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素的步兵则跟在这堵‘火墙’后方实施推进。如此一来,只要步炮协同得力。那么攻击中的步兵就能时刻得到炮火的有力支援;而由于敌方在反击之时必须要回到地表,我们的大炮便可发挥出理想的杀伤。”说到这里。他那张面瘫脸上竟也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所幸的是,无论是战前严密的炮火组织,还是素质精良的基层官兵,帝国军队都是丝毫不缺。”
  “总参谋长阁下,可否向我们告知这一炮火支援战术的具体实施细则?”瞟到身旁的鲁登道夫面露疑惑与沉思之色,会场中年龄最长的兴登堡随即恭谨地出言询问道。小毛奇看了一眼同样兴趣浓厚的德皇,随即更进一步的解析说道:
  “当前,英法军队为了尽可能减少在遭受炮火准备中的损失,已经将堑壕防线修筑成了前后两层;而由于射程所限,我方的火炮已经很难有效支援到对方堑壕防线的广阔纵深。为解决这一情况,我们的炮兵阵地将不再按照常规方式布置,而是将其大幅前移:这一过程将在夜间进行,而我们占据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也足可保证这些炮火本身在靠近到战场前沿时的安全。目标战场将被详细划分成数百上千个小区域,每片区域的负责单元则细化到炮兵连。而在战斗深入之后,炮击也并非是严格按照固定的时间表继续执行,而是根据前方部队的反馈信息来做出具体的变动。”眼见对面一帮国务秘书们已经开始有吃力的迹象,小毛奇连忙收住了继续深入下去的势头,简单讲述道。他相信以兴登堡这等宿将的军事功底,只需自己略加点拨之后,便足可洞悉其中之奥义。
  鲁登道夫沉吟片刻,疑惑的眼眸中渐渐露出了明亮的神采。
  “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炮兵数量,应该足以实现两层弹幕的掩护推进了吧?”一旁的清英忽然开口说道。小毛奇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之色,随即点头道:“正如殿下所言。经过大半年的生产和扩充,现在我们的炮兵火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所有的野战炮兵旅都扩编到了18个炮兵连,这意味着我们每个步兵师都能得到约100门正规野战炮的强力支援。”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将大量缴获的俄军火炮编成新的作战单元。早在战争前期,我军就已经虏获了数以百计的俄军火炮,只是由于制式差别带来的弹药补给困难的因素,才没有大规模使用。而现在,我们已经在俄国割让的土地上接收了多条完整的弹药生产线,这无疑将使得俄国火炮有了发挥威力的机会。目前我们手中有超过1400门俄式火炮,能用于集群压制的也有900门之多,充足的火炮和弹药,足可保证双层弹幕的消耗。”小毛奇顿了顿,而后补充说道,“而在有了徐进弹幕之后,我们的步兵战术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变动。一种名为渗透作战的战术被创立出来,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体系套路:在徐进弹幕的配合之下,我们完全有信心取得对西线联军的突破。”
  听得这番话语,坐在旁边的清英已然心中雪亮了。小毛奇所说的,正是历史上一战后期的德国陆军所广泛采用的渗透战术。
  在另一个位面的1918年初,由于自感德国已经再无法进行消耗战,实际执掌德国全部大权的鲁登道夫,决定在美国主力开赴西欧之前进行最后一搏。在持续数月的“皇帝会战”中,采用渗透战术的德军在英法挖了三年的坚实防线上实现了惊人的推进,由胡蒂尔所指挥的德军甚至开到了距离巴黎仅有50公里的地区。然而由于后继乏力,鲁登道夫的进攻最终功亏一篑;突入英法阵地的德军被尽数驱逐,并最终在兴登堡防线中迎来了第二帝国的崩溃和屈辱停战的来临。
  平心而论,这一战术本身无疑是成功的。它不仅让德军打破了西线的僵局,更为后世的步兵战术开创了一片全新的天地。然而在一战时期,用这一招来突破敌方防守严密的堑壕阵地却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软肋:那就是担任进攻的一方,需要承受极为严重的精英死伤率。
  渗透战术的核心在于突击分队。首先,轻装突击队借助夜色或是徐进弹幕的掩护,悄然潜入战场无人区、并寻找敌方阵地的薄弱地段实施渗透:毫无疑问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系数极高的任务。而即便是等到轻装突击队成功渗透进敌方防线,并将电话线、指挥部、后勤站,炮兵阵地等组织机构斩断之后,重装突击队还要在正面发起攻击,对事先轻装突击队所绕过的敌方据点实施清剿——尽管这些据点的神经单元已经被切掉,但其本身的防御力仍旧是不容小觑!
  由于突击分队是冒着对方最猛烈的枪林弹雨冲锋在前,其死伤人数也就可想而知;而能够担任这一任务的,无不都是军队当中的精锐。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的损失,对于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是伤筋动骨的打击。更何况在两支突击队完成任务后,后续跟进的步兵还要对剩余的敌方防线发起一次总攻击,总损失人数还将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在历史上的皇帝会战中,德军便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自损人员当中的精锐比例还高得吓人!
  正因如此,清英便没有向总参谋部兜售这一战术,而是推动德国战车转向东欧,先行解决俄国这一协约国中最薄弱的一环。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总参谋部竟然这么快就搞出了这一战术、并准备用于实践了。虽然在这一位面中,德军所面临的战场形势要远好于历史,但这仍将是一条由鲜血铺就出的突破道路!
  不过这一次,清英却是不准备再提出反对意见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寒风吹撤、topdown、温柔的一匹狼、不想死的小白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第573章 行动与接触

  在之前的战斗中,清英都一直主张避免在英法军队防守严密的正面发起攻势:因为以一战的技术无法组织起如同二战般的闪电战打击,单靠步兵的血肉之躯和极不可靠的初代坦克,必将是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的行为。然而战争却永远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正因为德国遭到了来自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的围堵封锁,这才最终以付诸武力的方式、以求获得柏林预想中的欧洲主导权。只要国家政治需要,战术可行性向来都是要排名后位的:当前便是这一情况了。
  作为协约国三大列强之一,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和布尔什维克壮士断腕退出战争的一系列剧变,必将在英法国内引发难以想象的震惊狂潮;而与历史上1918年初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德国战争机器仍处于鼎盛状态,而足以使得协约国居于不败之地的美国却没有参战!在这种情况下,柏林已经不再需要向战争初期那样谨小慎微地保持军力,而是要通过狂雷闪电般的打击,一举将英法军民苦苦坚持的战争意志给彻底摧平,哪怕付出相当程度的损失也是在所不惜。如果无法突破对方防线自然另当别论,但在有相当把握能对敌方造成沉重打击的情况下,隐忍便已经不再是当前德国所应该选择的策略了!
  “目前,我军的东线主力已经开始大幅向西方调集;预计在半个月之后,我们就将在西线获得足可发动强袭的兵力和装备。第一次战役的进攻地点选在巴黎南部的埃夫里,目标则是夺取法国腹地的重镇奥尔良。等到从东线抽出的64个师全部集结之后。我军还将恢复在法国北部的攻势。再一次席卷英吉利海峡。由于海军舰队在大西洋上的出色发挥。使得英法军队已经出现了弹药匮乏的状况;这场作战,就将是我们获得最终胜利的最后之作。”小毛奇满怀信心地说道。
  “埃特尔,你有什么意见么?”坐在上首的威廉将目光投向了旁边的清英,开口询问道。清英脑中念头急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场攻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势在必行,既然如此,那么自己不妨也参与其中,以便尽可能的对这场攻势进行把关和控制。当前。德国总参谋部刚刚准备实施这套新的突击战术,对其中具体的实施细节很难做到算无纰漏,历史上德军那功亏一篑皇帝会战便是最好的例证。而作为拥有后世记忆的穿越者,清英却是早已对此有着深入的认知:无论是轻重突击部队的兵力组成、装备配置、人员分工,还是战斗理念、增援跟进、以及至关重要的后勤补给,有着后世记忆的清英都能以高屋建瓴之势,对初涉此道的德国陆军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当下他便向威廉提出了自己的意念。
  听得清英的答复,威廉将略带征询的目光投向了小毛奇,而后者也是给予了欣然肯定的眼神。在战争爆发的前5个月里,清英几乎一直都在军队当中服役。而他的表现也早已证明其绝非不谙战事的累赘。实际上,这名皇族中人的表现甚至足堪优秀的评价。对于他深夜面见自己、请求勒住狂飙的克鲁克第一集团军、并最终使之避免了一场灾难性势力的事迹,小毛奇至今都仍旧记忆犹新。
  “关于这次新的攻势,就交给赫尔穆特你全权安排。”威廉照例将军事权力下放到了总参谋长身上,令其总领计划制定、兵力调度。物资运筹、和临战指挥等一系列过程。自从沙恩霍斯特创立参谋本部以来,担任军队一把手的总参谋长威权日重,到老毛奇时代臻至顶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总参谋长已经取代了名义上的皇帝,成为德国陆军的实际指挥者。不过,这些普鲁士将门世家出身的贵族军官们,却都对以皇帝为核心的容克集团有着密不可分的利益联系;再加上德国持续数百年的军队王室化的独特文化,都使得君王不用有臣下威柄过盛之虑。
  “海军的情况怎么样了?”等到小毛奇恭声称是之后,威廉随即将目光投向了年迈的提尔皮茨,严肃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对于这名一手为自己锻造了海皇波塞冬之戟的股肱功勋,本身便钟爱大炮巨舰的皇帝所赋予的信任甚至更甚于总参谋长:而随着海军所获得的历史性胜利,提尔皮茨的“永远”称谓更是坐实无疑。当前他一手主宰着国会拨给海军的全部钱袋子、一手掌管全国的造船厂,兵员征募、装备研发等领域也都是由他全权操办;即便是当年在皇家海军中最熏灼的费希尔,也不过如此了。
  “陛下,在进入1914年之后,公海舰队已经于2月初得到了同属国王级的大选帝侯号战列舰;再加上去年年底根据购舰合约征用的2艘日本战列舰、以及从俄国人那里虏获来的留里克号,目前公海舰队的主力舰数量又重新恢复到了29艘。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得到边境总督号和王储号2艘战列舰;而等到明年,我们则会收获4艘缴获自俄国的甘古特级,以及后续的4艘国王级同级舰。”提尔皮茨不假思索,随即将当前德国海军的全部家当向威廉尽数道出。
  “由于留里克号的装甲过于薄弱,因此我们就没有让它加入侦查舰队,而是将其配属进了主力舰群,以作为轻巡洋舰的领舰使用。侦查舰队下辖6艘主力舰,其中2艘是最新式的国王级。目前英国大舰队估计有12艘主力舰,2艘分别外贸给智利和巴西的战列舰也差不多建成了;而英国快速舰队的具体阵容则不详,从4艘到7艘都有可能。因为我们无法断定他们究竟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憋出了多少条伊丽莎白女王级。”提尔皮茨顿了顿,随后补充说道,“两周之前,公海舰队刚刚从大西洋上游猎归来,现在正在港口中进行维护保养。不过要想以鼎盛阵容出击的话,我们还需要再给小伙子们一个半月的时间,以便初步熟悉两艘新舰。毕竟大选帝侯号太新,而留里克号这种英国建造的战舰则是我们第一次遇到。”
  威廉眉头微不可查的一皱,他如何听不出自己老搭档的言下之意?这2艘战舰都是现货,花上少量时间等待其形成战斗力显然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当前的局势却是刻不容缓,德国必须借助战胜俄国之威再接再厉,争取一鼓作气,将仍在顽抗的英法给彻底压平。正自沉吟思虑,只听首相霍尔维格忽然开口说道:“陛下,我们或许可以让海军趁势暂时休整一小段时间,先去试探一番伦敦的态度。”
  霍尔维格目光炯炯地看向威廉的双眼,道:“当前俄国已经战败,英国击败德意志的最大希望已经不复存在;而这帮撒克逊强盗又失去了他们赖以维系帝国的海军舰队,整场战争更是毫无胜迹可言。如果英国人能知难而退,通过一则合约同我们结束当前战争的话,那对于德意志而言也就意味着获得彻底的胜利!”
  威廉眉头皱起,缓缓说道:“贝特曼,我了解我那帮英国亲戚的脾性。经过三百多年纵横世界的辉煌之后,他们已经将自己视作上帝唯一的宠儿;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他们都有着与生俱来的高傲和狂妄,从内心深处就拒绝与对方有任何平等的倾听和对话。正因如此,英国人才会对我德意志的合理需求不屑一顾,并将我们视作头号假想敌,不惜耗光国库当中的最后一个英镑也要与我们进行海军竞赛!如果他们不是这么贪婪、偏激、嚣狂、而又顽固,根本不以理性的思维来审度当前这一已经与50年前迥然不同的世界形势,我们的风险舰队理论早就成功了,哪里还会有今天这波及整个欧洲的战事?这都是我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才得以明白的道理!他们会就这么承认德意志对欧洲的主导地位么?他们会就这样接受德意志对海洋的接管和执掌么?他们会就这么忍受自己的海外市场被德意志所挤压占据,最终彻底沦为二流的命运么?”
  霍尔维格轻声开口道:“英明无过于凯撒。正是由于英国人的偏狭自大,容不下德意志的崛起,因此才造成了这场欧洲大战的爆发。不过,现在的客观局面,却已经不是英国人的主观意识能够左右的了。无论他们能不能容忍,德意志成为欧洲核心已经是无可改变的事实,这和战争爆发前的那种结果未知的局面,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如果唐宁街的主人们足够聪明,他们就应该意识到时间并不站在协约国一边;等到德意志从东线抽出身来,将全部力量投入到西线战争的话,他们所将要面对的战局将还要比之前更加恶劣!”
  “那么,你就先去和伦敦取得联系吧。波尔多也不要忘记了,或许法国人现在也已经出现了这一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影响。陆军的强袭行动则仍旧按原定计划进行,这在谈判中对于英法而言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威慑。”威廉深吸一口气,宏声道,“帝国大业已至最后一步,就让我们一并努力,成为永载德意志史册的功勋人物!”(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地狱皇女、彩虹再现、萨尤卡攻击机、claose、风扬花落等多位书友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新年在即,秋月恭祝大家生活美满,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第574章 法国的回应

  “哧!”泥水飞溅,一辆雷诺汽车停在了波尔多市中心的办公楼门口处。高冠礼袍的法国外交部长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迈出了由侍卫拉开的车门,朝着这幢建筑古罗马式的高阔入口缓步走去。他步履迟重,有着两撇大胡子的容颜上满是忧虑和沉郁之色;即便是脚下踩到了泥水淤积的涵凼,将名贵的皮鞋和裤脚都沾污得湿透,白里安也同样恍然不觉,只是木然移动着自己的脚步。
  这一周多来,包括白里安在内的所有法国高层都处在恐惧浑噩的状态,他们始终不敢正视俄国临时政府已被推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