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明-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镇,已经疲惫不堪了!

原本的时空中,辽镇要到万历十九年才获得决定性的失败,但在本时空中出现了辽阳镇这个对辽镇一点不帮手,相反辽镇还要牵扯大量精力来防备压制的对象,虽然两镇不可能直接交火,但小的摩擦这几年其实也没有断过,彼此的哨骑经常三不五时打上一架,死人也不是稀奇的事,原本是辽镇占优,彪悍的富有实战经验的骑士把辽阳压的死死的,不过这种情形只持续了不到一年,接着就是辽阳爆兵,大量的猎骑兵堪称最强劲的骑兵杀手,在拥有远近程火力的猎骑兵面前,辽镇的哨骑精锐就象是个笑话,一队猎骑兵能轻松撵走两三倍的哨骑,想对辽阳兵有什么胜迹,除非是在几倍于对方兵力的前提条件下……这已经绝不可能了,辽阳这些年一直在增兵,兵部的册子上还是当年的三万额兵,其实李成梁知道这绝不可能,但具体的数字他又查不出来,贸然上奏的话,没有真凭实据,朝廷根本不会加以理会。

两镇之间,彼此相仇的情形朝野俱知,辽镇想往辽阳身上泼脏水,也得拿出干货来才行,可干货么,凭辽阳的军情司的水准,有可能拿到手吗?

辽阳的骑兵已经把辽镇吃的死死的,偏辽镇还要维持老大的格局,李成梁也就只能硬挺着,除非有二十万人以上的入侵规模,朝廷会下旨叫辽阳准备,但每次该死的北虏打击的目标就是辽镇的地盘,从不深入,既然不关辽阳的事,辽阳也不会贸然出兵……这已经是一个死结,哪怕心志坚强如李成梁者,想到这样的事时也很有想哭的感觉。

对北虏的贸易还在暗中进行着,不过据李成梁有限的情报来源叫他知道,自己一年赚的这几十万,在惟功手里连零花钱也算不上……

有时候李成梁也很奇怪,这个少年大约是上天特别派来折磨他的罢?如果辽镇身侧没有辽阳这个怪物,他的生活会是怎样?想来一定比现在要愉快的多……

种种原因使得李成梁在万历十七年夏初的时候,决定放手一搏。

李宁带的只有三千人,但全部是家丁亲兵,全部披有铁甲,手中兵器也多半是精铁所制,每个将士都有十年以上的征战经验,李宁这个主将又是有大将之才,比起彪悍轻捷的李平胡和李兴等人,比起现在已经贪婪无度,不想作战的孙守廉等人,用李宁这个人选还是叫李成梁放心的。

其实如果李如松在,这个任务多半是李如松去干最合适。

李如松年纪已经过了三十五,正是经验和体力处于最顶峰的最佳结合点,他做战勇猛,敢打敢拼,又善于审时度势,对战场的感觉很好,缺点当然也有,而且很致命,不过做父亲的,眼里肯定是只有儿子的优点。

可惜李如松不在,他还在宣府当总兵,一晃多年,李如松的宣府总兵做的有声有色,宣府对应的蒙古诸部经常被他搞上那么一搞,被李如松带着家丁打的灰头土脸,不象辽镇这里,已经处处失火。

李成梁已经在考虑,李宁这一仗打过之后,局面消停一些,自己可以奏请离职,然后请李家在朝中的人帮着活动,将李如松调任过来。

当然他也知道,没有特殊情况的话,父子相继很难,只能看辽东以后的局面发展,如果别人镇不住的话,李如松回来继任,把握还是很大的。

现在么,最关键的就是打好这一仗了。

“奋勇当先,小心为次。”

李宁出发前,李成梁最后的嘱咐就是这个,这一次出动的全部是精锐,蒙古人不动员三五万甲骑都不够看的。

这一战的目标是出镇夷堡,一路前驱,直捣东土默特部的板升地。

板升原是被掠汉人和自愿出长城的汉人与蒙古人的聚集点,地点是丰州滩,因为汉蒙杂居,汉人喜欢建筑木屋居住,所以这一块地方又称报申,拜牲,白尖等,用蒙古语解释过来就是房子,木屋,堡子的意思,在这里居住的原本是逃亡和被掠汉人为主,嘉靖年间,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部众抵丰州滩居住,将板升规模扩大,万历三年赐名为归化城。

俺答汗受封顺义王后,他以大青山为核心的统治区域,西部直抵甘肃青海地界的部众多半消停,也是处于弱势,在辽东,他的几个儿子统驭的部族渐渐和本部离心,这几年,东部土默特也建立了自己的板升,与兀良哈三卫,也就是朵颜三卫,还有插汉部,也就是察哈尔部蒙古合作,大大小小十几个蒙古部落不停的攻击辽东边墙,这一次李宁要攻击的,就是东土默特的板升地。

如果是十年前,可能是李成梁亲自领兵,直捣插汉腹地,最不济是嫩江流域,去狂抽科沁尔和扎鲁特,翁牛特等各部,不过这些部落距边境都有千里之远,最近也七八百里,而距离最近的泰宁部又兵强马壮,只有东土默特,距离不到五百里,实力也并不强,可以拿来当祭旗的对手。

这一仗,最好斩首数百,大振一下辽镇的声威……慑服北虏是不敢想了,倒是打这么一下,叫李成梁自己功成身退,这才是最大的目标。

“老头子是一心求去了。”

会议散后,李平胡和李兴等人一并出去,李平胡嘿嘿一乐,语气也毫无恭谨之意。

“总望大公子回来接任呗。”李兴道:“我等办自己的差,有宁哥去打生打死,你就莫说怪话了吧。”

“嗯,我就是随口一说,我们等着宁哥打胜回来的好消息便是。”

李平胡不再说了,心中的欲望却如野草一般疯长……李如松回来接掌辽东,老子也是副将了,难道这辽东,就非得是他一家的不成?

他又自失一笑,眼中散发着别样的光彩:打胜仗?李宁能活着回来,就算是他家山有灵!

李平胡回到自己府邸之后,已经有一个躲在暗处的客人进了府门。

这些年,他接陶成喾的职位,将对抗军情司的力量抓在手里,所以府中来往扎眼的人物,并不奇怪。

“李将军,”来人拱拱手,操着一口生硬的汉语道:“急召前来,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要紧是当然要紧了。”李平胡狞笑一声,答道:“上回和你们说的事,已经发动了。”

来人神色一动,霍然起身,说道:“既然如此,我要赶紧把消息送过去。”

“他们准备的怎样了?”

“这,我可不是太清楚。”

“我说,满习礼,你这样太不仗义了吧?我们可是一个部落的。”

“说是这么说……”

来人没有把话说完,李平胡号称是泰宁部的人,其实是一个杂胡,根本不是正经的蒙古人,草原太大,虽然大大小小的部落被统合过,但还是有不少杂胡部落如野草般的生长着,经久不变。

但李平胡这么说,这个叫满习礼的北虏细作也不好峻拒,想了想,答道:“已经准备了近两个月,出动甲骑三万多人,各部都有,我想,派出去的人,能活着回来的不多。”

“哈哈哈,这就好,这就好。”

李平胡笑的极为疯狂,几乎喘不过气来,他可是正当盛壮之年,比李宁还小一些,要是李宁死了,李成梁声望大损,就算他一时不能上位,浑水摸鱼,也比现在机会要大的多了!

第637章 各部

“我想,我们可以议一议对北虏的战事了。”

从中左所回来后,惟功与心腹的幕僚和相关的主管将领们,会聚一堂,商讨的便是对北虏的战事。

所有人都精神一振,感觉到一股昂扬之气。

这些年,大家都过的辛苦,开始的时候,是穷且辛苦,现在对很多人来说,钱不是问题了,上层都富裕起来,但时间和精力对他们来说,又是很金贵的东西了。

有钱,也没有什么时间去享福,用惟功的话说,北虏未灭,你们都成家了,一个个不燥的慌,还想着享受?

一通话说下来,个个老老实实的去做事,再犯浑抱怨,就得想想当年的佟士禄了。

军法之下,未必新犯事的人能如佟士禄当初那么幸运呢。

惟功驭下,已经是掌握了十足的上乘经验。

除了制度之外,有一些具体的东西,也是很值得摸索并实用的,最少,“兵不得闲”这一条是古人所训,惟功也是施行的很好,不仅是兵,麾下这些真正的高层,亦不曾闲过。

闲了,就要享受,就会起各种各样的心思,安心多做事,这样对彼此都好。

这一条,惟功不会明说,但下头的人,应该自己也是有些明悟出来。

统领第一营的郭守约当先发言,笑道:“各营怕是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惟功点点头,止住要表态的各人,在他的熏陶之下,所有人都视北虏和东虏为第一大敌,战前动员可以对中下层,但上层就没有必要了。

“李家已经没力再打下去了。所剩下的精华,不过三千不到的精锐家丁了,加上麾下将领的直领,也不会超过六千人。相比极盛时的近两万人,缩水了近四分之三。这七八年来,北虏的成绩可真不小了啊。”

兵凶战危,尽管辽镇没有真正的失土,但兵力的折损是必然之事,连年血战,死伤的肯定是敢死争先之士,越是勇猛,死的越早。

家丁的损失不是拿金钱可以衡量的,每个家丁都是长时间训练和殊死搏杀后活下来的精锐,从家丁损失的情形来看,李家已经失血到十分虚弱,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了。

历史上的李家也确实如此,到万历二十年前后,已经屡败于北虏,后来壬辰倭乱,第一阶段辽东镇的悍将带家丁出征,李如松亦是带精锐家丁充为中军,很顺利的打下了平壤,但后来碧蹄馆一役中伏,李家精锐家丁折损近半,包括李有升这样的大牌家丁都战死了,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后来李如松就再不愿打下去,朝鲜的指挥官,只得换人。

二十九年李如松战死后李成梁复为辽东总兵,再也不搞什么捣巢战术和北虏打了,而打为抚,平平安安过了七六年,只是那时候东虏势力已经是李成梁压不住了,老李心虚,尽撤宽甸六堡军民,以安抚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努尔哈赤。

当年的马夫和烧烤小弟逼的老李方寸大乱不说,后来举旗之后,还把李如柏也逼死,这是后话,可以不谈,但李家的虚弱,绝对是在这个时间点,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了。

陶希忠手执长鞭,开始指点众人眼前的沙盘,侃侃而言:“根据军情司的线报,北虏势力最强势的,无疑是插汉部,方广数千里,直属和部勒的部民四十万人,直属八部,如奈曼,敖汉,皆是直属部落,诸如科尔沁,扎鲁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诸部,皆臣属于插汉部。至于土默特,巴林等部,大小不一,比如巴林,在古北口外,出京师九百六十里,东西二百五十一里,南北二百三十里,东科尔沁,西克什克腾,南翁牛特,北乌珠穆沁,这是一个小部落,臣服于喀尔喀,诺颜为额布格岱洪巴图鲁,披甲不过四百八十人,牧民一万余人。而土默特就是一个大部,只是近年来已经分裂为东西两翼,就算如此,也不可轻侮。至于泰宁,朵颜,福余这三个兀良哈蒙古,这是我们的老对手了,大家都很了解,他们的披甲人数是两万四千余人……事实上我们怀疑,他们的披甲兵质量究竟如何?我们参谋司的人推演时,都说原土默特部的披甲最精锐,其次是插汉部所下各部,再次是泰宁部,再次是朵颜部,最次是福余部,至于巴林,奈曼等部,应该就是酱油油吧。”

“打酱油”这话,也算是被惟功推广开来,这年头的酱油,还真是打的。

“所有的部落多属漠南蒙古。”陶希忠自己也笑笑,不过继续将长鞭指向北方:“北方的北虏诸部都是大部,占据地域十分广大,有元末就自立的车臣汗硕磊,土谢图汗衮布,扎萨克汗素巴弟三人先后称汗,他们位在济农、诺颜之上,部落广大,实力当然也不弱,每部披甲都在万人以上,但实力仍不如插汉部,所以他们皆向插汉部进贡,春夏之时,会到插汉部参加围猎,会议,会在征战时贡献自己的披甲,只是人数多少不定。这几年,因为辽镇疲惫不堪,蓟镇在戚帅之后,杨三畏就是一个废物,所以他们看出机会渐多,参与劫掠的披甲人数也就越来越多了。”

蒙古各部,确实就是这样,大明强势,他们就依附臣服大明,愿和大明互市。比如巴林部,在后金兴起时与插汉部合力攻打后金,与明朝合作,后来眼看明朝真的不行了,于是从征打锦州,打大凌河,打入关内,打李自成,披甲越派越多,直到为清朝的建立出尽全力,自己出捞足了好处为止。

皇太极第一次入关时,蒙古二十几个部落出兵才两千多披甲,加上牧人也就几千人,后来从征的蒙古人就越来越多,最终编成蒙古八旗,并且开始变的穷凶极恶起来。

陶希忠的长鞭直指向北,最后有力的落了下来:“再往北,就是布里亚特部,出了这个范围,就是非故元地界,要往西去,便是大人所说的那个俄罗斯国了。”

至此介绍完毕,东边的福余部身后是大片的阴影,那里是索伦鄂伦春等沿着松花江黑龙江居住的海西和野人女真,一直到库页岛为止。再往东南是长白山女真和鸭绿江女真,最当中的依苏子河两岸的是建州部,往大青山和宽甸方向是栋鄂部,往东北方向则是建州右卫古勒寨,这一大片地方,生活着大大小小的女真部落,总有几十个之多,城寨之中,生活着十几万女真人,在大明有效管制的时期,不论是王杲还是阿台,或是哈达部的王台,栋鄂部的王兀堂,还有叶赫部的两个著名首领,或是被杀,或是被击败,栋鄂部和哈达部人口最多,才勉强达到万人以上的规模,其余的部落,少的才一两千人而已,有的城主,能直接指挥的男丁可能也就是一百人甚至更少,能脱产担任护卫和披甲战士的人数,那就更加的少了。

最近的几年时间,努尔哈赤却是渐渐显山露水,开始露出狰狞面目。

他先打败了或是吓走了尼堪外兰,连夺数城,人丁数字从出兵时的几十人到数百人,然后他开始不停的攻击四周的小部落,从万历十一年誓师起兵的十三甲,到现在六年时间过去了,努尔哈赤也是已经拥众过万,成为抚顺关边墙外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了。

发展之速,令人咋舌。

这其中辽镇的支持,根本就是明目张胆。

对尼堪外兰等人的求助,明军丝毫不理,对努尔哈赤的越界行为,明军亦不加干涉。甚至互市之时,有意增加铁器的输入,除了不敢给铠甲兵器外,大约什么都能换的到。

有这样的支持,还有李成梁在万历十一年颁给的敕书,努尔哈赤发展起来,确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这个蛮夷头领,确实也是一个颇有胆略和武勇,也有敏锐战场感觉的人。

辽阳这几年总的态式是隐忍,一切推到辽镇身上,坐视对方被放干鲜血,所以对努尔哈赤的发展,除了依托栋鄂部不停的打击越界的建州部之外,更大的动作就没有了。

众人的眼光在阴影处掠过,并没有停留太久。

相比控弦数十万的北虏,部落男丁加起来不超过十万人的东虏毕竟太弱了。

“综上所述,近期我们准备打击的漠南北虏控弦有六十万人,当然,这是指所有能在马上射箭的北虏男子……从十来岁到五六十都可以,真正的披甲人,不超过六万人,插汉八部和朵颜三卫加土默特右翼,全部在此,不过如此。根据军情司的情报,近期北虏会集结两三万人的披甲,对出塞的辽镇骑兵进行一次毁灭性的伏击,我们的计划,就是在此事之后,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会战级别的战役,沿开原、铁岭到广宁、义州卫、镇夷堡等诸多路线出击,分阶段投入兵力,在边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