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5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间一个杆子。这种犁地方式适合平原地区使用,杆子能保证田地犁得平直,两头牛齐头并进由于杆子没有弹性在中间拽着,走不偏也比较容易驾驭,所以效率也较高。
  然而在第三天的时候,周仁望着一望无际光秃秃的耕地,开始唉声叹气。
  秦峰就不明白了,“少说数万入了仓,这一季的粮食就足够周家庄一年吃喝不愁,您老怎么愁眉不展?难道有人剥削?”
  “不不不……。”周仁急忙摆手,“弘武朝吏治清明,官员不会剥削俺们,士族也不敢犯法。”
  “那您老愁个什么劲?”
  “谁会嫌弃地多……。”周仁道:“村子里只有十余头牛,如今的田地已经到了极限,无法再开垦良田了。”
  秦峰恍然大悟,原来是农民想要更加富裕一些,那么地就要更多一些,但是受制于生产力的不足,无法拓展出去了。
  所以秦峰也开始愁眉不展,他身为大秦朝的皇帝,心里的确也想要拥有更多的耕地。“多生孩子少种树!”
  “也只能如此了!壮丁多起来后,也能多种些地。”周仁道。
  秦峰则是在想,怪不得后世初期的时候没有计划生育,没有机械化的前提下,还是人多力量大。
  整日里,秦峰就是皱着眉头思索。
  辛宪英看到后,娇呼真是幸福烦恼。
  “曲辕犁!”秦峰在这一天的下午,终于舒展了眉头。原来他在后世戏剧学院的时候,参演过古装剧,道具中有曲辕犁,虽然秦峰不知道具体的部件如何制作,但记住了模样。这里有许多有经验的农夫,比划一番,或许会有所收获。所以,秦峰立刻找到了周仁。
  “曲辕犁!”周仁吃惊不小。
  曲辕犁出现在隋唐,是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代表性农具。曲辕犁推广之后,更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耕地的质量。直辕犁的发明。昭示着农耕时代的到来。而曲辕犁的发明,则是掀起了传统农具新的一页。它标志着耕犁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时期。此后,曲辕犁在千年的时间里。成为了耕犁的主流犁型。
  周仁大喜过望,立刻找来了十几个有半世纪耕作经验的老头子,拿着直辕犁给秦峰看。
  秦峰依照记忆,在实物上一一指出,“这里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这里叫什么?”
  “辕头!”几个老头回答的时候,心里惊疑不定,心说你小子连名称都不知,你改的什么曲辕犁真的有效果?
  “原来叫辕头呀,那么在这辕头上。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大概这么大……。”秦峰比划了一下,道:“这几处一改,不仅能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直辕犁在耕地的时候,回头转弯不够灵活浪费大量时间,起土费力。所以效率不高……。”
  几个加起来有三四百年耕地经验的老头一合计,“好像有道理!”
  周仁道:“这又不费劲,找几个木匠,赶紧改装改装。用用不就知道!”
  于是乎,老头们急忙找人开始改装了。
  这一天下午的时候,世界上第一架曲辕犁问世了。
  村中的壮丁依旧在拼命的犁地。而老头子们则来围观。下地的时候,秦峰喊道:“一头牛足以!”
  “咦。省了一头牛!”
  辛宪英摸出手绢为秦峰擦汗,“爷。到底行不行。”
  “一定会成功的!”秦峰直接拿起玉手,自顾自的擦了起来。
  辛宪英脸红,看在皇帝为农业出力的份上,她也就暂时任由秦峰握住自己的手。
  “驾驾……。”
  曲辕犁下地,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见那犁盘果然灵活,滴溜溜转动间泥土便四散,还能够将土块打散。
  一众有着几个世纪犁地经验的老头们,眼睛瞪的越来越大,白胡子也在不断颤抖。
  只见起土轻巧了许多,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犁出去一百多步。
  重心低了,自然就省力了,没见搬东西都弯腰吗。
  “成功了!”秦峰孩子一样跳跃了起来,又去抱宪英。
  看在曲辕犁的份上……。辛宪英气鼓鼓的想到。
  当秦峰又一次去抱的时候,顿时抱了个空,望着躲到一边的宪英,尴尬挠了挠头,转过身去的时候。只见村里百多老头,扑通扑通跪了一地。
  秦峰吓了一跳,“这是干什么?快快快,快起来!”秦峰就去搀扶周仁。
  谁知周仁挣脱拜道:“神农氏在上,禾山先生,您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大事!禾山先生在上,请受小老儿一般。”
  “请受吾等一拜!”众位老者一起拜道。
  有了这曲辕犁,就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开垦更多的良田。良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赐予农民更多良田的人,那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岂能不拜。在这些老人的心中,秦峰已经直追上古的神农氏伏羲了。
  “不不不……。”秦峰双手连摇谦虚状,心里则是乐开了花。地多了,爷的国库也就更加充实了。打仗都不用动用刀枪了,吃粮食就耗死敌人了。
  然而加起来有着几百年犁地经验的老人们,对秦峰的谦虚十分不满,在他们看来,能够造出这样农具的已经是圣贤了。
  周仁激动的说道:“神农氏制造了直辕犁,让俺们能够在土地里刨食吃饱饭。禾山先生制造了曲辕犁,能够让俺们农民从此富裕起来。禾山先生是圣贤之人,是有大智慧的……。”
  “快快起来!”秦峰只是说道。
  辛宪英也在一旁用史笔记录:弘武元年九月,弘武皇帝化凡身禾山制造了曲辕犁,改变了农耕的格局,未来,我大秦朝就能够开垦出更多的土地,养育更多的子民。只是这一项创举,就能够与圣贤相比。“弘武皇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男人,怎么懂得这么多所有人都不懂的东西?”每每创举的秦峰,强烈的神秘感,深深吸引着辛宪英,这也是她迁就秦峰重重“缺点”的根本原因。秦峰想一块磁石一样,深深吸引着她。
  然而,就在这时,咔嚓一声响动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秦峰发明的曲辕犁其中的一个部件四分五裂,曲辕犁顿时瘫痪了。
  吾靠!秦峰顿时肝胆俱裂,心说什么情况!人们已经将爷抬到了万丈高处当圣贤了,你给爷来这个,爷摔下来,岂不是也跌个四分五裂!
  一众犁地经验三四百年的老头脸色大变,“呜哇!这曲辕犁是驴粪蛋子表面光,中看不中用!”
  辛宪英立刻换了笔锋:昏君,弘武皇帝自以为是,做了个破犁……。(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140709205912753,投出一张宝贵月票。
  感谢:神啊赐我个处吧,投出一张宝贵月票。
  感谢:天天不堵车,投出两张宝贵月票。
  感谢:旺旺滨,投出一张宝贵月票。
  感谢:汗床酷毒,投出两张宝贵月票。
  感谢:天空的音律,投出两张宝贵月票。


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才不能跑

  曲辕犁坏了!
  中看不中用!
  禾山诓骗百姓,假冒伪劣!
  秦峰顿时从圣贤直坠万丈成了凡人,跪拜他的老头子们一个个主动站了起来,古怪的眼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秦峰实在无法忍受这些加起来上万岁的老头们的“幽怨”眼光,急忙呼道:“快快,拿上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这曲辕犁绝对不会有问题的,一定是安装上……。”秦峰绝对不相信后世用了上千年的家伙会有问题,有问题能够经受住一千多年的考验?然而在众人老人家“幽怨”的目光下,秦峰依然是垂下了头。
  周仁还是情愿相信秦峰说的是真的,他急忙拿过曲辕犁检查了起来,“哇呀,是犁壁坏了,不是曲辕犁不行!”
  秦峰闻言,立刻昂起了头,喊道:“爷就说嘛,这曲辕犁一定没有问题的。看看,是犁壁坏了,一定是这单个部件的质量有问题,曲辕犁是没有问题的!”
  老头们犁地半个世纪,看犁贼准,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十分不好意思的行礼,“吾等错怪先生了!”
  辛宪英童话般的大眼睛眨了眨,急忙撕下昏君那一页,跐溜放到了手袖里。由于脸皮薄没做过坏事,下意识中背手望天,哼哼起小曲来了。
  犁壁坏了可不是小事情。
  犁壁对于犁具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极大的作用。它是犁在土层中翻土的部件,表面光滑。可将犁起的土轻轻地翻到一边,使土落成整齐的垄坎。而不致造成堵塞。
  同一时间,西方世界的农民就缺乏这种犁壁。因此。西方的农民在犁地的时候,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停下来,从粗糙的犁上抓下土和杂草。因为没有光滑表面的犁壁,犁起来的土大部分堵在前面成了一堆。
  因为没有犁壁,西方的农民不得不面临两个艰难的选择:一,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铲平犁头前堆砌的土草。二,增加耕牛的数量,用巨力强行破开土地,直到一次性犁出足够长的距离。
  所以。我国犁地一般只用一头牛,很少超过两头牛。而西方农民,为了在有限的耕种时间里开垦更多的土地,通常要集资购买六至八头牛用于犁最普通的地。然而牛也是需要养殖的,多了患病的机会也会大增,还需要留出牧场。乃至于,西方牧场比农场多,更有许多运气不好的农民死了牛倾家荡产。
  可见犁壁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秦峰超越数百年搞出了曲辕梨。这种犁的效率很高,但对犁本身的质量要求也很高,铁质犁壁很快就会磨损、裂缝坏掉。只有铁匠才能冶铁打制铁器,农民势必要多次购买或是修复。这样一来还是大大增加了成本,削弱了效率提高后的收获。
  原来是当下的材料无法承受高效率,这就如同只能承受一千转的机器。突然加大到两千转,不散架才怪。
  搞明白后。秦峰摇头道:“这样不行,要用精铁。也就是钢!”
  “精铁!钢?”虽然周仁第一次接触这个字,但经验让他理解,他艰难的摇头道:“一位铁匠一锤一锤的敲打铁胚,辛苦一个月千锤百炼,才有几斤钢,不是用不起,是用不上。”
  秦峰感叹工艺落后,繁琐,不以利推广。他猛然想起,后世一个近代的剧本。剧本都是很详细的,也变演员能够了解角色的各个方面,好代入。剧本中有一位钢铁厂的技术员,正好有描述一种炒钢法。
  “炒钢法?没听说过。”周仁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
  “铁匠一定懂得。”秦峰笑道。
  于是,为了曲辕犁,为了更多的土地,周仁作为里正,揣着自己的任命书前去涿鹿县城。如今的冶铁是属于国有的,所有铁匠都有户籍,寻常人家可不能冶铁,那可是杀头的大罪,所以要去县城通过官方渠道去请。
  来日,一个五大三粗,胳膊跟秦峰腿一般粗的中年铁匠马济,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炒钢法?你要是忽悠俺,浪费俺的时间,那可是大罪?”马济铜铃眼瞪得跟典韦有一拼说道。
  秦峰微微一笑,描述起来:“我们用陶为壁,作出耐高温的钢炉,将铁融化,不断加入矿粉升温。由于当前的条件不足完全液化,所以要不断的搅动,杂质会很快沉底,钢水就会成型……。此乃半液态炒钢法,而你千锤百炼,是固态冶炼的自然钢法!”
  “固态!液态?”马济有些相信,但更多的是质疑。
  秦峰也懒得多说,立刻着手实施。
  为了缩短时间,秦峰用成型的熟铁为原料,融化成了铁水后,再撒上木炭、煤粉等为渗碳剂,这两种又是助燃增温剂,钢炉中高温渗碳后,一炉钢水大功告成。
  “制作模具,就能够缩短打制耗费的时间!”秦峰举起自治的模具,在马济眼前晃了晃。
  马济的眼睛早已经溶解到钢炉里面去了,“我的祖爷爷呀,这一炉子液体真的是钢水?可要比我一年锤出来的都多。”
  倒入磨具中,由于犁壁需要一些弧度,但凝固七八成的时候,轮到马济施展铁匠技术的时候了。
  叮叮当当一番敲打后,平整带有弧度的钢制铁犁问世了。
  “这是钢,真的是!”马济打了十几年铁,铁矿、生铁、熟铁、钢,他一样就能看明白。他死死抓住了秦峰的手腕,猩红的眼睛瞪着,“快,再仔细教我!”
  秦峰吃了一惊,手疼的厉害。
  谁知马济突然松开了秦峰的手,左右转圈中自语道:“我只是一个小铁匠,没有资格知道这种炒钢法。”他悄悄对周仁说道:“钢是很重要的物资。此人大才,他的炒钢法足以改变整个铁匠行业。前往不能让他走!”
  周仁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里正,但头脑还是灵活的。“举荐人才!此人能够发明曲辕犁,又有炒钢法,一定还有更多的知识,能够辅佐我大秦朝!”
  于是乎,周仁一方面款待秦峰,一方面暗中急急忙忙去涿鹿县报官。
  涿鹿县,县衙。
  县令管贡得到周正的报告后十分震惊,“曲辕犁增加开垦良田的数量,几百铁匠千锤百炼得到的钢。也抵不过一个人进行炒钢法!”他感到此事极其重大,正好圣驾就在沮阳。
  于是,管贡一方面派人快马上奏沮阳的圣驾,一方面带着三班衙役,火速赶往周家庄。“禾山这样的大才绝对不能走掉!”
  快马一鞭,只是二个时辰,涿鹿的使者就跑了百里外的沮阳。
  “报……!”使者灰头土脸撞进军机处,拜道:“涿鹿加急密报!”
  “别是出了什么大事吧?”圣驾这几日不见踪迹,庞统忍不住嘀咕道。
  徐庶火速接过来一看。顿时脸色大变,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众位军师顿时心里有些发紧,一起站了起来,围了过去。“真的出大事了?”
  本来摸着胡子的贾诩,差点拽下来一把,起身后一把就从徐庶手中抄过了密报。庞统抓了个空。
  “啊!”贾诩脸色也是大变,指着密报道:“此事。足以改变天下的形势!”
  “这么重要!什么事!”庞统一把抄了过来,惊的一摸朝天鼻。道:“果然,世间竟然还有比我庞统更厉害的高才之士!”
  于是乎,密报在诸位军师手中流传。军师们的智慧,岂能不知曲辕犁和钢的用处。
  徐庶哆嗦道:“此事若是真的,我大秦朝又可以扩耕地一倍,就算今后遇到大灾,百姓也能衣食无忧。粮食充足,则国力强盛。”
  荀彧道:“世上竟然有如此精妙的炒钢法,如此大规模炼钢,就能够武装军队,有钢刀、钢甲,武力强盛。”
  古代士兵多皮甲,有些不穿甲,就算是盛世的时候也是如此,不是穿不起,是产量不足穿不上。如今有了炒钢法就大不相同了,批量列装军队不在话下。
  贾诩眼中寒芒一闪,道:“精通此法的人一定是隐世大才,若是不能为我所用,就要尽快斩草除根,以免被敌人用之!”
  “有道理!”众位军师点头。
  于是,徐庶去行宫求见弘武皇帝,被许褚告知皇上困乏,不见,有军国大事军机处自行商议。于是徐庶拍板,派贾诩、庞统一老一小,去请这叫禾山的人。若是请不来,就当时抓起来。
  贾诩、庞统出城的时候,涿鹿县令管贡已经来到了周家庄。
  三班衙役入村,立刻封锁了周家庄,所有村民各回各家,所有小孩各找各妈。
  管贡带着十几个衙役,来到周仁的家中。动静挺大,秦峰不知发生了什么,就在院中目视到来的管贡。
  管贡七品县令,没有资格入朝,所以不认识秦峰。然而面对大才之人,他带足了恭敬,首先行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