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朝之梦-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571章 内忧渐起
“公局委员?问一县之事!?”
肃顺愣了又愣,心说,这朱逆真是在胡闹,怎么能让这样的粗鄙之辈过问一县之政事?若是这些跑船的粗人能问政,还要官老爷作甚?
“六哥。”
元宝对肃顺道,“两江自道光29年起就是这个规矩了,无论士农工商,只要缴税超过一定的额度就可以参政问政。县、府、省三级都成立了公局,由地方上缴税超过一定额度的商人和士绅推举的委员组成。公局有权监督地方官行政,还和地方官共管税局,还可以弹劾地方官,可以向朱皇帝递交建议书。总之权力很大,南地东南八省的地方官都不大敢招惹这些公局委员的。”
肃顺依旧摇头:“胡闹胡闹,完全是在胡闹!官府治民治的就是士绅商贾,真正的好官就是该为小民做主。如果地方官员都受制于士绅商贾了,还有谁会为小民说话?这不是迫着官员和绅商沆瀣一气,盘剥小民吗?”
曹师傅闻言苦笑了起来,官商、官绅勾结古已有之,不过在新明之前这种事情是不能放在台面上的。朝廷也一直想方设法予以抑制,比如异地为官之法就是为了避免官商、官绅勾结太深的。可是在新明朝,官员和绅商却是不得不勾结,不可不勾结。如果哪个县官和县公局的委员们都闹僵了,哪怕是后台像钢板一样硬,否则肯定会被弹劾下台的!
曹师傅忽然叹了口气:“其实皇上已经知道了,上面有风吹下来,说是很快就要整顿东南八省的吏治。重头就是士绅欠税……三个月后要是那个公局委员或是朝廷官员的三族有田赋欠缴,立即就要免职!”
“还不是为了多收税!士绅欠缴要补,民人多缴却不退!朱皇帝的算盘真是精啊!”瓜尔佳·元宝哼笑道,“东南八省有哪个县没有完成收税额度?完不成税收额度是要扣减省公局代表权的!连续三年完不成就要解散公局实行军政,连该县科举也要暂停。”
曹师傅苦笑:“可不是嘛,朱皇上捞钱的本事天下第一,一个公局套住了商人,一个科举圈住了士绅,再把公局、科举和税收挂钩……现在的确没有哪个县不完成税收指标,大部分都是超过不少的。现在又要士绅补缴田赋,一下子又能进账不少了。”
肃顺叹气道:“士绅家里面都有银子,欠税本是不该,现在补缴上也没什么。只是民人多缴不退就太可恶了,朱皇帝就不怕官逼民反?”
曹师傅摇摇头:“反?谁敢啊!光复2年的时候不少地方的漕帮兄弟闹事,结果怎么样?现在大明朝的军队可不是过去清鞑的官兵,打起来个个如狼似虎!漕帮兄弟前前后后被杀了有上千,抓了好几万,都送到东北当苦力了!
而且……东南八省的寻常小农虽苦,但比之清鞑那会儿还是好的。毕竟漕赋已经免了,田赋虽然高,但是只有正项没有杂派。虽然下面的官员会收‘长价’,但是原来也是这个规矩,所以家里有田的农人日子还过得去。就算真过不去,还有闯关东、下南洋、跑美洲三条活路。而且这两年应天、上海、苏州的工商发展很快,还有不少大工在建,找份糊口的差事还是容易的。
不过也不是哪里都太平,这些时日四川那边的读书人闹得就有点凶,听说还要罢考科举!”
说到这里,这个姓曹的船东似乎也觉着自己的话有些多了,冲肃顺和元宝两人抱了抱拳就起身去沙船的船尾亲自掌舵了。
“元宝,罢考科举是怎么回事?”
曹师傅一走,肃顺就低声问身旁的瓜尔佳·元宝。
“还不是因为西学!”元宝哼哼道,“朱皇帝刚到香港的时候口口声声说: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可是现在当了皇上,真面目就出来了!他原来是要挖孔孟之学的根,居然要在科举里面加入西学的东西,要用西学取士,还在东南八省开办了许多传授西洋邪说的书院!”
“有这等事情!”
肃顺脸上闪过兴奋的表情,深吸口气,压低声音道:“如此倒行逆施,怎么只有四川士子挺身而出呢?”
“其实也不止是四川士子在闹,湖北也受了些波及,河南、山东、北直隶和山西的士子也有闹事的,不过东南八省总的来说还算太平。”
瓜尔佳·元宝因为祖祖辈辈生活在广州,因而能说一口纯正的广东话,在南边行走方便,不像肃顺这样一口京片子,人家一听就知道和渤海国有关系,所以就被派到南方活动,一方面开设北货行贩卖皮毛、人参、马匹替渤海国筹集军费购买军粮;一方面又负责收集南方的情报,所以对东南八省的情况非常了解。
他道:“因为东南八省的士绅、商人、官府已经勾结成了一体。朱逆所行的新政虽然对升斗小民不是太好,但是士绅、商人还是得到利益的。士绅做官的机会比原来多了,而且漕赋免征对士绅也是有利益的。商人就更不用说了,朱逆是商人出身,所实行的都是有利工商的办法。而且在广东、福建、江南等地,绅商的界限模糊,豪门名绅往往兼营商业,他们都是新朝的得益者。而湖南一省则出了许多勋臣大员,湘湖理学派在新朝极受重用。因而江南、闽粤、湖南这些地方的士绅豪商都和朱明是一伙的。自然要压制住当地的热血士子,不许他们挺身而出捍卫圣人之学了。
而四川省这两年都是军政治民,地方上的士绅、商人、官府虽有勾结,但不是一体。同朱明朝廷的关系也不深,更有不少人还心向我大清!”
肃顺一怔,将声音压到极低:“真的吗?川人还心向大清?”
元宝道:“千真万确,从四川过来的客商都这么说,当下的四川还不如大清那时候呢!”
“是吗?”肃顺皱了下眉,心说什么叫“当下的四川还不如大清那时候”?现在全中国哪儿都不如大清一统江山的时候!
“那是当然了。”瓜尔佳·元宝笑了笑道,“朱逆对东南八省是用心在治理的,虽然比咱大清的皇上差远了,但总归是用了心思的。四川那边则是放手不管,只管要银子,六爷您说能好得了吗?而且四川不比通着海口的江南、闽粤,民人活不下去还能往外面去闯,这蜀道可是难如上青天的!”
“有道理!”肃顺点了点头,好像看到了什么希望。“我得走一趟四川,得亲眼见识一下这四川是怎么个乱法!”
“去四川?六爷,皇上还等您带着粮食金银去草原呢。”
肃顺挥了挥手:“这事儿可以让别人去做,跟我过来的景顺办事牢靠,让他去办吧。元宝,你难道没有瞧出来,这四川搞不好就是咱大清复兴的机会啊!”
“四川?六爷,那儿离蒙古可远呢!”
“离蒙古远,离藏边可不远!”肃顺轻笑一声,“元宝,西边的和咱们皇上到底是亲兄弟!”他轻声道,“你大概还不知道吧,今年春天,四阿哥和僧格林沁领兵去了西宁,同柴达木蒙古29旗的札萨克会盟,取得了他们的效忠,估计这会儿已经向西藏进兵了。”
“什么!四阿哥和僧格林沁要去西藏了!”瓜尔佳·元宝吸了口气,“皇上知道了?”
肃顺点点头:“已经知道了。”他看着瓜尔佳·元宝,“皇上说,四哥和他都是先帝的儿子,都是大清复兴的希望,无论是谁都有资格担起这个重任的。”
第572章 他乡遇故知
应天府下关码头,这里虽然不如广州、上海和港九等处繁华热闹,却也船帆憧憧,人声喧嚣。
一艘1500料的沙船靠在一个偏僻的泊位上,船体木色陈旧,看起来有年头了。挤在一堆更新更大的中西格式帆船当中真是毫不起眼。
船上的跳板已经搭上了码头,一群早就等候在码头上的苦力争先恐后凑了上去想找份扛大包的活儿,可是船上下来的人却是牵着马儿,还有些没多大重量的皮毛、药材让这些马儿驮着。
苦力们垂头丧气的散去,这个时候又有一辆西洋四轮马车驶了过来,还是四匹马拉的大型马车,马车的门窗边沿还鎏着金,阳光下面几乎要闪花人眼里。马车顶部堆满了皮箱子,看上去颇为沉重,那些苦力又连忙凑上去寻生意了。马车的门打开了,先是一个衣着华丽身材微胖的男子走了下来,接着又是两位明艳动人的女子,其中一个居然还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挽着那华服男子,看起来是他的女人。立在沙船甲板上的两个洋装男子中的一人瞧见这一幕,顿时就面露讥讽的表情。
“好一个大明盛世啊,到处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说话的人自然是渤海公奕欣的领侍卫肃顺了。
“这些人已经是好的了,在码头上扛一天大包怎么都有几十个大子进账(大铜元),可不是想来就来的,都是有师傅罩着的。”
说话的是那个姓曹的船主,他看到肃顺不解的表情,又笑着解释道:“两江各处的水陆码头不是红帮的地盘就是青帮的地盘,不是青红帮的人可别想到码头上做事情。”
“怎么,官府就不管管?”
“江湖上的事情官府不管,只要不坏了秩序就行了,官府也乐得有人帮他们维持秩序。”
“哼,都是些乌烟瘴气的规矩!”
站在肃顺身边的瓜尔佳·元宝却是摇头苦笑,江湖又不是第一天才有。大清朝那会儿的水陆码头的苦力也都是参加过帮会的。这个肃顺一直高高在上,还真以为大清朝是海清河晏的盛世呢?
“元宝你快看,那车上下来的人是谁?”肃顺忽然指着那位挽着洋妞的华服男子问身边的瓜尔佳·元宝。
“那是什么洋行的买办吧……”
那位曹师傅用略带羡慕的语气抢答道。买办这个词在后世是很贬义的,不过在当下却是个褒义词,是阔佬的同意词!当然儒生士大夫是不大看得起这种暴发户的,可是曹师傅不是儒生,自然没有这种迂腐的观念。
“那是白……”瓜尔佳·元宝定睛看去顿时就愣住了,那华服男子竟然是他的表哥,前大清协办洋务大臣白斯文!
“是白斯文!”他凑到肃顺耳边小声道,“六爷,您先别露面,让小的先去问话。”
肃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瓜尔佳·元宝三两步就下了船往马车的方向走了过去。
白斯文这个时候正一手挽着美人,一手摇着纸扇子,眼睛在码头外的江面上扫来扫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对了,他现在已经不叫白斯文了,而是改用自己的字号恩铭行世,对外称广府人士白恩铭,还在上海领了大明江海关颁发的用白恩铭这个名字登记的护照。他从日本死里逃生回来以后已经下决心要改头换面,做一个大明顺民了。连那个满洲正黄旗的身份都扔了改当汉人了。
本来他还对俄罗斯帝国抱有幻想,可是大阪湾一战却让他心彻底凉透了。俄罗斯帝国原来就是个架子货啊!什么太平洋舰队听着多强大似的,结果被大明的小弟日本给打了个损失惨重,24艘战舰沉了4艘伤了8艘,人死了不下三千,闹了个土头灰脸,现在全体窝在琉球没脸出来见人了。这样下去大清朝还有什么盼头?
所以白恩铭也想开了,还是老老实实做生意吧,反正他现在也早就淘到第N桶金了,而且还能讲英俄两国洋文,在香港交了不少洋朋友,真不怕找不到做生意的路子。
这次他“冒险”(其实也没多大风险,应天府里没几个人认得他,就是朱济世和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杜兰夫人和罗德里格斯)应天府是为了收购土地。他到底是在英吉利见过世面的,知道一国的工商业一旦起来,首都和工商业中心城市一定会向周边扩张,土地价格也一定会节节攀升。大明眼看就要和英吉利、法兰西一样开始工商业大发展了,现在不去购买应天府的土地更待何时?
而且白恩铭的生意经还不止于此,他不是购入应天市区的土地,而是购买近郊的农田。一亩最多就是两三百块,虽然比起寻常的农田已经贵了几倍,但是比应天市区的地不知道便宜了多少。他估计过上几年,等应天府的面积再扩张一些,他现在买下的土地起码可以涨到每亩一千块!
不过买卖农田也不是一手交钱一手拿货那么容易的。因为现在的江南特别是应天府附近的土地是比较集中的。大部分的土地的所有权都在士绅权贵手里,由佃户耕种。而土地买卖就涉及到了佃户的安置,那些佃户虽然苦得不行,但往往还是守着租来的土地不肯离开。因为一旦失去这些土地,他们就很难再用同样的条件租到土地了——大部分的佃户虽然没日没夜的种地干活,但是一年忙到头却攒不出银子来,非但攒不出钱,而且十之八九还要借上一笔印子钱才能勉强活下去。所以他们人人都欠着地主的债,地主不问他们要债已经是大发善心了。如何还肯给一笔安置费?
这些两手空空的农民一旦离开土地,想要再租到土地可就很困难了。因为这个时代江南的人口过剩的厉害,根本就是无地农民哀求地主来剥削!所以租种土地都是要给押金的,口袋里面一个大子都没有的农户是很难租到土地,即使租到地也是租子高到根本付不出来的地步,最后只能典卖妻儿去偿付。所以白恩铭买地没费多大劲儿,为了退佃却是大伤脑筋。
他在应天是没有势力的,而且身份又“黑”,自然不敢诉之公门,也不敢逼迫太过。只好雇了青帮的打手去虚张声势,自己再出面做好人,连哄带吓唬,还贴了好几万元把一百多家佃户都骗去报了集体农庄的名,才总算把近两千亩的土地都收到了手里面。不过收来的土地也不能闲着,因为闲置土地照样要收税的!一亩地一年起码交一块半(他不是士绅,所以得按照民人的长价交税),两千亩就是3000块!
但是白恩铭也不会再把土地租给佃户了,他这样没有势力的地主遇上老实的佃户还好,要遇上“恶佃”连租子都收不上来,将来还要贴钱把他们哄走,这当地主收租子的买卖,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所以白恩铭用买下的土地办起了个牧场,用来养牛羊——现在应天城的权贵和洋人很多,所以昂贵的牛羊肉和奶制品销量不错,价格也比较昂贵。另外,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发展迅猛,不仅出现了西式的棉纺、丝纺织业,而且还出现了使用羊毛为原料的毛纺织工业。因而饲养绵羊也成了个不错的买卖,同样的土地用来开牧场的收益比租给农民还高一些,而且还省心省力。于是白恩铭就安排自己的日本小妾绝姬在应天府管理牧场,然后将安娜·玛丽亚安排在香港,自己则在两地往来。
如意算盘是很好的,可惜却在离开应天府的时候遇到了老熟人。
第573章 羊吃人又来了
应天府城,下关码头旁边一处小小的粤式茶餐厅二楼,雅座之内。白恩铭正和他的表弟瓜尔佳·元宝,还有昔日的同僚爱新觉罗·肃顺相对而坐。三碗清茶正冒着袅袅的热气,还有几样制作的还算美味的小点心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不过在座的三人却既不喝茶,也不吃东西。肃顺和瓜尔佳·元宝都满脸疑惑地看着白恩铭,而白恩铭却一个劲儿叹着气在解释。
“兄弟我真是尽力了,连俄国舰队都请来了,可是结果呢?居然在大阪湾让小日本给收拾了!这是什么?这是天意啊!天都在帮大明,我们还能怎么样?所以兄弟的我已经灰心了,不想再干了,就想安安稳稳过完下半辈子。当然,兄弟是不会为朱家效力卖命的,绝不会做对不起大清,对不起皇上的事情……”
白恩铭先是表明了一番心迹,接着又开始解释自己来应天府所为何事都一五一十告诉了肃顺和瓜尔佳·元宝。不过两个人还是将信将疑,肃顺冷笑道:“恩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