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节度-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笺写好后,牛知节看了看,沉声下令道:“你再抄一份,一份留底,一份你亲自走一趟,送往洛口仓城给朱总管,记住,一定要有拿到回持!”

“喏!”还有些不明白的掌书记应答道。

那掌书记出发后,牛知节便扳着指头,等待着上面的指示,可朱瑾那边的指令没有回来,倒是打探敌军军情的探骑一个个回来了,所有的情报都说的确两日前开始,驻守汴京的敌军大举南下,其数量不下十万。也就是说,对面的汴京城,已经是十分空虚了。

“该死的,洛口仓城还没消息过来?”

这已是今天牛知节第五次催促了,可从他用过朝食算起,才就将将过了一个时辰而已,侍候的牙兵都看出将主的心焦,分外小心,免得将邪火惹来自己身上。

550空城

可是任凭牛知节急的跳脚,期待中的回使还是没有回来,眼看一旁的副将灼热的目光,牛知节咬了咬牙,大声喊道:“击鼓,召集众将议事!”

(5)“探骑传来军情,贼军已经大举南下,应该是袭我东路军去了。”牛知节站在上首,脸色扫过两厢的将佐,脸色如铁:“你们都知道谁在东路军中!”他那已经十分高亢的嗓音突然又提高了半截。

(1)两厢的吴将都明白将主话语中的未竟之意,本能的竖起了耳朵。牛知节大声道:“现在,我前军当进击汴京,先覆灭其巢穴!甲营胡校尉,你为前队,先攻中牟,此乃汴京西面的门户,我将前军属下骑队全部派给你,护卫你的两翼,你无须担心,尽可全力攻打,知道了吗?”

(7)胡校尉赶忙出列躬身大声应道:“末将自当尽心竭力,拿下中牟,否则自甘当处置。”

(z)牛知节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分派其余诸将,他久闻沙陀突骑飘忽不定,自李国昌时便是天下有名的强兵,吴军中又少骑兵,唯恐对方是故示南下,引他出兵破之。所以他将麾下各队部署的十分严密,诸队间相互掩护,唯恐着了李嗣源的道儿。

(小)牛知节领军走了两日,已近晚饭时分,相距中牟还有十余里路,正准备扎营休息,却只见前面路上一骑飞驰而来,看打扮依稀正是吴军的传骑,牛知节心中不由一慌,莫不是着了对手的道儿。他正忐忑间。那传骑已经跑得近了,那传骑也不下马,便在马背上对牛知节唱了个肥诺,大声道:“禀告将主,甲营已经攻下中牟,遣小人来报,如何进止当请将主明示!”

(说)“什么?已经攻下中牟了?”牛知节在马背上一晃,险些从马鞍上跌了下来。这也太快了吧,算来甲营到中牟也就两三个时辰,怎的就攻下此城了。想到这里,牛知节在马背上大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怎的这么快?”

(网)那传骑大声答道:“禀告将主,我军离中牟城还有里许时,那城中守军便仓皇逃走,临走前还放了一把火,胡校尉赶忙下令赶快进城救火,此时已经将大火扑灭,城中的仓库里还有千余石没有烧掉的粮食!”

“传令下去,让胡校尉多派探骑,不得妄进,小心有诈!”牛知节大声下令道。轻易而来的胜利反而让他越发谨慎小心来,他立即下令麾下的部属加紧修筑营垒,还将土垒比平时多修高了数尺,以备敌军夜袭。

牛知节这一晚躺在榻上,连盔甲都没有脱下来,可谓是枕戈待战,可一早起来,莫说是晋军夜袭,连个游骑都没碰到半个,正疑惑不解的洗漱了,准备朝食,却又有传骑来报,说中牟城遣使来报,说派出的探骑回来禀告,附近的万胜镇、阳武县等城塞的敌军皆弃城遁走,临逃走前纵火的火光冲天,在中牟城中都看的一清二楚,请示将主当如何行事。牛知节闻言不禁哑然,他也不是傻瓜,自然听得出胡校尉在话语后面的求战之意,但敌军的行动也太过诡异了。这中牟城相距汴京不过七十里地,若是丢了,吴军几乎可以直扑城下了,这汴京城本就无险可守,以吴军的重炮威力,只要攻到城下,最多十天半月就能破城。那时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这块天下最富庶的土地便属于吴国所有,吕方也会成为天下群雄之首了。

牛知节咬了咬牙,沉声下令道:“传我的号令,让胡校尉坚守中牟,待我前军主力与之汇合!”不过他还是给了自己的爱将一点甜头:“胡校尉可派少量兵力前出侦查,不过不能超过一个指挥!”

“喏!”那传骑大声应了一声,便调转马头,向来时路上疾驰而去。牛知节看着传骑远去的背影,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对一旁的部将下令道:“快遣使赶往朱总管那里,将这边情况通报于他,请他快派援兵前来!”

此时的汴京本是唐建中初,节度使李勉所筑。周长二十里有余,共有十门。西面有两门,靠南面叫阊阖门,又因为其面朝郑州,故名郑门,朱温篡位之后又改为开阳门,平日里西面而来商旅百姓多半都是由此门进入汴京,是以十分繁盛,城外的望亭外已经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小集市。而此时的开阳门外却是一片萧条,平日里那些依靠往来商旅过活的茶铺、饼铺自是不用说了,就连道路两旁的杨柳也被砍倒了不少,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倒毙的人马尸体,唯有那处望亭还剩下半边墙壁上那一行行诗词还能猜测出几分昔日的繁盛。

一队军马沿着官道向开阳门行来,看甲械旗号,正是东来的吴军,粗粗算来马步足有七八百人,后面还拖着四门轻炮。原来那胡校尉贪那攻下汴京的大功,又不敢违背将主的命令,便耍了个花样,从其他几个指挥中抽出兵卒,加入那个指挥中,便硬生生将牛知节口中的“一个指挥”变成了七八百人。

这一队人马到了那望亭旁,眼看相距那开阳门不过三四百步,只见城头上无人把守,城门洞开,透过城门洞依稀可以看到城内整齐的坊街。吴军指挥使看了看左右,唤来身后的向导,指着那城门问道:“这里便是汴京城了吧?”

那向导唱了个肥诺,小心答道:“禀告郎君,那便是开阳门,进了这门,便是汴京城了!”

“那怎的一路上连半个贼兵也没有看到?”指挥使的目光扫过四周,四边的荒地除了薄薄的一层积雪外,便空无一物,根本没有可以用来遮蔽军队的东西,他指了指城门,对向导下令道:“你且进城看看,若有个活口,便带来问话,某家重重有赏!”

那向导看了看远处的城门,那洞开的城门就好像一张大口,随时会将敢于靠近的人一口吞噬掉。但看到吴军指挥使目中的凶光,他也只得强咽了一口唾沫,拱手强应了一声,便向城门跑去。吴军指挥使待其走开了,做了个手势,身后的吴军立刻以望亭为中心摆开阵型,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过了约莫半盏茶功夫,那向导又从城内跑了出来,右手还扯了一个半大的孩子,一边跑,一边还朝吴军这边兴奋的挥着手臂。待他跑到吴军指挥使面前时,已经跑得气喘吁吁了。

“城内情况如何?”

那向导指了指一旁的那个半大孩子,笑道:“郎君问他便知。”

吴军指挥使上下打量了那半大孩子,只见对方衣衫褴褛,冬天里脚上却只有一双木屐,整个人已经冻得浑身青紫,正蹬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浑身发抖的看着自己,也不只是冻得还是吓得。也不知是怎么了,他的心中一软,大声道:“来人,给他弄件衣服披着,再弄点吃的喝的。”

他话音刚落,身后就有人弄了件长袍来,披在那孩子身上,又取了些干粮和酒来。那孩子看了看四周,一把猛的将干粮抢过,吃了几口就噎住了,幸好旁人在他背上猛拍了几下,又灌了几口酒进去,才缓了过来。过了半响,吴军指挥使见这孩子吃的差不多了,才沉声问道:“你是哪里人,城内的晋军了?”

那孩子听了问话,还没开口,眼圈就微红,眼泪涌了出来,痛哭起来,片刻之后,那孩子哭罢了,才低声叙说起来。原来他本是城中人,家里也算是中产之家,李嗣源破城之后,晋军在城内大肆抢掠,他家中就遭了罪,父兄又被抓去军中做民夫,只剩下他这一个孤儿,在城中四处乞食。至于晋军,昨日里便离城去了。

“那城中百姓呢?汴京城中怎的只有这么点人?晋军撤走了,难道他们也走了不成?”吴军指挥使问道,语气中满是怀疑之意,也难怪他如此,汴京作为朱温的发家地,可以说是当时最为繁盛的城市,城中的户口应该不下十万户,这么多人口一下子是无法离开的,更不要说迁徙这么多人口的巨大动静,吴军怎么会一点都不知晓呢?

那孩子抬头说了几句,语速飞快,那吴军指挥使乃是丹阳人,一时间没有听出对方的语意,倒是那向导听的真切,赶忙解释说晋军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从汴京城中迁走人口和财物了,算来已经有二十余天了。

“原来如此,难道从一开始晋贼就没打算坚守汴京?”听到这里,吴军指挥使已经依稀有几分明白了,他虽然还不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但也明白这是极为重要的军情,赶忙转身对身旁的亲兵下令道:“你快些回中牟去,将晋贼撤离汴京,并早已将人口资财全部迁走的消息告知营主!”然后对身后部属下令道:“进城!”

吴军进了城,沿着大道向宫城——也就是过去的宣武军节度使府衙前进。只见道路两旁的坊市规划整齐,建筑宏伟,虽然多有破坏的痕迹,但不难想象不久前其作为最强大帝国首都的壮丽。只是这些坊市房屋里已经没有了人,都是空荡荡的,就算偶尔道旁出现几个人影,也是要么鬼鬼祟祟的看着吴军的行列,要么艰难的走出向其乞食,此时虽然明明是白昼,可吴军士卒却分明有置身鬼蜮的感觉。

551段落

吴军士卒并没有用长枪驱赶这些乞食者,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被眼前的情景给惊呆了,道旁建筑的宏伟和荒凉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些粗鲁的汉子虽然没有读过《诗经》,并不懂得什么“黍离之悲”,但壮丽的都城转眼之间就变成这样,还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你带一都人前去东门,看看那边还有没有残余的敌军!”指挥使沉声对手下下令道,他现在发愁的就是手头的兵力相对于巨大的汴京城来说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他决定先到宫城中去,那里的面积要小得多,比较适宜他现有的兵力。

吴军刚刚进了宫城,所有的人便感觉到远处传来一阵声响,那声音并不大,就好像天边的雷声一般,十分沉闷,地面也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众人正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的时候,那个向导脸色却变得惨白起来,嘴唇哆嗦的对指挥使道:“军爷,怕是不好了!”

“不好了?怎么不好了,晋贼又杀过来了?”指挥使诧异的反问道。

“若是晋贼就好了!”向导答道:“听这动静,只怕是决堤了,你不是本地人,不知河水决堤的厉害,小人十余年前见过一次,那可是惨呀!”

“我怎的没见过河水!”那指挥使正欲反驳,却看到前面一群人向这边跑过来,正是不久前被派出探察东门动静的手下,只见那都头离得还有数十步便边跑边喊道:“校尉,咱们快跑吧,该死的晋贼掘了河堤,河水尽数倒灌下来,已经淹进城了!”

那指挥使见手下这般模样,也不禁有些慌了神,按说这些人生长于江淮之间,所遇到的水流远比北方大,但却不知道黄河与其他不同,其中下游的河床由于大量从上游黄土高原冲刷下来泥沙沉淀,逐渐抬高,已经形成了“地上河”、“悬河”的状态,一旦被决口,黄河水便会倒灌下来,将两边的田园郡县淹没。是以黄河的水流虽然远不及南方的长江大,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造成的危害却远远胜过长江。

“快说,哪里地势较高?”那指挥使一把揪住向导的衣领,大声问道。

“宫城,宫城那边地势高!”那向导这才醒过神来,大声喊道:“宫城城墙也很坚固,只要将城门关紧,就能抵御洪水!”

“好!你带路!”指挥使回头对手下大声喊道:“快走,快走!”

待到一群人赶到宫城,那指挥使赶紧下令手下将各处城门关上,幸喜在城头还看到不少土囊,想必是原先用来守城用的,正好用来在城门内侧堵塞漏水处,刚刚忙完,便看到一股黄褐色的浊浪沿着街道冲了过来,直薄城门,还好这梁国宫城修筑的十分坚固,将这洪水挡在了城外。城上的吴军们这才松了口气。

那指挥使逃得一条性命,回想起刚才的险境,不禁破口大骂道:“娘的,定然是那朱友贞不理政事,连汴京旁边的河堤都修不好,这等昏君不忘何待!”

一旁的向导闻言苦笑道:“依小人所见,这洪水来的蹊跷,只怕并非河堤修的不好。这个季节黄河并非汛期,而且朱友贞虽然昏庸,但在巡河上却是十分在意的,只怕是晋军退兵后,故意挖开河堤,以阻止敌军追击的!”

“这些杀千刀的胡狗!”吴军上下听到这里,也回过神来,个个破口大骂起来。黄褐色的洪水沿着城墙起伏,水面上漂浮着杂物,还有人和动物的尸体,一想到自己方才一不小心就会落得一般下场,众人便对撤走的晋军多了三分恨意。

那指挥使想的更远一些,向那向导问道:“那大营那边呢?会不会有什么事情?”

“大营那边倒是没事,汴京这边地势西高东低,洪水定是往西南那边淹的,大军还在西边,定然是没事的!只是苦了千万的百姓!”那向导说到这里,脸色已经是惨淡之极,显然想到了这般洪水之后的惨状。

吴军上下听到这里,个个脸色也不好看,他们大部分家乡都是在江淮之间,自然明白这等洪灾之后,必有大疫,加上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一场大洪灾下来,便数百里渺无人烟,昔日鸡犬相闻的肥沃田园变为荆棘遍地的荒芜之地,往往数十年都恢复不了。其破坏力甚至比兵灾还要厉害的多。李嗣源这一招绝户计使出来,在阻止了吴军追击的同时,也废了汴京附近当时人烟最稠密、最为富裕的一块区域。毕竟这么大的洪水之后,损失的人口财富也就罢了,吴军也不可能抽出人力物力来重修堤坝,那么黄河就会接二连三的反复决口,甚至发生大的改道,在这种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的。更谈不上其他的了。

郑州府衙,吴军帅帐。

“好个李嗣源,好辣的手,好狠的心!”朱瑾猛的一拍面前的几案,几案上的物件被震的落了一地,但两厢的吴将都被晋军决堤的消息给惊呆了,竟然无人去捡。

过了半响,一旁的周安国才回过神来,叹道:“这等绝户计他都使得出来,果然是蛮夷呀,豺狼之性呀!这般一来,和他们的战事恐怕停下来一段时间了,幸好殿下移师西向了,否则正好撞上这洪水!”

朱瑾无声的点了点头,正如周安国所言,这样一来,吴军和李嗣源的战事恐怕要告一段落了,两边的西段战线被黄河分隔,东段则是大片的黄泛区,这种绵延数百里毫无人烟的半沼泽带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没有道路,被淤积的河道,也没有可以征发的民夫,所有的粮食和辎重都要靠人力搬运,任何将领都会被沉重的补给负担给吓倒的。

“那也只好如此了。”朱瑾叹了口气,不过心中还是有几分如释重负,这样也就不用再和李嗣源交手了,毕竟他出师以来立下的战功已经足够惊人,没有必要再冒险和李嗣源这等宿将再冒险了。

“其实总管也不必忧心,李嗣源虽然抵挡住了我军的进攻,但他称帝之后,与河东的关系已经破裂,有更大的麻烦等着他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