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风1276-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知陈淑桢是怎么动作的,众人只见一道剑光徐徐展开,看上去慢,有似乎很快,剑势如同银河倒卷,雍容大度却沛然不可御!
然后,宋金刚铁塔一般的身子,就直挺挺的倒下了,砸到地上,嘭的一声响。
何清闭起眼睛,分毫不敢看,面上白得跟上好宣纸差不多,堂下被捆起来地、暂时还没捆上的,面面相觑张口结舌,再没哪个人敢动弹一下,乖乖的任凭士兵把自己像捆猪捆羊般绑得结结实实。
陈淑桢嫌恶的皱皱眉,宝剑在宋金刚衣服上擦了擦方收入鞘,大声喝道:“王天来!”
“末将在!”士兵群中一人向前几步,正是前日不愿投降反出漳州的王天来。
“到漳州军中,放出那些被关起来的将官,他们都是大宋忠臣,由他们配合,掌握漳州驻军!”
王天来带着一队兵,领命而去。陈淑桢令人撤下酒席,摆开帅案,经略闽广安抚制置大使升帐,中军官、旗牌官、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统领、正军将、副军将、亲兵扈从、刀斧手层层叠叠的排开,花天酒地的知府衙门变做了大使驻跸行营,刀枪盔甲杀气冲天。
火签符牌滚单令箭。陈淑桢把命令一道道发下去:
斩了何清狗头,号令在衙门外旗杆上,将那劝降书信用大纸抄写一遍,贴在旁边,以暴其罪。
陈吊眼权知漳州府,嗣后将任命报与朝廷,请下公文告身。
府衙中升起钦命大使节旗。合城官吏兵民听命行事,违令者斩。
何清部下大小汉奸关入监牢。细细的审了再做定夺。
……
“貔貅帐里藏巾帼,鸳鸯袖中握乾坤。”阴影中,李鹤轩地脸大半被遮住,他啧啧叹道:“前朝红拂女、本朝梁红玉,都是如此角色。只不知谁是这位地李靖、韩世忠?”
金泳在李鹤轩身后一点点,全身都隐在了府衙高墙地影子里,一顶宽檐儿钢盔更是把脸快遮完了。“下官愚见。若是汉王努把力,说不定陈大使麾下数万虎贲便能为我汉国所用。”
桀桀桀桀,两个家伙小声的淫笑起来。
他俩到福建联系祝家留下地私盐网络,刚刚有点眉目,就无意间网到了王天来这条大鱼,牵出何清变节投敌的军情。知道陈淑桢正应楚风之请南下漳州,便找上门去,顶下这条鸿门宴的计策。把何清以下大小汉奸一网打尽。
情报司刚成立就得了这么大一件功劳,李鹤轩与金泳自然笑得很开心。
陈淑桢发完了命令,散了麾下将官,自行走到后面休息。事情虽然顺利,心里面却有点不舒服:若是硬来,漳州万余驻军闹成哗变。岂不成了个窝里斗地局面?李鹤轩定下妙计,不仅捉住何清,还把他军中心腹连根拔起,端的好计,只是自己刚才与那狗贼虚与委蛇,瞧他那色迷迷地样子,害我到现在还有点恶心!
想到此处,陈淑桢调皮的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忽然心虚的左右看了看。还好。没人看见。
我是统帅数万大军,经略闽广两省的大帅。可不是那个花园里扑蝴蝶、荡秋千的陈家小姐,也不是初嫁许家的小妇人了……
二十多岁,正是女人一生中最成熟最美好的时节,她却要领着雄师劲旅浴血厮杀,钦命大使、先斩后奏地威权,比起阖家团圆、相夫教子的温馨,究竟哪一个更幸福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深深埋在陈淑桢的心底。
琉球,汉王府。
楚风站在一幅巨大的乾坤地理图前面,地图上,南中国的山脉像一只展开双翼的大鹏鸟:南岭是它的左翅,羽翼下护卫着两广,武夷山是它地右翅,将福建环抱,罗霄山是它的头颈,延伸到江西、湖广,南岭、武夷山与罗霄山相接的赣南闽西粤东山地,便是这大鹏鸟的身体。
以前的计划,是利用大鹏两翼山脉,和元军打山地战,保守两广八闽……实际上就是把南宋沿用的江淮防线南移千里,用山地战代替之前地长江水战,同样能抵消蒙元的骑兵优势。
但随着福州泉州的相继陷落,这个计划已经破产。统帅部讨论的结果,是支持文、陈两部在闽西粤东山地,利用大鹏鸟的身体展开持久战,待站稳脚跟,再相机伸展到两翼、头颈,威胁江淮湖广。
这个计划的关键在漳州,漳州、龙岩、莲城、汀州,便是这大鹏鸟的脊椎骨,从福建沿海一线连到了赣南,保住这条线,后面有琉球的军火支援,前进则威胁赣南湖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漳州又是这条线的出海口,自然是重中之重。
楚风看了又看,问:“武器装备和军饷运去了吗?”
侯德富道:“禀汉王,两千套盔甲武器、黄金千两、银万两已运往漳州,钓鱼岛号炮船随行,留在九龙江中协防。”
汀州已守得坚不可摧,赣南李恒、塔出是没办法下八闽了,陈淑桢腾出手来援漳州,两万多兵马、武器盔甲精良,还有炮船在漳州江上协防,连傻子都能守住了。
现在行朝的态度很暧昧,并没有宣布琉球为叛逆,而是不闻不问,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楚风知道原因,好不容易有个朝贡国,还出兵助了战地,突然闹成反叛,那不是行朝自己打自己耳光,大宋颜面何在?再者,两边打起来,不是正好便宜了元鞑子?毕竟陆秀夫是要“夺琉球以抗元”而不是要“消灭琉球”。
陈淑桢仍旧和汉国维持了非常良好地合作关系,文天祥就麻烦了,自从楚风和行朝闹翻,他就再不和琉球联系,可怜的文丞相是被朝廷整怕了,再不敢落下个结交外藩地罪名……
也不知祝季奢救没救出文天祥的妻女,即便救出来了,这位铁石心肠的丞相会回心转意么?楚风也不敢抱太大希望。
第152章 信用货币
冬季,一场雨下来,台湾岛上的气温显着降低,街上撑着油纸伞的行人,早已习惯了这里的温暖,乍逢降温还有点不适应,一个个缩着脖子,年轻人披上了夹袄,年纪大点的则穿上鹿皮袄子。所幸汉国琉球城的街道,俱是平坦整洁的三合土压成,街道两边又有排水系统,街面上不积雨水,连着下了两天的雨,走路也不担心踩到水坑,若是其他地方,嘿,烂泥能没过膝盖去。
叮当、叮当,四轮马车飞驰,一路响着铃铛提醒路人避让。楚风宁都大捷,缴获六千战马,分一千匹给文天祥,自己捡好的挑了两千匹,剩下三千匹都给了陈淑桢。两千战马运到琉球,又捡好的挑了一千军用,另外的全低价卖到民间,这些蒙古马可比阿拉伯马好伺候多了,耐粗饲,吃点草再随便撒两把杂粮就能养得活蹦乱跳,正适合做畜力。
除了私人马车、货马车,郑发子郑大官人还做了一种“公共马车”在普通车厢左右壁上各钉一长条板凳,就能坐下十个人,沿着北自钢铁厂,经琉球城到南边盐场的固定路线行驶,沿途分八个站,每坐一站只要一文钱,也就是说从琉球城最南边的盐场到最北边的钢铁厂,二十多里地坐全程也只要八文钱……只当两枚鸡蛋的价。
为什么这么便宜呢?听说是汉王出钱补贴了的,着实是个惠民的善政。沿途居民出行就方便多了,工人、学生、中小官吏每天上班上学都坐这车。
汉国兵部兵役局副局长宋文昭就坐在一辆这样地马车上,他每月的工资,还养不起私人马车,每天上下班都是坐公共马车。突然接到汉王传召,他乘上马车,匆匆赶往王府。
传召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前天那份奏折?可那是老同学骆醒忠、于孟华执的笔。自己在后面附个名字,要传召也该是他两个嘛!宋文昭搜肠刮肚的想半天。抓不着头绪。
外面天气骤冷,汉王府中却是温暖如春。
新鲜出炉的硬币,摸上去还有点硌手,楚风慢慢把玩着东方史上第一套冲压硬币。
中国使用了两千多年的翻模铸币法,铸出的钱币精美绝伦,与汉五铢同时代地罗马金币,七歪八扭的。放中国绝对是残次品。无他,古欧洲地冲压铸币是做好上下钢模,把金银放在中间,拿锤子砸,这样压出的钱币效果可想而知。
有了冲压机就不同了,用来铸币的金属板放到机器上,上下钢模一压就从板子上咬下块圆币,钢模上带着的花纹。也就留在了钱币上。这样做出的硬币,花纹可以做得很细致,和二十世纪的硬币相差无几,没有冲压机,绝对无法伪造,钱币的边缘则呈微小地齿轮形。防止居心不良的人在上面刮金银。
面值最大的是金币,重一两,含金量百分之九十五,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纯金了,所以它的价值就等于一两黄金,或者四十贯铜钱。正面图案是竖排的“一千元”三个隶体字,底下小一点的横排宋字体“大汉元年”背面则是炮船的图案。
次之则是银币,也重一两。含银量百分之九十五。即等于一两白银的价值,或者四贯铜钱。和金币相比。正面就面值改成“一百元”大汉元年地字样不变,背面是剪式船乘风破浪的画面。
面值十元的铜币,同样重一两。它的材质接近纯铜,在自然光下呈现紫红色,因此又被人叫做“紫铜钱”背面印着一条捕鲸船,射出的捕鲸叉正刺中了鲸鱼。
以上三种钱材质分为金银铜,重量都是一两,均属大额货币,背面图案则是各类船只,若干年后,当它们在整个东亚流通使用时,又被人们称为“金船钱”、“银船钱”和“铜船钱”。
面值一元的铜币,重量就是半两了,材质为青铜,自然被老百姓俗称为“青铜钱”图案是带炮架轮子地野战三斤炮。
一角的面值的,就是拿不易锈蚀的锰钢制造,重二钱。图案是架大水车,因为钱币小了,线条印得比较粗略,乍一看像个车轮子,因此被称作“轮钱”。
最小的一分面值,仍然是锰钢质地,重一钱。上面印着炼铁高炉,这玩意在琉球之外见过的人不多,不仅占城、三佛齐等地,就连闽广地区的老百姓都认为是个花瓶,叫它“瓶钱”。
考虑这种制作精良的钱币很有可能取代大宋制钱,成为整个东亚流通的国际货币,那么,宣示国威、炫耀国力就成为附带的功能,因此钱币上地图案,全采用汉国最新、最骄傲地技术成就。
这样做的效果很不错,甚至超出了楚风地预期。高丽、日本、天竺等地的商民百姓,看到金币上火炮齐发打得山石崩碎、铜币上大船打死鲸鱼的画面,都以为是中国的神话故事,当某天他们亲眼看到汉人驾着这样的船舶时,那种惊惧、敬畏的情形,简直要用五体投地来形容。
不过,关于币值并不是没有争论的。前些天为了铸钱的钱息问题,张广甫还发表了不同意见:“以下官愚见,大宋拿纸发行会子,一文不花就是无数的钱,我汉国府库充盈,何不发行会子,所获钱息比现在大上十倍百倍。”
楚风笑笑,示意赵筠回答。新任的民政部长,清清嗓子道:“我汉国之民不到七万,若钱币仅能通行国内,铸钱一多,必然造成钱贱物贵,只有让钱币通行海外,才能流通经济,吸引番商来通贸易。汉国价高,则番商必运货来卖,物价可平。
大宋会子虽朝廷三令五申,民间并不认帐,海外更是只认铜钱,会子认作废纸。我大汉立国不久信誉不着,用纸币则番人决不买账,发行出来只会抬高本国物价,有害无益。”
最近一段时间,楚风大把银子撒给闽西陈淑桢和祝家祝季奢这两处,幸得卧式镗床造成,铸炮由铜制改成实心锻铁柱子上镗炮眼,这样才降低了消耗。张广甫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还道:“可惜,金银大钱都没有钱息,只铜铁小钱补一补亏空。”
“张大人,张部长诶,钱息不少了!”赵筠笑盈盈的把几个钱拿在手中,“百元银币含银一两,当四贯钱、每贯七百七十文、便是三千零八十文,这个十元紫铜币就是三百零八文。三百零八个铜钱,差不多一斤半重,咱这钱才一两,每枚足有二十倍的钱息。再看这一元青铜币,当三十一个铜钱,重近二两四钱,一元币重只五钱,也有四倍的钱息。底下的一角、一分币,是铁铸的,比铜更赚。”
“哦,本官明白了!”张广甫积年做帐房的,经济头脑很不错,举一反三道:“而且民间用小额钱远多过大额的金银币,我汉国铸一个千元金币,底下可以配着铸十个、百个铜铁币,如此一算,钱息也很不少了!”
侯德富挠着脑袋,有点没弄明白,他别样事事精通,只在银钱上不太灵光。“方才诸位说纸币贬值不能通行,然而咱们这铜铁币也比实际的价值低上许多,外国如何肯接受呢?”
侯德富再聪明,也受到时代的限制。近代国家的纸币之前,世界各国通行的货币,基本上都是贵金属等价币,金币就等于同重量的黄金,银币便是白银,铜币便是铜价。比如汉朝大部分时候允许私人铸钱……在现代简直不可想象,其原因就是铜钱等价于铜,铸钱和直接买卖铜可以划等号,其间没什么利益,自然允许民间铸钱。宋朝更搞笑,钱铸得太多,以至于每贯钱,买不到同等重量的铜……
于是人们的思维定式就是,货币价值就该等于同重的金属,侯德富自然不能跳出这个圈圈。
“不会不会,”赵筠一本正经的背起楚风昨天给她的解释,“宋朝的会子,价值在不断的贬低,朝廷又不保证它能兑换到等价的铜钱,自然会在民间变成废纸。咱们的钱,底下的铜铁币是和上面的金银币挂了钩的,只要有十个紫铜币,就能兑一个银币,百个紫铜币,兑一个金币,这是永远不变的,外国人也许初时不理解,久了就会习惯使用的。
铜铁钱的金属只是载体,不再是价值体现,它的价值,来源于它代表、并且能够自由兑换的金币和银币,这、这叫做……”
昨天楚风说得很快,赵筠能把这一大段背下来就已是天纵奇才了,到最后一个词,终于卡了壳,她歪着脑袋,剪水长眸带着点迷离,秀气的眉头微蹙,清丽绝俗的容色叫侯德富一呆,赶紧转过头去,不敢细看。
“叫信用货币。”楚风帮她揭开谜底。
雨中,汉王府的花厅上,楚风听着稀沥沥的雨声,忽然童心大起,将“信用货币”在桌子上滚来滚去,又抛上抛下看它正面还是反面。
你倒悠闲!人家这几日在民政部,恩威并施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就出了这一码事,你还全不放在心上!赵筠撅着嘴,能挂上个油瓶子。
她面前的几案上,放着一份公文,封面上“请行中原礼法制度折子”白纸黑字分外刺眼。
第153章 女官
“我的筠妹啊,还在想这事?其实,折子和你真没多大关系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楚风手中六枚钱往上一抛,个个正面朝上,“嘿,终于掷个一顺风!”
《请行中原礼法制度折子》是骆醒忠、于孟华、王峻、庞泰、宋文昭五人联名上的,说什么“吾王原本中土世家,琉球亦汉地移民。王欲政治清明,宜行汉地礼法,施仁行德、任贤用良,自然垂拱而治……”
宋时,“皇家与士大夫共天下”骆醒忠等人也想在琉球搞这套。士大夫,不是别人,就是全天下的儒门子弟,放在琉球,就是这伙小山丛竹的士子!所谓任贤用良,“贤”、“良”非指别人,就是指他们自己;所谓垂拱而治,按楚风的理解,就是叫你汉王不用多操心,咱们儒家子弟帮你做完就行了。
放屁,放他妈的狗臭屁!儒家的基本精神,其实和鼓励工商的政策是尖锐对立的,儒的核心为礼法,礼就是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推衍出来就是腐朽愚蠢的官本位。
楚风抬头看了看地图,思维飞向了西面万里之外,远超过地图显示的范围。现在是1277年底,两百年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