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毒清-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教之后。韦昌辉带着韦家上下也逍遥了一段时间,可好景不长,随着太平军的盘子越来越大,内部的征伐也越来越激烈了,主要挑拨矛盾的就是东王杨秀清,对于天王和东王,韦昌辉都是死命的巴结。
天王那里还好些,可东王对他的打压,自打西王萧朝贵被打死之后,就越来越厉害了,入了拜上帝教,成了首义六王之一,随着西王、南王的陨落,韦昌辉也坐上了太平天国的第三把交椅。
地位是有了,但受欺负的命运,却又缠上了韦家,不仅东王打压北王,东王的家属下人,也在死命的打压韦家上下的亲眷。
反观地位最低,年纪最轻的翼王石达开,因为带兵打仗的缘故,不仅天王对翼王格外的亲近,这东王更是不遗余力的拉拢,天王和东王,对翼王的态度,那是既有重视又有尊重,而他坐第三把交椅的北王呢?
说实话,韦昌辉现在的感觉,就跟洪秀全的家奴似得,而杨秀清就是个大管家,处处欺凌他这个家奴的大管家。
这反也造了,身家性命也搭上了,太平军的北王也坐上了,还要架着尾巴做人,就是韦昌辉无法忍受的了,一边在天王和东王面前谄媚,北王韦昌辉,也想学学这年轻的石翼王,在战场上提高一下自己的地位。
亲自领军,韦昌辉倒是想呐!可东王对于兵权的掌握,却是滴水不漏的,之前领军的石翼王,都被拿了兵权,自己,怕是也没什么希望。
自己顶不上去,只能找手下了,外人,韦昌辉信不过,同族之中,也只有韦俊是个人才,凭着北王的身份,给韦俊争一个统兵之将的身份,韦昌辉还是可以办到的。
率军入鄂,韦俊也委实有些本事,复克九江、大败清军于田家镇,这两仗打的酣畅淋漓不说,还给北王挣了偌大的名声。
可这韦俊的运气,跟韦昌辉也差不了多少,若是没有杨老三,他还真能在湖北肆虐,但遇上了杨老三,也只能好景不长了。
石祥祯有了翼王的吩咐可以退避,但韦俊却是扛着北王的大旗无法退避,打杨老三,韦俊心里不免的有些忐忑,不打,北王那边又无法交差,弄不好吃了败仗,还要牵累北王吃东王的瓜落,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韦俊心里一琢磨,索性将这个难题,丢给了天京的高层。
韦俊、石祥祯的人马固守黄州不出,杨猛一看这事儿也算有门,这仗一打就要死人,与其死人不如让韦俊的西征军,自动退去,这样一来皆大欢喜岂不是更好。
黄州的太平军不动,杨猛也就不动,他驻扎在了董家塆,只是一味的收拢溃退的官军,但凡是参将以上的官员,只要是溃退的,到了杨猛的手里,杨猛可不管谁是谁,抓着就是一刀。
在董家塆驻扎了三天,十多个绿营的参将、副将、总兵也掉了脑袋,杨猛给朝廷的折子也简单,凡属逃兵,只究统兵将官的责任,一旦遇上官军的溃兵,管你是把总还是提督,只要是从前线逃下来的,管你是谁,杀了之后再论理。
田家镇的溃兵、黄州的溃兵,杨猛三天的时间拢了七千多,剩下的那些,八成是早就跑路了,但湖北也就那么大的地界,谁是田家镇的溃兵,谁是黄州的溃兵还是很好区分的,跑了就没事儿了?
这是不可能的,杨猛要做的就是打散湖北的官军,一万多溃军。又被杨猛强行拉回了前线。加上之前拢起来的七千多人。再加上杨猛的本镇人马,也是两万多的大军。
溃退的将领,一律斩杀,剩下的绿营兵,筛选之后,勉强弄出了四千可用的,这些人被杨猛扒去了号衣,直接打成了团练。剩下的那些老弱被驱散了,大烟鬼也有八千多人,这批人,就被杨猛圈在了营地前方,给他们的命令也简单,只许往前走,走别的方向,出了营地,就是新军实弹射击的地方,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不是从前门出来的,杨猛的命令也简单。一概射杀!
被杨猛圈住的那些绿营大烟鬼,也有心投了长毛,可长毛对烟鬼的态度也是一样,见着活的就杀,没有二话。
呆在营地里,还能有条活路,一旦走出去,不仅没有粮食吃,还得遭受同僚的追杀,杨老三的人马,可不只是拿枪打人,之前溃逃的那些,也是康巴精骑最好的练手对象,看着一个个逃兵,在营地之外被劈杀、被射杀,这些个绿营的大烟鬼,也知道厉害了,只能乖乖的守在营地里。
田家镇大败、蕲州、黄州失陷、湖广总督吴文镕以下数十官员战陨,这消息传到京师,还不是最令人惊惧的。
安徽那边也出了大事儿,新省府泸州被攻陷,新任巡抚江忠源投水自溺,这可是蓑衣渡大捷、长沙守城战、南昌守城战的功臣,除杨老三之外,第二个不怵长毛贼,敢与长毛贼硬捍的骁将,没了江忠源,剩下的那些个玩意儿,基本都是拿不上台面的东西了。
江南两大营,向荣和琦善,都他妈是缩头乌龟;天津的两大营,僧格林沁这边拿林吉李三人无可奈何,那败保也是隔几天就要吃一场败仗,京畿的险情未解,安徽、湖北又出了大篓子,庐州失陷之后,安徽还有可战之兵?
杨老三那贼厮鸟,更是狠心,兵围黄州之后,也没打长毛,一个劲的拿着绿营的将官使劲,算算折子里的人头数量,整个湖北的绿营将官,已经十去七八了。
所谓法不责众,虽说溃退的将官该死,但也不是这么个杀法,溃退的将官你可以不问情由逮着就杀,但那些跑回驻地的,你总不能再抓回来宰了吧?
兵援安徽的陕甘总督舒兴阿,也没打什么好仗,眼见着到了庐州城,还是没保住庐州,没保住干臣江忠源,这样一来,若是杨老三再收复黄州,那江南之地,还有谁能缨其锋呢?
说起这江忠源,这货死的也是冤枉,他前脚到了庐州,后脚长毛贼就打了过来,就算这江忠源浑身的本事,可短时间之内,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折了这么一员干臣,可是朝廷的大损失。
大清上下在朝在野的臣工,又有哪个能想得到,江忠源这么一个籍籍无名的候补同知,能凭着几百湘勇,一步步的打成一省的巡抚小封疆呢?
湘勇可用,江忠源无疑是湘勇的肇始者,是珠玉在前之人,江忠源没了,朝廷在江南也不是无人可用,不是还有个一心在练勇的曾侍郎吗?
杨老三不可用,此人练兵的本事厉害,打仗的本事也厉害,但此人生性狂悖,绝不可大用,这次为守湖北是无可奈何,杨老三的步伐该止于黄州,之后就该分他的兵权了。
无非这杨老三的脑子不怎么好使,读的书也不多,让他做个大一些的文官就是了,当然前提是他能击溃黄州的长毛贼。
这就是军机首辅祁寯藻,给四色棍的分析的局面,江南虽一片糜烂,打眼看去,唯有杨老三一个可用之人,但江忠源之死,也给祁宫保开了天窗,湖南不是还有个练湘勇的曾侍郎吗?
提拔一下曾侍郎,让他试试身手,若是可用,也是个制衡杨老三的好棋子儿。
祁寯藻的话虽不错,但四色棍也没完全的赞同,这江山到底是皇帝的江山,由不得长毛贼胡来,用曾涤生剿长毛不错,但杨三哥那边的兵权,也不能一下给打掉,万一这书生带兵不堪用,怎么办?
难道还能压着杨三哥,再扶持一个张涤生、李涤生吗?到了那个时候,只怕长毛的势头,越发的不可逆转了呢?
军机和皇帝的意见折中了一下,对于湖北的局势,暂且不管不问;安徽那边有陕甘总督的西北精锐,想来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全境陷落;现在朝廷的目光,就定在了湖南曾涤生的身上,若这曾涤生可用,就提拔提拔,让他制衡一下杨老三,同样,杨老三也能反过来制衡一下曾涤生,这样两人就都能大用了。
虽说这杨老三不是满臣,但曾涤生这样的道学夫子,最讨厌的也是杨老三这样的狂悖武夫,在祁寯藻想来,自己的这个主意,可谓是不可多得的老成之谋。(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一章 厚与黑(九)
朝廷在琢磨算计杨猛,杨猛在黄州城下,却在琢磨着曾涤生,按说这位应该早就知道田家镇大败的事情了,这个时候,要保湖南,最好的法子,就是与湖北合力,打掉韦俊的这支西征军。
湖南那边的情报显示,曾涤生一直在按兵不动,细想了一下之后,杨猛也清楚了,这曾涤生也想看看自己的本事。
曾涤生帐下的人马,可不似吴文镕这般,都是不知兵的,曾涤生虽说反应慢一些,但一个博学的名号,他还是顶得住的,再看罗泽南、李续宾、塔齐布对曾涤生的态度,这个也是个会笼络人心的物件。
曾涤生幕中的人员,也都算是一时一地之雄,这仗该怎么打,到哪打,不可能没有建议的,再说了江忠源在田家镇溃败的时候,也给曾涤生发过信函,虽说不清楚信函的内容,但江忠源的想法,杨猛也可以大体猜测一下。
让曾涤生的湘勇出湖南,拒韦俊部于黄州、田家镇一带,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湘鄂皖三省,依托田家镇连成一片,曾涤生进可以帮着他江忠源拱卫安徽,退可以拱卫湖南,不动,也能遏制长江航道,两湖门户。
若是曾涤生能再进一步,打到九江,那湘鄂皖赣四省就能连成一片,那样的话,这湘勇的前途就无限光明了。
江忠源的想法不错,可曾国藩也有他自己的想法,韦俊的人马不少,比他创建的湘勇。多上大几千人。而且。如今的湘勇,并无像样的水军,一旦对上长毛贼凶悍的水军,打,无船可用;不打,两湖一带水网密布,即使陆战能胜,追击长毛贼也是个好大的麻烦。
湘勇。不言而喻清一色的全是湘人,打仗,出去打与守家在地可是两个概念,新军初创,曾国藩虽然雄心万丈,但大战在即,也不免心中忐忑,胜了自然万事好说,但若是败了呢?湖南上下的官员,还不得羞辱死他曾涤生?
江忠源的书信。曾涤生也接到了,内容也没杨猛想的那么深远。肩上扛着拱卫安徽的大任,江忠源有些欢喜但更多的还是忧虑。
皖北之前就被长毛贼扫荡了一番,可战之兵,少之又少,虽说在上任的路上,江忠源请朝廷调派甘陕精锐协防安徽,可谁知道那边的兵马何时能到?战力如何呢?
数遍了大清上下,江忠源觉得自己能依靠的人只有两个,一是老乡党曾涤生,二是收复武汉三镇的杨老三,这杨老三跋扈的很,在广西的时候,江忠源就略有耳闻,向杨老三求援,多半会自取其辱,而老乡党的湘勇,他江忠源也是出过力的,南昌攻防战,自己还与这位老乡党的人马打过一次配合,虽说效果不怎么好,但这位老乡党的人马还是要远强过绿营兵的。
让老乡党曾涤生发兵援助湖北,其实也就是援助安徽,安徽地界的绿营兵马都不多,加上他手里的几百号湘勇,没有外援的前提下,想守住庐州,很难呐!
江忠源可以依靠的,一是甘陕援兵,二是老乡党的湘勇,可结果,却是不能称人心意的,庐州失却,江忠源万念俱灰,未免死在长毛贼的刀下,只能投水自溺了。
庐州失守之前,曾涤生的幕中,也争论了一番,曾涤生虽说也是官场打混出来的油子,但对于自己人他还是比较忠厚的,江忠源是湘勇的肇始者,在曾涤生筹办湘勇的过程之中,江忠源也给了很大的帮助。
虽说两人不能见面,但书信的来往也是极为频繁的,南昌江忠源求救,曾国藩派了三千新军过去解围,虽说吃了一次败仗,但伤亡的人数并不多,这次江忠源求救,按着曾国藩的意思,还是要过去支援一下的。
但曾国藩想支援,手下的兵将和幕客们,却另有想法,长毛贼犯湖北,下一个目标必将是湖南,田家镇隔着衡阳可不近,这一来一去,一个多月的时间,怕是最起码的。
现在可是在打仗,一个月的时间,变故可不少,万一长毛贼打湖南怎么办?田家镇一带,跨江就是湖南,两军对上,这几千援兵怕不是长毛贼大队人马的对手;若是错身而过,抽调援兵之后,湘勇的战力还剩多少?能不能挡住长毛贼的攻击呢?
率兵打出湖南,也在曾涤生的万丈雄心之内,江忠源就是个榜样,他凭着几百湘勇,从候补同知打成了一省巡抚,那自己的万余湘勇呢?
但部下们的意见,也不容忽视,雄心就是再大,也要有立足之地,失却了湖南,这湘勇也就什么也不是了,权衡利弊之后,曾涤生就放弃了兵援田家镇的念想。
放弃救援,并不意味着曾涤生放弃了江忠源,湘江子弟同气连枝,江忠源做的越好,对曾涤生来说作用也越大,曾涤生把救援江忠源的任务,通过分析交给了武汉三镇的杨老三,这位与自己同为团练大臣的年轻人,身份比自己还高一些,他曾涤生只是个帮办团练大臣,而杨老三却是实实在在的提督五省水师团练大臣,而且前面还要加上钦差两个字,岳州的一次会面,曾国藩对于杨老三评价,也是相当高的。
既然这杨老三驻军武汉三镇,想来吴文镕败亡的结果,他是不想看到的,可战局变幻之快,却不是曾国藩可以预料的,蕲州失陷、黄州失陷、吴文镕败亡来的如此之快,刚刚上任没两天的老乡党,也在庐州攻防战之中,一败涂地投水而死。
得到消息的曾国藩也是懊悔不已,可想想自己援兵的速度,即使接了信函,就出发,也很难追上老乡党的步伐,救与不救,就没多大区别了。
杨老三的动作。倒是如他想象的一般。但兵至黄州之后。杨老三也停住了进军的步伐,想来他那五千人马,也不敢缨长毛贼的锋锐吧?
与曾涤生想的不同,杨猛不是不敢打,而是不想打,可驻扎在黄州的韦俊、石祥祯两人,摆出的架势却是固守的样子,这可不是不想打仗该摆出的架势。在杨猛看来这就是挑衅呐!
攻城,杨猛想了想自己的实力,第一时间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他这五千人,新手占了多数,收拢来的万余官军,能用的四千,大烟鬼八千,虽说军中有个几十门八抬的臼炮,行动很迅疾。可黄州城内的太平军却是过万的。
一旦这仗打成了巷战,那就是人盯人的死磕了。他这一万七八千人马,能活下来多少,就很难预料了。
打巷战,火器的用途也小了很多,攻城,显然是以彼之短攻敌所长,极不可取!不攻城的话,双方就只能隔城相望了,至于打不打的决定权,杨猛就直接交给了韦石二人。
不打,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开战,谁他妈管你是谁,石相公的族兄怎么了,就是对上石相公,到了面对面的时候,杨猛也是一样的选择,能杀不能放!敌人就是敌人,一旦站到了对立面,就是个不死不休的结局。
杨猛蹲在黄州城外与韦石二人对峙,摄于杨老三的威名,韦石二人还真不敢动手,韦俊把前线的战报,传到了天京,主持大局的杨秀清一看杨老三拒守黄州,这眉头也皱了起来。
自打定都天京之后,天王就不怎么理事了,所有的政务军务,都交给了东王杨秀清,手里的权力越大,杨秀清的野心也就越大,若只是做东王,那个凶悍的杨老三,杨秀清大可以不必理会,但杨秀清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想谋求的可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比功绩他一点也不差于天王,唯我独尊的心思,早就在杨秀清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天国的地盘,就是他东王杨秀清的地盘,若是杨老三盘踞在四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