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死,还不如自行了断,一了百了,于是他选择了后一条路。

公元121年,为造纸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蔡伦在京都洛阳非正常死亡。

第34章  伟大的爱国者赵苞

《三国演义》中有十个祸国殃民的坏宦官,称为“十常侍”,大家都很熟悉,赵忠就是其中之一。这里要说的赵苞和赵忠是堂兄弟,但他却与他的那位堂兄有着天壤之别。

赵苞生活在东汉后期的汉灵帝时代。那时,外戚和宦官交替做庄把持朝政,将朝廷上下搞得一团糟;皇帝则醉生梦死,卖官鬻爵,享受着最后的疯狂盛宴;农民暴动的熊熊烈火正在地下奔腾翻滚,等待着喷涌而出;而境外的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也正虎视眈眈地觊觎着风雨飘摇的大汉王朝。

赵苞,字威豪,出生在甘陵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山东武城和夏津交界处),他从小就有着“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少年时即以勇武好义,孝顺父母而名扬乡里,并被州郡长官举荐为孝廉。东汉时期还没有科举取士制度,读书人若想步入仕途,有两条路可走:举孝廉或举茂才(就是我们熟悉的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为茂才)。不久,朝廷派赵苞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担任县令,他终于可以为民造福,为国尽忠,施展一下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赵苞的堂兄赵忠当时已是深受汉灵帝信赖的“十常侍”的领头羊之一,负责掌管朝廷文书,传达皇帝诏令。他和另一个大宦官张让狼狈为奸,把持朝政,把昏庸的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许多官员巴结“十常侍”唯恐不及,而洁身自好的赵苞却觉得赵忠的飞黄腾达是赵家的奇耻大辱,不但不逢迎巴结,而且以跟赵忠交往为耻。

然而,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即使在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也不例外。任职广陵的六年期间,赵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而广陵境内则政教清明,年丰民富。赵苞的政绩得到了朝廷的肯定,他在熹平六年(公元177年)被提升为辽西郡太守。

和秦朝及西汉时相比,东汉的辽西郡面积已经大大缩水了,因为原辽西郡的东北部被新兴起的乌桓政权占为己有,而东南部则建立了辽东属国。赵苞到任之后,积极修缮城池,训练将士,开垦土地,安抚百姓,整个辽西呈现出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气势,鲜卑等境外游猎民族再也不敢轻易入犯了。

鲜卑族的酋长知道自己遇上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就开始撇开阳谋玩阴谋,在赵苞周围的人身上花心思。

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僚制度,地方官到任的第二年就可以把亲人家属接到身边共同生活。不幸的是,当赵苞派人去家乡接老母和妻子时,消息传到了敌方酋长的耳中,于是,他们设下了一个阴险狠毒的计谋。

那年冬天的十二月,赵苞的老母和妻子乘坐的马车赶到了离阳乐城(辽西郡政府驻地)不远的柳城境内(今属河北昌黎)。这时,一队鲜卑骑兵忽然现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劫走了赵苞的亲人。阴谋得逞的鲜卑酋长大喜过望,狂笑数声,而后立即下令押着赵苞的母亲、妻子做为人质去攻打阳乐城。

赵苞率两万兵出城与鲜卑人对阵,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母亲妻子已经落入了敌人手中。鲜卑人把赵苞的亲人推到阵前,威胁母亲向儿子喊话劝降。赵苞见母亲被绑不禁心如刀绞,五脏俱焚,突然他精神一振大声对母亲说:“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赵苞的母亲深明大义,远远地大声对儿子喊道:“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昔王陵母对汉使伏剑,以固其志,尔其勉之!”之后,赵苞含泪下令进攻。鲜卑酋长原以为赵苞这个孝子会为了使母亲活命而低头投降的,就没做打仗的准备,所以,鲜卑人根本经不住东汉军兵的冲杀,顿时阵脚大乱,纷纷后退,一直逃到燕山以北才敢停下来喘口气。气急败坏的鲜卑酋长在溃逃的路上杀害了赵苞的母亲和妻子。

打退敌军之后,悲痛欲绝的赵苞将亲人的尸身装殓起来,泣血祭奠。然后,他向朝廷上奏本章,请求允许自己护送母亲和妻子的棺柩归葬故里。汉灵帝虽然昏庸,也被赵苞母子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他派使臣前来吊唁,并下圣旨封赵苞为鄃侯(鄃,古地名,在今山东夏津附近)。

赵苞回乡办完丧事之后,痛心地对乡亲们说:“吃国家俸禄的官员如果因为私利而逃避职守算不得忠,牺牲母亲而保全忠义气节算不得孝,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母亲为我而死,我感到非常愧疚,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世上呢?”接下来的日子里,伤心过度的赵苞不停地呕血,终因心力交瘁而离世。

赵苞舍亲尽忠、舍命全孝的悲壮经历不仅在当时让在场者垂泪,令耳闻者叹息,两千年后的我们读之亦是荡气回肠,眼含热泪,不能自已。

魏晋篇

第35章  刘备没有那么窝囊

说起三国时期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人们就会想到“刘皇叔的江山——哭来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于是,在大家的印象中,刘备成了个只会哭鼻子、抹眼泪,只会拉关系套近乎的窝囊废,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三国演义》对于刘备哭鼻子、抹眼泪的描写。

咱们在此不妨梳理一下《三国演义》中刘皇叔的流泪史。

刘备第一次流泪是在与赵云初逢又分手时,二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惺惺相惜,分别时“执手垂泪,不忍相离”。

刘备第二次的泪仍然是为赵云而流,那是在徐州围解之后,当时,“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

第三次流泪在“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一回,地点是关定(关平之父)庄内,彼时,刘备关羽劫后重逢,关羽“迎门接拜,执手啼哭不已”,刘备肯定也流了眼泪,否则关羽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就太不值了。

刘备真正过了一把大哭的瘾是在得知徐母被囚,徐庶要走时,他先是“闻言大哭”,而后又与徐庶“相对而泣,坐以待旦”,等到徐庶真要走时,刘备“泪如雨下,凝泪而望”,以至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吾欲尽伐此处树木,因阻吾忘徐元直(徐庶字元直)之目也。”

再次流泪就和比徐庶更厉害的人才,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有关了,当时,诸葛亮“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装不肯出山,试探刘备之心,刘备失望之下,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刘皇叔下一次流泪是为追随他渡江南下的新野、樊城百姓而哭,正是“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此后,赵子龙单骑救主(乃幼主阿斗),血战而归,刘备有哭。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孙权暗伏杀手,刘备有哭。

公子刘琦英年早逝,刘备有哭。

鲁肃过江三讨荆州,刘备有哭。

荆州城宴请张松,刘备有哭。

落凤坡庞统殒命,刘备有哭。

刘备最有特色的一次哭发生在他鸠占鹊巢夺了刘璋的益州时,刘璋出城投降,刘备出寨迎接,下边握手、边流泪,说是“非吾不行仁义,乃势不得已也。”

再往后,关羽兵败被杀,张飞不幸遇害,刘先主自己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在白帝城临终托孤,自然都少不了刘备流泪的戏份,而且绝对是泪流不止、泪如雨下、泪如涌泉的大恸。

以上这些泪水,有的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有的却有些多余,显得刘备太过脆弱乃至软弱懦弱,以至于给人留下了窝窝囊囊的印象。

实际上,刘备并不像书中所写的那么窝囊,关于这个人物,罗贯中老先生在很大程度上忽悠了大家一把。

刘备的江山帝业也并非像书中所写主要是靠别人的智慧和能力得来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至少把刘备的四宗光辉事迹安排到了别人的身上,用现在最流行的话说,刘备“被张冠李戴”了。

喜欢《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飞鞭打督邮的故事,其实,在历史上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刘备,而非张飞。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讨黄巾有功,官拜安喜县尉。督邮因公事到县,刘备去拜谒,门下不给通报,刘备直闯而入,捆绑了督邮,用棍棒打了二百下,解下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把他绑在拴马桩子上,弃官逃亡而去。从这段资料来看,刘备颇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二百年后的陶渊明是否受他影响也未可知。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为脍炙人口的“曹操煮酒论英雄,关羽赚城斩车胄”,后世尊崇的武圣人关云长在此又风光了一回,可惜这不是历史事实,而是罗贯中移花接木式的虚构。《三国志》中关于车胄之死是这样记载的:(曹操)置车骑将军、徐州刺史。太祖灭吕布,后任胄为车骑将军、徐州刺史。建安五年,左将军刘备杀胄,据沛以背太祖。

在《三国演义》中,斩蔡阳是关羽的英勇事迹之一,连京剧《龙凤呈祥》里的乔国老在夸赞关羽时也曾唱到:他(指刘备)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鬼神皆白马坡斩颜良,延津诛文丑,在古城砍下了老蔡阳的头。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蔡阳是死于刘备之手。《三国志·先主传》的有关记述如下:(袁)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来自于诸葛亮的三次火攻之计——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三国演义》中对这三把火都有非常精彩的描写。令人惊讶而遗憾的是,历史上的火烧博望坡是刘备的杰作,和诸葛亮无关,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刘备并不是火烧敌军,而是自烧营屯,假败引曹兵进入伏击圈。如若不信,请看《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刘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三国志·李典传》也有关于此事的记载:“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曹操)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由此可见,刘备并非像《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只是个以忠厚仁义见长,等着坐收渔利,好像有些窝囊的皇帝,而是一个有胆识、有谋略,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政治家、军事家。

第36章  貂蝉是怎样炼成的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和历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的人物几乎都是有名有姓的,但有四个人物却属例外,他们或者有姓无名,如江东美女大乔小乔;或者无名无姓,如遭到张飞痛打的督邮;或者有名无姓,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

可能不少人会把“貂蝉”写成“貂婵”,因为“婵”可以用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但这个美女的名字确实是由“狗尾续貂”的“貂”字和“噤若寒蝉”的“蝉”字组成的,那么貂蝉究竟有什么含义呢?原来,貂蝉指的是貂尾和刻有蝉形花纹的黄金片,是东汉时期侍中、中常侍所戴礼帽上的两种特别装饰,后用作达官显贵的代称。

历史上其实是没有貂蝉这个人的,但貂蝉这个小说人物也并不是罗贯中凭空虚构出来的,那么她是怎样形成的呢?

貂蝉这个小说人物是有原型的,她的原型乃是董卓身边的一个侍女。

据《后汉书》、《资治通鉴》等记载,当年,董卓知道自己树敌太多,害怕遭到暗算,因此,无论去哪里,都让吕布做贴身警卫。董卓性情刚愎,曾为一件不合自己心意的小事,拔出手戟掷向吕布,幸亏吕布迅速躲避并陪笑道歉才逃过一劫。从此,吕布便暗中怨恨董卓。

那么,是什么事让董卓对自己的贴身警卫如此火冒三丈呢?《三国志》中的《吕布传》给出了答案:“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也就是说,董卓曾让吕布守卫自己的内寝,→文·冇·人·冇·书·冇·屋←好色的吕布却乘机与董卓的一名侍女私通,又生怕董卓察觉,心中因此惶恐不安。

显而易见,《后汉书》、《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正史上都没有提到貂蝉其人,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应该是在比《资治通鉴》稍晚的《三国志平话》中。

《三国志平话》形成于宋代,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在这部书里,影响吕布和董卓的关系,从而改写汉末历史的那个侍女有了自己的名字——貂蝉。之所以给她取这样一个名字,笔者窃以为原因有二:一是“貂蝉”一词和东汉有关,而“三国”讲的正是东汉末年的故事,二是“貂蝉”听起来颇像一个女孩的名字。

而在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貂蝉自己给出了她名字的由来——“您(指王允)孩儿又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选宫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掌貂蝉冠来,因此唤做貂蝉。”

《三国志平话》和包括《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在内的元杂剧都对不久之后罗贯中创作小说《三国演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所了解、所熟悉的貂蝉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貂蝉这位胆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见了踪迹。是随失败的吕布同赴了九泉,还是被胜利的曹操掳回了许昌等疑问从群雄争霸开始一直到归晋统一也没有解开。不知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目前尚无从考证。

第37章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历史真相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

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

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真是一举两得!

二气周瑜——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仁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女儿许配给他。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争夺天下的雄心,但是又失败了。诸葛亮随后使计让刘备安然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叫士兵高唱“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嘲讽周瑜,让周瑜气得吐血。

三气周瑜——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致使刘备强大后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拒绝东吴的要求,却又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名为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实则攻取荆州之计,不想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吴军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最终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叹而不治身亡。

看罢“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喜欢诸葛亮的大可不必为诸葛亮喝彩,热爱周瑜的也没有必要为周瑜难过,因为以上纯属虚构。

在三国历史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