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高科技霸主-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振国军除了采取了两三次较大规模的搜索进攻之外,其余时间都没有采取行动,到了最后,英国人已经基本上弹尽粮绝了,也没有的食品和水源补充,部队也被压缩到了几个小范围的丛林之内,只有几股小股部队从高山一侧突围了出去。
英国人在丛林之中苦苦守候,迟迟等不到己方的援军和补给,有些英军早已坐不住了,他们已经饿了好几天,滴米未进,饥渴难耐,最后只得无奈地走出来举了白旗。
在包围了英军一个一个月之后,英军大部分人都纷纷投降,有些人已经饿死在了丛林之中,有些人则是得了疾得不到及时医治而病死亡,英军缴枪投降时,实际上大多数人枪里面已经没有子弹了,也不得不放弃抵抗。
塔拉湖战役就此结束,振国军以三百人的伤亡,击毙英军一千余人,俘获英军四千余人,可以说是获得了缅甸战役的开门红,为振国军继续向缅甸腹地挺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码南坎地区的英军主力受到了很大牵制。
随后一二六师继续向前方的丘陵地带挺进,向英军腹地渐渐威逼过去,在离英军主力十公里外的地区驻扎下来,很快便威胁到了英军两个主力师的侧面。
而英军已在与丘陵交界的丛林地区布下层层防御圈,埋伏了一个旅的兵力,一二六师再次遇到了明显阻力,停止了前进,不过由此进入缅甸纵深二十公里的目标已经达到。
双方随后便在丛林之中布下阵地,展开了相互之间的攻防战,随后的几天都处于拉锯战的状态,由于受到丛林的阻隔,英军主力尽出,振国军一时间没有大的战果,只是偶尔占领了几处山头,也不敢贸然大幅度前进,以免遭受重大损失。
而在东南亚另外的方向,战争也已经悍然打响,从五月份开始,振国军向越南北部的法军发动了进攻,但战斗也受阻在越南北部的地区的山地和高原,没有大的进展,更主要的原因是振国军并没有投入大规模的地面部队作战。
海军方面也早已在展开行动,准备配合陆军作战,但重点放在哪个方向,军委还没有达成一致,还在考虑之后。
最近国防部和军委的军事会议不断,南京方面正在商议进一步的军事行动计划和方向,最近一次的军事会议讨论的重点在于讨论如何尽快结束东南亚战事,尽早将战线延伸到印度洋地区,在振国军另外四艘航母一九一六年年底服役之后,准备西进印度洋和阿拉伯地区,对英法中东殖民地构成威胁,然后力图打通从亚洲到欧洲的交通线,和同盟国在地理上连成一片。
会议室内,气氛较为活跃,每个人都在谈论着自己的观点,李天成坐在头把交椅上,自然也不轻松,他正抽着烟,低头思考着什么。
“海军在马来西亚该采取行动了,马六甲海峡要尽快打通,否则我军进入印度洋就会有诸多不便。”李天成在考虑让海军起到重要作用的时机。
“不过我们在越南的战事还并无太大进展,如今要同时在三个方向打响战争,会不会受到的阻力太大,对于战事而言会不利?”谭建业刚才谈到要先拿下越南,然后再攻打马来西亚的建议,他仍然还坚持自己的观点。
“如果按照正常的地理位置来看,我们是应该拿下越南,解除法军对我国边境的威胁,然后再进军马来西亚,这样在战略上的风险就会小很多。但目前看来,越南的法军十万人仍然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一时间恐怕也难以尽数消灭,所以我的建议是对越南的法军暂时采取围而不打的态势,封锁他们的出海口,利用空中轰炸逐渐消减他们的有生力量,同时消磨敌人的意志,以军事行动为辅,政治诱降为主。”李天成吸了一口烟,然后缓缓解释道。
“我相信,只要我们先攻占了马来西亚和缅甸等东南亚地区,将英国人赶出东南亚地区,法国人在越南的孤军奋战就变得十分被动,法国人在失去盟友,丧失了底气之后,久而久之他们斗志也会逐渐瓦解,到时候他们一定会支持不住,军心动摇,合适的时机,我们大兵挥进,便可以威逼他们投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我军进攻越南造成的伤亡。”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推测而已,到时候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进一步的调整,如果法国人坚持抵抗,我们还是要派出大量部队在越南登陆作战,战斗过程依旧会比较艰苦。”李天成又道。
“总统想要尽快向印度洋进军,是否有什么其它的顾虑?”马朝云一向了解李天成的心机,知道他考虑问题总有自己的理由,顿时转头凝望着他,问了一句。
“马兄猜到我的心思了吧,我最大的顾虑就是美国,上次我对你们讲过了,我担心美国会很快就加入这次世界大战,所以我们必须在美国人参战之前,在海上取得较大的优势,控制南海至印度洋的大片地区,包括战略要地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这一点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中美冲突有着重要意义。只要我们牢牢扼守在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地区,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活动就会受到很大牵制,他们也无法顺利将触手伸向阿拉伯地区,向英法驰援,盟军在亚洲和欧洲的联系,也就不会被美国人切断。”李天成继续分析道。
“原来如此,看来总统对于形势的判断又超前了一步,如果美国人真的会在不久的未来参战,那么先尽早进攻马来西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时间可不等人,贻误了战机,以后要达到同样的目的,可能会付出成倍的代价。”马朝云微微点头道。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世界局势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世界局势
“马兄说的很对,我们此时就是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趁敌人势单力薄时,多谋求一些战果,打下坚实基础,若待他日时局一旦发生重大变化,敌人的力量突然增强,必然困难重重,想要啃下东南亚这块肥肉,就不那么容易了。”李天成也点点头说道。
会议继续进行了下去,结果很快按照李天成的想法展开了行动计划,时间将会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时间很快到了六月五日,炎热的夏天降临到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振国军海军频频在南海的活动,使得英法两国在东南亚残余的舰队早已退守到了印度洋地区,他们不敢留在东南亚地区继续遭受振国军航母舰队的巨大威胁,振国军航母舰载机的一个俯冲,就会让他们可怜的东亚舰队灰飞烟灭。
而在缅甸战役打响之后,马来西亚的英军早已在积极战备之中,但他们的战斗力同样不尽人意,装备十分低劣,连像样的火炮都没有几门,通讯装备更是十分有限,难以抵挡已经配备了大量无线电通信电台和火炮的振国军进攻。
英国人在马来西亚的九万军队分成了两股,一股在新加坡,驻扎了五万人,一股在吉隆坡及其周边地区,驻扎了四万人。
英军想要扼守住马六甲海峡,使得振国军无法进入印度洋,所以更加注重新加坡的防守,但在香港被打得惨败的英国人明白,要抵挡振国军的强大航母舰队,依靠东南亚地区的二三流部队,根本不够,远东的局势显然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
英国人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们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也根本无力从欧洲抽出身来,尽最大努力阻止振国军西进,丢失马来西亚几乎已经成了英国朝野内一致的声音,没有人怀疑振国军的能力。
而保住缅甸地区,成了英国人企图留在东南亚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英国人将最后的砝码压在了缅甸,他们已经从印度殖民地开始调集军队,企图进入缅甸,加强防御,英国人明白,振国军急于打通马六甲海峡,是与缅甸战事也密切相关的。
一但振国军控制了马来西亚,振国军的海军将可以直接抵达缅甸南部的重要港口仰光等地,在缅甸南部港口城市登陆,振国军的装甲部队将横扫缅甸中南部地区。
英国人早已看出了这种可能性,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依靠印度人来阻止振国军的进攻,保住缅甸成为他们牵制振国军的一个重大策略,能晚一天让振国军驰骋在印度洋,就晚一天让振国军的航母威胁到英国中东殖民地的安全。
一切都在双方的预料之中发生了,六月五日清晨,正在新加坡积极备战的英军营地上空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一百架振国军的飞机从航母上起飞,出现在了新加坡城市上空,刺耳的飞机发动机噪音让新加坡这座城市的人们纷纷从睡梦之中惊醒了过来,在这一刻,他们都明白,东南亚的战事已经扩大化了,振国军在进入缅甸和越南之后,马来西亚成了下一个目标,而这也是同盟国的华夏国在东南亚卖出的更加坚实的一步。
马来西亚从沉静之中进入了炮声隆隆的嘈杂状态,英军在马来的部队遭到了猛烈轰炸,而为了保证他们的港口城市不丢失,英军也不可能躲入深山老林之中进行丛林战,在开阔地界的英军无法有效阻挡住振国军的空袭,第一天的轰炸,就使得他们的营房、弹药库、各种设施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马来英军更加没剩下什么可以依赖的东西了。
六月五日的华夏日报报道了振国军空袭新加坡的消息,称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行动,表明振国军未获得战争的胜利,实现华夏国荣誉卖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华夏国一定要将英法殖民者彻底赶出东南亚地区,使得这一地区重新回归到华夏国的利益圈内,重建历史上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密切关系。
华夏日报是李天成为杨紫茵单独打造的一家报纸,报道多以时政要闻为主,杨紫茵成为了华夏日报的老板,旗下员工已经从一九一五年的两百多人,发展到了遍布全国的五千多人,报纸日发行量已经突破了两百万份,成为国内排名前五的报纸之一。
华夏国在出兵东南亚之时,声明了此举并不针对东南亚各国人民,而是针对协约国的敌人,希望东南亚人民共同参与到反抗英法殖民者斗争之中,从而恢复他们自己的国家,和华夏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友好和密切联系。
华夏国向东南亚地区的人民承诺,振国军进入东南亚之后,将不采取殖民地方式对东南亚各国进行统治,而是让东南亚各国建立起与华夏国联系密切的友好政权,但这个政权必须是在华夏国的监督下组成,不能对华夏国抱有敌意,也就是说华夏国虽然支持东南亚地区摆脱欧洲殖民者彻底独立,但却并不希望看到自己帮助下独立出来的东南亚各国,出现和自己不和谐的声音和对抗,这一点算是东南亚各国对华夏国帮助他们独立必须作出的承诺。
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被欧洲殖民者殖民统治的历史,东南亚地区的民众心中对于殖民者的仇恨并未消亡,他们知道英法等殖民者是靠着屠杀和羞辱他们的先人,而占据了他们的土地,对他们实施奴役和统治,早就有将殖民者赶出他们国土的念头,只是根本没有这份力量。
当然也有一些东南亚地区的人已经习惯了英法等国对他们的统治,甘当统治者的走狗,这种人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和在哪个国家都存在,他们认为振国军的进入将会打乱他们原本安定的生活,采取了帮助殖民者抵抗的态度,但这些人并非主流,大多数东南亚地区的人民依然渴望得到解放,渴望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
虽然振国军的到来使得东南亚地区感到可能只是即将要更换一个统治者而已,他们的民族命运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但振国军发出的承诺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至少华夏国放出的更多是善意,而不是殖民统治者那般颐指气使的态度,让他们逐渐相信华夏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友好,和帮助他们独立建国的诚意,只不过这些诚意也是有附加条件的,那就是在广泛的东南亚地区建立亲华政权的必要性。
欧洲战事并没有因为德国等国从中国进口了少量的装甲车和飞机得到根本的改变,先进武器的出现,只是帮助德国人和同盟国在局部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在根本上没有改变战争的格局,欧洲依然处于胶着状态之中,毕竟欧洲的技术能力还十分的厚实。
英法等国强烈要求美国封锁巴拿马运河,禁止华夏国武器通过巴拿马运河运送到德国等同盟国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人自己也加大了力量封锁德国沿海的港口,使得德国的战略物资无法从欧洲盟国以为的地区运送到国内,华夏国对德国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遏制,因为华夏国的商船在大西洋遭到了英国舰队的攻击,使得华夏国与欧洲盟国不得不暂时停止了武器出口协议。
英法等国越来越担心华夏国向印度洋和中东地区渗透的步伐,他们担心华夏国即将和欧洲盟国会通过红海和阿拉伯地区和土耳其获得联系,从而使得同盟国将广泛的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连成一片。
同时,英法要求美国参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英法明确地告诉美国人,他们躺在家里睡大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同盟国解决掉欧洲大陆之后,下一步一定会将触手伸向美洲地区,美国将很难自保,各种极尽挑唆的言辞都被英法等国用尽,他们巴不得美国今天就宣布参战,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而崇尚自由而不愿意卷入战事的美国人也在艰难的思索之中,他们正在徘徊不定,而他们感到的威胁却丝毫没有减少,而是与日俱增。
美国的海军正在做着大量的准备工作,美国的航母数量已经从两艘增加到了四艘,在数量上与振国军持平,而美国大造航母的计划已经曝光,未来一段时间内,他们计划要造出的航母比华夏国还要多,美国计划之中到一九一七年,就准备下水十五艘航母,这种建造速度显然不是和平时期应该有的,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一切迹象表明,美国人虽然没有答应英法的建议,但他们的确在为战争做着最后的准备,至于向谁开战,何时开战,还不得而知,各国也在为美国即将参战做着一些列的准备工作,华夏国更加不例外,尽快结束东南亚战事成为了必要。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二百九十五章 共同防御条约
第二百九十五章 共同防御条约
而此时欧洲各国的航母建造热已经怦然兴起,交战国双方更是对航母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和经费,英国已经服役了两艘航空母舰,其中一艘是由民用货船改装成的,一艘是专门为海军设计的航母。
法国也装备了一艘两万吨级航母,俄国也在改装一艘巡洋舰成为小型航母,意大利也拥有一艘小型航母,而德国海军则更青睐潜艇部队的打造,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建设一支庞大的水下力量,航母并没有成为他们打造的目标。
自从德国人用坦克这个名字,将从华夏国进口的装甲车引入欧洲之后,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坦克这个新鲜的词汇,坦克的惊人战力也很快得到了战场的证实,一股坦克旋风同样刮了起来。
英国人早在一九一五年已制造出了坦克,他们的坦克在参考了华夏国坦克的基础上,性能比历史上英国第一次投入一战战场的坦克要好得多,主要在装甲防护方面,采取了倾斜装甲设计和增强了装甲厚度,这是坦克设计的一大进步,火力方面也有较大的提高,英式坦克采取的是一门六十毫米口径火炮,虽然比振国军坦克要稍弱,但已经大大超越了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坦克水平。
因为华夏国坦克的提前出现,直接导致了其它国家的坦克一出现,就全部都采取的倾斜装甲设计,大大提高了防护能力,整体设计也倾向于大构件铸造,而不是依靠柳丁结合坦克各部分,火力也有相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