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救中国企业的十大定律:崩溃-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他知道自己的短板。
  一个人自信和过度自信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每个人都有很自信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过度自信的地方。怎样才能解决过度自信呢?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夸张、比较外向的人,可能就比较难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有些时候,对某些比较容易过度自信的企业家来说,需要一些强制性的安排。比如说严介和,我给严介和的建议就是,在很多具体的公司管理方面,你就用专家来治理,专家治理比你治理好,把权力放给专家。柳传志最后能够引退幕后,是因为他知道他的短处。可能精力不够用了,年纪毕竟大了嘛;可能对市场细节的敏感度不如年轻人了,你的反应不如年轻人了嘛。也许你以前反应很灵敏,但现在你老了,反应不灵敏了,牙齿没有那些尖利了,耳朵没那么灵了,眼睛开始昏花了。虽然你还能掌控战略大局,但可能细节不行了。所以,这个时候,放给别人,就是对自己短处的认识。并非表示柳传志没有自信了,反而是他自信的表现。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学学跳蚤偏执的自信与勇气
王巍:我觉得稻盛和夫的例子很好,贵有自知之明嘛!但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操作问题,不是泛谈理论。就像人谈恋爱一样,你可以听到很多谈恋爱的经验,但是每个恋爱还要自己去实践。要把偏执和过度自信分开,就像英特尔的格鲁夫讲的,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我们看到很多人偏执的成功故事,像吉利汽车的李书福。他在没有得到官方的制造汽车的牌照时也坚持走下去,最终把吉利汽车做得很成功。中国很多人是靠偏执才成就了一大批新的企业,包括联想的柳传志、国美的黄光裕、搜狐的张朝阳等。
  令我感动的一个故事是关于韩国现代集团的董事长郑周永的。他讲,小时候在农村,家里非常穷。有一次干完农活后,他躺下来在床上休息。床上不断有跳蚤咬他,他睡不着觉,感觉很痛苦。结果他就睡到桌上,不一会儿跳蚤不知怎么又顺桌子腿爬上来了。他就干脆睡在大浴缸里,身子整个泡在水里,只把脸和肚子露出来。他想,跳蚤总不能过水吧。这个时候,他眼看着一排排的小跳蚤爬到天花板上去了,有几个跳蚤对准他的肚子往下掉,一定要吃他的血才行。他当时特别感动,说一个跳蚤为吃血,花了这么多时间来对付我,我为什么就不能把事情做好呢?偏执和过度自信是有区别的,偏执是明确选择了自己的战略之后,对准目标不回头。而过度自信呢,是根本没有战略,只是根据自己的直觉体验,跟着感觉走,什么都以自己的判断为中心,潜意识里自己是全能的,对任何事情都有发言权。
  我记得,当年在中国银行,行长开会的时候问到油价变化,马上有专家解答。然后问汇率,同样一个专家又讲得头头是道。行长问到黄金,他又摇身一变成黄金专家了。而且贷款、银行管理等等无所不谈,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也没有什么不妥。我在美国银行实习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汇率专家只谈汇率,简明扼要,绝不东拉西扯。我们问他任何别的事情的时候,他说他不懂,只能讲常识。你们希望听专家的,我不能浪费大家的时间。你看,这就是专业精神。相反,我们的企业家是全能型的,一个几个亿规模的企业往往同时进入几个或十几个不同领域的项目,从钢铁、地产、卡拉OK、粮食到教育产业,全面介入,无所不包。我们不能泛泛批评企业家的不专注,他们要自我保护,分散风险,是一个特殊的政策环境和体制造成的。
  定律三过度自信乃崩溃之母
  ●过度自信即看不到或者不承认自己的短处,把信心建立在自己并不具有的力量之上。
  ●过度自信的企业家会产生一种虚幻的力量,麻痹自己的头脑,看不到潜在的危机。
  ●当危机来临时,过度自信的企业家会束手无策,自信受到极大的创伤,从而选择溃逃与放弃。
  5凤凰落地
  范棣:凤凰落地不如鸡。失败本来就是一种反差,不必怨天尤人。
  王巍:人走茶不凉,是不正常的。商业利益计算好过友情计算。
  对话五范棣VS王巍
  范棣:企业家的生存环境是高处不胜寒,有一些人能够适应,有一些人不能适应。当你不能适应的时候,特别是当你的企业面临危机、快要崩溃的时候,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你如何正确地面对外界的变化。可能原来的好多朋友一下离你远了,你如何反应?我翻阅了有关近几年自杀的企业家的资料,发现其中好多人是因为世态炎凉的反差而选择了绝路。
  孤独的原因很多,但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说,孤独主要来自于荣誉、权力和地位。当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时,当可以在企业呼风唤雨时,你的自豪感在潜意识中使你和周围的人拉开了距离,周围的人因为害怕你、崇拜你、尊敬你、嫉妒你和憎恨你而和你变得陌生。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心态,周围的人因为对你有所求而变得不再磊落,因为没有办法同你有更多的机会沟通而变得疏远,因为你主宰着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中国是个只有少数人可以先富起来的国家,大多数人还在为生存奔波。当生活中熟悉你的人们,看到你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一个企业的老总,一个身价上亿的富人,他们是没有办法一下子面对这个现实的,所以你才会感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和虚伪的表情。在中国这个讲究平等、平衡的国家,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凤凰落地不如鸡
我讲一个故事,这个企业家我不能说出他的名字。他是《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一届和第二届的十大首富之一,我记不得他是排在第几名了。那年朋友介绍我认识他的时候,事实上他的企业已经崩溃了,他号称的三十几个亿的家产全部没有了。当时,他决定到国外修养一个阶段,在香港中转的时候,朋友介绍我们见了面。他是诚心诚意地来向我请教一些经验的。我们一见如故,谈了很多的问题,他说了两句话,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他说,我今年65岁了,与别人比已经很老了。但是,与有些成功者比,我还算年轻的。所以,我一样可以东山再起。我觉得他的心态很好,至少是非常的乐观。然而,再说下去的时候,味道就变了。他说,现在自己很孤独,儿子和过去最好的朋友都离他远远的,没有人跟他,他只身一人出来的,非常凄凉。我觉得也很悲凉。一个创业者,19岁出道,奋斗了50多年,功亏一篑。之后不久,我见过他第二次,还与我讨论一个创业计划,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很多企业家曾经是高高在上的凤凰,不幸的是,后来受伤落地了,于是就连鸡都不如了。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对于这种失败的反差,心里应当有所准备,不必怨天尤人。
  

正确对待失败,才能东山再起
王巍:很多企业家一旦出事之后,怨天尤人,很少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很敬佩一个叫和田一夫的日本人,他是曾轰动中国的日本电视剧《阿信》原型家族的传人,和田一夫鼎盛时管理着日本最大的流通业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他在香港和中国大陆都是风云人物,把最新的流通理念带到了上海,建立了浦东的八佰伴百货商场。由于国际扩张过度,导致经营失败,八佰伴集团破产。这时和田一夫已经68岁了。但是他并不怨天尤人,努力东山再起。尽管年龄和精力已经不允许他从头做起了,但他在72岁时又建立了研究所,总结失败的教训,在日本巡回讲演并做商业顾问。他希望通过演讲和顾问挣钱,偿还原来的欠款。他有本书叫《不死鸟》,就表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在这一点上,我也尊重另一个中国的企业——巨人集团。史玉柱当年从电脑起家,进入房地产后碰上宏观调控加上经营不当而失败了,在珠海留下一座烂尾楼。1996年,我和北京万通集团的冯仑在上海与他讨论重组时,他自我检讨失败,谈到昔时合作者纷纷反目时动情地流下了眼泪,让我们也很伤感。但他非常坚定地认为,他一定会卷土重来。果然不久他又东山再起,进入营养品领域把脑黄金做起来了。他获得利润后,立即宣布偿还历史债务。这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很多人将这个行动看做炒作,我倒非常欣赏这种建立高标准信用规则的炒作,我看大多数企业家都难以做到这一点。企业家面对经营失败的态度,就是对待整个人生和整个社会的态度,只有在失败时才能真正表现出企业家本人的内在品格与能力。同样,对待他人失败的态度也会真实地表达企业家自己的立场。
  

为什么是朋友与忠臣背叛
范棣:说到史玉柱,我也很佩服。在中国,彻底失败之后能够东山再起的人不多。当年令史玉柱感到沮丧的,不是巨人事业的倒塌,而是跟随他创业以及他的一些最亲密的人离他远去,甚至背叛。当一个企业正在崩溃之时,令企业家伤心不解的是,往往是以前一起跟他打天下的所谓的忠臣在背后坏事。这好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王巍:我谈点个人的感受。1992年我在美国拿到学位并得到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的聘书,很有些得意。由于出国前的工作经历以及与老同学的关系网络,按当时的时髦说法是“毅然决然”地回国,成为当时金融界最早回来的美国博士,立即参与国家级大型证券公司的创建,并作为高层管理者管理了上百亿的资产和近2000名员工,而且在各项投资银行业务上都有相当大的决定权。当时年轻气盛,相信自己无所不能,也无所顾忌,陆陆续续在大学同学和过去的朋友中接纳了十几个人下海,协助安排在我的机构里面。当时大家都感觉很好,从沉闷的体制内出来,参与这样前沿的工作,而且都担任重要职务。我在同学和校友们中似乎威信也很高,居然连大学校庆都把我请上讲台了。而当年读书时,在许多同学眼里,我是连课本都不买,走旁门左道的人。
  几年之后,我离开国有证券公司下海的时候,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一切都从头开始。我发现相当多的老同学、老朋友立刻变得陌生起来,大家似乎一下无话可谈了,渐行渐远。而且,尽管我自我感觉良好,但在背后我的名声很快就坏了。在很多同学聚会的场合,我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劣迹斑斑,是一个自私傲慢的人,更要命的是说“我不会做人”。几年的工夫,人们对我的看法就截然不同了。
  过了多少年以后,我似乎明白了一些。当你人生得意时,你会丧失很多对细节的敏感,说话很随便、很张狂,会在很多方面得罪大家,而你却毫无意识。例如,有一次,许多在国家机关工作的老同学希望能一起聚聚。我就在北京的一个豪华酒店安排了宴请,之后按当时流行的规矩一起卡拉OK到深夜。因第二天早上要飞到外地,我就匆匆结账走了。多年以后,从同学那得知,因为我根本没有想到大家不能报销出租车费用,居然没有安排送送大家。可以想象,这些当了处长的师兄师姐们在寒夜里看着“暴发户”的我乘车扬长而去的背影是何种心情。
  

人走茶就该凉
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当中,肯定有很多事情你做不到位,大家替你来承担责任,因为你是同学,更因为你是领导,这很正常。但是如果“不会做人”,忽视大家的作用,高估个人能力,那么一旦你离开这个圈子以后,大家首先把所有的不是都变成你为人不好,对你进行人格评价。当时我自己确实很伤感无助,现在我就能以平常心来看了,更多地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老百姓说得好,人走茶就凉。人走茶不凉是不正常的,浪费资源不用说了,更可怕的是,你居心何在啊?不想与时俱进么?对现实不满么?我看下台的企业家要洒脱些,不要让你个人的命运主导整个企业、整个团队的命运。
  范棣:在你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的时候,真正能与你一起的恐怕也只有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出了事他们会来救你,来帮你,你们之间是没有任何交易的,没有钱的问题,不是一个交易的平台,而是一个血缘的平台。
   txt小说上传分享

企业不是一个友情的平台
但是,企业是一个交易的平台,在某种程度上说,朋友也是一个交易的圈子,而你的同事、你的下属更是一个交易的圈子。我跟着你,是因为你能给我高工资,或者给我一定的位子,一句话,你能给我带来一定的利益。当你遭难了,不能再给我那些东西的时候,对不起,我当然就走了。过去几十年里,我看到周围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太多了。
  我自身的经历也一样。在过去五年里,我负责的企业每年平均雇用超过500个人,工资相对比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要略微高一些。过去五年里,总会有几次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时候你会发现,通常是那些平时你对他不错的人的表现令你失望。不是躲避责任,就是说风凉话,要不就逃跑。起初,我也想不通这个问题。比如,你对一个人非常好,培养他十几年,你给了他很多很多的好处,从各方面讲都没有任何亏欠他的地方,但是他在你碰到困难的时候会毅然离你而去。为什么呢?开始想不通,后来慢慢理解了。所有这些人都是因为利益交易的目的才到企业来的。如果有一天他发现你这个企业对他的未来已经不构成价值的时候,他不看好你的未来的时候,他就不想跟你进行交易了。因为,你可能要贬值了。他不要等到你贬值的时候再走。
  王巍:我们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候,看到资本主义的商业计算剥去了温情脉脉的感情面纱,觉得很残酷。现在可以接受了。我们过去更多系于人的友谊、信任、情感和世故往来,表面上亲热,但局限在少数朋友圈中,而且往往没有职业交道。今天,现代人的一生与其他人的交际面已经从两千多年前的几百人到一千多年前的几千人,到今天的几十万人之多。你如何能仅仅以好恶之类的道德原则来确定彼此的交往呢?应当在符合彼此利益的商业基础上来建立基本关系,如果能提升到个人友谊层面则是缘分了。
  范棣:我认为你也是一个有人性、有个性的企业家,难道你鼓励所有的企业家都冷酷无情吗?这是第一。第二,在这种文化以及体制背景下,是不是意味着企业家不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更好一些呢?
  

商业利益管理比人性化管理易行
王巍:我们过去太多依靠人性来维持企业关系,我觉得现在应当调整,甚至矫枉过正一些也没有问题。赤裸裸的商业计算要比暧昧的人情关系更好一些。讲太多的人情,太过虚伪,大家都做不到,反而会给自己的感情造成太多伤害。归根到底,人们看的不是你的情感表达,而是你的现实效果。
  企业家的心态要非常地坚定,特别是在改革时,而改革和创新就是企业家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创新就会破坏一个大家习以为常的秩序,那么最公平的结果就是一半受益、一半受害。你做一件事情,假设100个人受到影响的话,那就是50人受益,50人受害。而受益人认为,由于社会进步,自己就该受益,也许只有5个人承认是因你而受益了。而50个受害者则一定认为,本来很好,都是因你而受害了。因此只要你干一件事,首先是50个骂,5个说好的,4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