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三桂新传-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桂闻言不由浑身剧震,失声道:“什么?”

第二十九章   后金突袭  下

袁崇焕点了点头,叹道:“方才我与祖将军经过仔细的商量,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此城在后金军五万精锐的全力围攻之下,肯定不会坚持到第四天。也就是说顶多三天后金军就能攻下此城。哼,除非到时出现大批的援兵或是别的什么奇迹,否则宁远城必将难逃后金的魔爪!”

三桂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惊道:“事情竟会如此的严重?”

祖大寿嘱咐三桂道:“此事你自己知道便可,万万不可泄露与他人!否则传将出去,军心动摇,只会更加速宁远的陷落。”

袁崇焕关切的看着三桂,紧接着道:“我二人特意将这个消息告知于你,是希望你到时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偷偷的出城逃生!”随后马上制止了三桂着急要说出的话,继续道:“你先听我说下去,为何我会作出这个决定!”顿了顿继续道:“因为经过我仔细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你在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我大明的强力支柱,毕竟你现在年纪还小,不能就此将你的未来断送。而将来在战场上可堪称为绝世猛将的人目前也只有你一人而已。因此我不愿意将大明的未来与希望就此扼杀在这场战役里。这其实也是为我大明着想,希望你不要拒绝,也不能拒绝!”

三桂听了双目通红,双手抱拳朗声道:“多谢大人的期待与厚爱,听了大人的一席话,三桂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请大人放心,三桂知道自己到时应该怎么做了!”

袁崇焕欣慰的点了点头,正要再说几句勉励的话,忽然间由城外传来“咚咚”的炮响,后金军开始正式攻城了。

此次后金军总共分为三队,其中留有一万人作为它的预备队,其余两队每队各两万人。当第一队两万人开始进攻时,另外一队两万人原地休息,静待时机。当第一队撤下时,第二队马上开始进攻。以此两队进行轮番的、不间断的进攻。这种车轮战术,既保证了已方时刻拥有充足的战斗力,又使得对方得不到半点休息,还能使已方的两队之间相互之中作出比较,看哪队的战斗力更强一些,从而提高全队的士气与战斗力。而相比之下守城的辽东军就没有那么轻松了,每当后金军其中一队的两万人前来攻城,他们都要全力以赴的守城迎敌,根本容不得半点喘息的机会。再加上此番攻城的后金军都是由努尔哈赤亲自挑选,乃是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可称之超强,和守城的辽东军比起来明显的高出了不少,更使得辽东军疲于奔命。要不是他们倚仗着城高墙深,再加上城垛上红衣大炮的犀利以及主帅袁崇焕不间断的四处奔走激励鼓舞着士气,怕早已被凶狠顽强的敌人抢上了城头。

三桂与郭师刚、汪昆仑望着城上城下那成千上万的敌我双方互相厮杀着,炮弹、弓弩、投石机等各种犀利的攻防器械不住的运作着。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后金军和辽东军的军士丧命及负伤。这种战场上的大型攻防战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真正看到,因此直看得三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真想立时参加到守城的辽东军中去,但由于此时敌人还没有攻上城头,而三桂又没有得到具体的任务,因此他是无事一身轻,只是带着郭师刚、汪昆仑不断的徘徊在各处城头,寻觅着偶尔能爬上墙头的敌人。一旦发现,立即挥刀上前,将其直接斩落城下。而敌人能够攀上城头者寥寥无几,再加上已是筋疲力尽,势单力孤,往往身子还未完全攀上城头,就已被三人挥刀砍死。因此几番攻防战下来,三桂并未受到一点伤,而且内力及真气还绰绰有余。

一天的攻防战总算结束了,后金军带着大片的死伤者退出了战场,回归了自己的阵地。而此时城上的辽东军已经是精疲力竭,疲惫的要死。见后金军终于不再攻城,不待将领的号令,纷纷瘫倒在墙边、地上,不住大口的喘着粗气,再也不愿意爬起来。

此时经过清点人数,得出伤亡名单。共计死亡三千余人,重伤两千余人,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而后金军由于是攻城的一方,因此伤亡的人数和辽东军基本持平。这还是由他的超强战斗力所致,如果战斗力和辽东军相等的话,那伤亡的数目会更多。袁崇焕得知此消息后不由的大惊失色,只此一仗便伤亡了三分之一,由此可知后金军强大的战斗力,的确是不容小觑,如果稍有大意,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时,城墙上的辽东军休息了还没有一刻钟,城下已经是号角连连,后金军又开始缓缓的组队向城头挺进。看这情形竟似要连夜攻城!

原来努尔哈赤得知本方损伤了三、五千人后,也是大为恼火,将带队的两员大将狠批了一顿。一怒之下命他二人连夜攻城,不得懈怠。

袁崇焕稳稳的站在城头,望着城下成千上万的后金军向此涌来,不由得眉头大皱。已方的人员奋战了整整一天,都已经疲惫不堪,如何还能有充足的精力与体力继续守城拒敌?思来想去,将一名传令兵叫来,把命令传达下去,传令兵领命离去。

片刻,拥坐在地上的辽东军士纷纷被各自的军官叫起,强打起精神做好防御架势。袁崇焕亲自来到众人中间,为守城的众将士打气。这时后勤人员把食物和水送到了城上,直接就地匆匆的食用。

经过方才短暂的休息,又吃了东西,补充了一些体力,再加上主帅亲自上阵激昂大家的士气与斗志,众辽东军士立刻感觉身上似乎又恢复了不少力气。此时后金军已攻到城下,众将士忙全力迎敌。

又经过几番浴血奋战,辽东军凭借着威猛的红衣大炮和坚强的意志又打退了后金军的几轮进攻。此时,已经是半夜时分。人人都已疲惫的只想当场倒下不再起来,而后金军进攻的号角声又吹了起来,显然下一轮攻城即将开始。

袁崇焕站在城头,时刻关注着敌我双方的战斗态势。见此情形,知道时机已到,连忙命令各将官,不要再阻挡敌人的进攻,让他们一直攻到城下再说。随后命人将准备好的热油一一抬上来。

守城众将士得到此命令,虽然不知主帅的用意,但命令下来必须要遵从。而且现在自身的力气也已所剩无几,巴不得马上休息,但面对汹涌而来的敌人,却不敢有丝毫大意。站在墙头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后金军。

后金军带队的将领见城上的抵抗已大大不如先前般凶猛,红衣大炮发射的声音也不再响起,以为辽东军终于无力抵抗,大喜之下命令部队急速前进。

很快就有惊无险的来到了城下,后金军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大规模的阻击,只是零星的射出几十支冷箭。对队伍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威胁力也大减。后金军士欣喜若狂,立刻纷纷准备。抬梯子的准备架梯子,抬撞木的准备撞城门,一副胜券在握的架势。似乎城破就在眼前。

忽然,随着城头上传来袁崇焕的一声高喝:“准备!倒油!”立时上百桶烧得滚热无比的油水从城头上浇了下来,众后金军士哪想得到辽东军竟会有此一出?登时被浇了个狗血淋头,最前面那些离城墙最近的被浇了个满头满脸。由于此时正是盛夏时节,人人穿着稀少,衣衫单薄,被这些滚烫的热油一浇,登时被烫灼的皮开肉淀,疼痛难忍,惨叫着倒在地上,满地打滚。后面的也被热油激溅了不少,立时烫的想回头向后逃去。但最后面的人由于在黑暗中看不清前面发生了何事,只知道向前进攻。反而拥挤在一起,结果在躲避不及下,也被浇了个正着。顿时,惨叫声、惊吓声不断响起。

袁崇焕此时站在城头上正看了个分明,见此时机,立刻高声命令道:“快!向下扔火把!”早有人将准备好的火把用力扔下城头。立时,上千根燃烧的火把在夜空中划过一道道光芒,向后金军中落去。

这些燃着的火把一经掉落到人群中,登时将地上和后金军士身上沾着的火油点燃,并烧着了一些撞木和云梯。这些攻城器械本就是木头所制,如今又沾上了火油,更是一点即燃。马上燃烧起腾腾的火焰,并迅速向外蔓延开去。顷刻间,这些攻城的后金军所在的方圆之地顿时化成了一片火海。

很多后金军士根本来不及反应,火苗就已烧到他们身上。其实由于刚才的热油浇灌下来,这些军士只顾四散逃命,就已经闹得人心大乱,现在又加上一把火,很多士兵见火势凶猛,想快速后撤,但在黑暗之中哪能分辨的出!匆忙间人压人、人挤人,场面显得更加混乱不堪,很多人被夹挤在人群中间,只能无奈地眼看着火苗燃烧到自己面前,却束手无策。最后面的后金军主将见此情形知道大事不好,连忙高声呼喊着命令撤退,但他的声音一经发出,便已淹没在熊熊的火焰声以及后金军士惊呼惨叫声中,根本不见效果。

站在城头上的辽东军看的相当清楚分明,只见后金军士纷纷四处逃窜,有些人浑身上下都燃着火,似一个火人儿;有些人想逃,却不小心撞到“火人儿”而被引燃;有些人想撤退,却被众人拥挤着踩在脚下。听到敌人不绝于耳的凄惨叫声,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辽东军士不住的大声叫好,虽然场面有些惨不忍睹,甚至于有些恶心,但心中却大感痛快,总算是出了胸中的一口恶气,于是疲倦欲死的身体在此时也似乎又有了些力气,精神也好了许多。同时对主帅袁崇焕也都佩服到了极点,事前谁能想到他竟有此妙计来对付敌人!

第三十章   三炮扬威  上

此时后金军经过多方周折终于全部退出战场,狼狈不堪的回到了已方阵地。只这一把火,就使后金军又伤亡了三千余人,还不包括先前攻城时损伤的将士。真可谓是伤亡惨重!这次终于使努尔哈赤再也承受不住了,要知道这可都是后金军的精锐之师啊!忙命令全体队伍休整,不再继续出击攻城。由此也就给了辽东军喘息之机。

艰难的一夜总算熬了过去。由于努尔哈赤根本就不想给辽东军留下喘息的机会,只是夜里遭受的创伤太大才不得已而罢兵。因此第二日天刚刚一亮,后金军便又开始全力攻城。

经过敌我双方连续三、四个时辰的猛烈攻防战,城上的辽东军一方面因红衣大炮的炮弹已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身体经过连续的作战已严重透支,终于再也坚守不住,被后金军乘机攻上城头。

当后金军由开始时的小股部队攀越城头逐渐发展到大批的涌上城楼的时刻,立时显现出了强大的个人攻击力和凶悍残忍的本性。辽东军无论是从单兵能力还是整体素质来说都要稍逊后金军一筹,因此猛一对垒起来登时感觉吃不消,逐渐的被后金军渐渐压制住,由此导致更多的后金军士不断的攀上城头。

三桂见此情形知道此时正是宁远城最危急的时刻,如果被敌人攻入城内,由里面打开城门放后金全军进城,那凭借着他们清一色铁骑的猛烈冲撞,宁远城将会马上被敌人夷为平地。其后果就是宁远城将会成为全体辽东军将士的埋骨之所。想到这里,三桂清楚此时该是自己好好表现的时候了,他猛地抽出暗月宝刀,招呼一声郭师刚、汪昆仑,大踏步的迎向敌人。

还未等身形完全落地,三桂的暗月便已接连砍倒了两人,都是直中脖颈而死。随后落地时就地一滚,来到一名后金兵士背后一刀结果其性命,接着马上转向他人。

片刻之间,三桂便已连杀了十几人。这并非是后金兵士太过软弱,而是三桂的身法动作实在是诡异迅捷无比,加上内力精湛,因此往往是一刀毙命。而郭师刚、汪昆仑此时也杀了十多名后金兵,登时在三人周围空出一片场地。

三桂见此时后金兵涌上城头的人数已不少,便将郭师刚、汪昆仑叫到自己身边。吩咐二人分站在自己的两侧,三人一致对外,围成一个三角形。随后向后金兵聚集多的地方快速杀去。

这三角阵型由于不用担心身后的敌人,最适合进攻。而三桂在前,左右分别有郭师刚、汪昆仑守护,更是竭尽所能,全力出手。一时间当者披靡,杀的后金军狼狈大乱,死伤众多。

正在苦苦支撑的辽东众将士见三桂等人突然间大发神威,敌人纷纷丧命于刀下。不禁大感兴奋,暗叹终于见识到了武状元的神勇,果然是名不虚传!随即一个个精神大振,奋起余威,反扑向后金军士。

一名后金将领见到突然从城楼内出现了两大一小三条人影,转眼间便接连砍倒已方数十名勇敢的战士,且大有越战越勇之势,直杀入人群密集处,搞得已方战士阵脚大乱,狼狈不堪。尤其是最前面的那名少年,双目中杀机大盛,出手招招不留情,几乎每刀下去都会有一名已方战士倒下。不由的怒火中烧,杀意大起。挥手招来手下,命人火速将那三人干掉。手下领命,随后立时有大批的后军兵士向三桂等人处围攻过去。

这样一来,三人立感压力倍增。尤其是三桂,虽然身后有两人防护,但他身子处在两人的前面,后金军的各种兵刃自然都朝着他砍、扎、捅、刺过来。使得三桂不得不收回一半的真力与精力用于防守,这样攻击力自然大减。此消彼长之下,敌人的攻势愈加的疯狂。而郭师刚、汪昆仑两人的周围也布满了挥舞兵刃的后金兵,一时之间自顾不暇,只能全神迎敌,更别提守护三桂了。

值此正面对敌之时,三桂才深深感受到后金军的疯狂与强悍。他们人人出招狠毒,刀法凶悍,且完全是一副不顾自身性命的架势,面对三桂迅捷凌厉的刀法,依然毫不畏惧,没有一个退缩者。眼看着一个接一个的同伴倒地身死,后面的人不但没有被吓到,反而更激起了心中的血性,人人悍不畏死的朝三桂扑来。

没过多久,三桂渐渐的感到真力在急剧的下降,出手的速度及力度明显的减低了不少。此时他身上已多处挂彩,还好都是一些皮外伤。身后的郭、汪二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全都大口的喘息着,全力应付源源不断涌上来的敌人。

此情此景使三桂不由感叹一个人的渺小,即使你有再高的本领,在这战场上千军万马的洪流下也会被迅速的淹没。就算是师傅楚天行亲身到此,面对这些如虎似狼的后金军战士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葬身于此。

此时城头上的争夺战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战斗更加激烈残酷。而三桂他们所组成的铁三角已被几百名后金军团团的围在中间动弹不得。三人已是浑身浴血,拼尽全力从里面向外冲杀。但面对层层叠叠、悍不畏死的后金军,要想尽快冲出去谈何容易!

正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忽然间外面杀声震天,紧接着一阵兵刃交击声密集的传来。处在敌人包围圈内的三人顿感压力一轻,知道是已方将士杀了过来,连忙奋起余力,挥舞着兵刃向外冲去。

原来是祖大寿心切外甥,见三桂被敌人团团围了起来而生死不知,连忙抽调一支百人的队伍杀了过来。很快就接出了由内杀出的三人,祖大寿见三桂身上虽然血迹斑斑,但精神依然十足,知道他没有什么危险,立时趁此机会带领众人杀向不住后撤的后金军。三桂既已脱离危险,又带着郭、汪二人继续向城头上为数不多的敌人冲去。

经过几番殊死奋战,辽东军众将士在三桂的带头作战及精神感召下大发神威,竟将涌上来的后金军全部赶了下去!后金军损失不小,无奈下只得鸣金收兵。

三桂提刀站在城头,望着退却的后金军,暗中调息着翻滚不息的内气。心道好家伙,要是再多来这么几次估计自己肯定会丧命当场。

就这样一直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