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明-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白布后面,整整齐齐地摆着阵亡将士的尸体,有许多具尸体已经血肉模糊,形容难辩,还有些更是和大胡子一样,只剩下躯体的某些部件。
望着这些阵亡将士的尸体,王朴忽然感到胸口堵得发慌,有莫名的液体正在他的眼眶里打转,倏忽之间,王朴翘首向天,把即将滑落的泪水生生忍了回去,人非草木熟能无情?纵然是铁打的汉子,也有柔情流露的时候。
“敬礼!”
刀疤脸扯开嗓子,声嘶力竭地长嚎起来,三百多名火枪手齐刷刷地举起了手里的火枪,枪口向天,同时鸣枪,震耳欲聋的枪声震碎了大同上空寂静的天宇,那些战死沙场的弟兄们哪,你们一路走好!
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唱空城计了
建奴大营,中军大帐。
多尔衮和岳托居中而坐,两人虽然同为次席摄政王,可地位还是有些许差别的,不管是能力还是威望,岳托都显然不能和多尔衮相提并论,更何况多尔衮还是岳托的长辈,所以多尔衮得以居左而坐。
其余阿巴泰、巴布泰、硕托、萨哈廉、杜度、汤古代、阿济格、多铎、豪格等建奴贵胄则分列两班,他们一个个虽然都是亲王、郡王,至不济也是贝勒,贝子,可在多尔衮和岳托面前,却没有他们的坐位。
这是一次典型的八旗共同议事,除了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建奴八旗中几乎所有的贵胄全都来了,这样的八旗共议规格是很高的,只有在处理重大事务的时候才会召集,而事实上,建奴现在的确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是否要继续围攻大同?
多尔衮原本指望不惜代价的强攻能够奏效,如果能够一举攻下大同,损失一些人马也完全是值得的,因为攻破大同、生擒王朴将会极大提升建奴的军心、士气,也会极大提升多尔衮在建奴中的威望。
可最终的结果却让多尔衮大吃一惊!
损失的确不少,多尔衮总共投入了七万军队,其中汉军八旗、蒙古八旗各三万人,外加正黄、镶黄旗各五千精兵,结果一天激战下来,三万汉军八旗几乎伤亡殆尽,三万蒙古八旗也伤亡过半,只有在后押阵的两黄旗没受多大损失。
事实上,真正阵亡的建奴并没有这么多,更多的建奴只是受了伤,完全是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才致失血而死。
多尔衮轻轻叹了口气,喟然道:“本王刚刚得到消息,今天这一战我们大清军总共战死了四万六千余人,其中汉军八旗两万九千余人,蒙古八旗一万六千余人,还有两黄旗的精锐也战死了一千多人。”
帐中的建奴贵胄纷纷色变,他们虽然意识到今天这一战下来伤亡肯定不会少,却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损失了四万六千余人,虽然大清这次出动了前所未有的十七万大军,可要是像今天这样打法,四天下来就一根人毛也没得剩了。
这在建奴与大明朝的交战史上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在以前的两军交战史上,大清军还从未遭受过这样的惨败。
“有啥呀?”阿济格不以为然道,“不就损失了两万多汉人阿哈还有一万多蒙古人么?我们八旗精锐不是才损失了一千多人?皮毛而已。”
“就是。”同样性格鲁莽的阿巴泰附和道,“死两万多汉人阿哈,这次从中原多掳些人口回去不就行了?一万多蒙古人就更没什么了,漠南漠北十几个蒙古部落,旗丁加一块足有四十几万,死一万多人算啥?”
多尔衮的眉头霎时蹙紧,阿济格和阿巴泰说的显然都是屁话,损失的两万汉军八旗可不是汉人阿哈,远不是从中原掳回几万壮丁去辽东就能填补的,一万多蒙古人的战死更加不是什么小事。
蒙古人现在只是臣服于大清,还远没有真正融入大清,也就是说蒙古八旗现在仅仅只是大清军的仆从军,要是用得狠了,让蒙古人认为大清国是在借机削弱他们,那他们很可能就会萌生异志。
要是因为这次伐明而让蒙古背叛了大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多尔衮心中已经萌生了退兵之念,要是为了一个王朴而把大清国全部的八旗精锐葬送在大同城下,那可就太不值当了,他多尔衮也负不了这个责任。
不过,身为摄政王,多尔衮却不能把这想法直接说出来,因为这时候他要是把退兵的话说了出来,虽然保住了八旗精锐,保住了大清国的元气,可进攻大同失利的责任,就得由他多尔衮来承担了。
多尔衮的政治目标可不仅仅只是个次席摄政王,他当然不想承担这个责任。
多尔衮偷偷地向多铎使了个眼色。
多铎心思灵巧,很快就揣摩出了多尔衮的意思,出列说道:“损失了两万多汉军八旗和一万多蒙古八旗,的确不足以使我们大清国的军队伤筋动骨,然而,七哥、十二哥你们想过没有,今天我们有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可以差谴,可以役使,可是明天呢,后天呢?当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损失殆尽之后,我们的八旗精锐还能独善其身吗?”
阿济格不高兴道:“老十五,照你的意思,大同就不打了?”
“大同是不能再攻了。”多铎毫不犹豫地说道,“至少不能再强攻了。”
退兵的话从多铎嘴里说出来就不要紧了,因为多铎不是摄政王,他不是最终拿主意的人,所以也不用承担责任。
萨哈廉道:“不错,再继续强攻下去损失太大了,就算能最终打下大同我们大清军也会实力大损,依我看还不如放弃大同这块难啃的骨头,直接打北京去!王朴难缠,我就不信北京城里的崇祯小儿一样难缠。”
“不行。”豪格急出列喝道,“不能就这样放过王朴!”
看到豪格跳了出来,多尔衮眸子里忽然掠过一丝冷意。
因为争位失败,豪格从肃亲王贬为肃郡王,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一字王,而且是皇太极的长子,在两黄旗和正蓝旗中的势力也可谓根深蒂固,多尔衮不能不提防,有一天豪格会东山再起,要真有那一天,他多尔衮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但凡有整死豪格的机会,多尔衮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倏忽之间,多尔衮脑子里就有了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一个既可以推御自己的责任,又能借刀杀掉豪格的好主意!
豪格话音方落,多尔衮就起身附和道:“肃郡王说的不无道理,王朴是我们大清国的生死仇敌,绝不能就这样放过他,可豫亲王、颖亲王说的也有道理,此次兴兵伐明,最主要的目标还是北京和崇祯小儿。”
豪格皱眉问道:“摄政王究竟是什么意思?”
多尔衮淡然道:“本王建议兵分两路,由肃郡王豪格率领两黄旗的一万精锐以及扎萨克、土谢图的两万蒙古八旗,留下来继续围困大同,本王和礼摄政王则率大清军主力直逼北京,诸位意下如何?”
“好。”岳托当即点头道,“十四叔的提议很好,依本王看那就这样吧?”
众人纷纷点头,两位摄政王同意了,他们这些亲王、郡王和贝勒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豪格也没有吭声,事实上他心里反而感到高兴,与其在多尔衮帐下受窝囊气,还不如自己独领一军,虽然三万兵力是少了点,用来强攻大同肯定不够,可改为围困却是绰绰有余,还有,这次要是能打破大同生擒王朴,这份功劳也不会被多尔衮抢去。
见众人都赞成,豪格也没有意见,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
大同城内,总兵行辕。
甄有才忧心冲冲地进了行辕,向王朴说道:“将军,结果出来了。”
王朴头也不抬地问道:“伤亡了多少人?”
甄有才道:“阵亡九百九十七人,重伤一百零三人,还有四百余人受轻伤。”
王朴的眉头霎时蹙紧,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骤然间听到这么大的伤亡数字还是不免吃了一惊,一天激战下来他的火枪队就伤亡了一千五百余人,照这样的速度,不到三天他的火枪他就会伤亡殆尽了。
到时候,建奴根本不用动刀动枪,走着就能打进城了。
“弹药呢?”王朴又问道,“消耗了多少?”
甄有才道:“龙王炮已经打得差不多了,还剩下一百多箱,也就是两千多颗,纸壳弹的消耗数量暂时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以今天战况的激烈程度和火器营的射击速度计算,卑职敢肯定,剩下的纸壳弹绝不会超过两万发。”
王朴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今天战况的激烈程度远远超乎他的预料,虽然杀伤的建奴人数也远远超出他的预料,可消耗的弹药同样惊人。
“将军。”甄有才苦笑道,“要是明天建奴还这样猛攻,我们就要唱空城计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求于义军
“不。”王朴摇了摇头,非常肯定地说道,“建奴再不可能像今天这样猛攻了。”
甄有才凝声问道:“将军就这么肯定?”
王朴道:“有才,以你看今天建奴损失了多少人?”
“至少也有四万人吧。”甄有才道,“不过从旗号上看,损失的不过是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建奴最精锐的女真八旗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王朴道:“就算损失的都是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也足以让建奴知难而退了。汉军八旗是建奴的奴隶,没什么好说的,让他们死他们就只能死,可蒙古八旗不是建奴的奴隶,他们是不会乖乖地给建奴当炮灰的,建奴要是把他们逼狠了,弄不好他们会背叛。”
甄有才深以为然道:【】“这倒是。”
“还有。”王朴接着说道,“大同也不是建奴的主要目标。”
甄有才闻言心头一动,低声问道:“将军是说……”
“没错。”王朴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建奴的主要目标肯定是京师,和京师相比,大同不过是座小城罢了,能有多少油水?昨天一战也让建奴尝到了厉害,他们肯定会想,打下大同的代价太高了,高得让他们无法承受。”
……
王朴的判断是正确的,建奴的确承受不起强攻大同的代价。
第二天上午,多尔衮就率领十万大军离开了大同,直扑紫荆关而来,而豪格则率领剩下的三万大军继续围困大同,这三万人包括正黄、镶黄两旗的一万旗兵,还有土谢图、扎萨克部的两万蒙古骑兵。
因为围困大同的兵力骤然减少到了三万,豪格听从了正黄旗大臣希福、索尼叔侄的建议收缩兵力,在四门外设下了四座大营,每座大营各留五千蒙古骑兵驻守,剩下的一万两黄旗铁骑则分别驻扎在北门和南门外,并随时准备接应东门和西门。
不过这样一来,建奴对环绕大同城的隔离栅栏就无法加以保护了。
当天晚上,明军就明目张胆摸出城来折毁栅栏,建奴虽然派出骑兵试图加以阻止,结果却遭到了明军火器营的迎头痛击,在损失了数十骑兵之后,建奴决定放弃对隔离栅栏的保护而专守大营,毕竟只要守住四座大营就堵住了大同四门。
守住了四门,外面的援军和粮草就进不了城,大同就迟早会被攻破。
接下来的几天,建奴再没有向大同发起任何形式的进攻,城内的明军也没有向城外的建奴贸然发起反击,事实上明军就是想攻也攻不出来了,因为弹药的储备已经严重不足,很难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
大同的战局就这样暂时陷入了沉寂。
……
大同城内,总兵行辕。
王朴正在和甄有才、赵信两人商量对策。
甄有才道:“雷公山上的流贼现在敌友难辩,大同左卫倒是驻扎着一万多边军,不过指望他们击破城外的三万建奴显然是不现实的,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火器营,可惜的是,火器营的弹药储备已经不足以发动一次大的进攻了。”
赵信忽然提议道:“能不能只守不攻?”
赵信的提议并非没有道理,大同城内并不缺粮食。
为了击退建奴,代王朱传齐几乎把自己的家底都掏出来了,除了捐银两百万,他还拿出了十万石粮食,加上王家的八万石粮食和大批腊肉,要是省着点吃,足够大同城内七、八万人吃上差不多一年了。
而建奴对大同的围困却无论如何也持续不了一年的,建奴这次大举伐明只带了少量的粮草,他们就指着掳掠大明百姓来维持大军的后勤供应,就算建奴把大同掘地三尺,也断然凑不起维持三万大军一年所需的粮草。
“不行。”王朴断然道,“只守不攻绝对不行。”
王朴想的显然比赵信更远,让建奴长期围困肯定不行,要是围困的时间长了,谁敢担保城内的守军不会出现状况?真实的历史上,锦州城还有松山城,不都是因为城内守军的变节才被建奴攻破的吗?
谁敢担保大同城内就不会出现“夏承德”?
【正史中,是夏承德打开了城门才导致松山陷落,洪承畴被俘】
还有,要是让建奴长期围困下去,对大同府的百姓来说也将是一场浩劫。
为了筹措军需粮草,建奴肯定会大肆掳掠大同府的百姓,到时候受苦的不仅仅只是大同府的百姓,王朴也会跟着倒霉,因为他必须拿出粮食来赈济衣食无着的大同百姓,大同是王朴的根本,大同百姓又是大同的根本,王朴如果见死不救那就是自绝根基。
除非王朴能找到一块新的根据地,要不然,无论是从个人情感还是从理智上,王朴都不能充许建奴肆意屠戮大同府的百姓。
“对,不能只守不攻。”甄有才附和道,“这次变起仓促,大同府的许多百姓都没来得及迁入城内,要是只守不攻,建奴肯定会对这些百姓下毒手,这些百姓可都是大同府的根基,我们不能放建奴去祸害百姓。”
赵信道:“那就只能想办法弄弹药了。”
王朴问甄有才道:“有才,派出去搜集硝土的工匠联系上了吗?”
甄有才道:“已经联系上了,总共搜集了五十多万斤硝土,眼下就屯放在栲栳山上,要是能想办法把这批硝土运进城来,制造火药的原料就齐备了,不是卑职夸口,只要天气好,不出五天就能让它变成几万斤火药。”
王朴皱眉道:“看来得想个办法把那批硝土运进城来。”
甄有才道:“可那批硝土有五十多万斤啊,用大车拉至少得装好几百车,用人去扛更是至少需要五千民壮,这么大的阵仗根本不可能瞒过建奴的耳目,到时候建奴派出骑兵进行拦截怎么办?”
建奴派出骑兵进行拦载,王朴就必须派出火器营进行接应,这样一来和建奴之间难免会有一场激战,然而火器营的弹药储备已经严重不足了,总不能让火器营的弟兄拿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去和建奴拼命吧。
虽然火枪手们拿着刺刀和建奴对砍也未必会落入下风,但王朴不愿意这么干。
这剩下的四千火枪手可都是他的宝贝疙瘩,不到万不得已怎能拿去和建奴拼命?
王朴想了想,忽然抬头喝道:“嫩娘。”
嫩娘进了行辕,脆生生地应道:“在。”
王朴道:“你马上回一趟王家大院,把小七找来。”
“是。”
嫩娘应了一声,领命去了。
……
雷公山。
虽然建奴并没有向雷公山发起进攻,可李岩却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建奴的警惕,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大同的局势,义军的密探也时常出没在大同城外,把大量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回雷公山大营。
三天前,建奴忽然从雷公山下撤走了。
同时,潜伏在大同城外的密探也传回消息,建奴的大队人马已经离开了大同,只留下了大约三万人继续围困大同,李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派荆茂成前往刺探消息,这会,荆茂成刚刚回来,正在行辕向李岩禀报他此行的收获。
“师兄,请喝水。”
红娘子亲自给荆茂成倒了一碗水,又双手递到荆茂成面前,荆茂成感激地看了红娘子一眼,接过大碗一饮而尽,这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