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阔凭鱼跃-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晴空流星雨
【由(。 )整理提供,。】
第一章 居安思危英雄路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但人们并不知道,其实宋江他们最后的命运不是象施耐庵描写的那样落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而是。。。。。。
日近黄昏,秋风刮着一团团西北特有的笼笼草在干涸的地面上打着旋,抬头望去,天阴沉沉的,连一只路过的飞鸟业看不到。整个河西走廊好象只有他们自己一样的寂寞,因为充耳可闻的也只有他们驼队的驼铃声。眼看还有顶多半个月的路程就可以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家园,驼队中的大宋商人们显得多少有些兴奋,毕竟家对于这些忙碌于生意的跨国商人来说,也同样代表着温暖和安全。何况几个月前出发是携带的中原特产已经全部出手,赚取的金币又买成了波斯和西域出产的货物,这样的一个来回可以使商人们投入的资金翻上一个跟头。就当商人们算计着即将到手的白花花的银子,思念着分别已久的佳人的时候,沉闷的牛角号突然在山谷中响起。这并不尖锐的牛角号音却象利刃一样割碎了商人们的美梦——吐蕃的强人来了!自己的货物、金钱能否保全不说,连性命也许也会交代在这里!他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商队的武装护卫身上,但当他们把目光移到商队中那十几名收了他们银子的护卫身上时,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护卫们根本没有要与强人交手的意思,而是已经开始策马逃跑了!这时因为来拦路抢劫的主,他们根本惹不起:那是大队的西夏王军!就是他们几年来时断时续地在这条由来已久的丝绸之路上拦截商队,真正成了西北客商的噩梦——他们比普通的强盗更狠毒,他们并不会打劫所有的商队,因为那样久没有刃敢从这里经过了,那是自断财路;但他们一旦动手就会钱和命一起要,因为他们并不给东面的大宋和西面的回鹘这两个商人的宗主国留下太明显的把柄。很快这支商队在河西走廊里消失了,他们的家人再也等不到他们回来的那一天……
辽阔的南中国海上风平浪静,两只执着的海鸥跟在这艘大海船的后面上下翻飞,因为跟在它后面不仅可以吃到尾迹中翻腾出的鱼虾,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直接吃到船上那些在宋国已经大赚了一笔的商人随意抛出的食物。这些商人是在福建的泉州上船的,那里是当今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这艘全长十余丈的阿拉伯大海船是常年往返于泉州与阿拉伯半岛亚丁港的,现在船上正满载着大胡子商人们采购的中国瓷器、丝绸、药材和其他一些珍稀精美的商品,准备给西边那些伊斯兰兄弟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不过,在商人们兴高采烈的向空中抛洒食物来挑逗那两只海鸥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好运气好象到头了——几只快速帆船象围捕猎物的狼群一样围了上来,很快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船上站着的全是袒胸露腹、手执倭刀的扶桑浪人。海盗来了!商人们惊呼从舱面消失,很快他们又带着自己的下人拿刀拿枪的站回到舱面,准备与船上的水手一起跟围上来的海盗死拼到底。一个年轻的商人惊慌的向自己信奉的神明祈祷着:“真主啊,您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您的仆人呢?为什么让我三次渡海来宋国就两次遇到这该死的扶桑海盗呢?上次他们抢夺了我们的财物,霸占了我们的船只,把我们赶上小艇上去喂鲨鱼。算真主保佑,我在二十几个人中侥幸活了下来,难道这次厄运又要降临了吗?”眼看着海盗们的船越来越近,商船上的几十个人根本不是那数百名海盗的对手,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马蹄声在这北方深秋的寒夜中格外的清晰,与急促的马蹄声一起传到沿街百姓耳朵里的是马上衙役的叫喊声:“契丹人又要入侵了!县太爷传令让各家丁壮马上到衙门前集合,抗命者、迟到者,军法从事!”喊声很快传递到县城里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渐渐地,一些人家的窗户被灯光照亮了,再过会儿,街上就陆续传来门轴开合的吱呀声以及家里人诸如“小心点”“我们等这你回来”这样的叮嘱声。在那些没有壮丁可以出的家里,女人把孩子搂的更紧一些,生怕孩子会遭到什么不幸。一位老妇人从炕上挣扎着探起身子,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东屋里的动静,半天感觉没有什么异样,才暗暗地叹了口气,又躺回到被窝里。她再也睡不着了,撇了一眼被明月映照得泛着银光的窗纸,自言自语地:“天杀的契丹狗又要来了!”去年春天,辽兵曾经打到这里,附近州城里的官军抵挡不住契丹人的进攻,形势一度十分危急。官府征调全城的青壮年上城协助防守,拼杀了一天一夜总算护住了城池。老妇人的丈夫早年就去世了,她二十三岁的独生子在这次战斗中不幸丢掉了一只手臂,这让这一家四口丧失了唯一的壮劳力。所幸儿媳妇还算贤惠,照顾着残疾的丈夫,拉扯着年幼的儿子,孝敬着虚弱的婆婆,才让这个家勉强度日。这才安定了一年多,狗日的契丹怎么又要杀过来了呢?这回还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老天爷呐,你怎么打个雷劈死那些辽兵呢?太上老君啊,你怎么不派神兵下凡,帮帮这些可怜的人呢?
北宋徽宗年间,皇帝昏庸无志,贪官肆意横行,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各路英杰纷纷揭竿而起,树旗聚义,其中最大的便是江南的方腊和山东的宋江。
宋江,山东郓城人,字公明,家中排行第三。自幼在家中遍读经诗,习学拳棒。因好结交江湖朋友,乐善好施,恩泽广布,在天下享有“山东及时雨,孝义宋三郎”的美誉,时下在本地县衙中做文吏。因舍命搭救劫了“十万贯生辰纲”的好友晁盖、吴用等人,后被杀惜牵连,几经周折,被迫上了梁山,坐了第二把交椅。此时的梁山已是兵强马壮,声名远镇,各地豪杰纷纷前来入伙,每日里聚义厅里宴席长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宋江却没有象大家一样高枕无忧,这日他拉着军师吴用寻一无人之处吐露心事:“学究啊,你知道我这个人是喜欢杞人忧天的。现在山寨一片繁荣,众兄弟终日推杯换盏,醉生梦死,我却欢喜不起来,总要想到一些以后的事情。”吴用是宋江多年的知交,清楚他定是有所心事,不吐不快的,便说:“公明哥哥为山寨众兄弟每日劳心劳力,谋划前程,大家都是心仪的。有何想法,但且讲来听听,或许我可以分一点忧。”宋江叹口气说:“自从上山以来,众兄弟心意相投,情同手足,无一日不舒坦。然而我是忧心,今日如此,明日如此,恐大家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常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日这般,恐将来便不见得能继续快乐下去了!”吴用闻听,也倒吸一口冷气:“是啊!现今山寨今非昔比,然一则居大不易,二则树大招风。前者来征讨的多是地方官军,下一步我们要面对的却多半会是京师禁军了!”宋江两眼望天,说:“禁军倒也不怕,林冲、徐宁等多是禁军教头,其他兄弟也是不少熟悉那边的情况,官军却对水泊的情况毫不知情,打起来还未见得就胜不了!”吴用笑了一笑说:“如果我是高俅,对付梁山连山也不用进,水也不用下,嘿嘿。。。。。”
宋江把目光从天边收回来,盯着军师的脸,等他后面的话。“官军孱弱,靖边固然不行,征剿亦是无能,”吴用咽了一口吐沫:“但是官军人多势众,兵器精良,不擅攻而擅守,这也是大宋与夏、辽冲突征战百十年,大致可以维持边境原状的原由。所以官军根本不用进攻我们,只要发来二三十万的人马把水泊围困起来,山寨毕竟弹丸之地,不可持久,少则三月,多则半年,我们不得不主动出战。梁山四周环水,防守的时候可以作为天然屏障,提前发现敌军进攻的方向,便于准备。同样我们大队人马主动出击的时候,官军也可以很早就发现,用火器封锁打击水面,我军同样处于很不利的局面。我们现在比起以前是人马多了很多,但也不过三五万,对方十倍而围之,呵呵。。。我们真没有胜算了!”
宋江听了,倒吸一口冷气说:“军师想的甚对,水泊山寨避得了一时,避不了一世。我原本只是考虑将来弟兄们的出路,却不曾象军师这样对瞬息可至的忧患想得这么多。”停了一下,他又说:“日前我也几次与晁盖哥哥商量,可哥哥却不放在心上,说的多了反而让他不高兴,哎,这可如何是好!”吴用问:“公明哥哥,你对将来有什么好的计量?”宋江干笑两声:“我一个捉笔小吏,能有什么好的计量?”他转头望了一眼身后灯火辉煌的山寨,久久不语。吴用知其心事,乃对晁盖的碌碌无为和众兄弟的醉生梦死不满意,却不便道破,只好引他的话,说:“小可思量着,山寨的将来无非这样几条路:一是与朝廷死抗。他不来一天,我便逍遥一天;他若来剿讨,我便倾力与之战。大不了鱼死网破,也算是轰轰烈烈。”见宋江微微摇了一下头,便又接着说:“二是谋个渠道,接受朝廷招安。”他一边说一边留意宋江脸上的表情,却见宋江不露一分神色,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吴用只好往下说:“只是弟兄中间有许多与山下的人有仇,象林教头那样的更是恨死了高俅,只怕招安的事情他们是不会支持的。”“这也算是好的出路之一,少数人不支持就帮他们另寻办法了。”吴用见宋江终于开口,心想这下总算知道了你的心意,又提示他说:“这样可有使大家散伙之嫌疑啊,大家能各安各命当然最好,只怕还是有人不喜欢的。”宋江凝望着山下那茫茫的一片夜雾,半晌才摇了摇头,说:“早晚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就算到最后天不如人愿,也比在山中这样终老一生,一辈子给士大夫们留个千古骂名要好得多啊!”
自从晁盖上的梁山之后,心情一直不错,眼见着各路英雄陆续来投奔,手下的人马越来越多,又连续打败了几次官军的征讨,水泊的名声已经在江湖上压过了江南方腊等势力,他心里高兴啊。这可比在小小的东碣村当个鸟保正强多了!连日里他召集新老头领聚饮狂欢,甚是风光。唯一他不满意的是,近来几次战事,都是宋江带兵出阵,虽然连战连捷,可是及时雨的名头却也日渐高大,很有压过他老大的势头!每次当自己要带队出战的时候,宋江等人就百般劝阻,说他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虽然是多年的朋友,知道那宋江未必有什么二心,但也保不齐他真有什么小算盘!这次曾头市寻衅滋事,说什么自己要出马,不能再让他人说俺晁盖是仰人鼻息,坐享清福!
宋江无奈的将晁盖等人马送下山去,自己在金沙滩渡口久久远眺,无意离去。晁盖哥哥此次执意下山,定是心中有所想法,没准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忠心了。唉,好人真是难做啊!先不想这么多了。那曾头市远在河北,大军远征一时半会回不来,现在应该实施一下自己的想法了。
宋江回到聚义厅,独自思量了一会儿,叫人把吴用、柴进请来商量,命柴进带着几个精明的兄弟下山,到东京、济南、徐州等几个大城市秘密活动,开办梁山自己的生意买卖;请公孙胜、穆弘、史进等暗中联系北方的江湖人士,建立可为梁山所用的武林同盟。这些事情原来也与晁盖讲过,结果不置可否,现在大家就权当晁盖已经默许了。吴用对这些事情向来是支持的,柴进、公孙胜等也考虑到将来的发展,表示了一致的意见。
做完这些事情,宋江回到自己的院子,又开始一个人默默的思量下一步的做法。梁山的头领中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原本就占山为王的好汉,他们中大部分人还是有求富贵的愿望,如果招安后谋个一官半职,他们是会支持的;第二种是原本在官军中任职的武将,因为战败不愿回京被贪官权贵害死而上山的,如果招安,对他们是有利的,可以东山再起;第三种是因各种原因被逼上梁山的,山下的生活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痛苦,招安是他们不喜欢的选择;第四种则是被山寨裹胁上来的名士、商贾、工匠等等,他们根本就不喜欢做山贼,招安是他们心中迫切盼望的。这样看来,只要把第三种人安排好,招安未必就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招安之后再怎么办?
当今皇上虽然才智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是一个蹴鞫高手,但是毕竟是终日沉迷于雕虫小技,荒废了朝纲。加上误用一班奸臣,导致朝堂之上乌烟瘴气。这个样子的朝廷,先不说梁山要想谋得一个招安有多么困难,就算得到了皇上的招安旨意,又怎么能在以后不与那班奸臣起冲突?梁山弟兄多是性情中人,看了奸臣的恶劣行径,再次反将起来。。。。。。那样的结果完全是可能出现的!这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啊!
所以要想修得正果,不仅要让朝廷下旨招安,让各位弟兄各得其所,而且要设法除掉这帮奸臣权贵!就算实在难以实现,也要让兄弟们能够避开这个风口浪尖,保全名声和性命。难啊!
非得有个万全之策不成!还要说服晁盖大哥接受这些想法,唉!
第二章 莽汉无奈入云龙
水泊方圆五百里,是当年黄河改道,大水冲到这里而形成的一大片水面。梁山在这片水面上兀地拔起,它东西北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南面两处地方接近水面,一是金沙滩,一是鸭嘴滩。从南面上梁山有两条路,一条路远而宽阔,是由金沙滩经三关而上,另一条路是由鸭嘴滩经断金厅而上,小路一侧山崖一侧深渊,十分险峻。在山腰,两条道路汇合在一起。这里两边都是嶙峋的巨石,中间有两丈来宽的缺口,唤做黑风口。梁山在这里精心修建了关隘,以为通向总寨的最后一道险要。梁山的总寨有两个门,一个向西通向后营,那里是梁山粮草的囤积处,四周都是百丈悬崖,除了总寨之外无路可通;另一个就是与外界联系的北门了。
自从晁盖带领二十位头领下山去攻打曾头市之后,整个梁山上安静了许多。宋江传令,各寨兄弟各司其职,或看守险要,或操演兵阵,或打造军器,无有将令,一律不得随意乱走。这是因为宋江担心目前山寨人马一半下山,恐外敌趁机来袭,也是因为近来山寨人马增加的太快,许多弟兄之间相互还不熟悉,没有规矩便容易出现乱子。再者,近期他派了几个精明的弟兄下山办理机密要事,万一走漏风声,岂不坏了大事!这日他正与吴用、公孙胜以及柴进、李应在聚义厅中商量在东京和其他一些大的城市暗中开办梁山的买卖的事情,忽然间有喽兵来报告,说黑风口有异常情况,传来阵阵叫喊声,不知是不是出了事情,未奉将令,不敢擅自出去打探,特来禀告。宋江闻听心中一紧:这几日眼皮乱跳,心神不宁,不知会发生什么灾祸。难道应在今日?宋江与众人急急来到总寨的南墙上,手搭凉棚向下张望。
黑风口离着总寨还有五六百步,急切之间还望不到什么光景。侧耳倾听,下面传来的不是兵器碰撞,人喊马嘶的拼杀的样子。宋江多少放了些心,让公孙胜和李应带几个人过去看看。
黑风口在南边,公孙胜他们却只能绕出总寨的北门,沿着寨墙走过去。这些与众不同的建筑设计都出自于陶宗旺和李云等几位头领的手笔,虽然平时往来绕路,可一旦真的有事情,这些设计是最利于防守的。
入云龙、扑天雕走近黑风口,见喽兵里三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