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政客-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人在官吏和读书人的眼里,都是大老粗的形象,没有多少的学问,就知道上阵杀敌,至于说地方上的事务,还是读书人才能够做好的,所以说,府衙这次的安排,或者说知府大人苏天成这次的安排,在众多官吏看来,就是笑话。
其次,检查的要求很是严格。
官场上,大家都是讲究你好我好大家好,就算是两人之间不和,争执也是在暗地里进行的,不管你采用多么令人不齿的手段,只要你取得胜利,人家就会崇拜你,看看朝廷里面的那些大人,与人见面之后,谁不是笑嘻嘻的,可真的动起手来,根不讲情面。
府衙安排的这次检查,要求如此的严格,是不是想着到下面之后,得到一些好处,难道说大家都不这样做了,府衙能够罢免所有的官吏吗,那还能够要求谁来做事情啊。
这样的安排,显然有些幼稚了,至少提前召集州县的主要官吏,大家坐到一起,统一思想认识,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前解决一些,也听听大家的苦楚。
再次,检查的准备很奇特。
这次到下面去检查的人员,不准接受下面的吃请,自己带着银两,所有的开销,均是自行负责。不需要州县的接待,虽然住在官驿,但也需要按照当地的价格,支付银两。
最后,检查的时间很是玄妙。
马上就是播种的时间了。按照府衙的要求,这个时候,州县的官吏,都要到村镇去督查事情了,这个时候下来检查,岂不是影响到了chūn耕生产吗。若是官吏都来应付检查组了,督查的事情谁去做啊。
还有很多其他的议论,当然,都是指责这次的检查,过于的仓促,考虑不周。而且这样的架势,明显就是不信任河南府的官吏。
不管议论如何,检查实实在在的开始了。
苏天成没有直接参与到这一次的检查之中,他在府衙坐镇。
检查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检查组的主要人员,都是江宁营的将士,而且是执法营的将士。这些人熟悉检查的程序,开始检查之前,参加了专门的培训,对必须要坚持的内容,是非常清楚的,这也保证了,他们下去检查的时候,是不会出现什么偏差的。
苏天成是穿越人士,对于某些应付检查的手段是非常熟悉的,为了避免下面的官吏。采取一些非常的措施,糊弄检查组,他专门给检查组的人员授课,告诉大家要仔细一些,不要被表面的情况糊弄。
府衙的官吏。也参与到检查组中间了,只不过这些人,主要的职责就是做好记录,核心的检查事宜,他们是沾不到边的,不仅如此,相关的检查安排,这些人也不是很清楚。
这不是苏天成不相信府衙的官吏,而是部分的府衙官吏,已经牵涉到这件事情里面来了,身就脱不了干系,还谈什么检查。
安排府衙的官吏,大面子上面,说得过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麻痹下面的官吏。
各组的组长也明确了,渠清泽负责陕州,包括灵宝县和阌乡县,苏俊具体负责阌乡县,苏平阳负责洛阳县,孙思明负责卢氏县,孙思宗负责宜阳县,鹿太兵负责登封县,鹿太泊负责巩县,其余诸县,也是江宁营的千户直接担任负责人。
如此安排的深意,孙传庭、渠清泽、苏平阳等人,是很清楚的,好多的组长,在检查下面的事宜之后,就会直接担任知州或者是知县了。
这样的安排,河南府的官吏,是绝对想不到的,他们根不会相信,没有通过科举考试,没有能够取得功名的人,能够担任知县,这样的安排,也太匪夷所思了。
令他们想不到的事情,还会有很多的。
伴随着检查组的出发,轰动河南府的事情已经出现了。
江宁营将士的家眷,接二连三的来到了河南府。
在众人的眼里,军户是贫穷的代名词,各地卫所的军户,饭都吃不饱,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军户是不受大家欢迎的,有些军户,因为生活所迫,甚至是明火执仗的抢劫了,人家田里种的东西,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偷偷摸摸的去采摘一些,被发现之后,还要拿出来架子,甚至是叫自家的男人去教训别人。
江宁营有三万将士,若是这些将士的家眷,都来到河南府了,诸多的士绅富户是法忍受的,他们的见识毕竟多一些,知道江宁营的骁勇,若是军户过于贫困了,侵害到他们的利益了,他们也不好直接和江宁营对抗。
至于说普通的百姓,倒是没有太多的感受,他们来就属于贫穷的阶层,军户来了,也沾不到他们多少的便宜。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江宁营将士的家人,来到了河南府,才会造成那么大的轰动。
老百姓发现,他们的看法完全错误了。
来到江宁营的军户,根不是大家想象的贫穷的摸样,人家的条件好得很。
来到河南府的大人小孩,面sè红润,穿着得体,而且都是大车小车拖着不少的物件来的,都是雇佣的马车,这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担的。
有一些的江宁营将士的家眷,已经在靠近江宁营的地方,开始安顿下来了。
因为江宁营家眷的到来,洛阳县骤然热闹起来了,将士的家眷,接二连三的进入到县城里面,采购所需要的物资,甚至是招募人员,帮着去建房。
不过几天的时间,江宁营驻地的旁边,大批的房屋搭建起来了,虽然说是临时住所,可看看人家的气魄,若是没有银子,哪里能够随时搭建起来这样的房屋。
令人吃惊的是,江宁营驻地的旁边,居然成立了私塾。
好几个秀才,进入私塾,负责教育小孩,而且得到了江宁营大力的支持。
终于有人开始打听了,军户的小孩,读书干什么啊,有什么作用,将来还不是要当兵的,读书岂不是浪费钱财,可打听到的这些消息,令人大为吃惊,原来江宁营将士的家人,并非是大家所理解的军户,人家是规规矩矩的农民。
附近的一些人,和江宁营将士的家眷熟悉了,聊天的时候,发现这些家眷,压根有些瞧不起河南府这里的条件,认为与江宁县是法比较的,不过自家的男人到这里来了,家眷也是要跟着来的。
江宁营将士的军饷,成为了河南府最大的热点,普通的军士,每月的军饷是五两银子,这等于是知县大人的俸禄了,而且江宁营的将士,吃喝拉撒都是军营负责,不需要自己开支的,也就是说,江宁营的将士,军饷完全可以拿来家里开支。
河南府的生活水平,普通的百姓人家,一年能够有五两银子,足够维持基的生活了,人家江宁营的普通将士,一个月的军饷,就可以养活一家人了。
越来越多的消息,越来越多的事情,令河南府的很多人感觉到惊奇,也隐隐的觉得,可能是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这位上任的知府大人,确实是不简单的。
老百姓中间的议论,慢慢开始变化,好些人想着,如果能够进入江宁营,成为江宁营的军士,全家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多的人开始相信了,府衙发出来的告示,一定会落到实处的,府衙已经组成了检查组,到各地去了,就看最终的效果如何了。
安置江宁营将士家人的事情,苏二童忙的不可开交,他到河南府的时间最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没有熟悉情况的时间,马上就投入到工作中间了。
因为江宁营将士家人的安排,出现了一些改变,所以说,原来的安置措施,也要跟随变化,具体落实的事宜,就是苏二童直接负责了。
虽然说很苦很累,但苏二童完全适应了,相反,在京城的时候,他魂不守舍,总是觉得没有多少的事情,自己应该是呆在老爷的身边,应该参与到府衙的事情中间,毕竟在江宁县的时候,一直都是在衙门里面做事情的。
所有的情况,苏天成都是掌握的,如今的他,可谓是磨刀霍霍了,就等着检查的结果了,在他的内心里面,期盼的是这次的检查,能够最大限度的发现问题,否则自己没有动手的理由,没有动手的机会,京城里面的朱由检,还是能够理解自己的,若是自己的身边,没有几个相信的人,没有一帮信得过的官吏,怎么能够做事情,怎么能够做好事情。
机会完全成熟了,江宁营将士的家眷,已经来到了河南府,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带动这里的消费,一州十三县的官吏,也想到了调整的人选,剩下就是和时间赛跑,府衙派出去的检查组,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掌握真实的情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正文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一般的胆量'
渠清泽带队到陕州。
他感觉到自己的责任是很重的,从苏天成嘴里得到的承诺,自己即将出任陕州知州,这对于一个锦衣卫的千户来说,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官与武官的差别,让诸多的武官,不能够有非分之想。在锦衣卫的时间长了,特别是最为暗线,做的都是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时时刻刻都期盼着,能够脱离出来。
这一次,若真的是出任陕州知州,那就代表他完全脱离了锦衣卫,成为朝廷里面的一员官了。
陕州的情况很是复杂,渠清泽也是完全做好准备的,自己是锦衣卫出身,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见过,什么样的手段没有体验过。当然,即将要主政陕州了,渠清泽做事情是会很小心的,绝不会牵连辜,也不能够动摇陕州的根,否则接下来,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三月初六,渠清泽带领的检查组成员,抵达陕州。
陕州知州李子雄,亲自在城门口迎接。
看着李子雄的笑容,渠清泽内心有些发寒,就是这位陕州的知州大人,成为了苏天成和江宁营目前最大的对手,自己很就要替代这个李子雄,成为任的陕州知州了。
检查组很来到了官驿。
“官一直都等着渠大人来督查工作啊,这些时间,州衙的官吏,很是辛苦,正是chūn耕时节,好多的官吏都到村镇去了,官是严格执行府衙的决定,还请渠大人在禀报情况的时候,帮着官美言几句啊。”
“李大人,我是受知府大人的嘱托。到陕州来检查督导工作的,陕州做得好,我自然是要如实禀报的,请李大人放心。”
渠清泽的回答,不亢不卑。
从李子雄开口说话的语态看。这一次的检查和督查就不简单。
李子雄站在了上位者的姿态,看样子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认为这次的检查,是高枕忧的,就算是中间查出来了问题,也就是小问题了。
府衙的要求。州县肯定是没有落实的,暗线早有情报上来了,只不过在检查之前,州县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府衙里面的有些官吏。与下面的州县官吏,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府衙做出来的决定,不可能保密。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查组的责任是很重的。
进入官驿的房间,李子雄跟着进来了。
“渠大人,你是代表府衙下来。检查陕州的工作,这接待上面的事情,还是陕州直接负责,若是自身负责了,州衙没有脸面啊。”
“感谢李大人的心意了,下来之前,知府大人做了要求的,这方面的事情,我看还是不要再说了,今rì歇息一下。明rì开始检查。”
看着李子雄离开了房间,渠清泽的脸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用这些老掉牙的方式,来刺探自己。以为用银子就可以摆平了,想的太美了。
翌rì,李子雄提供了检查的村镇,包括检查的线路等等方面的材料,理由也是很充分的,陕州一带的治安条件不好,府衙来的检查组,安全是第一位的,万万不能够出现什么问题,否则州衙法承担责任。
渠清泽早就做好了准备。
材料收下了,府衙的检查组,分为几个小组,各负其责,有人到村镇,有人到集市,各自的职责也是不相同的。
渠清泽亲自带着一个组,在州城检查。
大街上,商铺挂出来了牌子,麦面、大米、食盐、茶叶等等的价格,标的很是清楚,完全是按照府衙的要求做的。
奇怪的是,大街上几乎没有什么人,也没有谁到商铺去购买粮食。
渠清泽笑着说很好很好,带着检查组的人,进入了最大的一家店铺,这家店铺是专门经营粮食买卖的。
检查组进入到了店铺,掌柜的笑脸相迎。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他的店铺前面,一家排起了长队,等候来购买粮食的百姓,一眼看不到头了。掌柜的依旧面带笑容,亲自负责卖粮食,只不过每一笔的账目,都记得很是仔细,而且是亲自记录的。
渠清泽依旧面带微笑,看着这一切。
一天的时间下来,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至于说到村镇去的检查组,还需要几天的时间,他们的任务重很多的,检查也要仔细很多。
连续两rì,在集市检查之后,渠清泽一行,开始清查州衙的账目,这主要是检查赋税的情况,看是不是有巧立名目的事情。
依旧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
府库里面的存银,也符合账目的要求。
弘农仓也建立起来了,里面存放的都是大米和麦面。
从看到的情况说,陕州确实做得很不错,完全都是合格的,渠清泽几乎不需要想象,就可以知道,到村镇去检查的情况,也是很不错的。
他禁不住有些佩服李子雄了,这么大的手笔,看来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要不然也做不到这样的效果,只可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自己早就算好了。
三月十rì,检查事宜,全面结束了。
检查的效果确实很好,没有发现丝毫的问题,到村镇检查的人员都回到了州衙,至于说灵宝县和阌乡县,有专门的班子负责,检查结束,可以直接回到洛阳去,不需要在陕州集中了,这样做也是节约时间。
李子雄满面笑容的陪着渠清泽等人吃饭,而且举起了酒杯。
渠清泽等人离开的时候,李子雄一直送到了城门处。
离开陕州州城不过十里地,渠清泽提出来,接到了知府大人的命令,江宁营抽调的将士,要赶回到洛阳去。有任务,府衙抽调的吏员,可以慢慢回去。
江宁营抽调的二十余人,加了速度,很消失在众人眼前。
夜晚。陕州州城格外的寂静。
州衙后院,传来了肆忌惮的笑声。
“哈哈,和我来这一套,真的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诸位,这次的检查。应付的很好,该补贴给你们的银子,一钱都不会少的,你们大可放心,今后按照官说的做就是了,保管你们发财。府衙的决定,不要去理睬。”
几个陕州的大商贾,点头哈腰,不断称赞知州大人英明。
他们将记录好的账簿,悉数都拿出来了,这里面记载的,可是银子啊。
“你们做的很好。这些账簿,悉数都交到官这里来,哼,有些刁民,还真的以为,府衙做出来决定了,就了不起了,竟然敢于到店铺购买粮食,官叫他们多的银子都拿出来。”
因为账簿暂时上交给州衙了,所以说。州衙开出来了手续,每一个商贾自行保管,等到州衙按照账簿的记载,惩罚了那些刁民之后,商贾找到州衙。拿回来账簿。
这些商贾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们回到府邸的路上,遭遇到劫持,劫持他们的人,不是其他人,正是府衙调查组的人。
证据被府衙调查组的人员截获了,这些商贾知道,他们恐怕是大难临头了,知府大人的手里,可是有尚方宝剑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