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战神之吕布-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睿啦季椭荒苎≡袢Π镏≡虻苟浚骄∪耸露烀褪钦飧鲆馑肌�
“果然父子连心,吕布我儿的意思,也就是老夫的意思。这大汉的天下,只能掌握在大汉天子手中,任何想要染指社稷神器的人,都将被消灭,这就是我们这些大汉男儿的命运。”丁原一字一句的说着,显然是下定了决心。“众将听令,高顺,你连夜率领本部五千兵马赶往黄河渡口,务必将其抢占,同时传令张扬,尽起并州之兵,前来支援。”
就在丁原众人商量定了下一步行动计划的时候。在洛阳城中,新的大将军府中,李儒和董卓也正在密谋。
“大将军好消息,我们的二十万西凉援兵已尽到了。”李儒满脸堆笑,来到董卓的身边。
“是吗?既然已经到了,为什么还不进城?我有了这二十万援兵,到时要看看朝野之中,还有那个不识相的敢龇毛。”听了李儒带来的消息,董卓满脸的振奋。显然这些日子,董卓也觉得依靠自己带来的三万凉州铁骑,以及新近归附的五万北军,有些镇不住场面。现在董卓听到二十万援兵到来的消息,终于一颗心放进了肚里,顿时有了掌握乾坤,独断寰宇的感觉。
“呵呵,大将军,是我不让援兵进入洛阳的。”看着董卓,李儒露出了一个阴险的笑容,董卓对于李儒这个笑容很熟悉,知道李儒又要实行什么阴险的计划了,也并不着急开口,果然李儒后面的话,令得董卓眉开眼笑,大声称妙。
第一百零九章 洛阳2
第一百零九章
“大将军,您现在坐拥二十万大军,执掌大汉神器,天下诸侯看见大将军雄踞洛阳,威震天下,哪一个不动心,那一个不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性大将军这样威风?所以眼下朝廷虽然平静,但是暗流涌动,许多针对大将军的策划,已经开始实行。而大将军现在需要的,就是震慑群雄,使得天下所有打坏主意的诸侯,都感到胆寒,从而树立起强大的威信,这样大将军才能称霸天下,而没有后顾之忧。”李儒眼中露出神秘一笑,看着董卓,等待着董卓的反应。
“恩,你说的确实不错。洒家三万凉州铁骑进入洛阳,到了现在,也只不过堪堪控制住洛阳的局势。可是真要号令天下,称霸天下,的确困难无比,不知李儒你有什么好办法?”董卓虽然心中兴奋不已,面上却做出淡定的神色,向李儒请教。必定董卓现在一旦稳住洛阳的局势,就很可能一下子行霸天下,但是只要稍有闪失,也会落得的死无全尸的下场,这就由不得董卓不加谨慎。
“在下已经为大将军想好了两条计策,有我李儒这两天计策,大将军足可以称霸天下。这第一就是让李傕郭汜分兵两路,一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洛阳周围城池的控制权,彻底控制洛阳周边,这样一来我军就在洛阳彻底扎下了根基,即便有其他诸侯想要染指洛阳,也变得困难无比。而另一路大军,则开往长安,长安乃是大汉龙兴之地,民富国强,易守难攻,先秦吞并天下之根及所在,大将军若是的了长安,则三辅之地尽归大将军所有,到那时大将军进可虎视中原,吞并天下,退有三辅雄关可割据一方,到了那个时候,大将军雄霸天下,实力之强无人能够撼动。”李儒堪堪而谈,说道高兴之处,竟然止不住眉开眼笑,好像董卓的霸业,只在他言语之间便可完成一般。
“李儒你说的没有错,不过我刚入洛阳,执掌朝廷不过数日,这样大的动作,怕是朝臣们不会同意吧?”董卓虽然狂妄,但是身为武人,和那是士子学者想必,总觉得自己低了一头,现在董卓即使当了大将军,对于那些执拗地文人,还是免不了有些担心。
“将军执掌兵事,只需发令即可,何必和那些酸儒商议,那些人平日里饱食终日,只知道夸夸其谈,哪里懂得是么治理天下,此事当将军当断则断,万万不可延误,迟则生变。”李儒倒是和董卓不同,根本看不起那些所谓的名门之后,天子门生。
“不错,这件事情就照你说的去做,我准你拿我的令箭传令李傕郭汜,即刻行动,不得延误。等我真正掌握了长安和洛阳,我倒是要看看,还有谁能和我抗衡。”董卓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以最快的动作,掌握天下形势。
“大将军,我今天要献给您的第二策,就是专门对付这些文臣士子的。大汉立国以来,因为高祖惧怕将领拥兵自重,故而重文轻武,大力提高文臣的地位,而打压武将的地位,以至于那些士子,一个个自以为圣人门徒,高傲自大,桀骜不驯。大将军执掌朝政,要想减少麻烦,就必须像秦始皇那样,清洗朝中文臣势力,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朝廷的纯洁性,树立大将军无上权威。”李儒隐隐的一笑,狠辣之情油然而生。
“是啊,说真的洒家已看不惯那些自以为是的文臣嘴脸,但是杀人总要有个由头,我若随便杀人,怕是会引起朝野不满,必定我来到洛阳时日尚欠,还需要巩固根基。”董卓虽然杀伐果断,然而文臣在大汉朝的地位特殊,即便是灵帝在位,虽然有党锢的纷争,但是也没有敢对朝中的文臣下死手,所以对于这件事情,董卓还是很有顾虑的。
“呵呵,大将军放心,我李儒做事,怎么会没有轻重,让大将军背黑锅呢?”说到这里李儒突然掉转了话题。“大将军觉得刘协此子如何?我观此子聪颖,有君王之像。听说灵帝死前,曾有遗诏要传位于此子。”李儒此时,倒是显出对刘协很感兴趣的样子。
“嗯,这件事情洒家也是听说过,不过这件事情与洒家有何关系?”看着李儒突然提起刘协,董卓倒是有些不解。
“嘿嘿,大将军明日可在朝议之时,与朝中诸位大臣商议废立新帝之事,到时候那些不满大将军的大臣,必定会跳出来反对,到那时大将军再拿出灵帝的遗诏,当场宣读。如此一来那些反对大将军的人,就变成了反对刘协做皇帝,反对灵帝的遗诏。届时大将军可以以叛逆之名,将这些大臣统统处死,自此之后,朝堂之上,还不是大将军一个人说了算么?”李儒偏着脑袋,嘿嘿笑道。
“你说的有理,可是我们哪里来的灵帝的诏书?”董卓看着李儒,有些发痴,显然现在的董卓,还没有进入手握权柄,执掌天下的状态,所以做起事来还有些束手束脚。
“大将军请看这是什么?灵帝的诏书,属下已经为大将军准备好了。”说着李儒从怀中,取出了一张明黄色的绢布,交给了董卓。
董卓伸手接过李儒手中的绢布,展开一看之下,竟然下了一跳。原来这竟然是一道圣旨,上面还加盖了灵帝的玉玺。董卓再看这圣旨上的意思,一下子明了了,这竟然是一封,让刘协继位的传位诏书,不过这并不是董卓的吃惊之处,真正让董卓吃惊的是,这张圣旨上,竟然指名道姓的写着托孤与董卓,希望董卓能够辅助刘协,中兴大汉。
这可就了不得了,本来董卓进京,不过是奉了何进的命令,可是有了这张圣旨,董卓的身份就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刺史,而是大汉朝真正的托孤重臣,厚实的顾命大臣。这顾命大臣的权力极大,在皇帝不能亲政的时候,几乎可以享有皇帝的一切权利。
董卓拿着这张圣旨,翻来覆去的在手中把玩,久久也舍不得放下,好像这张圣旨有着多么的珍贵,虽然董卓心里也明白,这圣旨不过是李儒捣鼓出来,欺骗天下人眼球的而已。
要是死去的灵帝,知道自己的传位诏书,在董卓手里有了这样一张翻版,而且自己的幼子刘辩也终于可以登基称帝的时候,灵帝会作何感想?不过无论如何,灵帝临终的寄托,董卓还是最终帮助灵帝完成了,从这一点上来说,董卓也算是灵帝冥冥之中的托孤重臣了。
“大将军,现在虽然一切尽在我军掌握之中,但是任然有不少的变数,大将军不可不防。我军虽然军力强盛,但是诸侯之中丁原,袁绍以及袁术却都不可小觑。将军还需防备一二。”看见董卓的神情,李儒忍不住又出言提醒道。身为军师,李儒深刻的明白,无论如何都不可小觑自己的敌人。
“哈哈哈,李儒你放心吧,丁原不过老朽而已,我早晚必杀之,至于袁绍袁术两兄弟,他们若是合成一股,我尚且忌惮三分,然而他们兄弟离心,有哪里能够和我为敌,不过是些宵小而已,我弹指间就可以让他们灰飞烟灭。”董卓哈哈大笑,对于这几个人却是并不在意。
第二天一早,洛阳皇宫之外人头攒动,要上朝的官员,都早早的来到了皇宫之外等候。不过来到这里的,却并非都是官员,大多是官员们带来的仆役,护卫之类。试想能够上得了朝的,都是大汉王朝的高官,谁家了不是仆役门人一大堆,有些喜欢显摆的官员,自然会带上很多随从前来。
当然带仆役随从的,其实只能是大汉朝庭的小官,像董卓,丁原以及袁绍这种大汉朝的实权人物,来到的时候,却是直接带来了自己的卫队。也是没办法,现在的洛阳争斗的厉害,不多带点人么,这些人还真得不敢随便出门。
终于朝议开始了,董卓大马金刀就率先走了出来,往堂上众人面前一站,抚摸起自己肚皮。
“诸位,本大将军入朝以来事必躬亲,兢兢业业为我大汉做事,然而各地纷争不止,天下百姓仍旧不得安居乐业,本大将军思虑良久,终于得知我大汉朝的问题,不是出在别处,而是出在朝堂之上。我等想要中兴大汉,就要率先改革这大汉的朝堂。”董卓绕了一个弯,自以为得意的看看众大臣们,马上就有和董卓亲近的官员随声附和。
“大将军说的对,这大汉的朝廷是该改改了,也只有大将军才能完成这种改革的创举,令得大汉朝旧貌换新颜。”众人人望去,这个附和董卓的官员,乃是董卓新近提拔的陈二狗。
这陈二狗本来是个地皮,后来家里人使了些钱财,让这陈二狗在洛阳城混了个守门的差事,却不成想这陈二狗一发不可收拾,竟然靠上了董卓这颗大树。
原来当日,董卓大军抵达洛阳后。却看见洛阳城门紧闭,竟让将董卓拦在了城外。必定洛阳乃是国都,守城的官兵看见有大军到来,很自然的关闭了城门,可是这陈二狗却是不同,趁人不备,带了几个地痞,竟然悄悄开启了城门,将董卓放了进来。
这下子,陈二狗可是发达了,董卓为了对他表示赞许,决定要升陈二狗的官。可是董卓进入洛阳,守城的自然就变成了西凉兵,让陈二狗再去守城门显然不行,必定有了这次的经验,就算陈二狗想去守城门,董卓也不放心啊。不过看见陈二狗能言善辩,董卓就让陈二狗做了个文官,专门负责上朝的时候,找大汉朝的大儒名流们抬杠,这样一来倒也发挥了陈二狗的特长,而且地皮和文士也不是一个路数,陈二狗上任以来,倒是也为董卓在朝堂上出了不少力,这不现在看见董卓开口,陈二狗马上就附和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章 袁绍跑路
第一百一十章
听见陈二狗的附和董卓只是淡淡地一笑,接着说出自己的改革大计。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少帝自登基以来,昏庸无能,上不能服众臣之心,下不能体恤黎民百姓,以至于朝野失德,酿成十常侍之乱,更使得大将军何进往死,可见以少帝之才,实在不能匡扶时机中兴大汉,所以我董卓秉承上天爱民之德,决定效仿上古圣贤,行废立之事,辅助有德君王重振汉家江山,不知诸位以为如何?”董卓将自己准备了一夜的说辞抛了出来,一下子就震惊的所有文武大臣神色巨变。
本来这些大臣们就觉得,董卓不过一个山野匹夫,因为巴结十常侍才混了个西凉刺史,已经是小鸡变凤凰了,却没有想到董卓的运气真不是盖的,大模大样的跑到洛阳,竟然遇到十常侍和何进同归于尽,这董卓竟然依靠手中军力强大坐上了大将军。在大臣们想来董卓已经顶天了吧,却不成想,董卓的胃口不止于此,现在连皇帝他都想随意废立。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是让董卓这样闹下去,大汉王朝还不成了他董卓的茅坑,董卓香辣什么屎就拉什么屎?
不过这话对于众文武大臣而言,也就是心里想想,绝技不敢说出来,必定董卓大权在握,随便杀个把人董卓并不看在眼里。不过这倒不是说,天下就没有人敢惹董卓,这不董卓刚一说完,旁边的丁原就站了出来。
“大胆董卓,你是什么东西,竟然敢擅自议论废立天子?你这等乱臣贼子,有何面目站在这庙堂之上?”丁原此时已经怒不可遏,虽然丁原对于董卓这个人很有意见,但是却也没有想到,董卓竟然这么的猖狂。
“哼,我董卓是什么东西?这话也是你丁原可以说的?你难道以为,就凭你那几万人马,可以与我抗衡?告诉你,我杀你丁原,如同杀一只狗。”看见丁原暴跳,董卓气焰更是嚣张。
就在董卓说话的空档,大殿外面一阵甲胄碰撞之声传来,原来董卓一早,就在大殿之外准备了甲士,只要话头不对,就可以立即动手。听见殿外传来的甲胄之声,许多原本被董卓的话激怒,就要上来围攻董卓的大臣们,都脸露难堪之色,将到嘴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怎么?董卓匹夫,你是想在这大殿上动手么?”就在此时,突然一个洪亮的从丁原身后传来,一个伟岸的人影,就从丁原身后闪了出来,挡在了丁原和董卓之间,此人正是吕布,吕布手按剑柄,向着董卓踏出一步,这一步之间,董卓就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冰窟窿一般,浑身寒意森森。刚才嚣张跋扈的形象一扫而空。
董卓看着吕布,不由自主的退后几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的失态,大感恼怒,就要拔剑出鞘,招呼殿外的甲士进来厮杀。
正在此时,却是有人伸手按在了董卓拔剑的手上,阻止了董卓的动作,董卓回头一看,阻止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儒。
“将军不可,此人乃是丁原之义子,并州军第一猛将吕布是也,此人勇武,天下无双,将军若是在这里和此人动手,怕是我等都不会有活路了。”李儒将手按在董卓的手上,来到董卓身边,对董卓轻轻耳语,却是着实吓了董卓一跳。
作为武将的董卓,自然也听过吕布的勇武,只是董卓一时和丁原置气,却是把这吕布给忘了。一想到那些关于吕布的可怕传说,董卓心中一个咯噔,只能把火气压了下去。
“哼,董卓逆贼,我们袁家世世代代受到大汉恩典,岂能与你这等逆臣为伍,你我之间的仇怨,日后自有了断。”看到吕布的出现压制住了董卓的嚣张气焰,袁绍忙出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说了句狠话,站在了丁原旁边。
要是吕布不出现,袁绍是断然不敢站出来和董卓翻脸的,必定面对董卓藏在殿外的西凉兵,袁绍没有把握自己一定能活着出去。不过现在不同,有了吕布出面,而且显然董卓非常忌惮吕布,这就给了袁绍一个机会,一个争取大义名分的机会,袁绍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可以让自己扬名的机会。
看到董卓今日的表现,袁绍已经明白,自己是不可能和董卓同殿为臣的,不过这样也好,董卓越是嚣张,越是跋扈,树敌也就越多,而袁绍就越容易争取到盟友,从而袁绍越能通过打到董卓获得利益。
“哼,袁绍小儿,你又和能耐在此叫嚣,难道以为老子杀不了你么?”董卓看见袁绍嚣张,轻蔑的笑了笑,并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