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字与其他外贸公司和其他国内企业比,可以说中粮做得不错。如果用高标准来衡量,用中粮五十多年的历史沉淀来衡量,宁高宁觉得这个数字还是很低的。

    同时,中粮的行业很分散。哪个行业一定要发展或者不发展,必须从长远、从成长性来看。“我们通过并购、上市等不同形式开始进行资产重组,目的是希望改变ROE,这是我们的生命力所在,是我们企业和经理人能力、成绩的证明。如果我们的ROE能提高到20%,那我们的企业就是非常好的企业了,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在重组过程中,会牵扯到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宁高宁和中粮是想通过一种方法来解决集团整体业务过度多元化的问题。多元化问题短期解决不了,是不是一定要解决?也有疑问,因为多元化和不多元化本身也有模糊的限制。中粮如何在一个多元化企业之下,做得更专业、提高专业化竞争水平?宁高宁的答案是要形成几个有生命力、竞争力、有限度的业务单元,让它们慢慢去上市。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二部分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五章(5)

    宁高宁一直认为多元化企业有很多好处,比如规模、协同、社会的资源影响以及多元化带给企业发展的可能性。当然,宁高宁也不想放弃专业化的优势,虽然整体上属于一个大的集团,但每个业务单元要在经营的行业里面都很强,成为一个专业化管理的、有专业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业务单位。正如宁高宁所说,现在有些业务单元势头不错,再过两年,中粮集团可能会形成8~10个在行业里面很强的业务单位。它强在不仅是中粮集团成员之一,而是强在它自身的竞争力。如果中粮集团真正成为集团本身是控股性的小、专、精的企业,让业务单元去发挥作用,中粮人尤其是经理人团队能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往前走,就会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可能没有真正站在一定的位置和角度上来建设我们的团队——这是环境造成的。今天我们有责任把它改过来,否则我们就会生存不下去。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其他任何体制的企业没有任何区别。”宁高宁的话掷地有声。

    他接着说:“分工专业化,要求经理人的专业化。”

    从历史来看,中粮的人才结构大多从事传统业务,有着传统的技能和传统思维,会做外贸或者坐办公室的人比较多,而且有些人认为中粮家大、业大没问题。实际上,中粮到底有多少钱?有多少负债?是什么样的现金流?资金链有没有问题?在宁高宁看来,有这种想法的人并没有分析过中粮的财务报表、没有分析过中粮自身的业务。

    从2006年开始,中粮很多业务单元的业务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得再往下经营很困难。如果不去转变,会有更多的业务出现问题。宁高宁率领经理人团队从讲理念、目标、使命开始,逐步统一思想、分析中粮自身面临的环境。让宁高宁备受鼓舞的是,大家对这些理念非常认同,因为他们从分析当中认识到不改变就会面临更大的问题。不仅是投资回报低,而且内部业务的质量也有问题,特别是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会有更多问题。坐吃山空、不进则退,终会导致有一天被别人竞争掉。因此,宁高宁说“我们的人和公司都要改变”。

    “我也感觉到大家都积极地想把事情做好,其中可能会有一些小矛盾,但影响不大。再往前走,仅靠热情是不够的,我们要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宁高宁承认中粮的队伍不乏热情和积极性,但最终要看的还是自身的专业能力。宁高宁希望从2007年开始,每个业务单元都对自己的业务做一个核心竞争力分析。你的哪几手是行业里面别人比不了的,是品牌、规模还是别的什么?有些业务单元缺乏核心竞争力,怎么办?能不能形成?业务单元要在专业化分工之下来讨论核心竞争力,每一个经理人也应该不断反思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把自身所规划的东西放到业务的有机体里面,作为一个部分来经营。

    你是做技术的,是做市场的,还是做财务的?“万金油”型的人不行。这是宁高宁非常明确的一点。他说,只有分工的专业化,才有职业的专业化。如果过去中粮的经理人没有专业化,或者某些业务单元没有很专业化,这些都不要紧,因为当时的分工没有很专业化。分工专业化以后,自然就会要求经理人的专业化。

    他反复强调上述这些话,“因为专业化的分工一定会使我们产生这种要求”。

    当然,保持高的境界和精神追求是经理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宁高宁一直非常看重的。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二部分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六章(1)

    管理体系论:中粮的再造与6S管理工程

    学习华润好榜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05年3月27~28日,中粮集团在北京召开“6S体系研讨会”,特意邀请华润集团财务部副总经理魏斌做了《6S与战略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创新实践》的专题讲座,全面介绍了华润集团6S体系以及平衡计分卡(解析见附录二)原理在6S体系中的应用。当时,宁高宁、中粮集团的总会计师邬小惠以及主要财务负责人和各业务单元财务负责人等同时参加了研讨会,可见会议的重要性。

    在这次研讨会上,宁高宁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学习是推进6S体系的重要基础。”向谁学习?怎样学习?宁高宁给中粮上下找来了一个现成的“学习好榜样”,那就是华润集团。

    一直致力于多元化业务的华润集团,由于6S体系的实施和持续不断的完善,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的专业构成和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经理人团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起色,企业管理随之规范,业务经营也趋于透明。按照华润系统自己的说法,“更为重要的,是华润集团能够获得相对明晰和准确的管理信息,管理决策从而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由此才有了后来的‘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整体战略,以及多个利润中心在内地和香港的行业领导地位。利润中心专业化要求整个利润中心的专注和投入,也就是需要更加明确和细化的竞争战略,以确定业务长远发展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

    华润集团所实施的6S管理体系引起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注意。2004年夏天,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这次会议不仅通报了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而且同时请六七家企业做了重点发言,介绍经验。其中,就有华润集团主要介绍的6S管理体系。当时,中粮集团总裁刘福春也参加了会议。他回忆说,他觉得6S管理体系“有些不同,属于管理学问的范畴”。会议结束回到中粮后,他就提出“应该向华润学习”。当刘福春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宁高宁还没有上任中粮集团董事长。

    但历史的发展还是如刘福春所愿,6S管理体系随着宁高宁的上任悄然在整个中粮集团内部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宁高宁的施政报告

    要知道,6S之所以能在华润集团深入人心,并产生好的管理效果,与宁高宁的主导密不可分。事实上,宁高宁的6S理念萌芽于20世纪末,当他在华润集团刚刚开始掌舵全局的时候。

    众所周知,华润集团通过连续的资本并购来达到对行业整合的目的,至少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资金链的问题,一个是如何有效控制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无论是在华润自身还是在外界看来,显然都不是问题。所以,最重要的疑问,就是华润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机制能够形成对旗下那么多资产、那么多公司的有效控制呢?

    早在1999年5月19日,在华润集团的常董会上,已经出任华润集团总经理的宁高宁提出了“对集团业务管理和发展的初步设想”,被华润内部称之为“宁高宁的施政报告”。就是这个报告,首次提出了华润今后的管理控制模式是“6S”。

    宁高宁在这份施政报告中,首先分析了华润集团当时的状况,并犀利地指出:华润面临的挑战并不是资产规模,而是资产质量;不是多元化,而是要下决心专业化;不是短期的资金周转,而是尽快培育现金流量强的、有盈利的业务。据此,宁高宁认为,华润未来的发展都是以现有业务的有效整顿和管理为基础的。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二部分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六章(2)

    今后华润集团管理的精力和方法应该随着业务和资产配置的转变而转变,跳出原有主管二级公司的圈子,要管主要业务、主要资产;跳出原有管理贸易公司的方法,建立一套管理多元化控股企业的体系。

    正是这份施政报告,奠定了华润自1999年开始的管理模式。也是这份施政报告提出了华润初步的基础管理体系,即6S体系。这个体系以管理会计理论为基础,以财务问题为切入点,但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财务问题。

    1999年左右,华润集团的多元化业务还显得有些杂乱无序,宁高宁趁此提出了6S的管理框架。正如上文所述,6S的系统化构想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将集团及所属公司分为行业相对统一的业务单元,设计成利润中心,每个利润中心再划分为更小的利润点,并逐一编制号码(1S),使管理排列清晰,进而推行预算管理(2S),编制管理报告(3S),相应进行审计(4S)、评价(5S)和经理人考核(6S)。这一看似简单而普通的制度组合的背后,实际上影响深远。按照华润集团财务部高管的说法,6S“逐步演绎了现在华润集团平衡于集权与分权之间、多元化控股下专业化管理的组织架构”。

    一个事实是,华润集团下属利润中心的专业化最初是通过6S的号码体系来解决的,号码的编制和增减代表利润点乃至利润中心的划分和调整,但当利润中心的业务定位清晰后,号码的管理要求已经显得落伍。

    2003年,华润集团倡导6S的战略化导向,促成了6S的开放式变革,同时6S的信息化方向也开始明确。在6S战略化方面,将战略管理作为主线贯穿6S始终,并加入两个创新:一是以业务战略体系替代号码体系,二是以战略导向的多维视角完善业绩评价体系。同时,6S的定位也由预算管理或运营控制系统提升到战略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6S的变革性跨越。2004年,华润集团强调建立找差距的企业文化,引发了对6S的全面评估,6S一体化、综合化和层次化的理性思考引导6S在华润集团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入推进。

    2005年前后,宁高宁还没有“空降”到中粮集团的时候,华润集团已经有九大利润中心,管理模式无疑来自于上述的6S体系。正如宁高宁所言,华润的业务发展是没什么大的担忧了,所进入的产业,商业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下一步就是怎么顺着这个模式,把生意做大的问题。

    摆在宁高宁面前的一个现实难题是:为了多元化,不断地并购所带来的有效整合,尤其是文化整合的挑战。他曾对国内媒体沉重地说:“华润未来最大的挑战会来自于文化。”这恰恰也是超大型企业的一个最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当时的宁高宁并非像在中粮一样获得人们的青睐和赞赏,他在华润所做的努力始终得不到人们的完全信任。门户网站曾经以《宁高宁——悬崖边的巨象之舞》为题,做了一个大的专题,对宁高宁表达了强烈的质疑。在这个专题中,网质疑道:“宁高宁自称‘推崇杰克…韦尔奇’,已经在第二遍通读韦尔奇的英文版自传。确实,华润近几年所为,也有几分韦尔奇重组通用电气之风格。不过,宁高宁觉得‘更近似和黄’,其产业布局和追求目标都有效仿之味道。和黄并不是情有独钟于某个行业,李嘉诚只要认为所投资产在某个行业达到峰值,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卖掉而获高额回报。宁高宁没有产业情结,并不刻意‘必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产业’。宁高宁到底是追求‘产业领袖地位’还是‘公司根本价值’,他的回答是‘公司价值’。”

    其实,更多的人显然并没有深刻认识到6S是华润集团的核心管理体系,而正是这个管理体系将多元化与专业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为6S是将多元化业务与资产划分为战略业务单元,并将其作为利润中心进行专业化管理,同时推进业务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二部分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六章(3)

    6S涵盖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其目的是使华润集团管理模式与业务种类繁多和资产层次复杂等具体情况相适应,由管理法人企业转到管理主要业务与主要资产上来,并通过集团多元化控股的整体架构推进利润中心的业务整合和战略管理,从而逐步培育核心竞争力、形成行业领导地位。

    6S为企业正常发展保驾护航

    6S适合不同层面、不同管理基础的公司

    如前文提及,宁高宁在华润的时候,华润在多元化战略过程中部门过多,管理混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向通用电气学习经验,开始运用6S与平衡计分卡管理系统。宁高宁新执掌面临转型的中粮时,中粮也同样有着华润当初的问题。因此,宁高宁在中粮集团运用6S管理体系,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中土畜2005年经理人年会期间,宁高宁与中土畜的经理人做了一番长谈。其中,有人就6S向宁高宁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您在华润的时候,结合华润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6S管理体系。6S管理体系现在通过发展也经过了几个阶段,在第二阶段的时候,就引进了国际上现在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如平衡计分卡。华润集团实施这个体系的时候,从现阶段效果来看评价都很高。我想宁董事长从华润到中粮集团,有一些理念也会带进来。那么,我想问董事长,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国有企业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应该有哪几个方面需要提高?”

    对这个问题,宁高宁给出了很鲜明、很直接的回答:

    “不是说公司管理一定要到什么水平才能用6S,它是相对柔性的结构和方法,应该能够适合不同层面、不同管理基础的公司。6年前华润推行6S的时候,实际上华润当时的基础管理水平也不高,我觉得当时华润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今天的中粮差很远。中粮目前财务系统做得很严格,但是我认为中粮财务系统只是一个内部运营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很细但不是战略推动系统,这是最大的差别。为此,我才希望引入6S。”

    在宁高宁看来,在经营管理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创造的方法。他说他有一次遇见韦尔奇,谈到华润集团怎么实践平衡计分卡,以及平衡计分卡的方方面面,可是韦尔奇竟然并不知道什么叫平衡计分卡。由此,宁高宁很感慨地认识到,万变不离其宗,好的管理方法是可以自己创造出来的,因为道理是相通的。他说:“根据中粮和中土畜现在的管理水平,目前引入6S管理系统是非常容易的,一点都没有距离,而且我觉得会有创新。”

    如此看来,作为一套成就了通用电气,也为华润顺利转型立下大功的6S,在宁高宁看来,很简单,很直接,就是一个工具。也许正是他这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