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风1276-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命令,匠人们掀开了遮盖的毡毯,一座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金银摆设,呈现在文天祥眼前。方圆两丈的银块上,黄金铸成了七尺高的金山,晃得人眼花撩乱。
“皇上、皇上,昔日纣王造酒池肉林,你这是亡国之行啊!”文天祥痛心疾首,指着“金山银海”的手指,抖动不休。
第272章 劣币良币
金山银海?亚伯拉罕坐在店里,只见满街的百姓,向皇宫东北角涌去,人人口中只念着这两个字,脸上的神情透出股痴狂。
犹太人立刻丢下店里的生意,他想拉住一个人问问,什么叫做金山银海,却没有一个人肯停下脚步,和这个色目人歪缠,他被人流裹挟着,跟着大队人马一路向北。
琉球城八丈宽的主干道上,人头挨挨挤挤,春寒料峭,每个人的脸上,却是汗水滴滴嗒嗒往下淌,头顶蒸出热腾腾的白汽,老头子跑得气喘吁吁,年青人带着稚气的面孔红彤彤的。
商人、官员们要么乘马、要么赶着马车、要么坐着土人抬的滑竿,急切的样子,不比老百姓差,亚伯拉罕就认出了工商部的骆醒忠先生、民政部的于孟华先生。到了人流密集处,滑竿、马车被堵住去路,这些衣冠楚楚的人物,居然急不可待的跳下来,迈开两条腿,和卖菜的农夫、铁厂的工人肩并肩的挤在一块,汗流浃背的往前走。
当望见皇宫东北角的小角楼时,已能听见前面传来一阵阵的欢呼声,声音中蕴含的热情和疯狂,让亚伯拉罕纳闷:难道是耶和华降下了神谕,把天堂的投影展示在人间?
越往前走,人流越加密集,幸得皇宫东北角本是块荒地,又有大批的警察维持秩序、从北面疏散群众,南面的人们才能慢慢地向北挪动脚步。
再往前走了一段。欢呼声已经震耳欲聋,亚伯拉罕热得头脑发晕,几乎要虚脱,他认定角楼底下,一定有一座活动的火山,这些不信耶和华的东方人,正在对硫磺火狱进行一场疯狂的献祭。
终于。随着人流的前进,他踏上了一处缓坡。当从无数人头后面看到那个人世间的奇迹时,犹太人的嘴张得老大,久久不能合拢。
天呐,那是一座真正地金山,就建在白银的海洋之上!作为底座地银块,厚约三尺,呈正圆形。直径两丈;上面的金山,底座六尺左右,高七尺!
白银柔和的光泽,和黄金绚丽的色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整件景观没有什么雕饰,几乎就是几何形状的金银块,但亚伯拉罕认为。因为它的巨大价值,一切雕饰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单是金银价值地本身,就赋予了它无穷的吸引力。
神话中,或许只有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从亚马尔泰亚羊人头上拗下的“丰饶之角”。能够和它相提并论;历史上,伟大而光荣的凯撒大帝,将远征埃及后得到的六万五千塔仑特金银,抬着在罗马大街上游行时,所获得的赞誉,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精明的犹太人,立刻在心里展开了速算:底座地体积达到了九百四十二立方尺,每立方尺的银块重四百七十三斤,那么这里就有近四十五万斤银,合七百二十万两;金山的体积是六十六立方尺。每立方尺重八百六十八斤。这座金山的重量就达到了五万七千多斤,九十余万两!
犹太人默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整座金山银海的价值。按大汉发行地货币计算,是十六万万元!
有这么庞大的准备金,为什么不展开全面快速的兑换工作?亚伯拉罕经商多年磨练出了敏锐的嗅觉,他从中嗅到了不详的味道。
“大汉发行的金钞,是可以随时随地兑换纯金的,所以才叫做金钞,前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未能及时兑换,这该打财税部的张部长的板子!”楚风说到这里顿了顿,待台下的百姓发出会意地笑声,才继续说:“这座金山银海,就是大汉国富民强地最好证明,我把它永远的贡献出来,作为大汉金钞地准备金,我以大汉皇帝的身份向天地盟誓,将来无论什么时候,如果你们手上的金钞不能兑换足额的黄金白银了,欢迎随时到这里来,把金山银海上的金银敲下来,补足金钞的价值!”
楚风一语,奠定了大汉金钞数百年不可动摇的世界货币地位,直到五百年后,随着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南岭森林体系”崩溃,才宣告金钞的金本位制度彻底完结,但那个时候,大汉金钞已成为世界上惟一的硬通货。
但现在,人们还想不到那么远,他们眼睛里都只有这座财富的海洋和山岭,或者有远见卓识的人,则为生在一个冉冉升起的盛世而庆幸,欢呼声一浪接着一浪,当天的琉球城,彻夜不眠。
皇宫正殿……其实就是当年的小花厅,文天祥恭恭敬敬的一揖到地:“原来皇上造金山银海,非为穷奢极欲,而为大汉金钞信誉,却是微臣错怪了,方才言语差池,请皇上降罪!”
“文大人公忠体国,所谓言者无罪嘛!”今天的演出非常成功,现在楚风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激动的潮红,显然,他的心情很好。
“我不认为这样能解决问题。”赵筠来泼了瓢冷水,“信誉再好,和实际拿到手上,还是两码事。金山银海或许能够缓解挤兑的风潮,但不能解决根本,老百姓还是会以最快的速度,把金钞换成真金白银。
故宋当年的四川铁钱,和湖广一带铜钱的兑换,就是这样的状况,不管官府怎样保证铁钱的兑换价值,人们总会尽可能的把它兑换成铜钱,因为任何人都知道,铜钱的实际价值高于铁钱。”
劣币淘汰良币,在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人们早已有所认识,时人说“富商皆藏折二钱(铜币)于家,市面会子泛滥”就是说商人把“良币”藏在家里,把“劣币”想尽办法尽快出手,以至于市面上到处是劣币,而良币不见踪影。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楚风想起了硬币的往事。
小时候,硬币少见,小孩子喜欢收集硬币,则硬币成了良币,被人们用储蓄罐大量储存起来;长大后,国家投放的硬币多了,人们却嫌它携带不便,很多地方拒绝接受硬币,谁拿到几个一元五毛的,一般会尽快把它用出去。
可见,良币劣币是相对而言的,呵呵,只要让金银变成劣币,不就结了?
亚伯拉罕离开金山银海的时候,只觉得曾经自鸣得意率先前往兑换,似乎也算不得什么“先见之明”了,毕竟大汉的金银如此之多,随时都可以去兑换。
再想想那天顶着寒风,忍着饥渴,吞米糕吞得差点噎死的狼狈,进而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
这几天和三佛齐来的商人,谈了一大笔胡椒的买卖,正在望海楼喝酒听曲,撞见快嘴快舌的洪家二婶,洪梅氏自然不会放过打击他的机会,“怎么样,我说皇帝不会缺钱吧!咱们这么大一个汉国,难道还会缺你那两个钱,故意和你为难?笑话!”
哼,你知道什么?就算钞票永远能兑换黄金,我也愿意早点兑换了,沉甸甸的金条子拿手上,比你几张纸片保险!
《图拉》上说,能平安的,决不冒险,我愿意把金子捏手上,我乐意,你管的着吗?亚伯拉罕一边在心里嘀咕,一边叫过小二结帐。
他随手抛下块碎银子,谁知小二并不称量,毕恭毕敬的道:“对不起,客官,你有金钞,或者硬币吗?本店不收金银。”
“什么?真金白银都不要?纸片比银子值钱?”亚伯拉罕气得面皮通红,他就不明白了,怎么这钞票处处和自己作对?
小二面有难色,把腰弯的更低了:“琉球财税局前天发的通知,今后小店交税,他们只收钞票和硬币,各处店铺都收到了这个通知。更有皇上家卖的盐巴、玻璃器皿、铁器,洪大娘子的肉、蛋、鱼,王大娘子的呢绒、棉布,郑大官人的煤炭,祝家的洋货……通通的只要硬币、纸钞,不收金银块。”
亚伯拉罕不解的眨着蓝眼睛,“给你金银,你不能去财税部兑换吗?这不跟纸钞一样的嘛!”
“不瞒客官说,还真不一样。金钞、硬币能兑换足额的金银,但金银要兑钞票、硬币,就得在成色上扣半成的火耗。”
这、这、这,亚伯拉罕真的呆住了,半成火耗,自己那么多金条,损失可不小!良久他才心疼的叫道:“陛下怎么能言而无信,不是说了自由兑换的吗?”
“你自己没看清楚规定,还好意思斥责皇上!要搁以前呐,还不得治个大不敬的罪过!”洪梅氏笑盈盈的从楼上走下来,“当初章程上就说了,纸钞、硬币能随时随地兑换足额金银,可没说金银能足额兑换钞票啊!把金银做成硬币,不得有火耗吗?”
确实,只关心了钞票能不能足额换金子,从来就没想过金银换钞票还得加火耗,亚伯拉罕一阵头晕。
不怕,把金条子给三佛齐商人,反正他们那儿是按金子结算,断断不要纸钞的。
“噢,亲爱的亚老爷,我想问问您,咱们谈好的价格,是用金钞结算吧?”正巧,三佛齐商人刚踏进店门,就瞧见了亚伯拉罕。
“这、不至于吧?你们三佛齐,用黄金不是好好的?”
“对不起,我要金钞,因为我必须用金钞从王夫人的布厂购买棉布。”三佛齐商人耸耸肩,摊着手说:“要么您给我金钞,要么您把价格提升百分之五,以抵偿财税部征收的火耗。”
亚伯拉罕这次,是真的晕倒了。
第273章 山村亲家
大宋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发行者,也最早认识到准备金和货币回笼的作用,比如孝宗皇帝就规定,朝廷从民间征收税赋,允许百姓以一半的纸币冲抵……当然另一半要铜钱或金银。
可古人旧有的思维,毕竟少了七百多年的经验,他们还停留在“纸币不值钱,金银值钱,因此要强迫老百姓用纸币”的层面上。自己发行的纸币,却不能和铜钱金银自由兑换,人为的造成了劣币和良币之间的鸿沟,这样的货币,从一出生就必然开始贬值。
楚风来了个逆向思维,试想后世去餐馆吃饭,你结帐的时候付等价的黄金和纸币,人家会选择纸币还是黄金?恐怕除了一国经济全面崩溃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收下纸币。
为什么?明明一张纸分文不值,明明黄金自身就有巨大的价值,为什么人们不要黄金要纸币?
经济学家或许会用一千种专业术语,得出一百种理论,但楚风不明白太多的经济理论,他只能认为:现代社会,金银需要鉴定成色、精确称量,导致交易过程复杂,反而是纸币,面额一目了然,真伪鉴别也比黄金容易,那么它就能比黄金更为通行。
一个社会里,哪种货币能方便快捷足额的买到东西,它就是良币,反之,就是劣币。
那好啊,首先规定财税部征收商税和所有的皇家产业买卖货物,都必须且只能收金钞。并由和皇家联系紧密地各大商家跟进,另一方面,虽然没有强制命令,但各小商户要交税、要和大商家生意往来获取原料卖出产品,就得从普通顾客手里接受钞票而拒绝金银,这就保证钞票的流通,比金银更加方便。则金银在流通性上,就成了劣币。
第二条更狠。钞票足额换金银,金银换钞票则扣减百分之五的火耗,无形中,钞票在币值上,就比金银高出一截。人们会自觉的接受纸币,而拒绝金银。
推行纸币,以金山银海的眩目表演完美收官。这个空前绝后的奇迹,不仅成为大汉金钞的超级信誉保证,还成为了汉国国家凝聚力地源泉之一,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内库有了存余地金银,就会调拨一部分来这儿,让银海越变越大,让金山越来越高。
“到琉球不看金山。等于白来”这句话在大汉的辖区,在南中国,在整个东亚地区流传。楚风下令拆掉了小跨院的围墙,一百名武装警察,分班昼夜守护。人们能走到金山前两米,近距离的观察这桩属于全民的宝贵财富。
“这是大汉皇帝,送给全体公民的礼物。”金山银海的介绍牌上如是说。
货币问题地解决,让大汉的经济进一步腾飞,仅仅两个月后,辽东和占城的市面上就出现了大汉金钞,然后是倭国、三佛齐、细兰、天竺……就和当年的大宋制钱,走得同样远,甚至更远。
闽西,泉州内陆的乡下。一片春耕前的忙忙碌碌。农民们准备着各式的农具,幸好。今年有了大汉售卖的铁犁、铁铧,耕作比以往轻松多了,蒙皇上开恩,不收农税不服徭役,可依然要汗珠摔八瓣地辛勤一年,再把绝大多数的收成交了租子,留下的粮食,能混个肚儿圆,就算谢天谢地了。
于小四鼻子抽吸了两下,乡下的空气,依然没有什么改变,清新自然沁人心脾,可总觉得这里比起热闹的琉球,少了点什么。一阵山风吹来,他紧了紧制式的呢绒黑大衣,昂首挺胸地向记忆中的山村进发,辛勤劳作的农夫,漠然的看他一眼,就低下头继续手上的农活,只有小孩子们,好奇却又敬畏的远远看个不休。
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一切都还是灰黄的颜色,就像那乡间土路的色彩,轰轰烈烈的币制改革,琉球的金山银海,似乎和这片土地,没有什么联系。
“去年地租子,还没还完,今年还想种我地田?没门!”
一阵狂吼伴随着凶恶的狗叫,吸引了于小四地注意力,那是山腰的一座茅屋,比起记忆中的形象,明显又破败了几分。
“求老爷行行好吧,咱们不种地,那还不饿死啊?只要秋天收割了,欠老爷的租子,咱家连本带利还上。”
这声音让于小四心尖尖一颤,姜婶的话音里,比往年带着更多的苍凉,最近的两三年间,他们家恐怕过得不那么轻松吧?
加快脚步,抄小路登上了山腰,就看见篱笆围着的小院子里,站着几个敞胸露怀的家伙,手上拿着绳索、箩筐和扁担,一个箩筐里,还装着浅浅的小半筐稻谷。
姜叔扑在筐子上,咬紧牙关忍受着拳打脚踢,死死的护住稻谷,姜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这是咱家的种粮,过年都没舍得吃,你们拿走了,今春咱们拿什么下种啊!求求毛老爷,发发慈悲吧……再说,您的田地,总要有咱们这些苦哈哈来种啊。”
“哼哼,”那毛老爷冷笑两声,鼻孔冲着人说:“三条腿的蛤蟆少见,两条腿的人满街都是!你们欠了租子没还,还想种我的田?告诉你,从北边逃难来的人海了去,你不种,有人种!”
一个打手模样的家伙,贼眉鼠眼的笑道:“姜婶,你求,是没有用的,我给你指条明路,只要你家丫头出来求求毛老爷,别说这点租谷,就是再帖你百十斤,也未尝不可啊!”
毛老爷轻轻捋着三绺胡须,心头暗自得意,姜家的妞儿,水灵灵的赛过花骨朵,今天不把她弄到手,心里能活活痒死!
一行人正在得意处,不防从门外呼的冲进一团黑影,电光火石间劈里啪啦几声响,毛老爷和那贼眉鼠眼就倒地上,哼哼着爬不起来。
狗腿子们吓了一大跳,定睛细看竟然是位汉军士兵,有认得军衔的人,从他肩头的一朵铜花认出:这是位中士。
“叔、婶儿,起来,别求他们!”
来人把姜家夫妻从地上扶起来,两口子傻愣愣的瞧了半天,这才认出来:“你、你是小四,小四姑爷!”
原来,于老根当年和姜家亲戚往来,两边早早的订下了娃娃亲,于小四和姜家女儿姜翠翠,正是对青梅竹马!
十二岁那年,毛老爷收了于家的地,于老根只好带着全家人,从离海一百八十多里的内陆老山,迁到海边村子,边在人家船上去打渔糊口,边寻摸田地,刚种了三五年地,遇到琉球来船接人,这才举家搬到琉球。
于小四参军,分到佐渡岛,后来又随着一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