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管人要靠恩威德-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啦,管理活动中并不一定真的就要动不动就杀谁弄得那么血腥。你看人家唐僧多聪明啊,孙悟空不是本领最大、道行最深吗?俺老唐就先给你戴个紧箍咒!齐天大圣都被俺老唐制服了,八戒、沙僧还不都乖乖地听话?
对于唐僧而言,那能让孙悟空疼得死去活来的紧箍咒是威;对于国家来讲,军队、警察和监狱等等是管理者力量的象征;而对于一个组织而言,资源和利益的强制剥夺与削减等等,是保证管理行为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
你是老板,如果员工不服从你的管理你可能会扣发他的奖金甚至会炒他鱿鱼;
你是局长,如果处长不服从你的指令你可能永远也不会提拔他;
你是稽查员,如果商户不服从管理你可能会克以罚款直至吊销他的经营执照。
所有以上这些手段,都是威的有效载体。
当然,威的内涵远比以上罗列的内容要多得多,它既包括制度、程序等权力所赋予的有形的强制力。马克斯?韦伯称之为“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同时又包括气度、威望、资历等精神方面无形的控制力。这种强制力和控制力,是管理者意志得以在被管理者那里转化成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1老虎若无威,被人当病猫
正是因为老虎有爪牙,群兽才不敢轻易冒犯;正是因为管理者有威,才能让被管理者去干管理者想干的事情。
爪锋牙利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被管理者,或者说,每个人都有成为管理者的梦想。当年项羽远眺秦始皇出巡的盛况,豪气冲天地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也野心乍起;慨叹“大丈夫当如斯也”;陈胜更是不服气地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来,这三个家伙果然把秦王朝搅了个地覆天翻。
可是,既然每个人都想管人,那为什么被管理者会服从,至少是暂时服从他人的管理呢?因为管人的人拥有管理者身份所特有的强制力——威!韩非说:“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虎之所以能制服狗,靠的是爪牙,如果让老虎去掉它的爪牙而让狗使用,那么,老虎反而会被狗制服了。可见,老虎若没有了爪牙,恐怕谁都想去摸一摸老虎屁股呢!
战国时期,吴王阖闾任命孙武为将军,请他训练由后宫美人组成的女军。孙武三令五申之后,吴王的两个爱姬仍嬉笑儿戏、不听号令,孙武命令将二人斩首。吴王闻听,亲自为两个爱姬求情,孙武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法在军,君虽有令,臣不受之”,于是斩了吴王的两个爱姬。接下来继续排列队伍,演练战法,美人们左右进退,无不规矩,“沙扬不敢瞬目,肃然不敢相顾”,二队宫女进退有序,纪律井然。沙尘迎面而来不敢眨眼,一个个严肃认真,不敢相互看望,更不敢交头接耳。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三大法宝(6)
正是因为老虎有爪牙,群兽才不敢轻易冒犯;正是因为管理者有威,才能让被管理者去干管理者想干的事情。直到现代社会,我们还延用着韩非的“爪牙论”,只是为了把人与动物分开,我们“以人为本”,把“爪”换成了“手”而已。如,一个单位最大的领导称为“一把手”;领导权威太盛被称之为“一手遮天”;滥用威权称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领导干工作叫“抓落实”,如,抓教育,抓卫生,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切入点、载体被称为“抓手”。此外,在方法和程度上也充分体现了“爪牙”的功能,如,“紧紧咬住”什么什么中心任务不放松;什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得准、抓得狠、抓到点子上”;要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要常抓不懈,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重在执行
从孙武练兵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宫女们之所以在后来的演练中“沙扬不敢瞬目”,皆是孙武的“威严”所致。而检验“威”的效果的指标,就是看被管理者是否“服管”,换成现代管理学的词汇,就是看下属有没有“执行力”。
在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悠久的传统,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军令的威严以及学员的执行力。
有一次,巴顿将军想要提拔一名军官,但他却拿不准究竟该提拔谁,于是,他把拟提拔的十个候选人叫来,对他们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说完,巴顿悄悄走进仓库,偷偷观察着这些军官的反映。这些军官们把锹和镐放在仓库后的地面上,边休息边开始议论。有的说6英寸深的战壕怎么能当掩体?有的说这样的战壕太冷或太热,有的报怨不该让军官干这种普通士兵承担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军官站起来说:“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管那个老家伙想用这战壕干什么!”结果,这名军官得到了提拔。
由此我们看出,被管理者的服从和执行力是管理者威严的外在体现,如果不能令行禁止,管理者就无威可言。对于这一点,康熙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大臣们可以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不休,但皇帝却必须要独断专行!有时候正确与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子要有天子的威严!”
在一次会议上,赫鲁晓夫大谈斯大林的种种过失,于是台下有人嘟囔:“你当时不也参加了决策吗?你为什么不抵制?”赫鲁晓夫大喊道:“谁在那里说话?!”于是会场上鸦雀无声。赫鲁晓夫说道:“大家知道我为什么不抵制了吧?!”
重在执行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既要让下属按你的指令行动,又要充分发挥他的能动性来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某公司招聘员工,经理坐在桌子后面,而应聘者一侧却并没有设置任何座位。应聘者甲进来了,经理说:“请坐”,甲看看并没有座位,就说:“没关系,我站着就行了”;应聘者乙进来了,经理说:“请坐”,乙谦虚地说:“在您面前哪儿有我的座位呀”;应聘者丙进来了,经理说:“请坐”,丙见并没有可坐的地方,就说:“我可以去搬一把椅子吗?”结果,丙被录用了。
第一章 三大法宝(7)
丙之所以被录用,就在于他可以想方设法解决执行经理指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固本清源
那么,威源自哪里、来自何方呢?威的产生大致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由管理者特殊身份所赋予的强制力。如,前面所讲到的孙武和巴顿,都是由于拥有了将军的特殊身份,才有了使下属服从和执行的力量,即,谁拥有了管理者的地位,谁就具有了“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汉武帝刘彻当太子的时候,一次,他令陪他一起读书的一人打另外一个人三个耳光。打完之后,刘彻又对打人者说,他和你有同学之谊,你怎么说打就打呢?于是让被打者回敬打人者三个耳光。这事刚好被帝师看到,于是老师劝刘彻不要胡闹,作为太子应该如何如何。而刘彻却说:“老师,我不是在胡闹,我是在练习法家的霸术。”
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不是有太子的身份,刘彻就绝无如此翻云覆雨之能,也就不会有什么霸术可言。这就是韩非所言的“爪牙也”。因此,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龙在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明白了为什么“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官儿小”,因为你脱离了支持你发威的权力系统。
威的产生还来自于一个人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修养。先天的禀赋是指身型、仪表等等,我们通常所言“胖大的威武、瘦小的精神”,说的就是人的外在身型在受众视觉、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压迫性效果,如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后天修养主要是指长期管理实践而形成的威严气质和卓然超群的不凡气度。
汉武帝时期,有一次匈奴的使节来访,汉武帝便找了一个侍卫冒充他坐在金殿上,自己则扮作一个执戟的侍卫。朝拜完毕,汉庭负责接待的官员问匈奴使者对汉朝皇帝印象如何,匈奴使者却说,皇帝很是一般,倒是他身边那个执戟的侍卫乃真丈夫也。
这样的故事也曾被安在曹操、李隆基等人的头上,我想这其中杜撰的可能性比较大。你想啊,那皇帝的龙椅可是别人轻易敢坐的吗?要灭九族的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长期的管理者实践过程中,对人的气质确实起到了雕琢再造的作用。皇帝即使执戟,他心中依然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并且神态举止上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一信息:老子才是真正的老大!
第三节 德——管理的情感基础
桃说:谁说我不言?
那诱人的香味不是连齐天大圣都招来了吗?
前面我们讲到过,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种无止境的欲望追求,西方经济学称之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可是,管理者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被管理者也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管理者想控制更多的胡萝卜,被管理者想得到更多的胡萝卜,那么,怎么来平衡这种关系呢?这就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进行感情的沟通——你看,你虽然只有两个胡萝卜,但我也只有两个呀;你看,还有人没有胡萝卜呢,你是不是可以把你的胡萝卜分一个给别人啊?其实,只要胡萝卜分配得公平,管理者不多吃多占而眼睁睁地看着被管理者挨饿,这就算是管理者有德了。这样,被管理者就乐意被管理,并在管理者的“德育”下,愿意把多余的胡萝卜分给不够吃的被管理者。
相传,王戎小时候就聪明过人。一天,他同村里的孩子跑到村外去玩。忽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原来,他们发现前面不远的路边,长着一棵李子树,树上长满了鲜润的李子,诱人极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到李子树下,几个动作快的,眨眼之间就像灵巧的猴子一样爬上去了。只有王戎在后面慢慢地走着,来到李子树前,也只是站在那里,晃着大脑袋看着,既不捡掉在地上的李子,也不爬上树去摘。“上来,你傻站着干什么嘛?”孩子们在树上兴奋地招呼他。王戎摇摇头说:“我不要,这树上结的果子不好吃,也许全是苦的呢。”
第一章 三大法宝(8)
这时,树上和地上的孩子都拿出最大最红的李子尝了尝,哇!”大家全都不约而同地吐了出来。“真的,真的太苦了!王戎,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这些李子是苦的呢?”孩子们连声问道。王戎不慌不忙地说:“你们想想看啊,这棵李子树就长在路旁,每天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如果树上结的李子不是苦的,那不是早就该被人摘光了吗?”
古人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是有德行的人就像好吃的桃子和李子,虽然不表白什么,或者即使不在大路边,也会招来无数追随的人踊跃投奔,踏出一条新路来。
德,是维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关系的思想纽带,是被管理者愿意聚集于管理者麾下并忠诚于管理者的情感基础。
如果你是个诚实守信、尊重员工的老板,即使薪水低一些也还会有员工乐意为你工作;
如果你是个公道正派、关心下属的局长,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被你提拔的处长也会给予你理解和尊重;
如果你是个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稽查人员,商户就会乐意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当然,在上述管理活动中,由于被管理者的道德修养所产生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约束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被管理者为什么会自我管理和相互约束呢?
这是因为,德与威相比,具有着柔性的制约力量,大家共同遵守着一定的道德规范,违背者就会在他人的议论下产生耻辱感,从而自觉地去修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唾沫星子淹死人”。所以,鲁迅就从封建礼教的满纸仁义道德中读出了“吃人”二字,足见德之约束力之强。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仅仅用政令来规范百姓的行为,以刑法来约束,那就只能达到一个底线,就是让老百姓暂时规矩地生活,免去了很多刑罚,但这样会留有隐患,就是不能树立百姓的廉耻之心。而如果用道德来教化百姓,用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言行,那么,老百姓就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能人心归服,而不是暂时地屈服。
在管理活动中,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者以自身的品行感召他人、德范天下。二是管理者通过向被管理者灌输一定的道德观念使被管理者自我管理、使被管理者之间互相约束。我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一方面说的是管理者要有德,要诚意、正心、修身、施德,施仁政;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被管理者的“德育”、教化,创造出一种有利于管理活动实施的社会氛围或组织文化。
1招之即来,来之能用
“高级木桶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优点和长处,因而任何人也都是有用之材,关键是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德是吸铁石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曹操在宴长江挥槊赋诗时也唱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是不是周公姑且不论,但他“一日三吐哺”的求贤若渴精神,却比周公并不逊色。官渡之战进入关键时刻,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他派一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不听,说:“我非先打败曹操不可。”恰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了法,全家悉数被抓。许攸听了大怒,就去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投,高兴得来不及穿鞋,赤着脚就跑出来迎接,拍手鼓掌道:“你这么远跑来,我的大事可以成功了。”曹操采纳了许攸的计策,烧了袁绍设于乌巢的粮草,一举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三大法宝(9)
由此我们看出,有德的管理者,就像是吸铁石一样,能够把人才吸附在自己的周围,无德的管理者,往往会使人心离散,最后落得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有什么样的德才可以行王道统一天下呢?)孟子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保民而王”的观点,充分说明了德在形成一个领导者乃至一个国家凝聚力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人们常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所说的“道”,就是指管理者的德,而德会像吸铁石一样把人心紧紧吸附在管理者周围,并使他们安心为管理者效力。
《左传》中有个《曹刿论战》的故事,曹刿问鲁庄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面对齐国的进攻,曹刿清醒地认识到,靠小恩小惠和乞求神灵都是不管用的,而必须要施德于民、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