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军方面,李世民忽悠完高延寿之后,立刻连夜召集所有将领,安排战斗准备:李世眅率一万五千人在西面山岭构筑阵地;长孙无忌率一万一千人从北面山谷出击,攻击高句丽的后军;其余人马听到战鼓一起出动,向高句丽军发起全面攻击。李世民自己则率领数千人携带旌旗在北山上擂鼓呐喊。

全军安排就绪,李世民还不忘派人专门支起了一顶受降用的帐篷。

第二天,一觉醒来,高延寿惊讶地发现大唐皇帝居然也会骗人——李世眅所部正在积极修建阵地,这分明就是准备开打了。顿时,一种被人玩弄了的耻辱感袭遍了他的全身,他立刻下令备战,向唐军发动攻击。

可是,刚冲出营门不远,高句丽军阵后便已大乱:长孙无忌的突击部队已经杀了高句丽后军一个措手不及。

混蛋!既然你送上门来,那就先把你干掉!怒不可遏的高延寿,立刻调转枪口,打算指挥全军包围住长孙无忌所部,一口把他吞掉。

正当高句丽军乱哄哄地调整队列之时,一阵惊天动地的战鼓声着实吓了他们一大跳。抬头一看,只见北山上瞬间竖起了无数面唐军大旗,鼓声和呐喊声不绝于耳,似有无数人马。

还没等高延寿反应过来,唐军大营已经营门大开,各路人马在喧嚣的战鼓声中一齐向高句丽军杀来。刚才还在挖泥堆土的李世眅部下也早已换下了锨镐之类的工具,改操大刀长矛径直冲了过来。

高延寿这才真正反应过来:既然腹背受敌,那么就分兵抵抗!可是他的手下却远不如他沉着,他们早已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住了,军无战心,阵脚大乱。

真是老天爷也爱凑热闹。突然间,雷鸣电闪,仿佛天神也在对高句丽发怒。这时只见一个穿着白衣白甲的家伙,骑着骏马,手持长戟,腰间挂着两张大弓,大喝着杀进了高句丽军中,所向披靡,无人能挡。紧随他身后的士兵们也乘势冲击,杀得敌军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最终,无心恋战的高句丽军彻底崩溃,阵亡二万余人,受伤无数。高延寿率残兵败将退后,靠山结营,一心防守。

此一役,白衣骑士的风采,给留在高处观战的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斗结束后他立刻便召见了这位英雄。

原来这位英雄只不过是名普通的低级将领,姓薛,名礼,别号仁贵。虽然官衔低,却颇有骁勇之名,这一点在军中已是公开的秘密。李世民素来是慧眼识英雄,他立即把薛仁贵从一名不入流的低级军官提拔为从五品的游击将军。而也正是这位薛仁贵,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历练成为威震东西边陲的一代名将。

却说高延寿自兵败之后一直不敢再主动出击,于是唐军便乘胜追击,把高句丽的败兵全部围住,并切断了其与后方联络的全部道路。这样一来,高延寿要么豁出命来拼个鱼死网破,要么眼瞅着全军将士饿死。

第一种方案他显然不敢选,以军队现在的士气和战斗力,出营作战纯粹是送上门当练习的靶子。

第二种方案他不能选,只是不选他又能如何呢?

最终高延寿选择了第三条路——率领剩下的三万多人向天可汗投降。

对于前来投降的高句丽军,李世民的做法依旧显示出了大国君王的风采:挑选出三千五百名酋长一类的为首之人,授予官职,尽数押回唐朝境内,其余官兵全部释放,随意去留。

只是,投降官兵中还有三千三百名协助高句丽作战的靺鞨部落军。他们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为了表示对助逆者的惩罚,这三千三百人全部被活埋,一个活口未留。

此一战,高句丽的后备力量基本被摧毁,全国震惊,附近的后黄城和银城守军全部弃城逃走,数百里之地居然再不见人烟。

于是,带着胜利者的姿态,李世民亲率大军进逼安市城。和以前一样,他打算风卷残云般轻松拿下安市。

当然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兵家的最高境界。于是,已经弃暗投明的高延寿等人先行抵达城下,现身说法,劝说安市城尽快投降。只是,城中对此居然毫无反应。

哦,大概他们认为高延寿是被朕逼来的,说的话可信度不高。好,那朕就亲自出马招降!

皇帝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安市城守军见到大唐皇帝的旗帜后立刻开始激动起来,一时间城中鼓号齐鸣,辱骂之声四起。

李世民做皇帝这么久,从来只见过毕恭毕敬和小心谨慎,被人当面这样辱骂几乎还是没有过的。因此他再一次暴怒不已。

眼见大老板怒发冲冠,一旁的李世眅上前请战道:“皇上,城中人做下如此十恶不赦的大罪,请准许臣等在城破之日将所有男女老幼全部坑杀,以雪此恨!”

“好!就依卿所奏!”

《孙子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然而,此时的唐军,由于高层领导的愤怒,已经作好了屠城的打算,并堵死了对方的所有退路。而城中之人亦再无他念,唯有一心防守,战斗到最后一口气了。

于是,连战数日,唐军居然毫无进展,依然被牢牢地阻挡在了安市城下。

此时,刚刚归降的高延寿倒是十分清醒,他献上了一条可以快速结束战斗的计策。

这条计策便是: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攻安市城,其余主力则开始向前推进。高句丽国内因十多万大军刚刚溃败,已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沿途的各小城镇根本无力再组织有效的抵抗,大军可迅速推进,并从夺取的各城中取得补给。同时,防守空虚的都城平壤是无法坚守的,可轻松攻下。

这条计策得到了当时绝大部分随军官员的同意,他们纷纷提出趁高句丽大败之际全力进攻,渡过鸭绿江直扑平壤。江夏王李道宗更是主动请缨,要求率五千精兵首先杀向平壤,不破不还。

然而,就在大家情绪激动,纷纷磨拳擦掌之时,有一个人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而且他的反对票居然还生了效。

这个人便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认为,趁其病,要其命的做法固然好,但是天子亲征不同于普通战争,不可以心怀侥幸,更不应该冒险。唯有把沿途的城市一个一个地攻打下来,杜绝被夹击的危险,最后再进攻平壤,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万无一失的方案当然是最佳,况且提出方案之人又是最为信任的长孙无忌,李世民实在是想不出不采纳的理由。

事实上,不采纳的理由确是的的确确存在的,那便是当时的客观环境。

唐军远道而来,虽然凭借自身的精锐以及杰出的指挥,连战连捷,但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并不在前线,而是在后方。可供消耗的粮食在一天天地减少,这势必将极大地影响唐军持久作战的能力。

一旦不能尽快地消灭高句丽,唐军在辽东一带又没有前进基地,只能撤回到河北休整。如此一来一往,又要耽搁不少时间。

所以,长孙无忌的方案听起来固然稳妥,殊不知战争经常要靠出奇制胜。高风险才有高回报,面面俱到可保安全,却很可能会贻误战机。

就这样,唐军大部队继续囤积在安市城下,日夜不停地猛攻。城中的守军也是不遗余力地顽强抵抗,期间甚至还组织了敢死队进行夜间偷袭。多日交战的结果依然是:双方互有死伤,但是局面仍然僵持。

此时,江夏王李道宗正奉命在城外兴筑土山,希望通过土山居高临下地对城中进行观察和攻击。于是,守军也跟着砌高城墙和加高城楼来应对。攻城器械发出的石块击坏了城楼,守军便立刻在破损处竖起栅栏抵抗,同时抓紧修补。这样你来我往,还是未分出胜负。

有句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唐军人多势众,终于使得土山垒起的高度大大超过了城墙。果毅都尉傅伏爱奉命率军驻扎在土山之上。

不料土山虽高,地基却不甚稳当。一日,土山突然塌陷,倒在了城墙上。原本就是东填一块、西补一条的城墙也终于无法再承受突如其来的重压,很快也崩溃了。

高句丽守军抓住了这个机会,从缺口处杀出城来,夺取了土山,并利用倒塌的土山和城墙很快便筑成了新的防守高地。

那么那些驻扎在土山上的唐军呢?

不少人被摔了个七荤八素,更多的人则原地待命,等待上级下达新的作战指令。可是等了好久,却什么也没有等到。

只因为守军长官傅伏爱并不在军中——根本无人发号施令。

原来,傅长官觉得整天看着堆土山,当工头,啥都干不了,甚是无趣,于是便私自出营散心去了。然而,就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双方的形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戏剧性变化。

如果他当时留在军中,并及时指挥军队冲进安市城的缺口,为后续主力打开进城的道路,他将是此战的头号功臣。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于是,傅伏爱成了头号罪人,被军法处置——斩首示众。

成功和失败,往往就在一瞬间。

杀了傅伏爱,唐军开始继续猛攻,无奈土山不怕石块砸,也不怕火烧,后面又和城墙相连,标准的易守难攻之地,因此唐军的冲击依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

作为罪人傅伏爱的顶头上司和前线指挥官,李道宗王爷主动赤着脚来向李世民皇帝负荆请罪,并得到了宽宥。

就在这时,西伯利亚寒流开始南下,辽东草木枯黄,树叶落尽,河流结冰,唐军的作战环境越来越恶劣。而由于拖延的时间太久,冬装和粮食的供应都日益紧张。为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而无法应对,唐太宗李世民无奈之下决定班师回国。

此时,意外的一幕出现了:以孤城独自挡住了唐朝雄军的安市城守将在城墙上远远地向唐军叩拜,恭送大唐皇帝陛下回国。而李世民也惺惺相惜,派人赏赐了这位将军绸缎一百匹,以奖励他对本国的忠心和勇气。双方在一片和和气气的氛围中就此停战。

此次远征高句丽,唐军共计攻陷城池十座,被杀的高句丽军在四万以上,唐军损失近两千人。但是出征战马的损失率却极高,回到国内的仅剩下不到30%。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句丽军损失严重,唐军主力则几乎毫发未伤。然而,史书在提及这次亲征时,包括唐太宗本人都几乎众口一词地将之视作是一场败仗。这又是为何?

因为战争,不是考虑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看是否消灭了敌军的有生力量,并且是否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

尽管,从战术上来看,除安市城外,其余战役都基本顺利地完成,并且屡屡创出以少胜多的佳绩,充分体现了唐军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优势。然而,最后因粮食耗尽而被迫退兵,却使得之前的一场场胜仗打上了个大大的折扣。

毫无疑问,此时高句丽的有生力量远不如开战前,然而却也不是就此彻底一蹶不振。唐军撤走后没过多久,高句丽又趾高气扬地发动了对新罗的战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此次东征并没有实现彻底摧毁高句丽军事力量的目标。

此次东征,真正的结果应该说是撤回,而非败回,然而,数次成功地击败了高句丽大军,结果却在一座孤城面前被阻挡住了前进的步伐,考虑到两国的综合国力对比,实在不能说是什么光彩的胜利。

对此,不少人认为,长孙无忌故作忠贞之状,以一个军事外行的身份否定了突击平壤的妙计,实乃此次事件的祸首。但我以为不然,当年李世民可以不顾全体官员的齐声反对,坚持自己的决定,现在更没有理由因为长孙无忌一人的阻挠就改变心意。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晚年的李世民也开始趋于保守,力求四平八稳,早已失去了年青时横扫六合的勇气。

人遇到挫折时往往会沉静下来,李世民也不例外。回国的路上,李世民着实想了很多。

他想到了魏征,那个可气又可敬的老头儿,那个敢于和他当庭争辩的倔老头儿。如果他还活在人世,自己还会不会发起这场亲征?

应该不会吧,以他的性格,必定会极力阻止我的。那么,很可能就不会是今天这个结果了。

可惜!魏征已经先我而去了,可怜他的墓碑,还被我下令推倒砸坏,孤零零地散落在荒草堆中。

当时的我怎么会这么大的火气?

悔不该啊!来人!传朕的旨意,派特使去给魏司空重新树碑,同时替朕好好慰问一下他的家人!

不!我犯下的错我要自己去弥补。传魏司空的家人来行宫见朕,朕要当面安抚他们。

……

一个月后,李世民回到了定州,与太子李治会合后,共同踏上了返回都城长安之路。

第四十六章 官场险恶

虽然东征没有能够一举拿下高句丽,但李世民早已将高句丽列入了必须除去的黑名单中,不除不快。哼,以我大唐的雄厚国力,拖也要把你小样拖死!

就算朕有生之年灭不了你,朕还有儿子,儿子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你高句丽就那么巴掌大个地方,终有一天那个半岛上的人们要成为我大唐的子民!

只是,发狠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李世民长期在外辛苦作战,回来之后身上便长了个疮。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病所致,但是古人长疮后,不久便一命呜呼的大有人在。西楚霸王项羽的智囊范增便是如此。

长疮后,李世民一度病情严重,卧床不起。可是,谁都没有想到,他的这场病,居然直接导致了一位宰相级官员的死亡。

其实,事情过程很简单,简单到不可思议的程度。但是正因为如此简单就断送了一位高级官员的性命,才显得有些不可思议,或者说是耐人寻味。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太宗出征之前,派侍中刘洎辅佐太子李治,留守定州。现在李世民回来了,长了毒疮,病体沉重,高级官员们自然是要轮流入宫问安的。

刘洎也不例外。他和中书令马周一起进宫给病重的李世民请安,哭着表完忠心后便离开了。

出得宫来的刘洎满脸悲伤,逢人就叹道:“皇上病势沉重,怎能不令人担心啊!”

然而,就在他说出这话之后没几天,刘洎就被送进了大牢。

原来,李世民得到了报告是这样的:“刘洎探望皇上出来后,逢人便称国家大事不必忧虑,胡说什么只要辅佐幼主,效法伊尹、霍光的榜样就可以了。哪个官员胆敢三心二意,就把他杀了,局势自然稳定。”

就因为这样一句诬告,刘洎下了大狱。

在现在看来,这诬告的水平着实有限,而且一无录音二无旁证,怎么就能顺顺当当地把一位宰相给拉下马来了呢?

据《太宗实录》、《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一致记载,诬告者是褚遂良。

这还不算,据上面三本书记载,刘洎被抓之后一直喊冤,而且声称马周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褚遂良一口咬定确有其事,被叫来作证的马周更是被吓得不敢吭声。于是李世民便认为情况属实,“皇恩浩荡”,留刘洎全尸,赐他自行了断,家属不再追究连带责任。

对此,司马光的观点稍有不同。他在《资治通鉴》里也提到了刘洎之死,但只说是“或谮(有人诬陷)于上”,但并没有具体指出诬告之人。

想那褚遂良也是一代名臣,书法造诣甚高,家世也很显赫(父亲是隋朝高官,与李渊一家都有深厚交情),刘洎当时除了官职以外无一比得上他,褚遂良为何一定要置刘洎于死地呢?

一般来说,一个男人想害死另外一个男人,无非以下几种原因:

A。两人有仇,一方曾经得罪过另一方,因仇而杀。

可是翻遍史籍,不曾发现刘洎和褚遂良之间有何大的仇隙。仅有的一点便是当年皇子争夺太子之位时,刘洎和岑文本提名李泰,褚遂良则坚定和长孙无忌站在同一阵线支持李治。

但是当李治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