投注向了散居在草原上的小部落,有一家被俺答部庇护的小部落半夜被马贼突入,整个部落的男丁都被杀光,财物都被烧光,牲畜们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直接宰杀。

等俺答部的骑兵过来的时候,眼前只有一片废墟,还有那些奄奄一息的妇人和孩童,这样的杀戮比彻底的屠杀还要残酷,因为男丁被杀光,女人和孩童就成了归化城的累赘,而且这些妇孺老弱的恐惧和慌张会传给别人,会让其他人也感觉到,会造成更大的恐慌。

事实上,俺答部的贵人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这个小部落的妇孺由三娘子下令,全部被杀死,封锁了消息,但知道消息的一干人,不是愤怒,就是士气极为低落。

鞑虏骑兵在草原上的活动本来有些少了,这件事之后,又是重新频繁了起来,这让刚刚安心点的大同上下,又是紧张许多。

……

十一月中的时候,山西上下开始流传一个消息,说这些货物送到大同之后,卖给三江商行以及一干商行之后,这些商行转手再加三成的价钱,然后卖给大同镇的军兵,据说钦差王通这次带了大笔的银子来山西,有钱的很。

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干商人都是恍然大悟,怪不得三江商行这边愿意加半成或者一成的价钱来收购,原来在官府这边有这么大的利润。

赚钱的事情自然不能一家独吞,很多商户这边都是不干了,想要自己和钦差那边打交道,货物能卖个高价,何乐而不为。

不过,这些想要卖高价的商人们却发现,他们的货物除了卖给三江商行以及给他们下订单的商行货栈之外,其余再也没有卖的地方,在大同府大同镇各处,没有任何官府愿意去买他们的货物。

莫说是高出三成五成的价钱,就算是这些商人们把自己的货物按照原来和三江商行定下的价钱,官府都不理不睬,有的商人们一时间周转不及,愿意降价一成两成,官府依旧不理睬。

有些人前头碰了钉子,后头就看到三江商行这边和官府的差役们进行交割,双方谈笑风生。

他们总算是明白,官府只认三江商行那几家,自己巴巴的上门,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将货物按照原来的安排买卖,赚个稳当的利润。

不过他们耽误不起,他们不敢和官府打交道,他们没有太雄厚的资本能周转,却有人能,自十一月二十日起,在各处进入大同府的关隘处,有人比当日三江商行等商行出的价钱再加五分,收购所有的货物。

而且收购货物的关卡这边,除了商行的掌柜伙计之外,还有大同知府衙门的差役在,那边据说是官府收购,这边却直接就有官差出场,而且价钱还高了五分,大家心里都掂量的明白,自然是卖给这家。

黄家商行,在山西可是鼎鼎有名的老字号,财力雄厚,交游广阔,据说不止一任大同知府因为想占黄家商行的便宜而下台,莫说是知府,就算是大同巡抚都有两任倒霉在这个上面,这等事山西官场上的人知道,山西商场的人自然也是明白。

从这十一月二十日起,送往大同右卫左近的物资就少了许多,大部分在朔州那边就被截流了。

商人们不必多跑一段路程,省了车马脚钱,又可以卖个高价,自然是乐意,又知道这黄家商行生意大,信誉足够,居然有不少打了白条的,讲好日后给钱。

既然这黄家商行有这么大的后台,大家心里也有数,虽然大家找到官府不管用,官府只是认三江商行和相关的几家,但黄家商行找上门去,他们就未必不认了,少不得要给几分面子,这又不关自家事,有钱赚就是好的。

……

在大同府城中前任总兵孙大英的府邸,李彪在箱笼中翻出了一套锦衣卫指挥同知的礼服,匆匆忙忙的给王通捧了过去。

“韩刚、沙东宁、李彪……”

王通把自己的礼服整理了下,开口念着亲卫的名字,亲兵们都是排列在堂前,肃然听令,王通看到众人如此紧张的模样,笑着说道:

“你们几个谁杀过人?”

听到王通这么问,听命的亲卫都是一激灵,沙东宁和韩刚则是挺起了胸膛,他们两个人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看到他们的表情,王通忍不住笑了,又是笑着说道:

“整队,拿兵器,跟本官杀人去!”

七百二十五

王通的亲卫除却当年老底子的亲兵护卫,就是下辖军将亲信,以及有实力附庸的子弟,这些少年和年纪很小的青年,尽管从小打熬身体,训练武艺,但也是家中的宠儿,亲身犯险,浴血搏杀之类的事情很少让他们做的。

年轻人在一起,彼此都要比出个高下,大家武艺上虽然有高下,但决定强弱的不过是战斗的经验还有力气的大小,将来还不确定,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可能,现在很多事情都是做不得准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就是以谁杀过人来比较了,齐武、韩刚、沙东宁、鲍二小,这几位或者是在军中,或者是在私家势力的时候,都有过杀人见血的经历。

战士见过血,做派气度和没经历过生死搏杀的自然不同,他们几个也就隐约间成了亲卫中的核心人物。

正是如此,王通的亲卫都是盼着杀人,但军纪军法约束的紧,每个人每日苦练,上战场的机会少,殴斗的时候多,见血的时候少,每个人都憋闷的很。

王通在堂上说出“杀人去”之后,不多时,亲卫们已经在院子中列队,安插进来的那些子弟兵,个个脸上都有兴奋神色,所谓嗜血嗜杀,已经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些苗头,有纪律又嗜血的战士,是最精锐的。

相对于这些子弟兵来说,跟王通日子久的那一干亲卫则从容很多,有人牵马,有人则是叮嘱同伴不要忘记什么东西。

不多时,王通穿着锦衣卫指挥同知袍服走出了屋子,身后跟着几名从京师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跟来的听差,这几名听差都是拿着钦差所用的旗牌仪仗。

王通做事,素来讲求便捷效率,对这官威派头则不怎么理会,今日间却不同,王通穿着官服骑马居中,拿着旗牌仪仗的几名听差则是拿着象征着皇命和军令的圣旨、关防、旗牌,走在前面,一干全副武装的亲卫骑马环绕在王通左右。

近二百人的队伍,走在大同府城的街道上,即便是大同官民见惯了大同镇各级军将出行的,也觉得威风异常。

如今王通是总督大同,他的一举一动各方都是盯得紧,看到王通全副披挂出行,各处盯梢的人连忙把盯梢的事情传到了各家主人那边。

王通没去巡抚官署,没去马栋的官邸,也没有去大同知府衙门,而是直奔大同城西而去,天下间城市区域规划各有不同,京城因为天津卫和运河的存在,商户商铺和商人们的住所也向着东城那边集中,东城外也是如此,毕竟要把货栈店铺仓库什么的设在别的地方,总归是要多走路程,甚至是绕城。

大同城也是如此,大同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和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在大同城去草原上,最便捷的道路就是出西门,到大同右卫那边过杀虎口去归化城,所以大同城的豪商大多集中在城西这边。

店铺鳞次栉比,比不得京师和天津卫那般繁盛,但也有自己的繁华气象,和草原上的贸易并不次于海贸,都是大利,店铺门面自然气派非凡。

这其中最气派的就是黄家商行,某某家的商行,这是商行货栈中最普通最大路的名字,但要看到黄家商行的规模,谁也不会说他普通大路。

城西整整三条街都是黄家商行的产业,布帛、粮食、盐货、杂货、铁铺……应有尽有,街道上人来人往,顾客进进出出,时不时的能看到穿着蒙古皮袍,头上系着发辫的蒙古商人进进出出。

其中黄家的总号所在又有不同,这年头楼宇少见,二层已经算是引人注目,三层算是惊人骇目,店铺商户则都是以平房为主,而黄家的总号则是二层的楼宇,在城西的一片店铺中极为的显眼。

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看到王通的马队,都是慌不迭的避开,阻挡了钦差车驾,被马踩死了都没处说理去。

蹄声如雷,店铺里的伙计都纷纷出来张望,看到是王通的队伍又匆忙缩回头去,王通这一队径直到了黄家商行店铺门前停下。

商行的掌柜、知客一干人就算不认得王通,也认得王通身上的官袍,也认得前面扈从听差拿着的旗牌仪仗。

看到王通这一队人停下,知客连忙赔笑着出来迎接,王通也不理会,只是回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