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生活实录-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月21日我们老兵到达吐鲁番火车站。
22日临上火车时与“红二司”的红小兵们发生了以砖块、石子为武器和叫骂声的激烈“战争”,幸免双方无一重伤和死亡。但火车站候车室大厅的玻璃却无一块幸存。“战争”让老兵总算出了一口这几年被“红二司”小将们欺辱的气。
1月23日到达狭长带状的城市——甘肃省省会兰州市。
1月25日下午到达榆中县县城。此时我把个人劳累置之度外,连夜步行二十多里地去看望了近80岁高龄的我老外公贾忠皋老人家。送给老人家一双从部队带来的白布袜子和在县上买的一些食品。外公见到刚从部队回来就来看他的外孙子高兴极了,用他那颤抖伸不直的一只手在不断轻轻地从上到下抚摸着我的头和全身,一双湿润的眼睛一直在看着我,好像怕我马上离开他似的,一会儿他眼睛里泪水汪汪一滴一滴往下流。这时我在心里分析他的心里面,一定是想起了早已离开人间的他女儿我的母亲。
当年的当时,我是根本体会不到老外公那种激动的感激心情。今天我也老了,才深深体会到,见了隔辈格外亲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感觉。
1月26日,榆中县民政局组织我们召开大会,县上领导讲话说:“我们知道也能理解你们现在地心情。你们最关心的就是工作安置问题。我要告诉大家,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复转退伍军人全部给予工作安置。所以说你们现在可以放心地回家去了,在家耐心的等待通知吧!”说心里话在我们没有亲眼看到“红头”文件时,对领导的讲话心里总还会有些半信半疑。但大家无奈,只能是离开县城回离别多年的老家。
1970年1月27日那天我是最早起床的一个,背着一床军用被子拎着两个大提包匆匆赶到县公共汽车站,坐上榆中县发往定西县的长途公共汽车,到中途的高家渠下了车。然后沿着山梁徒步在尘土飞扬,半尺多厚的蹚土路上艰难跋涉了120多华里路。赶到武家窑白马山湾我的家时,已经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天色黑乎乎。
我轻轻推开围墙大门,院子里静悄悄无一人走动,但几个屋子里都亮着煤油灯。我面带笑容,轻轻地推开我的小窑洞门,妻子一下子面对突如其来的我,又惊又喜,顿时热泪盈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从她的眼神里我完全可以看得出她的心思来:“终于盼来了日日夜夜思念的亲人,盼来了精神支柱,盼来了希望,现在终于有人呵护自己了。”这有可能就是她此时此刻的心思吧。
寸阴若岁,牛郎织女终于团圆生活在一起了。
第八章 解甲归田
第八章解甲归田
从公元20世纪1970年1月27日这一天起,就是我解甲归田布衣还乡,又一次开始了名副其实农民生活的日子,不过在心里还是想着上面能给安排工作。这次当农民和当年家里不让我上学而当农民的那一次情形是完全不同的,这次当农民大家给了我一个在农民中又居于“退伍军人农民”这样的一个特别好听称号,这就充分说明了和家里不让我上学而当农民的那一次有质的不同。
在家休息一个星期之后,夫妻双双就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下到农田劳作的农民生活。我们小两口年轻,所以干起活来气势恢宏,力大无穷。尤其是我军人的那种心态很快就调整到了农民的心态上来,干活不怕苦、累、脏。但是在军队5年时间里养成的军人那种气质还是保持着,那种军人的气质就好像触入到我血液里一样,一直在我的血管中流淌着。比如起的早、勤快、干活雷厉风行、说话直爽办事干脆利落、讲究卫生、文明礼貌等等。
当我从部队一回到农村之后,感觉到农村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平静静,平静的好像是无风的一潭水一样,和部队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虽然这时无产阶级特殊时期还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可是在我们这里的农村里似乎显得暗淡无色,无人问津。对此我开始还有些不那么理解,过了些日子也就慢慢地理解了,再到后来就完全的理解了。因为我们这里毕竟是偏僻的山区农村,地处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信息非常闭塞,与外界接触不畅通不广泛,而且生活也比较贫困。这样的一个固定生活环境局限和约束的环境中,就必然的造成人们生活阅历浅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思路狭窄的现实。这种情况必然的就阻碍、影响和制约了每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同时影响和制约了我们这个地区的发展。对这样的地方国家也是重视不到,社会通达不到,所以说这里的人们漠不关心国家大事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我虽然在部队那种政治活泼的状态五年,可我是这里生长大的,所以一到了家乡,在家乡这种客观环境影响下,思想也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就连我自己也都感到有些惊叹。一时间自己对自己说,是否变得有些太快了呢?那么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快呢?追其原因我琢磨来琢磨去,这完全是客观生活环境对一个人影响的缘故,客观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太重要了。
回过头来,再看看当今社会上一些现象,我就觉得完全可以理解我为什么变得这样的快。当今社会上就有那么些高级官员,至于那些一般的干部在此就不必说了。有足够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些高级官员他们不也是受了生活环境地影响,思想水平在一夜之间就可以从“珠穆朗玛峰”一下子降到“吐鲁番”盆地了吗?要说他们这些人,一站在台上的时候是正人君子,马列主义讲的“窑里的瓷器一套一套”,但是他们一旦一头扎进星级宾馆,那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行为就会马上来个180度大转弯。这时候他们就会变成另外一种人而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就开始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美酒,大摇大摆风流倜傥搂抱小姐上床。再者,如果他们一下到企事业单位,会演同样的“把戏”来为自己谋取私利。他们这些人“嘴上的腐败”就是用公款吃喝。据甘肃省《西部商报》2005年11月16日一文报道,“全国一年有3000亿以上的财政大单被‘官嘴’啖掉”。这数目字令国人无不摇头叹息。他们这些人“性上的腐败”就是用公款玩乐。一个人可以包养几个“二奶”供自己享乐。这现象让国人无不愤慨。这样的事例的确是在当今社会上比较普遍,也确实客观而存在的事实,可以说举不胜举。
在这里我不是为我昨天是军人就应该思想觉悟高,而今天成了一位农民就应该思想觉悟低,一下子又变化得这样快而开脱自己。我在这里揭露出来的当今社会上这些阴暗的一面,它的的确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丝毫没有夸张。
我回到家乡之后,和兄长一家的六口人,再加上我们夫妻俩共八口人共同劳动生活在一起。生活过得很愉快,不觉意一个多月就过去了。兄弟俩还没来得及另立锅灶时,我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1970年3月7日这天,我们夫妻双双在准备就要春播的地里劳动,挥舞着木榔头打着土块。忽然,隐隐约约听见山顶的大路上有人喊我的名子,我抬头应声说“你是谁呀?有啥事吗?”那人高八度的噪声淹没一切说:“我是王彦福(一块退伍的战友),公社领导今天通知我们退伍军人,要我们明天一定到榆中县民政局去报到,有可能是给我们安置工作的事吧?你听清了没有?”我也放开噪子回声“听清了老战友,谢谢你”。
“剖鱼得珠喜出望外”,这消息太让我振奋人心了。这消息一时间让我的妻子高兴地满面春风,眉开眼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一直在瞅着我。在一起劳动的十几个社员,他(她)们也都齐刷刷地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可是其中有我的那几个伙伴们却向我投来的是嫉妒的眼光,我看到有让他们如鲠在喉的表情。顿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我命里就有吃“皇粮”的命;有的说我仕途一路是那样地顺风、顺水,先是当了兵(那时能当上兵非常之不容易),后来又娶了个有钱人家的漂亮女孩当媳妇。有的说我现在国家给安排工作,以后日子肯定更加幸福,真是有福之人哪!
此时我看到我那几个同龄的伙伴,他们一个个这时感慨万千中在思索着什么?突然一个叫岳世英的伙伴他叹息地说:“为什么我们一起的几个就你的命运这么的好呢?你得到的东西我们几个为什么就得不到呢?看来我们这几个人哪!唉!是‘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呀!还是你老兄有福气啊!你是‘青皮橄榄先苦后甜’有前途的人呐!可我们几个呢?唉!是‘口吃黄连,从头到尾都是苦呀!’我们也就认了吧!这是命里注定老天的安排。”
3月8日早上我带着妻子给我烙的面里面加有猪油和鸡蛋,又酥、又脆、黄从从的白面锅馈,骑着岳父家的自行车翻山越岭,用5个多小时时间赶了120多华里路去县上报到。一路上一直没休息,也都不觉得怎么累,好像心里憋着一口气,身上有用不完的一股劲,下午1点多就赶到了县民政局。当报到完之后,这时才感到有些人闲马乏,腰酸腿疼,疲惫不堪的感觉,但心里始终总是觉得甜滋滋的。
当我坐在那里休息时,脑海里顿时浮现一片幻景,自己在给自己未来的生活描绘出了一幅美妙图景:“我很快就要实现冥冥中跳出‘农门’在外谋个职业,摆脱贫困的伟大理想了。以后我可以整天的像在部队里一样能吃上白面馒头,粉条炒大肉菜;身上会穿一身崭新的工作服,在电灯熠熠发光的车间里操作机器;把领到的工资装在自己口袋里想吃什么就去买什么,想啥时买啥就买啥,而且要吃自己喜欢吃而从来没吃过的东西。尤其,要买一些自己喜欢穿而从来没有穿过的衣服。如果有可能的话,一定要把妻子从农村带到自己身边,一家人过上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的幸福生活。”
3月9日上午,去听接受安置我们的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二场领导对马场情况的介绍。听完介绍报告之后,紧接着让我们看他们带来的一部反映山丹军马场情况的《山丹军马场》纪录片。银幕上那一望无际,辽阔美丽,景色诱人的一片大草原,草原上是漫山遍野的各种各样多姿多彩花朵,马牛羊如星星般布满大草原,牧马人骑着骏马奔驰在大草原,这些动人情景,把我们的心好像一下子吸引住了。再看那厂矿企业蒸蒸日上,一排排红瓦房令人神往。尤其耀眼的油菜地像一条条飘扬的黄丝带,那金色的油菜花芬芳争艳。啊!真美呀!这是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好地方。此时我左右看了一下,大家和我一样也是那样的脸上表现出兴奋,看在眼里乐在心上喜在眉头,我感觉大家的心都被这绣美的山丹军马场所吸引、所吞没。
晚上,我特意去拜访了当时任我们榆中县政府副县长的堂舅贾联美。堂舅他给我说了真实话,并进行了客观地分析,他说“山丹军马场是军企牧区,牧区嘛,它当然是以牧业为主,那里海拔很高,毫无疑问肯定寒冷。实际情况不完全是他们介绍的和《纪录片》中你们看到的那么好,《纪录片》它毕竟是艺术的东西。你要是去就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我听他们军马场来人讲,他们那里在吃的方面的确很好,面粉充足,清油充足,尤其是牛羊肉特别多。总的来说吧,不管怎么样肯定要比你们北山武家窑好的多,在生活方面肯定要比我们榆中县好得多。它毕竟是军队企业,所以各方面的条件比起地方企业来说要优越的多。我想你还是去了的好。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以前退伍的军人都没有像你们这次整体安置工作的机会,因为这次是根据国务院《关于1970年退伍军人整体安置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安置的,除在部队受过处分的人员外全部给予安置工作。县革命委员会拟定了个意见:凡这次不服从安置的,以后不再给予安排工作。”
堂舅实心实意意味深长地一席话是金玉良言,让我坚定了去军马场工作的决心。并且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去了之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决不动摇,一定要不屈不挠地克服它、战胜它,争取在军马场混出个明堂来。一定要实现我在部队退伍时在心里的承诺:用部队给我精神上的质量非常好的钢筋水泥等一切所需建筑材料,设计并建筑一座高质量、高水平地“大厦”来。
3月10日我带着好消息,骑着自行车愉快地返回家,全家人得知我的工作单位已经定了下来,为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尤其是妻子,她乐在心里兴奋在脸上。她那显得更加高兴无比喜庆的表情真的没法用语言表述。
这几天以来,妻子一直是满面笑容,喜气洋洋。我心里想呀,我马上就要离开她,这一定会给她的心上平添些许的惆怅。可是她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妻子,她心里明白,现在我的离开从长远来看一定会给她以后的生活会带来幸福。妻子她的性格虽属那种很健谈的人,但在我面前她却是个话比较少的人。
3月11日这一整天,妻子她都在那里默默无言的为我拆洗被褥,收拾我要外出用的一切行李。我注意到了她的脸上一直浮现出甜美的微笑,我看到了她脸面上有一丝丝细小的汗珠和那梨花带雨的红润,这些给我妻子平添了七分妩媚动人面容。我认为从她身上真正体现出了东方女人的那种优良美德,她的温柔和善良总让我心里觉得无比踏实。这时在我心里喃喃地说“我亲爱的,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至少还有您,值得我去珍惜永远不会忘记。”我也从她那高兴的眼神中可以推断出,她非常希望自己的男人是个在外面有工作的人。她心里一定在想,只要自己的男人在外面有了工作,不仅在众人面前光彩有面子不说,而且我才有机会,才有可能离开农村到城里去生活的希望。
在准备我要离开的那天晚上,她语调中含有一份深深情感,一双眼睛带有湿润,当时对我说的如今我还记忆犹新的一句话:“你就放心的在外面好好去工作吧!”
3月12日,带上了妻子为我准备好的行李,又一次告别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告别了妻子,告别了兄长一家人,尤其特意去告别了我二伯母。我心情非常愉快地踏上了新的征程,又一次要远走高飞,“斗笠穿孔出头之日”真正地来到了。
当在我迈出庄子大门口上路的那一时刻,看到妻子的目光一直在紧随着我慢慢走远的身影,她在那里静静地看着,看着不舍收回眼光,直到她看不见我,我看不见她。
第九章 军马场十六春秋 一 风波
根据国务院《关于1970年退伍军人安置工作意见》的文件精神,甘肃省榆中县1970年150多名退伍军人的工作全部被安置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局军马二场。
150多名老兵于1970年3月14日上午起程离开榆中县城,15日下午4时30分到达甘肃省山丹县火车站。刚一下火车,就在不远的地方看见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二场汽车队”的吉尔130型(苏式)大货车,已经排成龙一样长条早早在那里等候我们的到来。
大家有秩序的分别上了吉尔130型大货车,在那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沙石公路上颠簸了大约两个多小时,下午6点多到达有大门没有围墙,没有任何标志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二场首脑机关——场部。
欢迎的队伍“一”字行长长列成两行,他(她)们每个人头上都戴着羊羔皮制作的披肩大风帽,大风帽下面露出的那一小条脸面,被那高原紫外线肆无忌惮刺扎的黑红黑红。再看他们那一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