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无疆-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招募人手,一边还要加强训练,张克楚这段时间忙的脚不沾地,不过一想到自己的实力在慢慢增强,他就觉得再累也值得。

至于补给军械粮草,火药弹丸这些事情,自然是由王胖子去办理了,不过当他从步军司衙门回来之后脸色可是黑了好几天——步军司这帮家伙太黑了,一桶五斤的火枪火药,便开价二十两银子,至于炮弹和火枪弹丸就更贵了。眼看着五六百两银子就这么没了,王胖子觉得比从自己身上剜肉还心疼。

不过张克楚却没一点节俭持家的意思,每天光是用于训练的火药都要耗费好几十斤,要是出海的话,更费——那些火炮用起火药来才叫一个猛。

到了四月二十五日这一天,殷秀秀那边准备妥当,两艘大海船满载着修建营寨的各种材料,与张克楚的克敌号战船一同前往飞崖岛。

“大人,我想出来了!”这天傍晚,张克楚正在船楼上吹着海风,喝着小酒,与郭玉郎谈天说地,却见菲利普兴冲冲的爬上船楼,一脸兴奋的喊道。

“哦?这么快就想出来了?”张克楚有些意外地问道。郭玉郎茫然地看了看张克楚,又看了看菲利普,不知道他俩在搞什么鬼。

“嗯!我还做了个样子,大人请看!”菲利普献宝似的拿出一个铁疙瘩,张克楚接过来一看,做的还挺精密,不过没有木柄,但看结构似乎可行。

“这是龙头,燧石就卡在这里,大人您看,扣动这里,龙头被这压杆抬起,继续再扣,这龙头就跌落下来,这里是压簧,龙头受压簧之力与这片挡板摩擦,火花溅射,引燃火药。”菲利普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果然如同他说的一般,他指着挡板前面的小铜管说道:“这里有个活动的铜片,只有龙头落下时,铜片才偏到一旁,平时也就不用担心火药从这里泄露出去了。”

“很精巧,不错!”张克楚对于这个发火装置非常满意,不过他又想到一个问题:“这东西制作起来,想必很麻烦吧?”

“若是熟练的工匠,倒也不怎么麻烦,费事的就这个铜片,既要开合自如,又要严丝合缝。”菲利普是钟表匠出身,这样的机械装置对他来说小菜一碟,但是对于旁人而言就有些难度了。

郭玉郎看了半天,隐约猜到这是用来做什么的了,他眼前一亮,对张克楚说道:“原来他要工具和材料,便是做这个,这若是改到火枪上,岂不是一件利器?”

“呵呵,正是为火枪所做,西洋人已经有了,咱们也不能落后啊。”张克楚沉吟片刻,对菲利普说道:“尽快做出把手统来试验下,有什么问题也好改进。”

菲利普答应一声,乐颠颠的去了。

第26章 大风渐起

不几日,船队到了飞崖岛,张克楚稍作停留,第二天便率领战船往西而去,目标是早都选好的——宿岛再向西南去有数个偏僻海岛,土王拉哈玛的老巢便在那些海岛上。

至于菲利普,张克楚让他留在了飞崖岛上,专心先把燧发枪造出来,为此他还专门请殷秀秀给予照顾,对于这个要求,殷秀秀欣然答应了。

过了宿岛之后,克敌号转而南下,第二天傍晚到了那几座海岛附近,张克楚下令停船抛锚,他可不想在夜里在岛上乱转——那些土人肯定会用陷阱长矛来欢迎自己的。

用过晚饭之后,张克楚召集了各队队长,筹划明日登陆之事,分划妥当之后,各自歇息,只等明日一早上岛厮杀。

可是第二天摩拳擦掌杀气腾腾的众人分批上岛之后,发现岛子上已然空无一人,那土人筑的草屋俱在,然而无论男女老幼,一个人影都不曾发现。张克楚又派人往其他各岛查看也是如此。

“怪了,这些土人难道飞上天了不成?”曾大牛纳闷地说道。

张克楚捡起一个陶罐看了看,摇头说道:“他们又没有翅膀,能飞到哪儿去?这四周都是大海,除非全都跳海死了……不过,肯定不会的。要我猜,一定是有人把他们转移走了。”

“莫非是西洋人?”郭玉郎迟疑问道。

“西洋人?也许吧。”张克楚皱眉想了片刻,心里总觉得不对,如果拉哈玛说的是真的呢?西洋人把他的族人都抓了去?可是据他说有好几百人呢,怎么可能一艘船就能运走?再者说,会转移到哪儿去呢?这里几乎可以说是大宋海疆的腹地,当初那艘西洋船能偷偷溜进来已属不易,再带上那么多人,岂不是自寻死路?

然而不是西洋人,又会是谁呢?土人的大小船只,几乎都用于去攻打飞崖岛了,这些岛上的土人没有外人帮助,肯定是离不开的。

总不会是外星人吧?

“走吧,咱们去下个目标。”想不通的事,暂时先放到一边,张克楚对郭玉郎说道:“看看那里的情况是否和这边一样。”

※※※

傍晚时分的一场细雨,使得新汴城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水雾之中,然而雨停之后海风轻拂,这水雾便渐渐消散了,凉爽的海风使得人们因为闷热而烦躁的心情变得轻快起来,这正是一天中难得的好时刻。

不过在幽静的皇宫里,赵轩的心情并没有因为这场细雨而变好,他伫立在望归楼的栏杆前,一手持卷,一手轻轻的拍打着栏杆。

他是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此时未着冠冕,如漆般黑发只用一枚玉环束于脑后,两道长眉斜飞入鬓,一双细目却微微眯着,笔直挺拔的鼻梁下,双唇紧抿。

一袭素净的云绸长袍衬着他单薄的身躯,袖口的金龙随着他手上的动作乍隐乍现,偶露峥嵘头角。

在他身后的几案上,一炉素香袅袅浮动,晚风过处,淡淡的香雾飘至脚边,望之如神仙中人。然而赵轩却知道自己并不是神仙,他也不想做神仙。

他只不过是这座巍峨富丽的皇宫中的一个过客罢了。

自十五岁登基以来,赵轩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座皇宫,他在这里接见臣子,庄重的举行各种仪式:祭祀祖先、册立皇后,接受外国使者的朝贡,严肃的聆听五位国公议政——然后在他们拟好的各种文书上盖上玉玺——仅此而已。

赵轩很清楚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这种傀儡的身份从一出生便已经注定,所谓皇帝,不过是一个听上去很美的称呼,他的父亲如此,他的祖父也如此,甚至曾祖父……

大宋已不是赵家的天下,从南渡吕宋之后,皇帝就越来越沦为一种象征,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象征意义甚至越来越微弱。

赵轩不甘于做一个傀儡,他仰慕的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开疆裂土一言九鼎,麾下百万雄师,坐拥天下唯我独尊——然而现实却是他如同被幽禁一般十年未曾踏出皇宫一步。

就如同廊下金丝笼中的鸟儿一般。

这种要挣脱牢笼的冲动始于何时,赵轩其实自己也记不清了。然而这种冲动犹如一颗种子,不停的滋长,最终牢牢的占据了他的内心。不过赵轩从来没有表现出来,他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心里的秘密,只是用他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观察着周围,看云卷云舒,看潮起潮落,却不让任何人从自己的眼中看到那一抹狂热。

赵轩很善于伪装自己,隐藏自己的喜怒,这一点是谁教会的并不重要,也许是环境使然,也许是他无师自通。他的聪明之处就是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聪明,诗词曲赋过目成诵,书法绘画自成一家,他通音律好调琴,喜老庄常论道。年少时该有的顽皮胡闹一样不落,成人后风流倜傥堪称大宋第一帅哥——所有这些都让那五位虎视眈眈的国公逐渐放下了警惕之心,就在上个月中旬,协政院院首靖国公陆鼎奇终于同意他出宫视政,这是自六十七年前“移庭宫变”之后,第一个能够走出皇宫的皇帝。

所谓视政,不过是把幽禁在皇宫里的傀儡放出来示众而已,然而六十多年前的废帝,也就是赵轩的叔祖赵琰利用视政的机会,暗中积蓄死士,借着一次移动龙庭的机会发动宫变,试图一举刺杀五位国公,但是由于准备仓促,且被亲信之人告密,反被五公趁机废去皇位……

对于这次宫变,知晓的人并不多,赵轩也是听母后很隐晦的提起才略有所知,他对于这位鲁莽的叔祖并不钦佩,却感动于他试图夺回属于赵氏权柄的渴望,或许就是从那时起,他才逐渐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尴尬地位,并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

自那以后,赵轩依旧认真的学习着老师传授的任何东西:经史子集、诗词文章,书法绘画音律甚至于方药,天文地理却从来没有帝王治国之术。直到有一天,他在皇宫中接见了一名西洋人。

从这个名叫亨利的洋人口中,他知道了许多从来未曾听过的事情,但唯有一件事让他记忆最为深刻:西洋人也有皇帝,有国王,他们互相攻伐,彼此吞并,在海洋上厮杀,在陆地上厮杀,不断扩张,不断强大。这让赵轩心中隐藏最深的那个冲动,越发迫切。

然而他当着内监、侍卫和宫女的面,毫不留情的将亨利嘲笑了一番,那些话即便是通译也觉得太有损大宋的名声,以至于偷偷的加以篡改了。

也许正是这番话,使得协政院的五位国公,渐渐地放松了对赵轩的警惕,直到最终同意了他出宫视政的请求。

不过赵轩自此常召亨利入宫,与其捣鼓一些西洋玩意儿,在监视赵轩的那些人看来,不过是些奇技淫巧迷惑心志的东西,然而只有极少的人知道,这位亨利并非普通的西洋商人,而赵轩与之接近,也并不是玩物猎奇那么简单。

“要想重新夺回权利,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被赵轩赐名李孝亨的亨利曾如此说道:“在战乱中寻找机会,用你们汉人的说法,是浑水摸鱼。”

他的官话说的非常流利,不过只有在没有旁人监视的情况下,他才会用官话直接与赵轩交流。听到这句话之后,赵轩几乎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他其实很想补充一句:“乱世出英雄。”然而他什么也没说。

于是,入岁之后,几乎被大宋遗忘的土番群起作乱,往常循规蹈矩的西洋人也露出了狰狞的獠牙,曾被大宋水军赶得远走他乡的海盗们更是一夜之间呼啸而来。

垦殖开荒的海岛被土人洗劫一空,大宋的子民被屠戮残杀,海上的商船遭到海盗和土人的双重打击,货物被抢掠,商人吊死在桅杆之上,往日平静的海面,不时响起隆隆的炮声,浓浓的硝烟背后,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乱象。

南洋大宋,这个强大的帝国似乎一下就陷入了动乱之中,虽然这动乱如风中青萍,才刚刚渐起涟漪……

而伫立在望归楼上的赵轩,看到又是怎样一副画卷?他的嘴角微微的弯起,手中的书卷忽然被他抛向空中。

书页翻飞,在落日的余晖中宛若一只折翅的蝴蝶,于暮色中飘飘落下,凝着雨水的草丛很快打湿了纸张,封面上那几个字晕染开来,依稀,是《花间集》。

第27章 中伏

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宁静的小岛。这里没有花岗石的峭壁,没有岩石,甚至连沙滩也没有。森林一直伸展到海边,高大的树木俯身在海面上,激起的浪花飞溅着枝叶。

“有什么发现么?”张克楚扶着船楼边上的护栏,对正在用千里镜观察海岛的郭玉郎问道。

郭玉郎把千里镜递给张克楚,说道:“没看到有土人的迹象,你自己看看。”

“不应该啊。”张克楚举起千里镜向海岛上望去。圆圆的镜片之中,是一道曲折的海岸,一般的海岸不是一片广阔的沙滩,就是成堆的乱石,可是这里的海岸却和别处不同,它是一道边缘,上面生长着美丽无比的树木。海岸比水平面稍微高一些,这片肥沃的土壤下有着花岗石的基层,风雅宜人的森林生长在上面,和生长在荒岛内陆上的一样牢固。

然而除了偶尔掠过视线中的海鸥,张克楚没有看到岛上有任何生物。

战船继续沿着海岸前行,驶入一个不知名的海港,与其说是海港,不如说是个狭窄的海峡,那些岸边的树枝几乎擦着船上的船帆。出了这个海峡之后,有一个土人修筑的简陋码头,圆木在潮水的冲刷下晃动着,仿佛只要踏上一只脚,整个码头就会崩溃坍塌。

“此地地形于我们不利呀。”张克楚握着千里镜说道:“告诉兄弟们,等下要小心行事。”郭玉郎也点头说道:“密林之中,最易隐匿行迹,看来有些棘手。”

自从宿岛西南未找到土人之后,克敌号便一直西行,沿途搜索那些偏僻小岛,有的岛上已是人去屋空,有的岛上却盘踞着许多土人,不过在克敌号强大的炮火之下,土人的抵抗显得微不足道,除了给他们贡献了二百多个战功之外,只杀伤了克敌军七八个兄弟。

然而让张克楚有些意外的是,这些岛上几乎都是青壮土人,老幼妇孺却一个不见,审讯俘虏也没能得到答案,于是这个问题就被搁置下来了。

码头通向密林之间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在码头周围,还有两艘破烂得几乎要沉入海底的小舢板,一间四面漏风的破茅草房子矗立在码头旁边。

“大人,请让我等先行开路。”吴孝祖手持朴刀跳下船舷,那码头晃了几晃,终究还是没跨,他的十几名部下也纷纷下了战船,顺着小路向前搜索。

“大牛,带着你的兄弟跟上。”张克楚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火枪和腰刀,对曾大牛说道,仅仅是朴刀队前去,他是不放心的,虽然看上去这个岛上可能并没有土人。

当曾大牛带着他那七个弓箭手也上岸之后,张克楚对郭玉郎说道:“你和你的火枪队留下来接应,我总感觉这岛上有点问题。”

郭玉郎说道:“还是我带队去吧。”

“不必争了,你只管监视海面,一有异状,马上鸣炮示警。”张克楚说道:“岛上的事,我想亲自弄清楚。”他看着树林密布的海岛想了想,说道:“最多傍晚,我必带队归来。”

郭玉郎见他意志坚决,便不再争执,目送张克楚下了船之后,召集部下准备火炮,火枪,自己到船尾楼上举起千里镜观察四周。

张克楚率领部下顺着小路前行,道路两旁的树林非常茂密,稀疏的阳光透过树荫洒落下来,林中除了被惊起的飞鸟和偶尔跑出来的小动物,显得非常寂静。

然而越是如此,张克楚内心中的不安就越是强烈,他让一名手下追上了最前面开路的吴孝祖,命令他放慢速度,加强戒备。

“楚哥哥,有什么不对么?”珍珠紧挨着张克楚低声问道。

张克楚摇了摇头,他也不是很确定,不过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当他们来到一片林中空地时,张克楚看到了数十个圆形的茅草屋子,这些屋子简陋的木板门敞开着,窗子也是如此,从中可以看到屋子里堆放着许多金银,吴孝祖的几个部下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到了屋子里,其中一个大汉抓着大块的银锭冲吴孝祖喊道:“发财啦!这满屋子都是金银啊!”

曾大牛见状也要往空屋里去,却被张克楚喊住了,他对屋子里的兄弟喊道:“都放下,快出来!”

话音未落,只见一团烈焰从林中飞来,落在那茅草屋上,顿时燃起熊熊烈火。屋里的兄弟急忙丢下银锭向外跑来,然而一支利箭迎面射中了他,他挣扎着走了两步,颓然倒在草屋前面。

此时更多的火把投了出来,草屋接连被点燃,其中一间似乎还埋藏了火药,只听一声巨响,火光冲天,碎片横飞,一名未及逃出的兄弟全身是火的跑了出来,在空地上扭动了几下,便蜷缩着倒下了,身上的烈火却还在猛烈的燃烧着。

“吴孝祖!带你的人冲到林中!所有土人格杀勿论!”张克楚见四面都有飞出的乱箭,急忙下令道:“大牛,把他们找出来!火枪手准备!”

吴孝祖见中了埋伏,几个兄弟瞬间惨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