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父母 好孩子-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的遗体火化不久,儿子把一个“小剧本”交给我看,是他刚刚写完的。
  其中有一段“儿子”对他“表妹”的话是这样说的:“为姥姥送行的那天,妈妈哭得好伤心,我还从来没见她哭得这么厉害。我一直在她身边扶着她。以后,我要好好照顾我妈……”看到这儿,我的泪水刷刷地流了下来。

2.爸爸的体验
  告诉孩子你的亲身体验,比你讲一大串道理更有力量。
  孩子过生日,父母送什么礼物好呢?
  “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这是家庭教育的魅力,也是父母与老师教育孩子的不同之处。
  我的老朋友郭长江就是这样一个有魅力的爸爸,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知心爸爸”,从他那里常常能听到一些好听的故事。
  每当说起他的儿子,郭长江总是神采飞扬,那轻松平和的口气,好像他和儿子是哥儿俩。
  郭长江给我讲的第一个故事是“踢球”。
  他的儿子郭沫上小学时一直住校,一到周末,他就带儿子去体育场买票踢球。
  有一天,他问儿子:“儿子,爸爸要是死了,你想爸爸吗?”
  儿子说:“想啊!”
  “想爸爸什么呀?”郭长江等着儿子“歌功颂德”。
  没想到儿子说:“没人跟我踢球了!”
  我听了,笑得前仰后合,认真地对郭长江说:“踢球的事一定要坚持下去啊!不然你儿子就把你忘了!”
  郭长江给我讲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他儿子的作文。
  他让我看他刚刚上初一的儿子写的作文《长大的感觉》。
  “题目是老师出的,儿子写的内容全是真的,老师给了他全班最高分。”郭长江欣慰地说。
  我一口气读完了,心中装满了感动。
  郭沫的作文写得朴实无华,却发人深省,使我不得不佩服郭长江这位爸爸高超的教育方法,佩服郭沫这个12岁少年感悟人生的能力。
  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孩子能不能长大,正是要看他是不是理解了“责任”两个字的含义。郭长江这位“知心爸爸”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用生硬的大道理去给孩子讲“责任”,而是把自己12岁时的亲身体验告诉了12岁的儿子,使儿子从中理解了什么是“责任”。
  更让人感动的是,儿子进入中学开始走读后,父母不是“严加保护”,而是把家里所有的钥匙都交给了儿子,让儿子感受到父母由衷的信任,从而有了“长大的感觉”,这是多么深切的父母之爱啊!
  我真的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想,假如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能像郭沫的父母那样信任孩子,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那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地长大的。
  人们总爱说“以理服人”。在家庭教育中,把深刻的道理融入父母切身的体验中,会增加许多亲情,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对孩子来说,爸爸的一个体验要比爸爸讲的一大串道理更有力量,要比爸爸买的一堆礼物更有价值。

3.无价的礼物
  孩子总有一天会知道,自身的财富胜过物质财富。
  我的老朋友李卓志,原是个小学校长,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校长。他有个出色的儿子……小伙子上中学的时候曾被评为深圳市“十杰青年”。
  一次我去深圳采访,碰巧见到了李卓志的儿子,顺便跟他聊起了他与爸爸的关系。
  “我老爸是个孩子头儿。”儿子给了父亲很高的评价。
  “怎么讲?”我对这个评价很感兴趣。
  “孩子头儿有两层意思:首先,他是我的朋友,我们可以平起平坐;但他又是头儿,总高我一筹,我不得不听他的。我的同学都羡慕我有个好老爸。”
  从那以后,我对这位“孩子头儿”十分关注。每次见到他,除了谈工作,就是谈他跟孩子的故事。
  让我最难忘的是“一双波特的故事”(“波特”是一种名牌旅游鞋)。
  “事情发生在送儿子上大学那天。”李校长动情地讲起那段故事,“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去北京那天,我们夫妇一起送他。在等候办理登机手续时,儿子忽然冒出一句:‘爸,我还没有穿过一双波特呢!’看看满机场的人,脚上不是皮鞋就是旅游鞋,特别是那些年轻人,有不少是学生,脚上的波特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再看看我们的儿子……我闭上了眼。不用看,是那双帆布胶鞋,绿色的,23元一双。那是我们和儿子一起买的,当时觉得还不错,现在越看越刺眼。
  “看到我们的尴尬,儿子笑起来:‘我随便说的,你们怎么这么严肃啊!’我们只好跟着苦笑起来。
  “送走儿子,我们俩不顾一切地赶到免税店,花了近500元买了一双波特,又马上赶到邮局,把鞋寄往北京的亲戚家,请他们尽快把鞋转交给儿子。鞋里面还夹了一张字条:‘云儿,希望你能原谅爸爸妈妈的疏忽,我们是爱你的。’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夫妇常谈起儿子。我们没有给儿子买过一双波特,也没有让儿子追赶属于潮流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太过分了?是否对儿子过于吝啬了?记得刚到特区时,儿子要买五毛钱一盒的饮料喝,我们把他拉到一边,告诉他:‘太贵了,而且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忍一忍,回家喝开水。’几次下来,儿子再也不要求买了,而且至今没有喝饮料的习惯。对此,我们原来还觉得蛮得意,认为是教子有方。现在反省起来,又怀疑是否对儿子过于苛刻了。就这样,我们在内疚与反省中度过了漫长的两个星期。
  “终于,儿子的回信到了,而且还寄来了一个笔记本。不知为什么,拆信时竟有点儿忐忑不安。信是这样写的:
  爸爸、妈妈,你们好。波特收到了,好看,穿起来又舒服。谢谢你们。不过,你们好像对我在机场随便说的话过于敏感了。为了让你们了解我的心情,我决定把我的日记向你们公开。请相信你们教育出来的孩子,我是永远爱你们的。
  “我和妻子急忙打开日记本,其中有几处,儿子夹了纸条,显然是希望我们看的重点。
  王敏穿了一身牛仔服,真帅!听说还是名牌呢!回家问爸爸,果然是名牌。关于中学生穿名牌,爸爸早有评论:所谓名牌,一是质量还可以,二是有一定的名气,穿在身上可以表示一定的身份和品位。中学生在受教育时期,关键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靠所谓的名牌来显示自己,反而是没有品位、低档次的表现。爸爸的说法我认为很有道理,所以晚上妈妈问我是不是想买名牌服装时,我反问她:那我不是没有品位了吗?妈妈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爸爸妈妈今天坚持带我一起去买鞋,原来他们是想给我买一双波特。我偏不要,最后选了一双绿球鞋。试了一下,很好嘛,大人就是怪,平时叫我不要在物质上和别人攀比,不要图虚荣,现在又鼓励我买波特,说是武装一下。是不是怕我没有波特在同学中间不好意思呢?其实,同学们从来没有在这方面小看过我,他们反而很羡慕我,说我那么早就有自己的电脑,还说你们总是有时间陪我,特别是那次生日party,妈妈的安排,爸爸的幽默,让同学们谈论了好几天,有几个同学还因此认真地向他们的爸爸妈妈介绍了一番呢!另外,同学们很佩服我到过那么多地方……北京、桂林、拉萨、九寨沟……李铁成还想让我到他家,现身说法介绍什么旅游和学习有关系的经验,好让他爸他妈同意他去北京呢!我当然没有去。不过,你们总不至于担心我会因为波特在同学中感到难堪吧?
  “看完儿子的日记,我总算松了口气。看看妻子,还是眼泪汪汪的。她说:‘那次还是应该买波特!’‘那你就看不到儿子的日记了!’我笑着说。”
  李校长讲这个故事时,他的儿子已经出国留学。五年之后,他的儿子回国工作。
  这个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我一直在想,父母含辛茹苦一辈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总想给孩子这个那个,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的孩子。其实,吃穿再好,也不能享用一辈子,父母的人生体验才是无价之宝,孩子了解了,理解了,能够受用一生。

4.富翁的新招
  想让孩子成才,不必给孩子太多的钱。
  说起来也许没有人相信,许多家庭里,最有钱的是孩子。现在做了父母的中国人中,许多人都有过苦日子的经历,都记得自己曾经一天只能挣几角钱的日子。在这些人的记忆中,一张10元的钞票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轻易花掉,多少有些犯罪的感觉。可是,如果你现在把一张10元的钞票放在孩子面前,他也许不屑一顾。
  有人对广州孩子的生活消费做了一个调查。
  许多孩子是这样生活的:独自住一间面积足有10平方米的房子,这间房子在广州若是要租,至少得400元,当然,他可以使用的客厅和洗手间不算在内。他每月由父母提供免费的伙食,这当然是父母应该的,但若用市场价格来计算,至少他要花上800元(包括他吃的食物和吃饭的服务费)。他的服装当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是每个月花上200元,想必不算多了,这当然也不能包括洗衣的人力及劳动成本。再算一下他在学校要花的钱,每个月算200元一点儿也不过分。最后,再算一下零花钱及他的娱乐费,一个月算100元,相信许多家长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加起来,一个孩子就要花去1700元,这就是他一个月的消费。这还是一个普通孩子的消费,如果他想买耐克球鞋,想买一台高级电脑,想去游乐园玩,想去香港旅游,那就要付出更多了。孩子们虽然没挣一分钱,却是花钱很多的人。
  当今社会,没钱留给孩子的父母犯愁,有钱可以留给孩子的父母也犯愁。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世界首富,已经在考虑万贯家财怎样留给后代、“富裕病”怎样防止的问题了。
  “富裕病”习惯上指那些富人的后代由于有用不完的钱而花天酒地,堕落成放荡不羁、纸醉金迷的寄生虫,最终被社会所抛弃。
  “富裕病”一词在美国已经出现多年,但它的真正含义在近年才得到全面阐述。心理学家杰西·奥奈尔在《黄金般的贵族》一书中,详细地谈了“富裕病”的含义。她的曾祖父曾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董事长。她在突然获得一笔巨额遗产后产生了一种空虚的成就感,随之而来的是挥之不去的极端焦虑和心理恐惧,而这些东西又像传染病似的传给了她的下一代。这种现象是许多有钱人所忧心的。
  近年来,美国的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特别是软件开发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那些富有商业头脑的年轻人施展个人才华和迅速暴富带来了极佳机遇。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仅有25年,个人的资产便达到了80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雅虎公司的开创者杨致远也仅用了几年的时间,便成为拥有几十亿美元财富的后起之秀。难怪美国媒体惊叹:美国硅谷造就了新一代亿万富翁!
  然而,这些亿万富翁事业上的显赫业绩却不能掩盖他们内心的忧虑。如此天文数字的财富,自己无论怎样享受都是用不完的,而将自己凭着智慧和心血挣来的全部钱财留给后代,又是那么地不放心。
  为了急富翁之所急,想富翁之所想,美国华尔街两家大银行推出了为财富在1亿美元以上的富翁提供“金融父母”的服务,专为这些亿万富翁提供别出心裁的精神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指导孩子如何参与经商和慈善捐献,调整自己以适应将要继承数百万乃至数亿美元财产的现实。
  1999年,比尔·盖茨宣布,他和妻子已经慎重地作出决定,将他们两个孩子的遗产继承金额严格限制在1亿美元以内,剩余的财富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和社会福利事业。
  “父母亲想鼓励孩子自己成才,但不是靠给孩子太多的钱。”这是许多富翁的心愿。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走进了大森林,几天后,他迷路了,带去的食物也吃光了。就在他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遇见一个老猎人。他请求给自己一点儿吃的东西,老猎人没有满足他,而是送给他一杆猎枪。靠着这杆猎枪捕食,他活着走出了大森林。
  真正对孩子负责的父母,是把生存的能力教给孩子,而不是只留给孩子一大堆金钱。

第十四章 真正的爱是什么……施爱八法
 
  爱的力量是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有位科学家说:“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将会发现自己还有一种更大的能力,那就是爱的力量,当这天来临时,人类的文明将迈向—个新纪元。”

写在前面
  爱的力量是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有位科学家说:“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将会发现自己还有一种更大的能力,那就是爱的力量,当这天来临时,人类的文明将迈向—个新纪元。”
  父母的爱是博大的爱,会让孩子刻骨铭心,永生不忘。
  但是,在爱的记忆中,有的爱让孩子幸福,促孩子成长;有的爱让孩子痛苦,令孩子反感。
  有的父母,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好,总唠叨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其结果是孩子真的不行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接受爱的大口袋,拼命往里塞,却不给孩子爱他人的机会。其结果,孩子感觉不到爱,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谁让你生了我,于是变得无情无义,自私冷漠。
  还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还认为“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成才”。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爱孩子?
  一是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赏识的神情告诉孩子:“太好了!你让我骄傲!”
  二是爱的微笑……面对孩子,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我爱你,孩子!”
  三是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父母常常对孩子说:“孩子,你真棒!”孩子会自豪地回答:“妈妈爸爸,我能行!”
  四是爱的渴望……调动孩子,让孩子在朝思暮想中获得爱,使他们明白:幸福不会从天降,你要寻找快乐吗?自己去努力!
  五是爱的细节……感染孩子,细节最能使人心动,要让孩子从生活的细节中学会发现爱,感受爱。
  六是爱的管教……约束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七是爱的胸怀……包容孩子,让他们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八是爱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体验到:索取可以使人满足,但付出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们今天有幸成为父母,就不能忘记父母的责任是在孩子心中播种爱,培养爱,传播爱;我们今天有幸培育孩子,就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责任是发现爱,感受爱,发扬爱。

1.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对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
  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营养源。
  与孩子交流时,成人爱的目光,往往胜过语言。
  93岁高龄的日本小儿科医生内藤寿七郎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爱哭闹的孩子只要一见到内藤博士就会停止哭泣。
  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两岁男孩前来找内藤先生看病。妈妈说,一升装的牛奶,这孩子一口气就能喝光。因为喝牛奶超量患了牛奶癣,皮肤刺痒睡不着觉,举止焦躁不安。
  内藤先生不慌不忙地将白大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