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家大争-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阳光下这笑容散着冷意。

公孙恩将北上党郡勾掉,最后指着平阳郡问道:“这里能不能落到咱手里?还有上党郡怎么安排?”

“上党这个地方给董卓,让他去挡住可能来自赵国的进攻。至于平阳,不出意外,还是咱手里的。因为晋国不会让秦国拿到,否则秦军随时可以夹攻太原郡。而且武周答应了我们要把平阳郡给我们,她武则天不敢食言!”

在之前公孙策还想通过策划战争压迫武周,防止武周翻脸。现在他单人单骑就是一大威胁,武周在没有大量灵兵神将的前提下,是不会得罪他这个顶级打手的!

公孙策几人的野餐吃完,烈日高悬,三国依旧没有达成协商。关键地方就是秦周关于平阳郡的归属问题,秦晋关于河西郡的归属问题,晋周关于北上党地区驻军的问题。

于是李世民等人也准备了一个大大的野餐,边吃边协调。在饭局上议事,速度就是很快,一顿饭没吃完,三国就达成了同盟。

“君上,晋州南三郡都是我们的了!”楚萌萌一身亲兵打扮,戴着面甲,语气激亢,又压低声音,显得有些猥琐。

“武周不在北上党郡驻军?”

“晋国太子李恪长子李仁入武周为质,并重新接受武则天的赐名,更名李千里!另外秦军得到河西郡,但归属晋国的突厥部落从河西东迁至太原郡!”

楚萌萌继续说着:“我们要的五十万人口李世民答应了,但不能从晋阳迁移,而是他从北方征调。秦周两国还需要将条件拿回国内讨论,所以我们还需要在晋阳待上一段时间!”

第九十七章 撤军归国

傍晚,正在城楼与楚萌萌下棋的公孙策心思不定,他刚刚分别送走赢豹和刘仁轨。

赢豹不出意外的询问了周军十万大军过河的问题,公孙策也没有欺他,实言相告,当听到武周许以公孙策晋州南三郡以及王爵之时,赢豹什么都就明白。

而刘仁轨过来,纯粹就是来分赃。

这一战武周似乎没有捞到什么实质性好处,看起来好像只是武则天抽了李世民一耳光,还丢掉了上党郡,有种得不偿失的感觉。

但实际这一战最大的赢家不是公孙策,而是武周。

武周的国威被打了出来,还和秦晋结盟,解除了后顾之忧。武则天个人的威望再次提高,不管对内对外,都是有着极大的好处。

“李世民已经知道了李青云叛晋,还册封李青玄为解忧公主。想让我立李青玄为正夫人,晋国就会和我结为翁婿之盟。这个事情,阿萌你怎么看?”

楚萌萌犹豫片刻,低声说道:“这是君上家事,当君上自决。”

刘雅蝉和李青玄先后怀孕,立谁为正室,直接关乎以后的嫡庶继承。公孙策帐下从吕布那里接收而来的神将,以高顺为代表,是拥护嫡子的。

其他人根据平时一贯表现来看,赵云是永久性的中立,为公孙氏效力。而马超兄弟则是一切以公孙策意志为主,其他传承者一系完全表示无所谓。

楚萌萌属于传承者一系,他深知嫡庶差别之大,完全可以使用天与地来形容。他不想卷进去,否则就是以后祸端加身的根由!

“如果只是这个选择,我也不会问你。关键是太平公主,武则天的那个宝贝女儿!武则天封她为平阳长公主,以平阳郡为她封邑,作为嫁妆给我。平阳公主,怎么安置?”

公孙策知道楚萌萌在担心什么,他觉得楚萌萌太过小心,想的太多。河东三郡他还没有吃下去,将来还有很多的变数,能不能走到那一步还是一个问题。

“君上,与晋国可以结盟。但不能是翁婿之盟,这对以后的发展,很是不利。那样的话,我们从晋国夺取土地,会遭到列国的鄙夷和声讨。”

楚萌萌冷静分析,继续说道:“平阳公主安置在朝阳坡,这个没什么好质疑。毕竟君上在坡上修建的宫殿还有剩余,分她一座又如何?白吃白喝将她养着,她首先的身份是武周给我们的人质!”

“武则天和李世民,似乎都想让我和他们结成翁婿之盟。这个要避免,但又不能撕破脸皮。阿萌,你有什么好办法?”

公孙策手里握着棋子,把玩间被搓成碎渣从指尖滑落。他有些反感这样的联营,那个太平公主转世女子他已经见过,和吴影儿差不多,是典型的苏醒失败,主人格还是现代的,古代那个人格成了附属。

“这个君上不是早有计议么?”楚萌萌笑眯眯说着,然后突然说一声:“将军!”

公孙策手里棋子碎末撒到棋盘上,算是认输。

如楚萌萌所说,面对晋周的翁婿之盟,他早有准备。只不过这个准备不是用来应对眼前这个局面的,而是在秦国扣押公孙厉不放人的时候,用来逼迫秦国放人的。

四月十日,又有一波秦军赶到晋阳,加入对峙。

紧接着李青云带着近万杂兵,打着河东军旗号赶赴晋阳,同时带来周军在孟津陈兵五万,随时渡河的消息。

而高顺也顺利攻取寿阳城,着手开始迁移周围民众,准备尽数迁往南上党郡。北上党郡将来就是最前线,专门应对来自井陉的燕赵军队。

李世民也算守信,虽然秦周两国正式的停战结盟书还没有发过来,他已经开始从雁门郡抽调民众,交由公孙策迁移。

晋国此时将近四百万人口,五十万人口被迁走,可以说是大出血。

四月十五,李世民转交了三十万人口后,秦周两国的诏书同意之前的盟约。于是三国,准确来说是四国同盟成立。毕竟公孙策一回河东,就会建国称王。

至于李世民之前的那个兄弟之国燕国,现在可以去打酱油了。神州西北与中原结盟,影响自然是极大的。

如果这个盟约能够维持下去,那么秦国攻巴蜀,周国攻荆湘,晋国北征燕云,必然是各有所获。

而公孙策被三国夹在中间,他的存在就是三国的缓冲和联系。他占据的只是三郡之地,影响不大。尽管公孙策距离三个国家的国度都很近,可以算是接近三国腹心之地。

同样的,公孙策可以威胁三国国度,那么也说明三国想要攻打公孙策,直接调动国都卫戍军就可以。

至于要不要限制公孙策发展,三国潜意识里是限制,要活活困死他。

但这不实际,如果困住公孙策,公孙策就能全力发展国力。这个世界规则已经改变,谁也不能保证他研究不出来那些大杀器!

所以必须要给公孙策一个扩张地盘的出口,而且这个出口不能太近,要远一点。这样就无形之间增加了公孙策的后勤补给线,要加大公孙策扩土的难度。

那么有太行山天险相隔的赵国就是公孙策最好的对手,赵国国力比公孙策强,但强不了多少。又有井陉古道天险,加上赵国现在在太行山修建的堡垒关卡,就足够公孙策头疼。

于是四月十五四国同盟会议后,公孙策在之后的酒宴中兴致不高,只是和部下一起喝酒吃肉,没有去和成堆的历史名将拉关系。

“君上,房玄龄有事相商。”楚萌萌低声说道。

公孙策抬头,醉眼迷离,指着几步外的房玄龄说道:“宰相?过来坐。”

“君上错言,房某此时只是晋国工部一侍郎,哪敢称什么宰相!”房玄龄从容而坐,径自取碗倒酒。

“有宰相之才,如何做不得宰相?我建国在即,需要一个宰相。房先生,可有跳槽的想法?”

公孙策说着,给自己添一碗酒,与房玄龄一碰,说罢,一口饮尽。

一碗酒下肚,房玄龄见楚萌萌给他们倒酒,摇头回应公孙策:“君,醉言尔。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房某有心,晋王不许为之奈何?”

公孙策扭头看李世民,见他也在看这个方向,两人相视一笑。公孙策指尖敲着桌子,盯着房玄龄说道:“既然房先生知我醉了,又能商议何事?”

“李靖、秦琼与程咬金三位将军之事。”

“我记得,程咬金在我手里。李靖、秦琼是怎么回事?”公孙策扭头望左右部下。

“姐夫,李靖和秦琼被我俘获,都交给了臧霸将军。想来此时都应该看押在夏城,这样的小事,之前没有对姐夫提起过。”李青云跟着公孙策一起说瞎话,公孙策这个人,他发现有的时候很厚黑。

“这也叫小事?那就当这是小事吧!房先生,喝酒要尽兴才是大事,再饮一碗?”他笑眯眯抬起酒碗,房玄龄只能跟着再喝一碗。

“一个军神,一个门神,一个无双神将,这三个加在一起,可比五万大军!房先生,是不是以为我醉了,想要从我这里做那无本买卖?”

“不敢,房某只是来摸摸君上的底线。”

五万大军的评价,房玄龄觉得很中肯,就算公孙策说那三位神将价值十万大军,他也要认。否则会得罪那三位神将和他们那一系的神将。

赎买有价值的俘虏,真心是一件打掉牙也要往下咽,还要充笑脸的事情。价钱给的低了,是对自己人的侮辱,给的高了,那就是傻帽,可又不得不给。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俘虏换俘虏。

“我不缺粮食金银,更不缺美貌女子,也不缺人口,地盘现在也刚好。连我都不知道我需要什么,晋王拿什么来交换他需要的三位神将?”

公孙策指尖敲着桌子,皱眉思索,似乎是在思考自己缺什么。

“三哥,你刚才不是说缺丞相么?”公孙恩插嘴,他的话让房玄龄脸上直冒黑线,而公孙策缓缓点头,一脸笑容。

“还是我家小七聪明!房先生,去给晋王说,给我两名宰相就成。要纯臣,别找那些身在河东心在太原的人来充数。”公孙策与房玄龄又碰一碗酒,房玄龄离去。

望着房玄龄离去背影,公孙策突然对左右说道:“一代名相给我的感觉很一般,你们怎么看?”

“君上,房玄龄只是来应付差事。阿萌估计,他甚至很想去河东。到河东安心养老,想来他都愿意。”楚萌萌嘿嘿笑说。

一旁李青云点头说道:“楚军师所言在理,长孙无忌构陷房玄龄之子谋反,害的房氏直接衰败。而此时长孙无忌身为晋国首相,房玄龄如何心甘?”

“可他是凌霄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我们不用再对他眼馋了。我觉得陈宫治理下的蒲地还算不错,他当个丞相没问题。我们缺的是内政骨干,光有才干不行,关键还是一个‘骨’字!”

公孙策刚才纯粹就是让房玄龄给李世民添堵去了,若为了赎回三名武将,李世民使用两名丞相大才为筹码。那么李世民手下的文武必然会起冲突,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

而公孙策本身,也不想放掉李靖三人。这可是极为难得的上好人质和筹码,搞不好哪天还能用上,用来赎回自己被俘的将领。

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第二天,两军交接晋阳城,各军缓缓撤离,各归各家。

李青云手下近万杂兵列装了晋阳武库内的装备后,被公孙策派遣到高顺那里,驻守北上党,关键就是寿阳城。

而董卓则率西凉军去南上党郡扎根,那里将来就是他的防区。

这一战很神奇,公孙策军队不减反增,还多了李晟近万神策军。加上地盘扩张,他可以说是第二赢家。

秦国总的来说付出和收获勉强平衡,但获得了西河郡,也是赚了一些。

唯一亏损的就是晋国,接连大战之下,损兵近十万。现在倾国兵力也就四十万撑死,远远没有公孙策偷袭蒲地之时来的风光。

那时候的晋国,在主力于长安覆没后,还是敢和燕国东争冀州,在西派遣李神通在大河之西埋钉子的强国。

现在,晋国已经软了。

第九十八章 王位

四月二十,公孙策率兵回夏城,开始着手军制改革。

这次出征他深深的感受到了部队有些散乱,基础建制完备,但是缺乏中级组织结构。以前军队都是按部划分,出征时以部为单位,组建军一级单位。

这是为不久之后称王做准备,国家的雏形还没有固定,现在更改,难度要小于以后。以后政权越来越完备,紧紧绑在一起,想要更改军制,就要有挥刀出血的准备。

直到四月二十五,公孙策才将内部梳理好,在朝阳宫议事。

公孙厉首次出现在这种高级军事会议上,他坐在公孙策常坐的位置上,而公孙策则坐在他右首,公孙厉左首是手按腰间刀柄而立的韩振龙。

公孙策扫视殿中列坐的文武,除了上党郡的将军,其余各地能来的都来了。就连被扣在咸阳为质的李儒、董越等人都在。

“以前我们打仗,规模撑死几万人。各部建制分散,灵活多变,指挥起来很是称手。这次攻晋之战,晋阳两军规模达到了近惊人的五十万人!”

“以往的部曲制度虽然灵活,但在拼力量,拼组织力量的大会战中,部曲制度太过分散,最不适合于大军团决战!”

“所以我决心改革军制!军权的重要性众人皆知,所以改革军队建制,必须要果决,不能因为小部分人反对而拖延!你们各部的天兵依旧归你们指挥,但所属权要收归我有!”

公孙策面容严肃,不由扭头望向郭亮。

这次军制改革只是名义上收缴军权的最终归属权,损失最大的不是投靠公孙策的传承者,而是郭亮!

董卓手下五万西凉军,这以后都是郭亮的财产。这五万人整整占了河东军四成多!

郭亮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缓缓点头。

他很多朋友都在劝他不要赞同军制改革,因为这样一来公孙策将来对西凉军下手,可以说是师出有名,无人能挡。

“这次军制改革,只是将原来分散的部曲制再加上军卫两级。同时规定,一部两千人,并形成定制,方便调遣。而麾下天兵不足两千人的,相互拼组,以战功武力挑选领军校尉。”

“二至五部组建一军,军有封号,若有战功彪炳,功劳甚大的部,也可有封号。这就是领军校尉和封号校尉的区别,军中缺将军,则以封号校尉优先充任。”

“凡出征之时,七军为一卫,一卫军力在三万到七万之间。所以卫并不常设,平时领军的还是将军一级。现在说说以后的军队规划,有不同意见可提出讨论。”

公孙策虽然这样说,可郭亮不挑头,谁敢不满?而且现在就是乱世,卫哪能不设置?

“我河东军一共步骑十二万人,上党一郡就占去了一半。因上党郡可能随时都会爆发战争,所以那里设立两卫。北上党郡设置骁卫,统辖三个满编军。以高顺为骁卫大将军,赵云、李青云为骁卫将军。”

“南上党郡设置左卫,统辖三个满编军。以董卓为左卫大将军,牛辅、张济为左卫将军。另任命董卓为上党太守,可临阵辖制上党众军。”

“另外平阳郡设置武卫,统辖七军三万六千人。以公孙英为武卫大将军,郭亮、马超为武卫将军。”

“平阳郡施行军屯,来年再说开发问题。”

“河东郡设置右卫,统辖五军两万八千人,由我亲自统率。张辽、谢艾为右卫将军。另设置南北宿卫军,以曹性为北宫将军,成廉为南宫将军,分别统辖千人。”

以后河东军重心将会移到上党地区,同时采取精兵在内的策略。公孙策在平阳郡安置的七军,都是战力不强,平均三流中等的部队。

不要以为三流中等很弱,三流之下还有末流,末流末等天兵,单挑群战都能打败训练三个月的普通军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普通人是可以杀死天兵的!

而河东军的右卫,人数在四卫之中最少,但平均都是二流末等。宿卫军更是精锐,都是二流中等和二流上等的精锐。

至于诸卫统辖下的军,有的军有封号,这些都是随公孙策一路杀出来的大军。而新组建的军则没有封号,只有番号,诸如武卫第一军之类的,统军将军只是中郎将,也没有封号。

全部军队规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