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人姓赵名明诚,本是山东人。是有名的金石大家,在京城名气很大。不过,比起他的夫人来,赵明诚还要稍逊几分。

他的夫人姓李名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北宋文坛领袖。

赵明诚虽然有功名在身,可因为早年跟了赵揩,在政治上站错误了队,一直被朝廷投闲置散,到现在还没有一官半职。

这次他来东京本是来收拾一下以往的收藏,准备回山东老家与妻子团聚的。可没想到一来就被赵楷找到,让他入幕帮衬。

老实说,赵明诚对郓王赵楷这口冷灶很是不耐烦,可切不过赵楷的热情相邀,只得进了府。也怪他运气不好,居然陷在开封城中。眼看着金人之围一日紧似一日,再不走就走不脱了。

赵明诚心中也有些着急,准备找个由头离开这是危险的地方。

“是。”赵明诚小心地接过那快鸡卵大小的田黄,仔细端详了片刻,道:“杨将军送来的田黄自然是上品。王上且看,此石温润凝腻,黄得浓艳俏丽,实在是不可多得。”

“哦,有你法眼首肯,自然是不错的了。”赵揩无所谓地一笑:“那就得多谢杨将军了,明诚,改天找个手艺好的玉工,雕个形状,做枚印章吧。”

“王上,石材或印章以高大方正为优。但田黄‘无根而璞’,出土时均为椭圆状,一般人不忍取方正。那么,如果是椭圆形,则应尽量取饱满、浑圆、规矩,长、宽、厚比例协调的为好。那些矮、小、仄、薄,棱角尖凸,未加取舍,纯为凑重量的则不值得高价入藏或投资。在形的方面,宁要小巧而别致的,不要选择大而平庸者。因此,王上若找玉工

状,未免焚琴煮鹤,大煞风景了。”

“呵呵,还是明诚你说得好,就不找玉工了。本王也学过一些雕工,随便刻几个字上去也是有趣。”

听二人谈论那枚田黄,关群倒不着急,就那么轻松地坐在椅子上,把玩着手中的茶碗。

良久,赵楷这才止住话头,向赵明诚递过去一个眼色。

赵明诚会意,咳嗽一声,道:“关先生,开封城破在即。不知道先生怎么还留在城中徘徊不去,却又登门拜访郓王?”

关群轻轻放下。手中茶碗,道:“关群这次来东京,一是吊老种经略相公,二是替杨侯上表,请陛下迁都。”

一听到说迁都,赵楷心。中一震,也顾不得装模做样,急切地问:“皇兄怎么说……答应……迁都了吗?”

关群微微。一笑:“当然是拒绝了,陛下担心一旦迁都,君失权柄,各地拥兵自重,天下大乱。已决意死守京城了。”

“这样啊……”赵楷有些失望。:“皇兄这样考虑也是对的,只可惜了杨将军的一片忠心。”

“大王能好象有些失望。”。关群刚一说出这句话,就看到赵楷勃然变色,也不惧怕,一挥手,道:“城破在即,大王也该预先准备。这次,杨侯请陛下迁都,结果被官家一通训斥。关群也很是遗憾,金人凶横,若东京陷落,君父蒙难,我等臣子将如何自处?

现在,康。王在河北起大元帅府,招天下之兵勤王。不过,天下强兵,莫若山陕西两地。康王与西军又不熟,调动不了。若在耽误下去,大事晚矣!”

到这。里,他猛地站起来,长揖到地:“大王与童贯和西军将领相熟,不若随我出城去山西,招山陕精锐入京勤王,解君父于危难。”

“啊!”赵楷和赵明诚都同时惊叫起来,连连后退,几乎摔倒在地。他们都没想到皇帝的心腹,军中第一大将杨华居然愿意投向自己。这也未免太骇人听闻了!

赵楷面色苍白:“不,不……我不去山西。”

倒是赵明诚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心中泛起万丈波澜。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到现在还是一个普通人。这次,若能帮赵楷去山西,起兵勤王。有河东虎贲襄助,登极称帝易如反掌。到时候自己就是从龙功臣,如阁为相当不在话下。

可是,杨华为什么要找到郓王呢?

难道是他看出东京必然被攻陷,到时候,谁当皇帝还说不定。那杨华本就是一个凶狡之人,现在来卖赵楷一个好,若能扶持郓王上位,他的高官厚禄是跑不掉的。

对,一定是这样的。

赵明诚鼓起勇气对关群说:“大王如果离开东京,翌日若东京城守住了。日后,官家追究起来,王将如何自处?”

“对对对,如果开封守住了呢?”赵楷半是期待,半是担忧地哀号。

关群冷冷一笑:“大王放心,我听人说,官家今日大量服用神仙方,身子亏虚得厉害。就算开封守住……到时候,龙御驾宾天……大王,还是先顾着自己要紧吧!”

关群这话一说出口,赵楷和赵明诚同时想起最近在开封流传的一个谣言:皇帝大量服用丹药,已经毒入骨髓,看模样活不了几天。

实际上,这个谣言是真的。赵桓因为笃信道教,大量服用由水银和铅制成的仙丹,已有重金属中毒的迹象。在真实的历史上,之所以还活了许多年,那是因为他和道君皇帝一起被抓去了五国城,这种高级药品想吃也没地方弄去。这才不至于被神仙方毒死。

“对。”赵明诚满目精光地盯着关群:“关先生,现在开封已经被金人大军围困,如何走得脱?”

“这个你就不要管了。”关群淡淡地说;“我既然敢找上门来,自然有我的办法。”

“好,我们随你去。带信给杨侯,若有将来,定不相负。”赵明诚狠狠地一拍桌子。一瞬间,河东镇的首席智囊与郓王府的首席幕僚达成了交易。

赵楷还在哀叫:“我不走,我不走!”

关群看郓王赵楷懦弱成这种模样,心中也是叹息。这大宋朝的王爷怎么这样啊,那里还有丝毫当初赵匡胤、赵光义开国时的风采。相比之下,远在相州的康王赵构还算不错,虽然年青,却也是个敢作敢为的英主。而且,相州知州汪伯彦同主公也是密友,磁州宗泽同主公也是望年之交,可以说,大元帅府中众都是河东镇的熟人。若将来扶持赵九上位,也不失为一条路子。

不过,就因为赵九实在是太厉害了,将来主公同他未必能相处融洽。再说了,有汪大人、宗大人在,杨华去了也未必能得他信重。

。大元帅府现在是河北各路军马齐聚会,河东军又不可能全去相州。去得多了,太原那边怎么办?去少了,也显不出杨华的重要性。

倒不如扶持懦弱的赵楷来得实在,也好控制。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二百三十一章 杨侯方阵

禀大帅,洛索部已经就位。”

“禀大帅,娄室军遭遇敌人阻击。”

一队队斥候不停跑来。

宗翰很威风地挥了挥手,“知道了。”这么多斥候放了出去,按说就这么大点战场,战场早就该透明了。可是,因为风雪实在太大,视线变得越发地朦胧,斥候们也是**凡胎,有的情报也不一定能够在第一时间传回中军本阵。

但是,宗翰认为,虽然杨华的骑兵都跑去阻击娄室,却不值得担心。宋军的骑兵究竟是什么货色他太清楚了。虽然河东军这一年来好大名气,可他并不认为敌人能强到什么地方去。即便银术可和娄室都败在杨华手里,那也不过是这两个家伙太废物。

现在,敌人已被女真大军团团包围,又有我完颜宗翰亲自坐镇,取胜应该没任何问题。

河东军在前方两里地组成三个巨大的方阵,看起来有七千多人,黑压压一大片。不过,相比起金军而言,还是显得略微单薄。

宗翰和洛索军终于结成一片,组成一个半圆型的雁型阵,大阵的两臂长长地伸展出去,将河东军结实地包围住。

洛索骑马跑过来:“大帅,敌人好象早有准备,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候了,我们先进攻吗?”

“废话!”宗翰狠狠地骂了一句,喷出嘴中的热气将胡子上的一片积雪吹开:“我们女真勇士什么时候被动挨打过,也只有银术可和娄室这两个废物才……”

一想起娄室他们以前在山西的遭遇,宗翰有些不快。他晃了晃硕大的脑袋,“洛索,你是我部有名的勇士,脑子又灵光,说说,这一仗怎么打?”

“敌人地阵型很厚实啊!”洛索看了看河东军组成地豆腐块一样地阵势。说:“宋狗步兵厉害。依末将之见。还是老老实实用步兵主力推过去。直至将其阵势彻底冲垮为止。”

宗翰这次前来伏击河东军。一共有两万人马。其中有三千左右骑兵。而主力则是一万六千步兵。步骑比例达到六比一。在这个时代是一支令人生畏地战略力量。

洛索知道宋人地步兵阵在经过上百年地进化和完善后。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地战术。专门克制骑兵冲阵。眼前这群敌人看起来早有防备。队型丝毫不乱。如果现在派出骑兵。未必能占到便宜。

“大帅。不要着急。还是以堂正之师与敌人周旋吧。”洛索小心地建议。“我们人多。有地是时间。”

“不。”宗翰看了看天。大声道:“太冷。简直要赶上东北老家。让士卒们这么冻下去。都快握不住枪杆子了。谁耐烦在这里蘑菇。传我命令。骑兵全体出动。将敌人在最短时间内冲垮!”

多年地军旅生让宗翰对自己手下骑兵地威力深信不疑。“宋人懦弱。不擅打恶战。

到时候,只要千军万马一冲,他们自己就会乱了。”

河东军也会这样的,宗翰相信这一点。

……

视线中全是敌人,人头蹿动,浪潮汹涌。

赵明堂站在中军大旗下,双手叉腰,大马金刀地分开双腿,眯着眼睛看着前方。

“长枪手已就位。”

“陌刀军已做好战斗准备。”

“神臂弩已经就位。”

赵明堂依照杨华的预先设计将部队分成三个部分,正中是他所率的三千主力。两翼分别是铁十一和杨再兴的左右方阵。三个大方阵结成一个倒“品”字结构,相互依托,相互支援。

赵明堂微微点头,还没等他说话,女真人的骑兵已经开始出发,三千匹战马踏着小碎步一匹一匹在阵前集结,试图组成冲锋队型。

“敌人很强好。”作为河东军的监军,黄公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了个马扎,翻开了,坐在赵明堂的身边。他个子本小,同赵明堂说话需要抬起头来,感觉非常吃力。

“黄公公也懂兵法?”赵明堂讽刺地一笑。在河东镇,没人把这个娃娃监军放在眼里,说起话来也很随便。

黄彦节脸一红,讷讷地说:“我只是觉得敌人的战马好多,这还是金人的一支偏师,若大军齐聚,那场面可就壮观了。”说着话,他伸出一根手指捏掉怀中大红鸡公冠子上的一撮落雪,“金人长于弓马,而我军全是轻步兵,器械又烧了个精光,真打起来,有些吃亏啊……雪好大!”

“恩,正因为雪大,形势对我军有利。”赵明堂嘿嘿一笑:“金人的弓手的确很厉害,但他们手中大弓的弓弦受天气影响大,这么大雪,弓弦会失去弹性。因此,单纯用骑兵冲阵,未必能占到我的便宜。我河东军的神臂弓,弓弦皆用牛筋和蚕丝糅合而成,不易受潮。等下,得让北奴看看我漫天箭雨的厉害。”

“哦,这么说来,还真是这个道理。”黄公公最近长了些个子,整个人看起来成熟了许多,也试图在众人面表现自己的稳重,他嘟着嘴巴,伸手摸了摸光秃秃的嘴唇,“咱家身为河东镇的监军,看来也得学习些兵法了。”

赵明堂笑了笑:“黄小公公,这还是你第一次上阵作战吧?”

“的确是第一次,看什么都新鲜……哎哟,不好!”

“怎么了。”赵明堂心中一惊。

黄公公哭丧着脸站起来,抖了抖袍子,生气地咒骂手中的大红鸡公:“有一个时辰没喂食,你怎么拉了我一身?”

赵明堂哭笑不得,带着一只公鸡上战场,这个小公公还真有雅兴啊!

对面的敌人已经集结完毕,一声轰鸣,三千匹战马同时迈步,沉默地前进。巨大的震荡从脚底传来。

赵明堂忙收摄心神,大喝:“弩手,准备。”

“弩手,上…………弦!”到处都是军官们长长的呐喊。

三个方阵中,两千神臂弓手同时将强弩杵在地上,伸出右脚踏进顶端的圆环。

“喝!”

强劲的弓弦同时扣上牙机。

须臾,敌人的战马开始小跑,在跑出一里地之后,战马的速度越来越快,沉重的压迫感笼罩到所有河东士兵的心上。

“可以放箭了吗?”黄公公也被这三千骑兵排山倒海式的冲锋震撼了,他张大嘴,手一松,任由那只受

鸡惊叫着飞上一个士兵的头盔。

那个士兵恼火地晃了晃脑袋,公鸡再次“咯咯”飞起,扑进人堆之中。

“不忙!”赵明堂不满地哼了一声,大声喊:“稳住!”

……

赵明堂:“长枪!”

敌人更快。

“长………枪!”三个方阵中同时“哗啦!”一声,瞬间刺猬般膨胀起来,成千上万支长枪探出,闪亮的枪尖让河东军方阵变成金属的海洋。

……

在左翼方阵中,铁十一对自己能够单独领军感觉非常振奋。他看了一眼身边面无表情的士兵们,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大喊:“不要乱,等下开战,只要看见敌人就向右刺。不许躲闪,不许招架,违令者斩!”

“好多战马!”身边的赵守真不住地抽着冷气。

转头看了一眼一身漂亮的文山铠的赵守真,铁十一大觉不满,这家伙穿得实在是太花哨了。

与之相比,一身棉甲,戴着一顶浑圆钢盔的自己同普通大头兵没什么区别。下令时,也显得底气不足。

河东军前一段时间虽然不断取得胜利,但杨华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首先就是军官和普通士兵的穿着打扮区别不大,一旦陷入混战,很容易失去指挥。

杨华本打算在军队里推行军衔制,不过,因为战事繁忙,部队一直没机会休整,他也没工夫弄这些。

因此,关群仿照秦军弄了一套简单的识别系统。普通士兵和军官之间以发髻做区别,普通士兵统一左髻,而军官则在脑后打结。至于服装,也做出了一些规定。将帅铠甲的肩上缠有花结。

不过,赵守真的铠甲是他父亲送过来的,很漂亮,但却与河东军的制式区别极大。杵在队伍中,反倒像是一个大将军。

铁十一:“怎么,怕了?”

“倒不是。”在阳桥镇生生死死走了一遭后,赵守真突然不怕了。他总结出一个真理:在战场上,你越怕月容易出鬼。与其自己吓自己,还不如什么也不想,按照军官的指示去做。在战场上,老天保佑笨蛋。聪明人反死得最快。

他见铁十一用轻蔑的目光看着自己,心中却不以为意,只喃喃问:“女真人是不是每战都先用骑兵冲阵?”

“应该是,女真人擅长速攻,我大宋军队士卒因为勇气不够,训练不足,一遇到敌人冲阵,自己先乱了。然后,这仗也就不用打了。不过,他们这次遇到的是我河东军。呵呵,定叫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步兵。”铁十一自信地笑了一声,透过雪幕看着正在疯狂冲锋的敌人,口中啧啧有声:“起码三千骑兵,好大声势,若我河东军有这么多骑兵就好了。不过,若他们全被我军消灭,宗翰只怕会气得吐血吧!”

铁十一大概是因为太兴奋了,今天的话也特别多:“敌人一开始就出动所有的骑兵,完全不留后手。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打败了我河东军,也没有力气追击。宗翰不懂兵法吗?若是我,先用步兵冲击,一旦我军阵势动摇,再用骑兵迂回骚扰包抄。”

“不,我河东军必胜。”赵守真一咬牙,白皙的脸颊上有两根咬筋突突跳动。他提起一支强弩就要发射。

铁十一大惊,一把握住他的牙机,喝道:“没有命令射击,你想被我以军法处斩吗?听命令行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