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校园:陶宝宝的掘金时代-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不过……谁说四个专家就不会同时打眼了?

 ;。。。 ; ;
第274章 赵老师
    三人聊着聊着,节目就开始录制了,

    跟现场直播节目不同,当主持人走上台后,并没有和观众们微笑打招呼,而是拿着一个资料夹整理起来,翻翻看看。

    接着,一个带着胸牌的工作人员向大家简单说了说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待会儿录制时不要台下打闹、尽量不要大声说话,把手机关掉,和鼓掌时的声音要大等等等等。

    “嗒,嗒,嗒。”

    几盏强光灯骤然点亮,几个工作人员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不多时,几位专家和嘉宾分别走上各自座位。

    李老师,现任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文史研究馆馆员,文物鉴定专家。

    赵老师,现任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著名学者,文物鉴定专家。

    马老师,著名史学家。文物鉴定专家,

    安老师,著名学者,史学家,文物鉴定专家,中国国家历史考究学会会员,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

    嘉宾就不用说了,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有最近走俏的明星,有娱乐节目的主持人等。

    “咦,这期赵老师也来了?”陶宝宝忽然一惊,心道:“不会是因为我的蝴蝶效应吧?”

    “赵老师和李老师不都是你的师兄师姐么?怎么他们来了你不知道?”马汉不屑道,

    “恩,虽然是我的师兄师姐,不过他们平时比较忙,我们见面机会也不多,况且我也没有他们的电话,他们来不来我不知道也正常。”陶宝宝笑道,

    “马汉,节目快开始了,少说话。”王朝拉了马汉一把道

    马汉撇撇嘴不在说话,

    然而就在节目正式开始录的时候,后台突然上来一位工作人员,跟现场导演低声说了几句,

    之间现场导演叫停后,便来到台上,和赵老师说了一下,赵老师起身对大家说了声抱歉,便匆匆离开了。

    时候陶宝宝才知道,原来赵老师离开是因为得知了他之前一直在苦苦追寻的一件物件的下落,而且那物件的拥有者也打算出手,激动万分的赵老师这才离开,

    “呼,还好还好,看来没因为我改变,我记得赵老师没有参加这期节目的录制么!”陶宝宝见赵老师匆匆离开,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不过不知情况的观众们,见赵老师离场,现场敦实响起一些议论声,

    这时,主持人清脆的嗓音响起:“请大家静静,赵老师有一些私人的事要去处理,咱们先把开始和结尾的掌声录一下,谢谢配合。”

    在主持人一番开场白后,啪啪啪啪,掌声如雷,紧接着,主持人又说了结束语,摄像机虚空一走,再次录制了大家鼓掌的镜头?接着。正常节奏的录制开始,她介绍了嘉宾,介绍了专家组,“好,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第一件藏品……”

    持宝人是位女性,她手持一细长条的画盒走上台,将展品放在铺了墨绿色绒布的展架上,掀开扣,轻轻将其取出。这是一把扇子,

 ;。。。 ; ;
第275章 扇面
    准确地讲,重点显然是扇面了,一副洋洋洒洒的水墨画。粗略一看,确实有那么几分味道。水墨纸本,款识:秋云散斜照,落叶舞西风。

    主持人问:“这件藏品您是在哪得到的?”

    中年女性略显紧张道:“是前几年我爱人出差时,跟几个朋友在路边小摊儿上买的,那个摊子上大都是书法字画,他朋友选了几幅山水图,我爱人则买了这柄扇子。后来,有个稍微懂行点的朋友来家里见了扇子,说不错,但我俩也不懂,就想拿来找专家帮着鉴定一下。”

    那边,专家组坐着的安老师意味深长地笑道:“当时花了多少钱?。

    中年女性犹豫了一下,道:“五百多点,记不清了。”

    主持人道:“呵呵,好,下面请几位嘉宾上台鉴定一下,给你们的报价

    嘉宾都是外行看热闹,我们也就没听,而是围在一起低声讨论起来。

    其中一个相声演员嘉宾,“你们先说吧,”

    另一个嘉宾喜剧演员笑道:“你先问别人干嘛呀,我们要说假的,你是不也跟着说假的?大家都别说话。让他先猜,省得他投机取巧,哈哈。”

    那相声演员假装生气道,“好,我猜就我猜,根据我多年在收藏界摸爬滚打的经验,这扇面应该属近代,从感觉上看,八成是真迹。”

    那个喜剧演员意外地看他一眼:“行,看来没少下工夫,我也这么认为,是真迹,你们觉得呢?”

    另外两个嘉宾也道:“画工很好,应该是真迹无疑了。”

    “您看呢?”台下,王朝征询着陶宝宝的意见,原本王朝是要管陶宝宝叫师叔的,可陶宝宝坚持不同意,说叫小陶就行,不过尊师重道的王朝还是觉得不妥,最后干脆什么也不叫,只是用上了敬语,一直“您!您!”的。

    陶宝宝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马汉在一旁不屑道:“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什么叫不知道?”

    “呵呵,就是我也不太清楚。”陶宝宝不以为意的笑道,

    “马汉,你看呢?”王朝问道,

    “当然是真的。”马汉不屑道,

    ……

    台上,主持人和嘉宾哈哈笑笑地讨论完了藏品,于是乎,后面的大屏幕开始播放关于扇面作者的介绍,“溥儒(1896~1963),字心畲,号西山逸士,清道光皇帝曾孙,恭亲王欣之孙,载滢贝勒的次子。幼即究心艺事,诗词、书法,秀逸出尘。工山水,以南宋为宗,喜用熟纸,临摹马夏一派,淡雅有徐,气魄不足。与张大千起名。解放前去往国外,以卖画为生”

    几分钟后,此扇面到了专家评委团的手中,不过陶宝宝估计,他们几个人是提前看过东西的,也提前商量出了结果,不然万一在台上出现拿捏不准的情况,节目还录不录了?恐怕也就是刘军和赵老师等几个底子深的专家才敢不看藏品就直接上台做节目吧?

    万众瞩目中,拿着此扇的李老师先说话了,“如果你爱人是花五百多元买的,那肯定是捡了漏,溥儒的行书秀逸挺劲,用笔轻重疾徐,起伏顿挫,极富变化,尤其是行气间特别有一种清逸绝尘、萧散飘逸的气韵,无疑,此扇面很符合他的笔法,是真迹。”

    持宝人脸上一喜:“谢谢专家。”

    最后专家估价三万元左右,

    其实,如果放到拍卖会上,五万元估计也能拍出来,不过专家也说了,是保守估计。

    “看看,我就说是真的吧?”那名相声演员笑道,

    又是一番掌声过后,主持人道:“下面,有请我们的第二件藏品。”

    。。。

 ;。。。 ; ;
第276章 臆造品
    在摄像机的跟随下,从后台来的是一个年纪不大男青年,他手中捧着一只酒杯,看上去很漂亮,珐琅彩的。

    主持人道:“能说一下你这件藏品的来历吗?”

    男孩道:“这是我在米国上学时,从国外古董市场买回来的,当时花了两万美元。”

    他似乎对酒杯的来历也略知一二,不等别人说什么,就迫不及待地讲解起来。说的也是头头是道,这个男青年分析,此应为乾隆时期之物。

    李老师呵呵一笑,点头道:“行,查了不少资料。”

    不多时,酒杯被男孩恭恭敬敬地送到了专家评审团的桌面上。几个老师上手把玩了一会儿后,

    一位老师道:“很抱歉,一善堂,款为清代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民窑瓷器堂名款,分别见于青花凤纹碗、蓝地粉彩牡丹纹盘、碗等器物上,并不是你所说的乾隆时期,不过,乾隆时期有一款和此物极为相似的东西,名一喜堂。从你这件东西的外形色,我们以为这件物品属粉彩制品。只不过做的较为精细罢了。”

    李老师接话道:“而且东西不老,最早不会过民国,价值也就在几百元左右。”

    青年很是失望的道了声谢谢后,便拿着酒杯下去了。

    “好,有请下一位藏友带藏品上场。”

    走上台的是位中年男人,手抱一个长方形扁盒子。面上是描金的竹林图案,看不出是何物。听主持人让他做自我介绍和简单描述藏品的来历,便道:“这东西是从我一个好朋友手里收来的。”

    他将木盒子摆在展架上,慢慢掀起盖子,露出一个好像是砚台的东西,它镶嵌在木盒里,似乎把盒子扣过来也不会掉下,旁边,还有一块白色的东西,圆形,不知作何用处,“朋友说,这是个砚盒,里面有砚台,也可以装笔装纸,包浆也不错,肯定是老东西,所以,拿来劳烦各位专家鉴别一下。”

    “你是多少钱收来的?”

    中年男子道:“五万。”

    这边,王朝对马汉道:“你不是要收文房四宝吗?”

    马汉笑道:“师兄,严格的讲,这东西也不属于文房四宝吧,砚盒?你见过有这么大的砚盒吗?还是木制的?还是这种离奇的造型?反正我没见过,谁爱买谁买。”

    没等王朝说什么。马汉便卖弄道:“不用看了,这就是一现代工艺品。连仿的都算不上。”

    王朝也点头道:“我也觉得是,没见明清时期有这种砚盒啊?”

    “您看呢?”王朝又问陶宝宝道,

    马汉一撇嘴,“不用问她了,肯定又是一句不知道”。

    陶宝宝微微一笑,没说什么,也不生气,

    台上,那名中年人满脸期待地把砚盒抱到了专家面前。李老师看了看,把东西递给了其他人,另几位老师摸了摸盒子表皮,研究了一会儿。

    几人窃窃私语地商量了一阵后,最后还是李老师说的话,“您说这砚盒肯定是老东西?我估计您是从包浆上看的,但咱们先抛开这点不谈。说一说这盒子的造型,据记载。像您这件东西,明清时期还尚未现过,无论是做工、木制、结构、造型,还是砚盒表面的绘画,都不对,可能是造假者故意做出的噱头,想以奇制胜吧。”

    中年人一脸不信。

    李老师笑着安慰道:“不过。砚盒的制作水平和绘画水平还是蛮高的,很精细,很精致,包浆也裹出了几分老玩意的味道,嗯,我们商量了一下,估价一千块上下吧。”

    “可是……”中年男子刚想说什么,

    另一位专家接口道:“不会错的,是臆造品,砚台的材质也不对。”

    ……

    。。。

 ;。。。 ; ;
第277章 臆造品?
    过了一会儿,又几件东西一一上了台,转眼间,到了最后一件幕品入场的时间,而且从节目的历来趋势看,往往压轴的藏品都是价值很高的,少有例外。

    拿上来的是一件大明宣德炉。

    经那位持宝人的点评。此炉是明代香炉的典型式样,双鱼耳形象生动,底设稳重的圈足,广腹敞口,从炉身铜质内部向外闪现暗黄色,炉底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当然,持宝人的介绍自然算不得真,是真是假还得听专家分析。

    不多时,上上下下把玩了一阵宣德炉的一位老师道:“您是多少钱收来的?。

    老头道:“五千。”

    那位老师呵呵一笑:“其实这个价格也能看出些端倪了,若是五千块捡到一个宣德炉,那这漏岂不是太大了?这么说吧,您这件东西口,耳,底,足,都不对称,皮色不润。”

    李老师接着道:“款也不好。是用翻砂铸造的,字迹略有模糊。”

    老头道:“那值多少钱?”

    李老师想了想,婉转道:“反正到不了五千,不过也不会低得太离谱,您可以当个工艺品摆在家里,也挺好看的。”

    说白了,就是不值钱。

    听到这个结果,在场观众都很意外。

    这时,陶宝宝见节目快结束了,赶紧道:“咱们进趟后台吧。”

    王朝狐疑地瞅瞅陶宝宝:“俟,您有想买的?”

    陶宝宝点头:“嗯。看上一件。”

    马汉看了陶宝宝一眼,也不在意,

    人群离场,走得差不多以后,陶宝宝三人便去了后面。

    几个持宝人此时不在后台,而是在另一个房间里聊着天,他们手抱各自的藏品,脸上表情有欣喜的,有低落的,好像正准备离开录制厅。

    进屋后,马汉不屑地往墙上一靠,道:“没我看上的东西,你们去吧。”

    这时,身后门开,李老师在内的三位专家进了屋里,看到陶宝宝,同时愣了愣。

    王朝赶紧催道:“他们八成是来买那个扇面的?快点下手,不然就晚了。”

    那边,几位老师相视一笑:“看来有人跟咱们想到一块去了,呵呵。”

    说完,李老师便走到陶宝宝跟前,冲才、王朝马汉点了下头,对陶宝宝道:“怎么样,小师妹?看上那个扇面了?那我跟他们两个说说,不跟你争了。”

    陶宝宝笑道,“呵呵,师姐,我哪能跟你们争啊,我就是来凑凑热闹的。您忙吧,不用管我。”

    “那好,咱们各忙各的?呵呵。”

    陶宝宝也怕东西被别人抢走,礼貌地和李老师打招呼后,便快步朝角落的两个持宝人走去。

    三位专家那边也完成了交易。其中一位老师买了扇面,正拿在手里把玩。

    眨眨眼睛,陶宝宝来到了那位带着砚盒的中年人面前,跟他聊起了天:“您好?”

    那中年人抬头看了陶宝宝一眼,“什么事?”

    陶宝宝道:“我想问一下,您这砚盒真是跟朋友那里收来的?”

    中年男子虽然脸上没表现出过多的情绪,但依旧掩饰不了眼中的沮丧,他轻轻拍了拍那个被鉴定为臆造品的砚盒,“是啊,一特好的朋友,他说这东西百分之百值钱,我想肯定也不会骗我,嗯,专家不是也说了么,包浆非常好,没准是他们也没见过的明清砚盒呢。”

    陶宝宝询问道:“那您打算怎么办?再找人鉴定?”

    中年人摇头道:“我可不花那冤枉钱,是在不行的话,我下个月准备送拍卖会,肯定有懂行的。”

    其实,不少藏家也跟这个中年人的心态一样,都觉得自己的东西肯定是真的,专家鉴定了也不信。

 ;。。。 ; ;
第278章 一根筋的家伙
    陶宝宝哦了一声,不经意道:“对了,那您朋友还有类似的物件吗?”

    “有,怎么了?”那中年人想也不想道:“他家里还好几件呢,我就买回来一个。”

    咚,门开,外面进来一个工作人员,与几位持宝人说了几句话,众人就抱起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了。见工作人员有清场的意思,大家便一起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