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管人要靠恩威德-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节 大恩大德,生威亦损威
狗说:被肉包子打在身上的滋味儿,
比大棒可爽多了。
1成也是恩,败也是恩
恩之所以能够生威,其关键点是因为所施之恩并非机要,否则,被管理者就可以反客为主。因此,只要管理者牢牢地把机要握于自己手中,客就还是客,主就永远是主。
不要把鱼鹰喂得太饱
有一种鸟叫作鸬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鹰。渔人们用鱼鹰抓鱼,但在抓鱼之前是绝不会把鱼鹰喂得太饱的,因为吃饱了它就不再抓鱼了。可是,由于天气原因不能出去捕鱼时,渔人们也要经常给鱼鹰喂一些鱼的下脚料以维持它必要的体力;如果有一天鱼鹰捉到的鱼特别多,渔人也会很高兴地给它一两条整鱼吃,以此勾引鱼鹰更大的兴趣,调动它们抓更多鱼的积极性。还有,在鱼鹰抓鱼之前,渔人们会先给它脖子上套个环儿,若不然,它一抓到鱼就会自己吞进肚子里了。
你看,放个鱼鹰都这么难,当个领导去管人,你以为容易吗?!所以,我们不要一看见人家当领导就羡慕、就眼红,光看见人家吃香的、喝辣的,有车坐了,要知道,人家这可是一项要求十分精密的技术活儿啊!
也许是受了渔人的启发,一些人贩子们便也买来几个女子放起“人鹰”来了:人贩子把“人鹰”卖给一些瞎子、瘸子、疯子、傻子之类娶媳妇困难的人家,然后拿着一笔不小的收入一走了之。过不了几日,“人鹰”也会从婆家突然失踪,飞回人贩子那里去领“一两条整鱼”吃了。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不光是过去放“人鹰”的人贩子,现在的一些大大小小的老板们,也都十分熟谙放鱼鹰之道:
先是招聘大批的业务员——鱼鹰;
然后进行业务培训——练习捕鱼;
为他们提供微薄的底薪——鱼的下脚料;
规定百分之几的提成——一两条整鱼;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给鱼鹰脖子上套环儿,防止他们把鱼吞进肚子里。
但是,放鱼鹰也是有风险的:
当规章制度不健全时,业务员也可能会侵吞销售款。这就像是脖子上的环儿太松,鱼鹰可以偷偷吞下捕到的鱼一样。
业务员们也可能会跳槽,因为别的渔人会给更多的整条鱼吃。
如果鱼鹰本事大了,还可能会飞走单干……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呢?其基本原则是“圆环要扎好,不要喂太饱”。
俗话说,吃谁向谁,这说的是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就要为人家办事的道理。
在电视剧《暴雨梨花》中,尔老板身边有个贴身家奴“馒头叔”,就是因为在他穷困潦倒快要饿死的时候,尔老板给了他一个馒头救了他的命,他就甘愿对尔老板忠心耿耿甚至不惜为他去杀人。当然,这样的例子稍显极端,当属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报恩情结。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相生相克(3)
但是,被管理者并不都像“馒头叔”那样知道感恩和回报,胡戈和陈凯歌不就“合作”拍摄了一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吗?让我们再看看历史上那些个打呀、杀呀的血案,不也大多是由“一个馒头”引发的吗?人们谁都想做那个给别人馒头吃的“尔老板”,不想做那个为了一个馒头为别人去杀人的“馒头叔”,谁都想做“主”而不甘于作“客”,所以就打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大旗。于是,《三十六计》中也就专门为被管理者支了一招,叫作“反客为主”。
“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
所谓机要,就是权柄、刀柄,是权力之所系。作为管理者,绝不能授人以柄。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恩之所以能够生威,其关键点是因为所施之恩并非机要,只要管理者牢牢地把机要握于自己手中,客就还是客,主就永远是主。
大清之初,著名政治家孝庄太后广布恩泽,不但以身下嫁摄政王多尔衮,就连给她梳过头的奴才也都封了爵,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没攒下金,没攒下银,唯独攒下了人心哪”。后来三藩叛乱,察哈尔王趁火打劫,以勤王的名义举兵逼宫,在康熙无兵可调、社稷危亡之时,孝庄太皇太后请那些受过恩惠的奴才们喝茶。
孝庄道:“三藩作乱,察哈尔王又兵临城下,我今天把大家请来喝茶,是想借你们的家丁、门客们一用,以组成一支虎狼之师。如果同意呢,明天午时就让你们的家丁到午门外集合,如果不同意呢,喝完这杯茶大家就请各自回家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吧!”
短短几句话,使得那些奴才们无不胆战心惊,如果借家丁给孝庄,就可以使孝庄欠他们一个人情,以便今后捞取更大的恩惠,如果不借,不但城破之后富贵不保,而且很可能因此激怒孝庄,也许等不到叛军破城,喝完茶之后就会面临被抄家之祸。在权衡利弊之后,大家齐声应允,把家丁们派出去交由周培公和图海指挥,大破察哈尔王,从而为稳定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薪不尽,火不灭
蒲松龄的小说《狼》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屠户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吃完了刚才扔给他的骨头又跟上来。如此反复数次,担子里的骨头已经扔完了,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屠户到现在才明白,原来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是用来迷惑自己的呀!
第二章 相生相克(4)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是人的愿望永无止境。就像蒲松龄小说中的狼一样,人越是因为害怕而投以骨头,狼就越是贪得无厌,这是大恩损威的根源所在。
在战国七雄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为什么最后会让秦国统统收拾掉?如果说秦国是狼的话,六国以地事秦就等于是投狼以骨头!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说的是对于贪得无厌的人不可总是一味施恩从而丧失威势的道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是探讨狗咬不咬人的问题。狗在面对一个人的时候,它心里有两种情绪:一是恐惧,二是愤怒。恐惧那是因为人可以给它骨头也可以收回已经给它的骨头,甚至还可能用打狗棍把它驱逐出门让它成为野狗而永远得不到骨头;愤怒那是因为人对狗太过骄纵,只知道给骨头、不知道收回骨头,于是,当狗的过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它就会对主人产生愤怒。当愤怒多于恐惧的时候,狗就会咬人;当恐惧大大多于愤怒的时候,狗就会向主人摇尾巴或夹着尾巴溜掉;当愤怒和恐惧旗鼓相当的时候,它就会呲着牙和人对峙。
也许,把被管理者比作狗有些不敬,但话糙理不糙。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既不能让狗溜掉,也不能让它扑上来咬人,而应该让它对人永远心存敬畏、忠诚地为人看家守院。
春秋末年,周王孱弱、礼崩乐坏。一次,周平王准备免去郑庄公朝庭卿士的职务,打算让虢公忌父取而代之。不想这事走漏了风声,于是郑庄公跑到周平王面前以辞职为名相要挟,周平王不但没借机扬威,反而把自己的儿子太子狐送到郑国做抵押,以此保证不免郑庄公的卿士之职。太子做人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使得周王朝的权威和脸面荡然无存。而郑庄公以臣子而质压君主的儿子,与狗咬人又有何异?
那么,郑庄公为什么敢于质押太子作人质呢?根本原因是周天子由于分封诸侯以后造成了分权,而分权以后又缺乏收回权力(被管理者既得恩惠)的魄力和手段。不仅周天子如此,在随后的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了分权导致尾大不掉、天下大乱的局面。
汉朝由于向同姓王分权,建立了各自为政、实力不可小觑的藩国,结果造成了七王之乱;
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
南北朝时期皇帝向士族分权,结果出现了“庄园政治”,士族不但有钱而且有兵;
东晋时桓氏家族盘踞长江中游一带,桓温数度逼宫,醒玄还起兵造反;
唐朝中叶,为了应付安史之乱,唐朝皇帝又向节度使分权,结果造成藩镇割据。
在扔出去的骨头上拴一根绳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的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诗中的“王”即王导,东晋初年宰相,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当时有“王与马(指晋帝司马氏)共天下”的歌谣;“谢”,就是谢安,别名安石,他是晋孝武帝的丞相,人称谢太傅,功勋卓著,曾一度辞官退隐浙江会稽东山。当时曾有“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之说,足见他的威望之高。后谢安复出主持大局,因此又有“东山再起”的成语,表示免职以后再度掌权的意思。那么,就是这样两位厉害人物堂前之燕,为什么会飞入寻常百姓之家呢?原因是世事变迁、君恩难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相生相克(5)
人们都说伴君如伴虎,可是,如果你站在君王的立场上就不会这么看了。有一个《骆驼和帐篷的故事》:一个*人和一头骆驼在沙漠中露营,晚上风沙骤起,骆驼哀求主人说:“好心的主人,外面风沙很大,让我把头伸进帐篷躲一躲吧!”主人挪了挪身子,腾了点儿地方给骆驼;过了一会儿,骆驼又哀求说:“好心的主人,外面好冷啊,让我把上半身躲进帐篷里暖和暖和吧!”主人只好把自己的半个身子伸到帐篷之外,好腾出地方让骆驼的半个身子进来;又过了一会,骆驼干脆把整个身子都挤进来,而把主人赶出了帐篷。
也许你会说故事毕竟是故事,寓言也毕竟是寓言,但故事和寓言都是人们对人世百态的思考和总结。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之借荆州、进四川,不都是把身子挤进主人帐篷里而把主人赶走了吗?也许你会说刘表无能,刘璋孱弱,那是因为你自己不是那帐篷里的主人!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刘备这头骆驼并不是来酣睡的,他是来反客为主的!也许你认为有刘备这样贤能之人治理荆州和蜀地是百姓之福,但反过来想想,如果不是刘备在别人帐篷里焐暖了身子而联合孙权对付人家曹操的话,就可以早一些“天下归魏”了,百姓也就可以早一些安居乐业了。试想啊,“一将功成万骨枯”,赤壁之战、蜀吴混战、七出祁山,连年的战乱,死去的可都是咱老百姓的子弟呀!倘若果真如北京老张所言,刘表、刘彰投降了人家曹操,孙权也定然会独木难支,那么,江南所损失的不过是大乔、小乔两个妞儿而已,所谓“铜雀春深锁二乔”嘛,但老百姓却可以少受些战乱之苦。由此我们不禁要问:周瑜为了两个妞儿(一个是他老婆、一个是他大姨子)而让天下百姓为自己埋单,这也算“千古*人物”吗?
从《骆驼和帐篷的故事》我们认识到,管理者要想以恩生威、以恩管人,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管理者所施之恩要有能力收回。这就好比在喂狗的骨头上拴根绳,如果你看到那狗一边啃骨头一边向你呲牙,你就再把骨头拽回来扔给其他乐意为你去治服这条狗的狗。
小时候读过一个童话,叫作《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故事中的小金鱼是聪明的,当渔婆欲壑难填直至要小金鱼亲自去服侍她从而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的时候,小金鱼就立刻毫不犹豫地收回了已经给予的恩惠,用绳子把那根扔出去的骨头又拽了回来,让渔婆重新回到了破泥屋和破木盆面前。
第二节 威能生恩树德,亦能寡恩坏德
兔子说:当无路可逃的时候,
俺的牙也不只会啃草哦?
1威能生恩,亦能寡恩
威之所以能生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威能够通过强制力对资源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马太效应的初级阶段
有一则广告:“难言之隐,一洗了之”,这种“一洗了之”的东西,出自一个叫作“恩威”的品牌。细细寻思,觉得这个品牌非常有意思——对于有“难言之隐”的人,“一洗了之”当然就是施恩了,而对于造成难言之隐的细菌,自然就是施威了,因此,这“一洗了之”,深刻揭示了威能生恩的深刻哲理。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样一则寓言:主人要出国旅游了,就叫了仆人来,按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两千、一个给了一千。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两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两千;但那领一千的,却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起来。过了许久,主人旅游归来,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银子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良善又忠心的仆人。我会把许多事派你管理,你可以享受做主人的快乐。”那领两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两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两千。”主人说:“好,你这良善又忠心的仆人。我也会把许多事派你管理,你可以享受做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因为害怕,就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了。请看,你的银子还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应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还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于是,主人一把夺过他这一千银子来,给了那有一万银子的仆从。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相生相克(6)
就如同那位主人的银子一样,恩在本质上只是一种稀缺资源,或者说是一种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利益。但是,这种资源和利益有一个前提,就是它必须是管理者所给予的才能称之为恩。正因为这种资源稀缺,这种物质和精神的利益并不是谁都能够得到的,当管理者把这种资源和利益全部或大部分给予某个特定的被管理者时,就意味着其他被管理者暂时失去了拥有或大部分拥有这一资源和利益的机会,就意味着其他被管理者利益的暂时被强行剥夺。为什么说是“暂时”呢?因为,当那个特定的被管理者在管理者看来不再重要时,那种资源和利益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