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僖痪俪迦肽诔恰H赐蝗惶囊簧纳缓笱莱巧匣鸸獯罅粒腿幻俺鑫奘娜擞埃龈稣殴眉偷姆⒑吧浣吕础

一时间箭如雨下,冲在最前面的契苾战士纷纷中箭倒下,契苾璋挥着狼牙棒猛挡,却也身中数箭,摔落马下。若非身上披着双层甲,此刻怕已经战死。

契苾璋此时已经明白过来,知道中了敌军之计。不过他心中还存着侥幸。据他所知,雁门城中本来不过一万五千人,而这几天他们猛烈攻击之下,城中守军已经不超过五千人马。

若沙陀人以为告这五千残军,就妄想击败他们,那太可笑了。他们已经进了城,沙陀人这是在找死。

可就在此时,四周空荡的街道上突然无数奔雷之声响起,一队队的黑甲骑兵奔驰涌出。那些人不是大同军,是沙陀骑兵!

契苾璋震惊万分,看这些骑兵模样,绝不是被他们猛打了几天,伤痕累累的雁门守军。这些兵一个个龙精虎猛,彪悍无比,他们是哪来的?

慌乱之中,契苾璋跳上侍卫牵来的一匹战马,拔转马头,大叫:“撤!”

整个雁门城中此时就成了一个大战场,到时都是火光,到处都是喊杀声。

那空荡的街道上,不停的涌出一队队的黑甲骑兵,而那高高的街边屋顶上,也突然露出一队队的弓箭手。

街头巷尾,也突然间就涌出许多百姓,扛着木头石块,抬着柜马,把一条条街道给封堵起来。

大同军三部已经全部入城,李嗣源亲自率领横冲都自一侧冲杀出来,李存信也领本部虞侯兵杀到,李存进率兵自牙城内杀出,一时间,大同军虽众,可却陷入了沙陀人的海洋之中。到处都是敌军,他们被前后切断,四面堵截,就连那些百姓,也会抽冷子放冷箭投暗枪,更有彪悍的百姓成群结队的提着大棒菜刀猎刀,四处截杀被分割的大同军。

米海万率部回身杀到城门下想要出城,城上无数火油擂木滚下,更有箭如雨下。

大同就就如同陷入火灶中的老鼠,完全大乱。此时兵马数倍于沙陀军的他们被杀的大乱,争先恐后的退往城门,一路上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沙陀军死守城门,可狗急还会跳墙,此时大同军一心突围,沙陀军虽意堵死他们的退路,但双方拼命之下,最后把守城门的三千余沙陀兵终究不敌,杀到近天亮,城门守军全部阵亡,大同三部终于杀出一条活路,争相逃出城去。

第784章 刘氏

朔风又起了!

当刘氏策马踏上一个小山坡时,北风吹动了她的战袍衣角。她抬头看了看天,昏暗阴沉的天空上,一群黑色的乌鸦正在头顶盘旋。战场上的乌鸦,就是不祥之兆,不过丈夫最精锐的牙兵,却又被称为乌鸦军,乌鸦出现在这里,究竟是预示着好兆头还是坏兆头?

刘芸娘补突然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冰窟之中,四面冰冷,想要挣扎,可却越来越无力。她有种想要长叹一声的念头,可马上又克制住了。因为她清楚的知道,如果这个时候诸将看到她在叹息,说不定会让本就不安的军心更加浮动。她不再去想这些,策马登上坡顶。

这处高坡是一个视野极开阔的望台,娘子军大将荆十三娘在那儿已经伫立大半天了。见到刘芸娘过来,荆十三娘上前行了个礼道:“夫人,你怎么过来了?”

刘氏回道:“刚才去巡查了下关上守卫,有什么动静吗?”

“一直没有。”荆十三娘心想虎夫无犬妻,李克用英勇无比,他的妻子也同样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以一女子之身,一手统领着一支女子精锐大军,如今更是勇敢来援,亲自率兵阻击天下闻名的‘天狼’李璟。要知道,这天下间败在李璟手下的人不知凡几,就连称名将的高骈与李克用都先后败于李璟剑下,可没想到,在雁门时,听闻李璟挥师进犯,刘氏却毫不犹豫的领兵前来。

站在这座高坡上。可以远远看见北方十里外的夸卢河,河的对面便是广灵乡。那是一个不小的集镇,就在夸卢河北岸。夸卢河是蔚州的一条河流,从恒山发源,最后从西向东汇入了桑干河。夸卢河与涞水,滱水三条河流,是蔚州的中心,沿着这三条河两岸,是灵丘、飞狐、安边三城。

刘芸娘在马上遥望北面许久。轻语:“将军,请继续加强警戒,随时关注北方动静!”

荆十三娘三十出头,曾经是一个大皮货商人之妻,后来其夫在草原遭遇马匪而亡,荆十三娘是军门出身,会身武艺。刘芸娘路遇救援时,她一人仗剑杀了十三个马匪。事后,荆十三娘没有再返回中原,而是留在了刘氏身边,如今成为娘子军大将。荆十三娘答应了一声,又疑惑问道:“夫人。李璟真会来么?”

“一定会!”刘氏肯定的道,马上又接了一句:“此人不是等闲之辈,小心不要反被他算计了。”

刘芸娘,此时才不过二十岁,却已经有一个三岁女儿。李克用的正妻,晋王妃。沙陀可贺敦。祖上是代北没落豪族,将门女子,擅骑射击剑,胆大心细。嫁给李克用最初,她并不喜欢李克用,只觉得李克用是一个粗鲁且又丑陋的半瞎子。不过虽是边塞儿女,但受汉家思想的影响,她信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

几年下来,她也渐渐接受了李克用,并用心帮助辅佐这个男人。在经历了代北之战,逃亡漠北,重回中原这一系列的事情中,凭着她过人的坚毅与勇敢,刘氏在沙陀族中,不再仅仅是李克用之妻,而渐赢得许多人的敬重。到如今,早已成为了整个沙陀族都敬重佩服的王妃,特别是她一手训练了一支精锐女军,更让她在沙陀军将中,也受到极高拥戴。

这数年来,她训练女兵,参与一次次战斗与逃亡,再战斗,此时,她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让须眉的女将军。

丈夫兵发河北,义子们也都随军远征,公爹刚刚遇刺身亡,沙陀大将也多殒落。沙陀遭遇着无将可用的境地,要不然也不会让文弱的李克修来统领山前四州,结果导致四州瞬间丢失。

山前四州丢了,蔚州不能再有失。

面临着李璟的势如破竹,无人可挡,刘氏只能挺身而出。

这不仅仅是关乎地盘,也不是担心雁门根基,最关键的是,蔚州不但是雁门镇的东北门户,他同样还是丈夫从河北回来的退路。若蔚州丢失,那飞狐道就将落入李璟手中,丈夫李克用就被截了退路。

明知她要面对的是“天狼”李璟,可刘氏别无选择,只得率领着一万女军,加一万沙陀军驰援蔚州。

她来的有些晚,半个蔚州已经丢失。不过她来的也还算及时,虽然丢失了大半个蔚州,但关键的直谷关还让她抢先一步增援。直谷关就是蔚州的一个重要关隘,这道关隘把蔚州一分为二。直谷关北的安边城,横野军城、天成军城、清塞军城等与大同朔州和山前四州相连,是出草原、大同、幽州的重要通道。

而直谷关南,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盘,却也十分重要。这里往东南,是太行八陉之一的飞狐陉,可直通河北易州。往西南,则是代州的东北门户泰戏关。

守住直谷关,就是守住了代州的第一道关门,也是守住了雁门镇通往河北的重要通道。特别是在丢失了山前四州后,直谷关对晋军越发重要。若是直谷关失守,剩下的半个蔚州再丢掉,那么晋军就真的完全处于被动挨打无力还手的局面了。沙陀军从此会被堵在雁门,连进入河北的路都没了。

在城池攻防战中,只有最愚蠢的守将才会把城门用石头堵死。因为哪怕是在再劣势的情况下,城门虽然会是敌军重点突破点,但城门也是守军的重要依托。守城之时,适时的派兵出城,极为关键。哪怕不能真的派兵出城,也得保持这种可能。若是主动的把自己的城门封闭死,那攻城一方就能没有半点后顾之忧的放心攻城,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对是对守军更不利的。

现在雁门镇的情况也差不多。山前四州和蔚州分别是通往军都关和飞狐陉,前者可让沙陀军直接威胁幽州。后者能威胁易州。而一旦这两条路都被李璟堵了,那沙陀人和李璟的将来交手中,就将完全处于下风。

不论如何,蔚州都得守住。

刘芸娘不是一般的女人,能够统领数万大军的女人,绝不普通。

她信奉,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她手上现在全部兵马不过两万,外加两万募集的青壮辅兵。而她得到的消息。就在对面的李璟,精锐战兵三万,另外还有辅军两万。虽然两军数量相当,可仅凭李璟带着这支兵马几天时间就把李克修两万兵马全歼,并夺下四州的战绩,就可知他们两军的实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直谷关虽险,可挡不住李璟的进攻。据关而守。不过是重蹈李克修的覆辙而已。

在刘芸娘的计划中,被动防守不可行,唯有主动出击。不过面对李璟的精锐秦军,刘氏也不会盲目的出击。当初在代北被李璟率镇国军绞杀的记忆还深刻留在她的脑海中。

因此,刘芸娘打算防守反击,直谷关中的兵马并不多。只是虚张旗帜。刘芸娘带着一万五千精锐埋伏在直谷关北十里的山口。如果秦军攻直谷关,那么刘芸娘就率兵从背后包抄,两面夹攻,以关前的山地地形限制秦军的精锐骑兵,利用地形。与秦军对拼。

如果计划成功,就能反攻李璟。秦军精锐。但这次来犯的秦军也有个弱点,那就是他们兵少。一旦他们损失过大,秦军未必敢继续跟他们在蔚州作战。

若秦军撤退,那个时候丈夫定然已经回师,他们合兵反击,便可顺势收回山前四州。

这犹如黑夜中的一缕曙光,也是她们唯一的机会。

只是,如今对面的统军将领是李璟。做为沙陀人的克星,李璟绝非等闲之辈。李璟用兵最喜欢用突袭、伏击,如今要用伏击对付李璟,刘芸娘心中也没多少成算。

在刘芸娘的计划中,还会派出数支小股部队诱敌,然后她们设伏。这些诱敌的小部队几乎就是去送死,一连两天,派去诱敌的数支小部队全部被歼。而预料之中的李璟大部队却依然没有出现!

李璟在等什么?

之前李璟的动作迅若雷霆,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一举突破了山前四州,歼灭李克修部。但进入了蔚州后,李璟的行动却缓慢起来。特别是在越过桑过河以南,翻过熊耳山后,行动越发迟缓。要不是如此,刘芸娘根本不可能抢在秦军之前增援直谷关。

荆十三娘提出也许是秦军先前攻势太过迅速,导致了他们的后勤辎重跟不上,秦军不得不放缓速度。而且,一连夺下四个半州,李璟也必然有许多战后事务要处置。不管怎么说,李璟能用数天时间,就从军都关一路打到了直谷关下,那都已经能算上是兵马迅速了。

也许如此!

但刘芸娘并不完全相信这个理由,在她看来,这更像是李璟的一个阴谋,一个圈套。

或许李璟是在调虎离山,或许是声东击西。

也许李璟已经在蔚州设下圈套,正诱她来追。或许李璟只是想调虎离山,然后让大同三部去打雁门。

这些刘氏出兵之前就已经想到了,也考虑过了,可最后她还是来了。

李璟究竟想要干什么?刘氏不禁将手指按在眉心揉着。

她清楚的记得,当初李璟披尖执锐,身先士卒,势如破竹,锐不可挡,挡者披糜的样子。代北之战中,李璟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来去无踪,但每次出现,都必然是突然出现,然后发动致命一击。数年过去了,如今的秦军势力更强,兵马更盛,李璟这把最锋利的宝剑,不可能这么快就磨损了锋刃。

一种浓浓的不安感觉笼罩在刘氏的心头,可眼下她不能退。她的丈夫还没有从河北返回,一旦她退了,丈夫就失去了回家的路。

她正想着,山脚下突然有一骑如飞而来。

那是一个熟悉的身影,骑士到了刘芸娘跟前时,已经是疲惫不堪,气喘吁吁。

那是刘氏派往河北向丈夫报信的侍卫统领京娘,“禀报夫人,大王已经回师,现在已经到了蔚州城灵丘!”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刘氏和荆十三娘都面露惊喜,怔了片刻,荆十三娘率先喜道:“太好了,有大王赶回来,咱们就不用怕李璟了。”

刘氏也感觉心里一阵轻松,似千斤重担一下子放下。

“晋王带回来多少人马?”她问。

“晋王闻得这边急报之后,便立即从河北赶回。先率三万骑兵回援,后面还有赵王率成德雁门二镇步兵三万随后而来。不过,晋王担心雁门安危,怕李璟勾结大同三部趁火打劫,出兵雁门,因此又让李嗣源将军分领两万骑兵赶回雁门去了,现在晋王带一万骑兵正急速赶来。”

听到援兵只有一万,众人不免有些失望。

刘氏让女剑卫取出地图,仔细观看,“晋王最快也得一天时间才能赶到这里,最迟需要一天半。而步兵最快还得三天才能赶来,而且如今天气行军,就算赶到,将士们也必然人困马疲,还得休整一两天才能战斗。”

荆十三娘有些担忧的道:“夫人打算计划照旧?”

“嗯,如果我们此时放弃伏击计划,撤回直谷关,而李璟偏偏又在此时发动攻击,我担心我们并不能撑住这几天。晋王到来之前,我们继续守在这里!”刘氏决定道。

李璟消息向来灵通,他肯定也会马上知道丈夫已经回援的消息。若是李璟不打算见好就收,还想继续进攻,有所收获的话,那么这两天,就是李璟最后一次进攻夺取直谷关的大好机会。

也许秦军会以为晋军知道援兵在即的消息后会龟缩城中待援,这样他们就能松警惕来攻。

这,或许是她的一个机会,虽然继续原计划有些冒险,但风险很高,可能的收益也很大,为此,她愿意冒这个冒!

决定已下,刘氏也不知道自己这一步究竟是对还是错,一阵轻松之余,却又有种突如其来的不安!

第785章 老谋深算

一骑骏马如风疾驰。

时值隆冬,寒风夹着冷雨,细雨又夹着飞雪,马蹄踏过,践起无数泥浆与雪水。战马浑身冒着热气,急速狂奔。

战马冲出一线天的幽长峡谷,奔入了山谷口外平原上的一片大营,直到中军大旗之下。马上骑士勒住战马,高声道:“报,军情急报!”

那面黑色飞鹰军旗之下,中军帐中,天下兵马大元帅、秦王李璟掀开帐帘出来,身后跟着数员战将,其中一人高声向来人问道:“是何军情?”

骑士迅速跳下战马,向李璟行了一礼,道:“禀报秦王,是好消息。”

快马带回来了军情局探子探回的消息,李克用已经从易县经蒲阴陉撤回飞狐,带着成德和雁门二镇的三万轻骑。进入蔚州飞狐县后,在这里与他任命了横冲将军李嗣源为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率领着两万骑兵,经灵丘古道赶回代州雁门。而李克用则率一万骑兵,如他们事先预料中的一般从飞狐经灵丘赶往直谷关。

李璟招呼骑士入帐,亲自给他倒了杯水。

“李克用还有多久能到直谷关?”

“眼下风雪天气,道路难行,李克用走的是灵丘古道的飞狐主道,须先从飞狐城往西到灵丘城,然后才向东北到直谷关。他手下虽是骑兵,但这天气和路况,最快也得一天半,最迟需要两天。就算他赶到直谷关,也必是兵马疲惫。没有一天半日恢复,也难以立即投入战斗。”

李璟习惯性的捏了捏自己颌下短髭。虽然他如今还不满三十,可如今的身份,蓄起这钢针般的短髭,却让他凭添了几声威武与成熟。略作思忖,他转头向自己的情报总监公孙兰望去,“大同三部那边动静如何?”

虽然李璟把他的特务机构分工细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