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人不识宁高宁》作品相关 《谁人不识宁高宁》内容简介

    本书由著名企业家王石倾情作序推荐:

    ……在这本关于宁高宁的专著中,最吸引我的是作为企业领导人,应该如何“从团队第一、集体力量、凝聚人心开始,营造一个环境,营造一个文化,来推动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宁高宁在这方面的探索,对我颇有启发。……我乐于向更多企业界的朋友分享这样的观念,也相信从关于宁高宁的这本书中,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

    自2004年12月底,前华润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宁高宁被国资委的一纸任命空降到中粮集团任董事长之后,宁高宁就以其丰富的经营管理智慧开始了中粮的新转型与再造之路。

    在1999年主掌华润集团以来,宁高宁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怎样带领华润这样一家“买空卖空”的中间商实现软着陆,转向实业发展,为此,他一直在坚持做两件事情:一是华润内部的重组和变革,一是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并购和扩张。也因为于此,他获得了“中国摩根”的称号,成为了中国企业家群体中的一位重量级领袖,也备受公众们关注。

    如今,这位“中国摩根”从香港空降到皇城根下,面临着中粮集团的108个挑战,他该何去何从?本书以大量一手和较为翔实的资料和内容,向读者披露了宁高宁的经营管理智慧:他的经理人与领导力观、他的品牌重塑观、他的企业文化观、他的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观、他的战略观,以及他对一个企业组织系统的变革与再造等等。从中,你将首次发现宁高宁的商业哲学和商业智慧。

    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专门剖析宁高宁商业管理思想和企业再造谋略的著作。

《谁人不识宁高宁》作品相关 《谁人不识宁高宁》作者简介

    韦三水

    中国品牌营销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三十度空间传媒董事总经理兼总裁、《第一财经日报》专栏作家。

    财经作家、产业经济观察者、现代新国企论提出者。曾先后受训于英国《金融时报》-北京大学、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等高级财经新闻班。

    从2004年致力于企业史和未来国企分化与再分化的研究和写作,已出版“三水企业研究书系”系列专著之《中粮命运》、《燕京…天下》、《夏利中国》等专著。

    即将出版三水商业思想笔记之《总部问题——破解企业成长危机的密码》(暂定名)、《最后的营销——品牌如何借踏板起跳》(暂定名)等著作。

《谁人不识宁高宁》作品相关 《谁人不识宁高宁》目录(1)

    第一篇从香港华润到“皇城根儿”下的中粮

    第一章周明臣退休,宁高宁接掌中粮

    周明臣与中粮集团12年

    “周总已经离开中粮”

    中粮12年转型路

    “中国摩根”宁高宁

    宁高宁与华润18载

    宁高宁开出的“诊断书”

    第二章“空降兵”宁高宁调研中粮

    将“跑鞋”接过来穿上

    书生意气

    空降兵

    宁高宁怎样带领中粮前进

    中粮缺什么

    中粮将走向何方

    第二篇宁高宁“七论”与中粮的108个挑战

    第三章战略与转型论: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生存

    中粮必须转型

    转型,是战略上的转型

    团队的向心力是转型的主要动力

    中粮的转型需要耐心

    中粮转型就是要做行业领导者

    要处在行业价值链的最高端

    做行业领导者,撬“20/80”利润杠杆

    宁高宁的“中粮新战略地图”

    中粮愿景:确立主营行业领导地位

    战略与执行:二者需要辩证思考

    宁高宁“九条”:定义新中粮

    中粮的战略与执行

    宁高宁的“九条”

    第四章经理人与领导力论:中粮的未来一定是从此开始的

    定义经理人

    企业的未来一定是从职业经理人开始的

    放牛娃要放好牛才能过上好生活

《谁人不识宁高宁》作品相关 《谁人不识宁高宁》目录(2)

    一定要做个高境界的职业经理人

    作为“底线”和“红灯”的《十四条》

    什么样的经理人才是好经理人

    向种橙者李嘉诚先生学习

    评价经理人

    经理人评价体系:五步组合论

    五步组合论是内部管理各环节间的逻辑关系

    企业发展与组合论

    用组合论管理企业

    第五章培训与学习论:中粮的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

    建立学习型组织

    培训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课程

    培训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方法

    总部必须是学习型组织

    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

    培养领导力是不可替代的环节

    培养领导力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

    做好学生是一生的事情

    最终要用关系行为来管理中粮集团

    最后要成为行业专家

    专业性已经成为中粮的一项紧迫任务

    井冈山学习:在心里落下一颗种子

    第六章管理体系论:中粮的再造与6S管理工程

    学习华润好榜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宁高宁的施政报告

    无异于一场管理革命

    6S工程开始改变中粮

    6S为企业正常发展保驾护航

    6S适合不同层面、不同管理基础的公司

    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

    第七章企业文化论:重塑中粮与文化“生产力”

    企业是个有生命力的整体

    好人吴恩良

《谁人不识宁高宁》作品相关 《谁人不识宁高宁》目录(3)

    企业文化与生命体

    企业组织发展的高境界

    文化是最低的成本动力

    要不断地学习与创新

    问计韦尔奇:“何谓人才?”

    中粮的未来就是对员工的态度

    不学习就跟不上队伍

    中粮态度:一种崇尚的生活方式

    “新中粮”不是梦

    崇尚的生活方式

    第八章品牌重塑论:中粮变脸与宁高宁的108个挑战

    新中粮:“自然之源,重塑你我”

    最打动我的是那片阳光

    自然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宁高宁的108个挑战

    中粮品牌的背后是一群人

    换标是一个管理过程

    我还是那句话,信则灵

    企业的品牌发展与商业逻辑

    用哲学的思维来重新定义中粮

    向星巴克学习

    今天做的工作必须对企业形象有利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第九章协同效应论:中粮多元化业务存在的理由和好处

    大企业、总部与业务单元

    一个整体的企业才是大企业

    既考验总部决策者又考验业务单元负责人

    低到尘埃里,能开出花来

    扁平化的职能结构

    打造“大业务、小总部”的工作流程

    第三篇资本杠杆与中粮帝国的全价值产业链

    第十章宁高宁的“资本论”:“头脑比金钱更重要”

    认知资本的力量

《谁人不识宁高宁》作品相关 《谁人不识宁高宁》目录(4)

    华润啤酒为何变成了一只大老虎

    开始征服世界的啤酒商:SAB+米勒

    头脑比金钱更重要

    中粮大势:“炼金”粮食产业链

    中粮集团做到了全价值链

    重组资本平台,打破业务限制

    第十一章重组“大鳄”:不断演绎“中粮造”

    重组中土畜

    1+1》2的可能

    重组中谷

    最大粮油流通企业诞生

    入主新疆屯河之前后

    中粮全面接管新疆屯河

    重组方案一波三折

    重组屯河,注资金更输入理念

    中粮的事业就是新疆的事业

    资本布阵西部,宁高宁意欲何为

    使中粮成为一家高价值公司

    非碳酸饮料应该是中粮发展的一个重点

    入主深宝恒联手万科,中粮打造地产旗舰

    未来将充盈到200亿~300亿元的资金规模

    联手万科,中粮地产演绎强强联合

    出击新能源,中粮打造新增长点

    做中国生物能源行业的领导者

    借助新能源平台实现中粮转型

    尾声继续中粮新命运

    附录一中国企业全球领导力探寻:一个迫在眉睫的命题

    附录二全面解析平衡计分卡

    附录三中粮换标、品牌定位与企业转型

    附录四在相互催化中共同进步

    后记以学习的态度做一名忠实的记录者

《谁人不识宁高宁》作品相关 《谁人不识宁高宁》序(1)

    乐队指挥

    ——我看宁高宁

    王石(万科集团董事长)

    宁高宁先生和我有多年交往,算是老朋友。他以前长期工作在华润,而华润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虽然所占比例从绝对值看并不高。2004年年底,他从华润集团总经理职位上调任中粮集团董事长,中粮是世界500强企业,摊子大。他从香港到北京后,我们见面机会少了,但我依然关注着他充满激情的改革举措。中粮和万科在房地产领域也有一些合作。

    在我看来,高宁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推动国有企业向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变革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到美国留学,是工商管理硕士,后来在香港工作,非常了解现代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规律。华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企,虽然它确实曾经有一些政策资源优势,但在不断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华润已经成为在机制、习惯、文化上和市场经济接轨的现代企业。高宁到中粮后,在不少方面又推动了这家央企的改革与创新。我相信,了解宁高宁的管理思想和实践,不仅对国企,对更广泛的中国企业都有借鉴意义。

    这些年,不少经济学家都指出,一个国家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家才能。这方面,我比较同意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才是最重要的制度(institution)安排,政府的政策决定经济中其他政策安排的质量。在政府提供了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基本制度安排后,决定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才是企业家才能以及整个企业的管理、运营和文化。例如,如果不是中央决定在深圳创办经济特区,今天深圳的很多优秀企业家,根本就不会有出头之日和用武之地。

    但是,同样是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为什么有些企业走向了注重治理、依靠创新的现代化的道路,而有些企业还是摆脱不了封建主义、权贵资本、家长制一言堂、喜欢投机等等阴影?这的确和企业家的追求、境界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企业家才能固然重要,企业家的精神和追求更为关键。如果把企业比做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企业家的精神和追求就是他的灵魂。无论是和宁高宁交流,还是进行业务合作,我都感到,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企业家,这使他领导的企业总是充满活力,而不是僵化呆板、按部就班的官僚组织。

    关于企业家,人们总是习惯引用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他看来,企业家经常“存在一种梦想和意志”,“存在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他求得成功不仅是为了成功的果实,而是为了成功本身”,“存在创造的欢乐,把事情做成的欢乐,或者只是施展个人能力和智谋的欢乐。这类似于一个无所不在的动机……寻找困难,为改革而改革,以冒险为乐事”。

《谁人不识宁高宁》作品相关 《谁人不识宁高宁》序(2)

    这些气质在宁高宁身上都存在着、闪耀着。我认为,凡是有这些气质、勇敢探索和创新的企业负责人就是企业家。我不同意那种把国企领导人都当做“官员”的看法。

    同时,我认为,由于国企的特殊性,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其最重要的特征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而是如何把创新精神变成整个组织的行为。马克思说过,一个单纯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国有企业企业家的能力,更像是一个发挥组织、协调、带动作用的乐队指挥所拥有和锻炼的能力。他和私人企业的“老板”不同,员工也不是为他个人“打工”。他如何凝聚、激励整个组织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这是一门大学问,远远不是一般的政治思想工作所能解决的。

    这也就是领导力的问题。

    在这本关于宁高宁的专著中,最吸引我的不是“中国摩根”凭借资本力量加速产业整合的故事,也不是如何确立有长远规划、坚定方向的战略定位和切实可行、可以度量的管理体系的经验,而是作为企业领导人,应该如何“从团队第一、集体力量、凝聚人心开始,营造一个环境,营造一个文化,来推动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宁高宁在这方面的探索,对我颇有启发。

    在21世纪的全球商业竞争中,我认为,单枪匹马的个人主义将会被团队合作的组织力量所代替。联想、万科等企业在这方面一直在思索和实践。创业型企业家能不能自觉实现这个转换,不仅会决定企业的前途,也会影响他们自身的价值。我乐于向更多企业界的朋友分享这样的观念,也相信从关于宁高宁的这本书中,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一部分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一篇

    从香港华润到“皇城根儿”下的中粮

    2004年是国资委动作频繁的一年。这一年,最值得人们关注、最具有争议性的要数人事方面的动作:在国资委轰轰烈烈地公开招聘央企高管的同时,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央企老帅们的退休运作。其中,就包括中粮集团的前任董事长周明臣。接替他的是华润集团前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宁高宁——一位在资本运作上长袖善舞、被媒体称为“中国摩根”的、最具职业经理人精神的新商界领袖。

    “冲锋的时机,就是告别的时机。”美国的报业家纽哈斯的话多少让人感觉到岁月的匆匆流逝。周明臣在中粮集团的12载,是中粮集团转型和再造的12载。通过这种转型和再造,中粮集团从当初一家纯粹的外贸公司一下子变成了拥有自己产品和实业的集团公司,并从1994年开始连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名单中。这不能不说是周明臣的丰功伟绩。

    然而,中粮集团的转型和再造,并未随着宁高宁的到来戛然而止;相反,宁高宁掀起的二次转型和再造比中粮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深刻和彻底得多。

    从香港华润到“皇城根儿”下的中粮集团,宁高宁曾自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降兵”。但随后的他,却能高屋建瓴,不断地以活跃的商业思想和雄辩的智慧激荡着整个中粮集团……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一部分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一章(1)

    周明臣退休,宁高宁接掌中粮

    周明臣与中粮集团12年

    “周总已经离开中粮”

    2004年12月28日下午,中粮集团会议室,周明臣被宣布退休,原华润集团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