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亲的力量:爸爸去哪儿之郭涛神秘教子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的,总是用诋毁、侮辱、伤害的方式来教育我们。孩子的感受不好,他也不可能做得好,甚至会更加叛逆。
反思、改进、耐心当我带着这些去教育石头的时候,希望有一天,石头不会说,我和我的父亲不一样。
第12节石头是怎么炼成的
石头是怎么炼成的
如果让我定义一个印象深刻的瞬间,在哪一瞬间确切地感觉到自己成为男人,我一定选择石头出生那一瞬间。
我想,任何一个男人,或者是父亲,都不能忽略这个神圣的时刻。因为在此之前,你不管年不年轻都可以伸手向爸妈要钱,接受爸妈的照顾;你谈恋爱可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出门在外也很潇洒,可以不存钱,不计划将来,自己玩得开心最重要;可以自私,可以自我,可以不想“作为一个男人如何在社会上立足”这种事情。
但是知道自己有了孩子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成为爸爸的那一刻,我真正冷静下来,好好想了想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发现我不能再这么活下去了:我即将对另外一个生命负全责。好像是顿悟,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状态:我原来对谁不好?我原来做的什么事情不对?我现在的习惯将来会不会对我的孩子有影响?孩子是我的血肉,没成家或者没有孩子的时候,我心里没有“家庭”的概念,也不觉得要承担什么责任和要付出什么东西。直到有了孩子的一瞬间,就是一瞬间的事儿,我觉得不能再这样活下去了——最起码我得为他挣钱,我得为他好好活着,他需要人照顾,我得好好照顾他、教育他、帮助他成长。
可能每个人一生中有许多瞬间,让你油然而生一些情感,那一刻都会有一种感受,像是按下一个按钮,一触即发,思绪万千。
天马行空是孩子最珍贵的特权
有人说,会玩的孩子最聪明。在我看来,会玩还是一项优秀的品质,是一切创作的原动力。就拿我自己来说,如果没有小时候在爷爷身边的那几年“撒欢”时光,我真心觉得不可能有小学时期那个快乐优秀的我,也不会有后来还算出色的演员郭涛。做了父亲以后,我更加坚定地认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石头应该拥有无忧无虑、疯狂玩耍的快乐童年。因为我相信,我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而玩耍的童年时光和爱玩、会玩的品质会让他享用一生。
但在我小时候,我爸并不这么想。那时候我和石头一样,是个孩子王,体力好,到处跑,屁股后面总跟着一群小朋友。看到这种情况,我爸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每天这么贪玩,将来能干什么?如果将来有一个玩儿的大学,那你一定是高才生。”每回他说这些话时,我都不吭声,并且觉得自己是挺没出息的。但是他说完他的,我还是忍不住继续去玩儿我的。
周而复始,总因为玩被训,却越训越贪玩,管不住自己。现在回想起来,中央戏剧学院不就是一个玩儿的学校嘛!谁能玩儿到极致,谁就是大牛。贪玩从一定意义上还真是成就了我。
所以,我希望石头能玩的空间大一些,种类多一点,在安全范围内,他想玩什么,我就让他玩什么。从小到大,石头倒是遂了我的心愿,见什么玩什么,啥都能玩。
我们家有一个大院子,秋冬天一刮风,会落下来一大堆树叶。每次院子里落满树叶,他都趁阿姨没铲走前冲过去,滚到树叶里,又踢又扔,自得其乐,滚得满身都是,把树叶弄得乱七八糟;要不就骑自行车压过树叶,听树叶在车轮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边压一边喊“爸爸,爸爸,你快看”快乐到不行。我能体会到他发自内心的那种快乐,纯粹、真实、饱满,至于衣服脏不脏,裤子破不破,有什么关系?只要他爱玩,就让他尽可能去释放吧,我丝毫不觉得无聊,反而觉得自由才是乐趣所在,叔儿才不会告诉你叔儿小时候也爱玩树叶呢。
别看石头踩树叶的时候疯得跟个兔子一样,一做起机械类的细活儿,安安静静,专注极了。用“动如脱兔,静若处子”来形容,可能不够恰当,但真是反差极大。他对机械的东西比较敏感和痴迷,拼拼拆拆,其乐无穷,一个人可以玩很久。例如,他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拼插机器人,就是按照图纸,从各种各样撒满一桌子的零件里,一点一点找出所需的零件,用那些大似砖头或小如黄豆的零件,一点点组合拼成一个大机器人。
第13节
当然他也有着急的时候,例如找不到对应的零件时,他就急得乱划拉零件,这时,我就会在旁边引导他说:“儿子,你不能着急,要先把这些零件分门别类,你看看这块是放在这儿的,与那块大小一致的是不是应该先凑成一堆放,以后用起来好找呢?不然零件太大太多了,是吧?”虽然他着急,但是我的话能帮上忙,他能听到心里去,就知道了:哦,要先分类放,不能着急,最后在几大类里分别找到合适的块,然后这么一插,就成了。
玩耍看似简单,但其实这个过程需要孩子不断地思考、整合、行动,是对心智的一种磨炼。有时,石头会独立去玩耍,有时也会撒娇说:“爸爸你来帮我。”每次我都不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呢”而是说:“来,你跟爸爸一起,把这一项一项先理清楚。”一边带着他摆,一边给他思考空间,让他耐心、有条理地把最困难的问题慢慢解决掉,给他信心和成就感。看得出来,慢慢地,石头对这件事情越来越感兴趣。没多久,他就已经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只花十分钟就拼成一个简单的机器人。
后来,他自己把家里已经拼好的机器人又拆了,混搭在一起,组合拼插。我回家,常常会看到儿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型机器人。这时,我一定都会及时给予鼓励:“好样的,儿子!都学会创造了,不过你的机器人呃长得真特别!”
玩耍的乐趣、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是孩子身上最珍贵的东西,作为父亲,我愿意是一个分享者,更希望是一个耐心、称职的守护者和引路人。至于做得好不好,也许只有石头才有发言权。
我没有规定孩子必须要学什么特长,必须要有什么兴趣爱好,就是让他挑自己感兴趣的玩,释放他的天性。我经常跟爱人说:“还好咱家住平房,你把石头放在楼房里,待不了一个星期,楼下可能就受不了要搬走了。”因为石头在家太能折腾了,动作极快,能量巨大,好像拆房子、拆地似的,被他横扫过的地方,方圆几十米,差不多就是一片“废墟”。
孩子现有的兴趣爱好,比如骑马、打冰球,都不是我要求他爱好的,他觉得骑马和打冰球都很过瘾。打冰球的过程中有冲撞,大家都穿着防护服,冲撞对小孩子来说是很过瘾的。到了夏天他会游泳,喜欢玩水,也是一种释放。
弹钢琴也是他喜欢的事情,弹钢琴需要左右脑的协调配合,除了锻炼手指、开发智力、培养气质之外,还可以锻炼和训练孩子与数学相关的能力。
如果让我为孩子的将来设想一个比较完美的规划,我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可以演戏的导演,首先从音乐入手,因为音乐是最快、最直接的表达。写一本书需要花多长时间?我写完本书全稿还要再花三五天时间将稿件从头到尾梳理一遍,慢慢雕琢。看一部电影需要一个多小时,但拍摄一部电影可不是那么简单,而拍摄一部电视剧更甚,需要拍多少、剪成多少集等都需要经过复杂的思考。而音乐是最直接的无形的表达方式,用几分钟就可以展现作品想表达的情绪,既与观众进行心灵沟通,又引起观众的思考。
当然,我非刻意地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也有失败的时候,比如画画,原来报了绘画班,他也能认真画画,但好像不是那么执着。中间还学过踢踏舞,学了一两节课他就不喜欢了。后来还学过跆拳道,也是学了一两次他就觉得没意思了。他不感兴趣的,我不会强迫他学。石头已经到了不能“纯玩儿”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他已经开始有了“学业”。有些家长喜欢把孩子培养成童星之类的,我反而觉得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释放更多的天性,拥有更多的自由。好好学习的同时,他要有自己的爱好。这些兴趣爱好和技能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好处的。
第14节不要偷走孩子的“伟大”
不要偷走孩子的“伟大”
《爸爸去哪儿》节目火了以后,石头的生活一下被各种宣传和节目塞满了,各种娱乐节目、媒体采访、杂志拍照以及电影版拍摄,加上还要上课、写作业,一下子连睡觉时间都不够用了。拍摄和宣传最紧的那段日子,石头妈跟我说:“石头胖了。”我说:“是,我知道是累的,睡得少,就容易吃得多。”尤其拍摄电影那几天比较辛苦,石头常常在拍摄间歇、车上就睡着了,晚上睡觉连呼吸声都沉了,作为老爸,我听着很心痛。
为了让石头不这么累,我总是和工作室人员商量,减少一些拍摄工作,总想着,如果石头有小情绪或者不满,要多包容。但没有想到的是,他比我想象中坚强太多,表现得出乎我意料。u米u花u书u库u ;www。7mihua。com
拍摄电影版《爸爸去哪儿》时,我们第一天晚上住的房子是现搭的,地方很暖和,二十多摄氏度。拍摄结束后,因为第二天一早要接着拍摄孩子刚睡醒的状态,所有人都去宾馆睡了,只把我们和孩子留在了公园里。
我们这几个爸爸把孩子哄睡着后,本以为终于可以透口气,休息一下。完全没想到刚睡到上半夜,孩子们就被蚊子咬醒了。估计公园里的蚊子极少遇到这么多皮鲜肉嫩的小朋友,可逮住机会解馋,一顿聚餐。结果,Kimi被咬得浑身是包,王诗龄的脸上全都肿了。再看石头,不说话,也不闹,就躺在那动来动去,自己挠。后来我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要来蚊子水,先在孩子的床周围洒上一圈驱驱蚊,然后想给孩子身上也擦一点。好么!不擦不知道,一擦才发现,石头的背上、脸上被咬了几十个包!我一边给他擦一边心疼,他应该知道这是工作,所以觉得没有必要跟我喊累喊苦。而我尽管心疼,当时也没有多说什么,大概每个纯爷们儿天然就这么懂事、能扛事儿。
有时候,我在家看《爸爸去哪儿》节目里跟石头的片段,会跟石头妈聊:“不知道是不是种错觉,有时候我反而觉得石头的情绪表达方式更像一个爸爸,而我的表达方式则像一个孩子,在节目中,我们有时角色是互换的。”这种感觉,时常让我反思自己,觉得“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这一说法是那么贴切。
孩子们身上有很多东西都是与生俱来的。我想,我小时候也一定曾经拥有过。然而,当我长大成为一个大人,成为一个父亲,却从石头身上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把那些东西遗失了。石头的这份隐忍,既让我心疼,让我反思,又让我深深觉得感佩,他自己可能察觉不到,而在我看来,那么了不起。
不过,虽然石头因为有些东西表达不出来,或者不愿意表达,常常不太说话,但是他什么都知道,有时候表达还挺犀利。
拍摄电影版《爸爸去哪儿》时,有一次,石头跟我说:“你就不像个爸爸。”我一听,自己先冷静了一下,回他:“儿子,你说对了,你去问叔叔阿姨去,爸爸参加这个节目的时候就说了,我是一个不像爸爸的爸爸,你问问他们是不是这样?哈哈”其实我是转移话题了。但是石头也没有坚持,因为他也已经明白了,爸爸现在需要调整一下。这样爷们一样的相处方式,有时候也会让我觉得有点“累”,因为他太聪明了,经常说话给我挖个坑让我往下跳,或者做点事跟我谈点小条件,这时做爸爸的还真需要与他斗智斗勇。我和石头妈常说,这才几岁,将来等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得进化成什么样了。
俗话说,“三岁看老”,石头的心智、能量、思维的丰富程度,以及对很多事情的认知能力、对外界的感知与接受程度,都比我那时优秀很多,在这一点上我绝对是骄傲的。这些话我不能和孩子说,他知道以后该不努力了,所以让我写在书里吧,等他以后认识好多字了,再给他看。
现在看着节目里这几个孩子,个个智商、情商都非常高,各有各的特点,想想他们的将来,我总觉得不可限量,一定会比我们这些父辈优秀。不妨就让孩子按照现前的素质再往前继续走,每个人都能健康发展,一定会有所作为的。而我们这些家长要做的,就是保留好孩子身上那些与生俱来的特质,细心观察孩子的点滴变化,用心去陪伴,让这些闪光点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千万别一不小心遗失了。
第15节告诉孩子“谈判”的底线
告诉孩子“谈判”的底线
《爸爸去哪儿》播出后,我看到网络上有人写了这样一篇文章:“看到郭涛跟林志颖来参加这个节目,我特别欣慰。如果他们不来,郭涛可能永远意识不到他粗暴的一面,林志颖永远意识不到他给孩子的安全感不够,对孩子照顾太少教育方法不一样,呈现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像Kimi,前一秒钟还跟你很友好,后一秒就会对你哭喊道你不准掐我的羊!但是天天不一样,天天会跟石头谈条件,说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让你用我们家厕所这就是一种交换条件,我们教育孩子有时也是这样的。”
网友这样评价也有道理,这样做有时是有问题的,确实会给孩子养成做事要先讲条件的习惯。但我觉得,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用好了,找准分寸,还是非常好用的。因为我们生活在有规则的社会,大人更熟知游戏规则,不可能给孩子完全的自由。有些是非对错必须明确,道德准则不能轻易挑战。就像我在节目里面与其他几个爸爸坐在船上时说的一样:“当爸爸的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就是要有父权。”
我们都认同社会是有规则的,但是这种规则由谁来制定?可能有人会问我,你做的就一定对吗?对孩子来说,他们也是这个规则中的一员,他们有没有权限、有多大权限来参与制定规则呢?我想说,你说得有道理,但是你误解我的意图了。在我看来,规则只是一方面,需要让孩子知道,但是不能一味让孩子服从。在石头这么大的年龄,还没有踏入社会,我要做的,只是先把他圈到规则中,让他对规则感兴趣,熟悉规则,不是强迫。同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找到乐趣,我会设定游戏规则的外延和内涵,并且找到一个互动的方式。如果你设定规则,就是为了强迫他只能这么想,那是很失败的。只有让孩子从规则中得到更好的施展与解放,这个游戏才是有益的。就像国家体制,如果在体制里人们感觉幸福又快乐,社会空气好,自己又可以张扬个性,那么他会很愿意遵循这套规则。所以我会给他选择权和自由度,但是一定要在熟知规则的前提之下。
比如我们去迪士尼玩,我说:“爸爸可以给你买三样礼物,妹妹也一样,你们自己挑。”他看到那么多玩具,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但是我告诉他只能挑三件。后来我们去逛街,孩子想要边逛边玩玩具,想把挑的三件都带上。我说:“不行,你只能选择一个。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