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智慧100-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处如来
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如是取如来,虚妄不见佛。
——《六十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遍宇宙的空间,到处都是一样,人类心量小眼光浅,所以有四面八方上下前后的界定差别;如来的智慧广大如虚空,如果也用一般人的心量去认识如来,根本就见不到如来。
《金刚经》中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说,如来的功德作用,遍于一切时空,也超越于时空,有智慧的人随时随处见得到他,没有智慧的愚人,仅把如来的肉体、形貌、音容当做是佛,那就是认错了对象,走错了路,当然也无法见到佛了。
此所谓“十方”,含有虚空和空间两种意义。虚空之中不留一物,八方上下,没有任何阻隔障碍,而空间是由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间距所形成的。此二者名异、义异而实同。空间不离虚空,虚空之中含有空间的事物;万物由虚空幻现而成空间,又必幻灭而复归于虚空。任何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就像天边的晚霞,一下子像许多动物,一下子又像群山叠翠,形形色色,幻化莫测。其实这些形象都是出于人的想象罢了。晚霞仅是云层而已,并没有一定要变成什么,由于人的感情丰富,可以美化这种幻景,也可以丑化这种幻景,那与幻景的本身毫不相干。
可见空间本身就是虚空,活动在空间中的人类也不过是幻起幻灭的景象。人人认为自己是真实的存在,其实本来不存在,最终也不存在,并非真正的有,所以人人都会说:“两手空空地来,两手空空地去。”只是为了现实的生活,为了本能的需求,人是不能不争取生存空间的。如果能在生存的过程中,多一些为他人设想的心,少一些为私利打算的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怨恨心,自己的生存空间会更大一些;如果遇到无法突破的困境时,就告诉你自己:“虚空广大,何必分别。”你就觉得是处身于海阔天空的内心世界了。此时,纵然没有见到如来佛,也不要紧了。其实,当你心中已放下了痛苦的感情世界,还需要佛来帮你什么忙呢?
心的画家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
——《六十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我们的心,就像一个非常高明的画家,能够极其细腻地画出身心活动的一切现象,甚至于我们的环境世界,也都是由这个内心的画家创造出来的。五阴是人生现象,世界是宇宙现象。
这是一种唯心论的观念,粗看不容易理解。例如说,人在心情烦闷时感受到身体状况不会爽快,接触到各种环境现象也不会舒服。如果心情愉快时,就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不过,若说我们的身体、家族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所造,恐怕就很难体会出来了。
所以必需说明,这不仅仅是从心理现象来解释的,即如“我思故我在”的理论,是由自己的心理活动感受到自我存在于这个世界;心理先有活动、有主宰、有计划,因而才有外在世界的活动出现。这样的唯心论,不曾考虑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全宇宙,也是自己内心创造的。因为无法想象这个环境是他所造,何况人生短短数十年,怎么可能造出已有几十亿年乃至千百亿年寿命的宇宙世界?
若以佛的智慧说明人生宇宙,每一个人的人生宇宙是各有因缘的,而且是随着时空的变迁及其心念的变动,经常都在变化。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同一个时段,每一个人的环境世界,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绝对不会完全相同。
宇宙世界及人生的际遇,每一个人都是由心所造,由心感受,处身同一个时空的许多人,各有各自的宇宙人生,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世界为你自己所有,若不珍惜它、爱护它、美化它,你的世界就可能是人间地狱;如果你能全心努力于身心世界的保健培养,你的世界就是人间的净土。当你这一期生命终了之后,你的这个宇宙人生也就随着你消失。虽然其他的人还在照常生活,但那已不是你的世界了。
火宅清凉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论好坏,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种危险,实在恐怖可怕。但是众生无智,没有警觉,都活在醉生梦死当中。
何谓“三界”?根据人心的体验、感受和认识,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种范畴。欲界是五欲或名为七情六欲的层次,色界是禅定的层次,无色界是只有自我执著而已,没有意识活动的深定层次。欲界耽恋于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执著于生命的贪恋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无色界已没有对于身心的贪恋和爱惜,心理活动已终止,但仍有潜在的自我中心,维系着对于“我”的执著。
三界都是水深火热的环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断,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到了色界、无色界的程度,应该已是安乐的境界,怎么说也是火宅?住于定中的人,人间的烦恼、自然的灾害、社会的困扰,都不会影响到他,好像已得解脱。事实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后,仍在欲界,依旧要接受人间环境的种种干扰,依旧有水深火热似的烦恼。故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满了危险恐怖,但有幼儿、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却不知失火的危险恐怖。因此在《法华经》中有一寓言,以火宅为喻,是讲一群贪玩的稚儿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见失火了还拍手大笑,看见小动物仓皇逃窜还当成好玩。可怜这些愚痴无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场,要想办法赶快把他们救出来。佛是众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诉一切众生不要苦中作乐,赶快离开。
其实,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环境随心,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动,环境即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访问名刹五台山时,曾写了这样的两句话:“凡夫以烦恼制造了苦乐无常的三界火宅,圣者以慈悲建设了广度众生的清凉世界。”
自我圆融
若有诸菩萨,不厌生死苦;具足普贤行,一切莫能坏。
——《六十华严经卷四十六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三》
此偈是说,如果有人发了要学做菩萨的心愿,便不该厌离生死之苦,应当学习普贤菩萨那样,一边常随佛学,一边恒顺众生。不论有多艰难的逆境困扰,也不会让他退失救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这是描述菩萨行者的信愿坚贞,难舍能舍,难###能###,难行能行。一般人如果厌苦离苦,便想逃避现实世界,菩萨行者则是知苦、耐苦,救度众生脱离苦难,所谓“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菩萨不厌生死之苦。
有一对老夫妇移民到美国纽约,依靠一位做护士的女儿生活,住在医院附近,隔邻是教堂,教堂的后院是一大片墓场。因此逢人就说,他们的家是在生老病死的娑婆世界,精神上相当困扰,很希望搬出那个环境。他们的女儿却持不同的意见说:生老病死,正是她所服务的工作项目和工作场所。这两种心态,正好反映出厌离和不厌离的两种想法。很多人希望后世再来做人再来相会,也有好多人希望这一生过了之后不再来到人间受苦,也有很多人希望活久一点,以为好死不如歹活,活着虽然有许多麻烦,还是不希望死亡。
但是发了大愿的菩萨,不贪恋生死也不厌离生死。他们为众生而来,在生死的世间帮助在生死中受苦受难的众生。他们好比进入监狱帮助受刑人,跟他们一起生活,同甘苦共患难。这样才能使众生亲近、信赖、接受,才能对众生有所帮助。
“具足普贤行”,普贤菩萨具足万行,发了十个大愿,愿学佛法、愿成佛道的目的,乃是为愿一切众生同出苦海、同成佛道。凡是开始信佛学法的人,就是初发心的菩萨,就当学习普贤菩萨广度众生的大悲愿行。
“一切莫能坏”,是由于菩萨有信、愿、行三种心的坚贞不拔,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他们失望、退却、后悔、中止,他们会再接再厉。如何才办得到呢?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发愿要学习普贤菩萨,不恋生死,也不厌生死,便能做到。如果迷恋生命,就会贪生怕死;如果厌倦生命,就会逃避责任。生命的可贵,不在于贪求一时的享受;死亡的价值是在于完成了奉献的任务。就在一生又一生的生死过程中,成长了自我的悲智,消融了自我的得失,便是生命的大圆满及大圆融。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己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法句经卷上多闻品》
“多闻”是博闻强记、博学勤学的意思。在佛的弟子中,多闻第一是阿难尊者,他只要有所听闻,就会牢记不忘,且能条理分明。此处所讲的多闻是指一方面经常追求新知识,一方面又不断地温故知新,对自身专业的知识要求深入,对各种不同领域的学问要求广泛,然后加以贯穿通达,自成一家的创见。不会读书的人,一旦多看了几本书,讲出来的话就可能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真正多闻的人,却能把各家各派的知识化成自己的学问,这才是智者。所以多闻可以确定自己的方向和志趣,不会因为看多了书反而迷失自己。
明了自己思想的道路,确定努力的目标和处世的原则之后,智慧便会日日增长。智慧可以从读书而来,同时也会从体验中开发。若无体验,智慧欠踏实,不过是人云亦云,东扯西拉,不能成为与自己生命相结合的学问和见解。有了智慧才能像名厨那样五味调和百味香,高明的厨师能善用种种材料变化出风味独具的佳肴。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风格,便不是真有智慧,也不能称为多闻。
智者博解众义,有智慧的人都能一门深入,又能门门
相即相容。不仅通达佛经,而且对一切学问也有如探囊取物,顺手拈来皆成妙谛的功夫。
理解真实的义理之后,必然要即知即行,并且如法而行,自安安人。以他自己所理解的义理去实践,继而从实践中体会更深一层的道理。其思想和行为既能安顿自己,也能安顿他人。
三无漏学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内学止观,无忘正智。
——《法句经卷上诫慎品》
这四句话讲的是道德的生活、精神的安定、智慧的修养,也就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以戒降心”是以道德纲领,轨范身口两类的行为;“守意正定”是以止观的方法达成定心安心的功夫;“无忘正智”是以正知正见正念正思的修养,达成开发正慧的目的。用此戒、定、慧的三种功能来对治人的贪、瞋、痴等根本烦恼。
许多人听到“戒”这个名词就会害怕,觉得是些教条式的约束,不受戒还没事,一旦受戒就这也不能那也不行;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戒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要说,也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要做,而是不说不做有损于己、有害于人的事。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不善的行为,都是先由心中产生不满足、贪求、嫉妒、愤恨,才会去做的;如果有了戒,就可以降心。所谓降心是降贪心、降瞋心、降痴心。降心之后,不平衡的心理现象会越来越少,心灵越来越安定。
把心安定之后要守住它,不让它受环境的刺激###而起波动,渐渐就能入定。正定与邪定相反。正定是从正念而来,对于物质环境的引诱,当以少欲知足的心态,运用止观的方法修行。“止”是心念止于一境,“观”是观照心念的动静状态,在同一个焦点上不断地反复地止与观,便能定心安心。换言之,妄念不起叫作“止”,念念分明叫作“观”。心无邪思即是正念,以正念修止观,便得正定。
由正定能产生正智,正智和邪智不同。邪智是用心思、走歧途、经偏门,取不义之利,争虚浮之名;正智是洞烛先机,明因果曲直,能够安定人心,不受###,并能恰到好处地面对、处理、化解各种人我的问题,其立场绝非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这四句话可以说是佛法的基本原则。“戒”能保护自己身心健康。“定”能使人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乃人生一大享受。“慧”能使人经常保持清明的观察力和明快的决断力,以客观态度处理问题。三无漏学在使人活得更幸福,即使未信仰佛教的人也可以运用得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莫见道真;如少见明,当养善意。
——《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世人没有慧眼,不见正道,就如盲人见不到光明。这个偈子勉励我们当以培养善意来开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是说一般人囿于一己之私,没有深见和远见。有智慧的人,则已放下了私利的追逐,所以凡事都能从小处着手,并且从大处着眼;从近处着力而且从远处着想;不从个人看得失而从整体论成败;不是从自私自利的立场出发,而是以全体人类的幸福为起点。有智慧的人明察秋毫,不仅能事事洞烛先机,还能时时超越当下,不但看清正面,也能了解反面,且能超越正反两面,落实于绝对的客观,这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实、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结果。一般人则因自私自利而蒙蔽了眼心,看不到正道真理,老在烦恼、黑暗中跌跌碰碰。有智慧的人,所见的日日是好日,所遇的人人是好人。愚人被环境捉弄,智者能改造环境。愚人看世界是人间的地狱,智者看世界是光明的净土。
如何培养智慧?即当培养“善意”。有两个方向:一是透过智者的观点来认识世界,一是用修养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向,先使身心平衡,然后以平常心看待世界。前者是知识的,在观念上疏导;后者是实践的,在方法上练习。如此双管齐下,可培养出智慧的眼睛。
当我们说世间差劲之时,那表示我们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如果培养善意,即使无法立刻看到佛国净土,也会心平气和一点,不会那么愤愤不平。
面对现实
观诸法生灭,一切本来空;知世间成败,从业而有生。
——《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
此偈是说,以智慧的观点来观察一切现象的生生灭灭,就会体悟到一切现象的本###是无生无灭的,本来就是空的;也知道世间的一切现象之所以有成败起落,是因为众生所造种种业而产生了种种现象。
有一次,一位居士要介绍一位女士来见我,说她有名有钱有地位,有公有婆有父母,有儿有女有丈夫,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所以希望我能指点她几句话。见了面,我问她,###告诉她什么?她说她已不少什么,只是感到缺少一些自由,也好像一辈子都在为他人而活,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幸福。我告诉她:“你不是没有自由,也不是没有幸福,只是少了一点智慧,缺了一些慈悲。也许最近太累了,你需要休息几天吧!”
我告诉她:智慧与烦恼相对,不快乐是因为太在乎自己的存在,也太在乎周遭环境的存在,这是很累人的。慈悲与怨瞋相对,不幸福是因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相反地,他人却还嫌你付出太少,这是很烦人的。如果你有智慧,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