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雄兵 [校对版]-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文革前的最后一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学生,一股阳刚正气昂然而出…………
…
“你考虑过我们的出路吗?”那时候还有留军直单位和城市的机会。
“参军去!到一线部队去!‘马革裹尸,战死疆场’。像北伐青年一样,去执行批判的武器,用武器去批判旧世界!这大概是我们这些人的唯一归宿!”他豪爽地笑起来了。
那天晚上,天气炎热,两人依在假山旁边的草地上,吃着家里带来的干馒头,也没有水,毫无倦意,他小声吟诵着《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夜莺》——
…
她欢飞环舞着
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从东飞到西 又从西飞到东
从红楼俯冲下来又掠过纪念碑的尖顶
她唱着歌 唱着歌 唱着歌啊
我们水晶般的小鸟啊
她唱着快乐的歌声!
…
她可不管我们的革命
快乐地 自顾地在我们的上空盘旋
我们自由的小鸟啊 她唱着嘹亮的歌声!
在一棵大树上蹦上跳下
一棵美丽的大树啊
一棵我们种下的大树上啊
一声声唱着春天的歌声!
…
全中国的心灵都在倾听
那明天的声音!
…
一个强国的梦!一个强大国家的蓝图!一个伟大中华的悲愤和渴望之声!
…
晚风里,白杨轻轻摇动,校园里不知是哪一个班,还在一遍又一遍地高唱着聂耳田汉的《毕业歌》…………这时候,文化大革命山雨欲来风满楼,眼看一场腥风血雨就要来临了!
…
部队长眼圈湿了,他知道自己动感情了,下意识地向旁边瞥了一眼,李沪生左手攥着刀,右手抱着枪,倚墙而卧,正沉入梦乡。
…
“夜莺!”
至今还能回忆起他那骑在马上高大的身材,调皮的眼睛和幽默的笑容…………
…
你在哪里?
…
现在还能读普希金的诗歌吗?
…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
部队长哽咽一声。
18。我的海洋
18。 我的海洋 ①
…
此刻,沉昏在一条暮色河流中,展望一部时光日记………… ②
…
在军舰上,红色军人曾大军曾对我说,为了捍卫美,要进行一场革命。“没有宗教,没有神圣,没有献身,没有斗志,一句话,没有精神殿堂。这是一场远较夺取政权更为严肃深刻的革命!”我悲痛地要哭!
世界上是有美的,那是殉道士的美。没有殉道士们对于终极世界的献祭,革命是鄙俗浅陋的嘲弄!邪恶世界为何要枷锁刚烈颈项以媚俗的项链?
雪山红狐,我的精灵,你何时出击?!
…
60年代末期中国社会悄悄滋生发展出一种贵族意识,它一方面与平民意识相融合,另一方面为暴民意识所淹没。它的生长期很短暂,只是中国漫长社会黑暗中突跳起的一朵火花,但它非常艳丽,在社会进程和人民心头留下了温柔的震颤——它呼唤着一种人性的、温暖的、崇高的和超越历史经验的东西…………它是超越俗民的,也是为统治阶级所震骇的,最后被利用暴民革命所镇压…………但是,从世界历史的主流看,它源远流长,根深苗正,它在中国的发展不过迟来而已,也一定是能战胜暴民意识的——从那时起,中国国内是存在危机的,因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已经临产…………它关系着中国社会的走向,关系着未来下一世纪中国社会的性质、等层和重量…………③
…
我体内的骚动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的马神奇地跑。
…
我们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是写作话剧;一是制定美学理论并操作实施。
醒狮下士对我说:“现实是不完备的,只有戏剧是真实的。我根本不相信70年代青年只有‘伤痕’一个名字。”说完“啪”地甩给我一个剧本《雪国之恋》。我翻了两页,倦意如海潮霓云般腾涌而来,忽然来到了一个华丽舞台,帷幕徐徐拉开,主持人上前简单致开场白后,各位角色相继登场…………
…
一棵大树对天空的爱情
…
苍空圆弧勾勒出原野的
枯索荒悸 一棵树孤立着
像站在黑夜穹窿里的一盏灯
我要像喷泉弧线般喷发出碧玉
这样想着啊,它就像火山样喷发起来
像火山喷发天穹弧线 岩浆碎石猛烈散击
绿枝翠叶,钻石晶玉般缀满大地视野
最后落下一年一年逝去的苍白年轮
夕阳也用红云笼罩上她苍老面容
我曾经梦想过啊和天空融为一体
它一层层覆盖下来成为大地伞盖
又过了些许世纪一棵树就倒下去了
它的残桩,成为旷野的一部分
多年后有一位少年来荒野写生
他惊异暴风雨前,天弧下的美丽
一位姑娘站在半明半暗的草地上
静谧中一棵树的影子成长起来
在另一双目光中摇曳生风
凝视那黑发飘洒的亮色
一片神秘的原野上
站立着
自己
…
一棵大树数着满天繁星
星星透过鸟鸣的茂密
想象着大地
…
夜深了,万籁无声,只有无眠的圆月,像永恒的情人,把温柔的目光挥洒在大漠的上空。几个人都还在深睡,古堡里一个人影悄悄起身…………
“7——1”, 7——1”,神秘的生命在呼叫。
…
脚下的沙砾发出细碎的吱喳声,他摸了摸腰间,向圮坍的堡内环顾了一下,亮出一把刀…………
他摸着土墙,蹑手蹑脚地向古堡的门拱走去。月光洒满了堡墙,在他身后留下了长长的投影。他走出堡外,吸了一口冷气。眼前是一片冰凉的荒寂,仿佛是在另一个星体上。一种无奈的惊异、无以名状的颤栗惊扰着自己,有种渴望消失的焦灼在困扰。月光下一片通明,连地上的沙砾、硬滩上的石子和板结沙层上干枯的草茎都照耀得清清楚楚。远方,明暗相间的丘体交织出固体的波形,金黄色的波浪在月光下一望无际,把大漠的胴体展现得一览无余,一种死亡的美感明媚地弥漫在这无遮掩、无生气的瀚海上。
…
他顺着墙根,摸到窗外拴马的地方,解下马绳,摸了一下马头。马无声地弹了下腿,通了人性似地,仿佛也不想把古堡里的人惊醒,轻轻起步。
他丢下马绳,一步步向荒寂走去。马甩了下头,健步跟在后头。
…
古堡四围都是硬滩地,远处没有边界,视界所及都是沙漠,偶尔有一些从沙粒中露头的沙脊草在轻轻摇动,但更多的是静物般地一动不动。从脚下的灰白色调,逐渐延展开去,到中远程的暗灰色调,直到无尽远方的隐隐显现的辉光,夜晚的大自然把它的苍茫辽阔都写进了这单调单纯的光谱里。
…
他深呼吸了一下。空气里有一种海洋蒸发后、干燥的、咸涩的气息。一瞬间,他感到自己是一条死鱼,一条离开了海洋的、被蒸发在沙滩上的小鱼,气息奄奄,等待着浪花把自己卷回海浪里。
哦,到处是沙砾…………一个没有养料的世界!
我们太干枯了,太荒寂了,太盼望一个海了!一个自由驰骋思想的海、一个温暖的满涨着感情的海!一个健康的大海!一个骄傲的大海!
带着星星漂浮的海,轻快的、有那么多小精灵在一张母爱的软缎上蹦跳的海!
…
多么沉重啊那么深厚的希望
那么多负重的沉浮
那么多折腾的日夜
可又多么富丽的海啊
那一颗颗会幻想的、轻灵的小星星!
…
小星星啊
你们使中国的海更辽阔
因为你们珍贵的照耀
你们升起了辉煌
星星的大地啊多么美
…
“叮咚…………叮咚”,传来了微弱的、但是甜蜜的鸟叫…………那音声类似于7声音阶中的“7——1”,夜晚听来,清脆如玉落杯盏,十分婉丽绰约,给人美感,令人着迷、感伤,忘怀…………每一声“7”,都在下一级的音阶前面停顿一下,然后是上行音“1”,听起来就像是心灵的叩击…………听过许多鸟儿的鸣声,清丽、婉转、哀怨、泣愁…………但如此高贵、孤独的叫声,还是第一次,在瀚海的暗夜里显得非常清幽,凄美、诡异——
…
夜莺吗?他驻住脚步,迷惘地注视着——
………………………………………………………………………………………………………………………………………………………………………………………………………………
…
注① 这里“我的海洋”,寓意李沪生的青春浪漫,和部队长比较起来,他更憧憬于某种“爱”的海洋…………这种特属于60年代青年人的思想,在本书中异常活跃、昂扬。李沪生的“海洋”情结,甚至一直保持到文中后部…红木乡战斗“高潮”。本节中提到的“曾大军…………”及以下的思想观念,都取自于一本叫做《兵士日记》的原本。
…
注② 下面这一段仍引自一本神秘的《兵士日记》。其实,在《帝国雄兵》中很多议论都引自同一日记。
革命仍在喧嚣着,然而采取的形式却颇具喜剧性。一方面是权力作用在加强,另一方面是有识之士在促其走向反面。
信仰是社会第一大力量,政权、法律列其后。信仰是一种社会凝聚力,粘合剂,是终极理性之源。中国革命没有深厚信仰基础,因而打完老财,分完田地,便又是赌开一局,民众心中的革命就算完事,于是又是赌牌喝酒玩女人,社会基础上层建筑又开始新一轮腐败和胡作非为。“散沙一盘”即此之谓。中国始终不具备自觉革命条件,只有运动群众。古往今来农民起义到头来,重修皇权,直至今日。
我想起醒狮下士的话来,中国人是崇尚女性的好手,水、月、鸟、林、花、草、鱼、虫…………一切都是阴柔的,女性的,中国文化具有女性特质,西方文化具有男性特质。这应该就是中国一直阳痿不振的原因吧…………
而真正的宗教是崇尚阳刚的,耶稣本人是神的献祭,穆斯林帝国曾覆盖欧亚非三大陆,而佛教始祖就是舍我其谁的楷模…………宗教是有终极想象力的,它使人有信念的脊骨。佛到了中国来依附了地主政治庄园统治,失去了宗教意味。基督教尖顶建筑,穆斯林圆穹造型、印度佛教怪异变形的艺术,无一不寄托着想象力、自由思想…………而中国的殿堂,并没有走出传统宗法思想约束,大成殿不过是农舍的放大,紫禁城的构建设置也不过是放大和精致化了的地主庄园。千年的农业社会除了养人活口(提供粮食、制造人口)复制自己以外,对人类并没有什么积极贡献。中国虽号称引入西方革命学说,但于社会思想和艺术,一直没有建树。宗教和艺术是思想建设终极源泉,美的精神是根本。美学史上大力张扬的男性英雄、音乐世界贝多芬式的一流交响乐、文学领域内具有世界意义的人文关怀,这些在中国都闻所未闻,前所未见。
中国的革命仅是初级的,甚至形式都不完备,还处在暴民革命阶段…………
…
注③ 这里的“贵族意识”指的是50—60年代,由上一代知识分子传薪和当时有限的西方影响(西方电台、内部书籍)而在部份社会先觉者中间滋生出来的民主思潮和现代公民意识,尽管是朦胧的,然而却是积极的、有着重大向上的社会导向,她的直接成果就是1976年的“4。5天安门广场运动”。在本书中,主人公曾大军、“中亚泥布拖地”、李沪生、甚至部队长等60年代出身的大学知识分子军人,他们的言论行动,表现为独立思考、责任感、平等自觉和献身精神,显然同上述民主与现代公民意识有一定联系。
19。两匪逃窜
19。 两匪逃窜
…
远处有马蹄踏踏,沙丘上萧瑟空茫,鸟儿的声音越来越清晰,似乎越来越近,仿佛有两个鸟儿在发声,又像是在对叫。那声音像是传达着苦恋,在这茫茫沙海里,鸟儿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
自由的小鸟啊,唱着嘹亮的歌声!亚细亚的夜莺,你究竟在唱着什么?
…
一棵我们种下的大树
一棵美丽的大树
幸福的树
…
“叮咚…………叮咚”…………
“7——1”,“7——1”…………
有一刻,像是进入了幻觉,那银色的情愫幻化成一片树林,清月下,浓野里,深情的夜神、那女性的精灵,像薄雾一样在林溪草地上盘旋轻舞,那轻盈的小脚踩在草地上,细圆的腰肢在扭动,那嫩藕般的胳臂在薄雾间舞摆,那幼鹿般的眼睛,像天上的明星一样在闪动…………
“7——1”,“7——1”声音还在有间歇地不间断传来,仿佛有催情的火焰在林间闪动,那舞动的幻影渐渐幻化成一个金黄色肌肤的袅娜的肉体,鼻环在摇动,脚镯在碰响,手串在旋转…………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鸟儿在云中唱着,在空气中扇动着翅膀,每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骄傲的光辉,许多手托举着,许多眼睛瞩望着,仿佛从头上飞过,仿佛跳跃在空灵的透明的枝梢!火焰在飘动着,舞蹈着,轻烟在缭绕,在飘散…………火焰中有许多人影在舞动着,唱着,跳着…………雪山、草原、戈壁、河流…………依次叠出…………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丝绸之路在延展,传来了沉着而欢乐的驼铃…………驮着货物的骆驼商队滞缓而执着,迤逦一线地蜿蜒在沙漠中…………高昂的骆驼头像虚空中伸出的天使的手,把天上人间连在一起…………响起了中亚细亚的手鼓、脚铃、曼陀琴…………传动着奶茶、香粑,水酒…………更多的中亚细亚姑娘的脚在篝火中踢踏、在踩跳…………美丽的、妩媚的、甜蜜的面孔…………星钻缀满了夜空…………宝石在呼吸,玛瑙在发光,翡翠在凝望…………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夜海像轻软的绸缎在舞动,把恬美和祥的气息带到了原野、星空…………火苗在上升,带着璀璨的火星爆裂开来,更大的火焰在酝酿,在突破,在蒸腾…………人类自由和平的歌声唱响了天堂,“让美传遍人间吧!”——宇宙深处发出了生命的最强音……………突然,一阵冷风刮过,疑虑、恐惧、空茫掠过了夜空。
…
“你在干什么?!”耳旁响起了一道小声而凶狠的喝问,这声音在漆黑幽静的夜晚发出,令人毛发耸立。李沪生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部队长眼露凶光,就伏在他身边。“你是什么时候来的?”李沪生惊异地问,部队长把他压了一下,用手指向前方。两人趴在沙丘上,眼睛里布满疑惧,刚才的那种喜悦、温柔、狂热的感觉欶然消失,远方正喷出火苗——火焰起初是枯草色,然后是淡黄,依次是桔红、紫红的、酡黑色,突然发出炽热白色,向上一冲而起,一小团金黄色的火球上升,然后是一声爆炸,像是要把大地盖掀起来!
…
“是小型核爆炸吗?”大地震动了一下,两双手抓紧了地面,睁大了恐怖的眼睛,一阵风沙劈头盖脸,紧接着一阵热浪辐射过来…………两人伏在沙地,脸紧紧贴在沙砾上。过了好一阵,热辐射消失了,沙尘也止息了。两人抬眼,黑烟正在远处的沙漠里弥漫,一副地狱中的惨景:白天看到的那辆坦克已经炸裂成四五块,空气中还弥漫着钢铁和油烟燃烧过后的气味,在余火的闪光中,像个翻过来的破碎的螃蟹壳,炮管栽到一边,壳内的发动机和指挥系统炸得四分五裂,一些部件已经飞出了舱外。
Т-10重型坦克!
…
“果真爆炸了!那么大的爆炸力!”一个个惊叹号正跳出李沪生的脑海!
如果基地工事真是像赵忠诚说的那样…………那么它也可能遭到了战术核火箭的轰击…………从眼前坦克爆炸现场看,可以想象核基地遭袭事件的惨烈程度…………可是,苏联真的曾向中国境内发射核火箭了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