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威廉的最后一句话语,清英脑中瞬间闪过一道电光。他瞳孔微微收缩,没有再度出言,而是开始在心中仔细盘算开来。
  根据他在战争爆发前所制定的方略,一旦德军在西线的速胜计划因没有大量歼灭法军而宣告破裂,那么德军就将主力部队调往东线,并在法国战场上修筑起最坚不可摧的铜墙壁垒。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这无疑是德国陆军在两线作战中获得胜利的最有效的应对手段。
  在另一个位面里,德国战胜俄国根本就没费什么力气。由于接替小毛奇担任总参谋长的法尔肯海因是一个坚定的西线派,满脑子都是在法国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在他的执掌下,德国在1917年前的对俄战争中就没有派出过主力。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德国在东线战场上的兵力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第八集团军,相比俄国和奥匈那天雷勾动地火的大兵团交锋,德军的阵容可以说是寒酸至极。1915年,东线德军虽然在名义上有了3个集团军,但由于德国第九集团军是从原来第八集团军的老底子中拆分出来的,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实际力量只有9个军团,兵力比1914年8月的第八集团军也多不了一倍。到了1916年,法尔肯海因在西线发起了倾其所有的凡尔登战役,集中了大量的火炮、弹药和兵员;而伴随着之后到来的索姆河之战,德国更是几乎把全部力气都投入到了西线中去。
  可以说,在战争爆发后的头两年半时间里,兴登堡的东线部队一直都是没娘养的孩子,在庞大的德国战争机器中只属于一个小小的配角。然而就是这支辅助力量,却屡屡在东线战场上以少胜多,将外强中干的俄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直接定鼎了对俄战争的胜局。在兴鲁二人的合力猛击下,俄国在此期间损失了超过550万人的军队和数以十亿卢布计的财富,物价飞涨、债台高筑、民不聊生、国家经济濒临崩溃,并瞬息便于1917年初爆发了推翻罗曼诺夫皇朝的二月革命。
  如果德国能立即将主力调往东线的话,那么用不了一年半、甚至是不满一年的时间,同盟国就将引爆俄国革命,并以此在东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在西线,由于德国在初期战争中占据了法国大片土地,因此英法绝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堑壕后面,必定会发动攻势以求收复失地。到那时,德军只需深沟高垒、采取弹性防御策略,必能将英法军队打得伤亡浩大,在收复那几公里的微不足道的阵地过程中流尽他们的鲜血。等到俄国人被彻底击败、由清英所一手强化的德国公海舰队再一举砸碎英国海军的封锁线,英法将再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力量和意义,只能选择和德国坐到谈判桌前。(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模范老公、绍江、心灵深处的呼吸、虚哥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第381章 政治决定战争

  不过,威廉所说的也有几分道理。由于自己在边境战役中对法国军队的大量歼灭、以及让德军右翼的停止前进,当前正是德军在西线战场上对英法联军的优势之大,已经是远远超过了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爆发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是可以采取一些更主动的战役行动,让位居劣势的英法流更多的血。如果就此东顾而去,放任英法部队得到喘息,终归是不符合战争原理的行为。
  除此之外,德军在西线采取守势还有一个最大的坏处,那便是会在国际博弈上造成对德国极度不利的影响。
  截止到当前的6月14日,这场因德法之间的殖民地冲突所爆发的战争,仅仅只有欧洲五大强国卷入了其中。同属三国同盟阵营之一的意大利、此前一直都在被德国大力拉拢的奥斯曼土耳其、俄罗斯的保护国塞尔维亚、英国的小弟希腊、实力不俗且拥有丰厚石油贮备的罗马尼亚、甚至是和英国有着同盟关系的日本,都仍旧是处于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境地。在德奥两国这场以二敌三,人口、兵力、和经济总量都居于劣势的战争中,这些国家之所以没有站在德国的对立面上去,全仰仗德军在之前于法国战场和东普鲁士所取得的胜利。
  如果德国从此在西线战场上采取守势,那么必将使得那些因当前德军所表现出来的强势、而跃跃欲试的国家,变得重新冷静下来。不再急着投入同盟国的怀抱与协约国为敌。而对于柏林而言,这无疑将是一个极度不利于自己的局面。
  罗马尼亚的观望会使得德国缺乏石油的供给,东线也少了一支70万军队的助力。虽然德国在战前已经储备了大量的原油,其军队也足够打败外强中干的俄国人;但这支助力的消失,也无疑会使德国的战争机器少了一股极佳的润滑剂。
  意大利的逡巡,将会使得同盟国在地中海上的实力处于被压制的境地。当前,即便是经过清英的增强之后,奥匈海军也就只有6艘无畏舰和6艘标准的前无畏舰,整体阵容仅为法国海军的六成,这还没算法国那票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装甲巡洋舰。截止到目前。由安东?豪斯海军上将率领的奥匈帝国舰队主力一直都只在狭窄的亚得里亚海中游弋。只有零星几艘驱逐舰和鱼雷艇驶出了奥特朗托海峡,前去骚扰过往的英法运输船。除了阵容不济的原因之外,促使奥匈舰队不采取积极行动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便是意大利人那难以令人捉摸的态度。
  由于奥匈和意大利两国间存在着数十年的积怨。谁也不能保证意大利人不会干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来。要知道。连接亚得里亚海和地中海之间的那道奥特朗托海峡只有65公里宽。几艘船就能拉起一条警戒线。一旦意大利人在奥匈舰队出击之后突然反水,配合法国人截断奥匈舰队归途、并两相夹击的话,那么这支奥匈花费15年时间打造的世界第六的舰队。少说也会是损失过半的节奏!
  至于土耳其立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且不说他们当前所拥有的2艘无畏舰是同盟国在地中海上所亟需的筹码,光是其封堵住博斯普鲁斯海峡,便可让德国击败俄国的进程大大加快。
  除了这些潜在的盟友可能会继续保持中立之外,德国在西线战场上的停止进攻,也会促使她的潜在敌倒向协约国。
  塞尔维亚和希腊虽是弹丸小国,但位处巴尔干火药桶中心地带的他们,却是早就在长年的紧张对立甚至是战争当中,淬炼出了一支实力不俗的军队。两年前的那场巴尔干战争,已经全然证明了这一点。一旦他们向德奥宣战,甚至能在南线牵制住2个奥匈集团军的兵力。而日本的对德宣战,更是会直接威胁到德国在菲律宾的殖民基地;在和本土相隔万里的情况下,德国几乎无法守住这片他们曾经花费了大力气才夺来的土地!
  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事物,每一场战争都势必要为政治进行服务。直到此时,清英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相比于西线战场上的胜利,德国在对俄战争中的顺利推进,却远远不能牵动这些个当前时代政治家们的敏感神经。在他们看来,德国在东线战场上推进了多少公里、占领了多少土地、歼灭了多少俄国官兵,都根本不算什么事情。以当年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的强绝实力、侵吞俄国土地之庞大广袤,都不能征服这个战斗国度,现在的德国人又怎么可能做得到?俄国拥有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和难以想象的巨大纵深,根本就是不可战胜的!
  实际上,如果不是俄国会爆发革命的这一因素,德国要想战而胜之,也绝非是清英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然而,这个时代的人们,却对俄国军队的素质低下也鲜有所知,更遑论那瘟疫一般的红色赤潮了。纵然西守东攻的德军,也能在东线战场上取得连续不断的胜利,但外国政治家们却并不会怎么因此而看好德国人。而他们的态度,却对德国接下来的战争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帝国一定要在西线继续发动攻势的话,那么就将目标选在巴黎吧。”清英沉默半晌,而后缓缓开口道。
  “嗯?”威廉眉头一挑,一丝询问之意便通过他的目光表露了出来。
  “当前,我军已经推进到了距离巴黎仅有15至25公里的地段,天生就给了我们一个攻取它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一举攻下巴黎,不仅能够拔掉这个各条铁路交汇的枢纽、降低法国人的战争能力,更能在国际上大涨德意志的声威。”清英思绪转动,脑中的条理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道,“战争终归是为政治服务的手段。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这场占领敌国首都的胜利,将那些还在观望形势的国家拖入我们的阵营的话;那么即便是我们会在巴黎城下遭受一些伤亡,也是完全值得的。”当下便把他之前在政治上的考虑向威廉尽数道来。
  威廉身体一震,灰色的眼眸中骤然绽放开了两道明亮的光芒。
  “从军事角度而言,对巴黎发起进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片不大的战场上,我们可以将空艇、飞机、坦克、列车炮等威力巨大,但却数量相对较少的技术兵器集中起来使用。如此便可尽可能地发挥出它们的威力,使之不再成为只能改变特定战场结果、但却无法决定全局胜败的存在。”
  清英心中的思绪已经豁然贯通,语速也变得快捷流畅起来:“如果法国人不选择在巴黎与我们过多纠缠,而是直接放弃首都的话,我德意志便可挟这一大胜之势,拉意大利、土耳其和罗马尼亚入伙,从海洋和陆地上都极大地壮大我们的力量。而如果法国人选择死守巴黎,那么我们则正好能在当前没有办法实施大规模包抄合围的情况下,以另一种正面交战的方式吞噬法国人的有生力量。凭借着大量集中使用的技术兵器,即便是在这场进攻战中,我军也定然能够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交换比。而我几乎可以断定,最后我德意志既能拿下巴黎,又能在这场战役中大量歼灭守卫它的法军。”
  “如果按你所说,德意志最终像42年前那样重新征服了这座城市,法国人会选择投降么?”威廉脸上流露出些许期待之色,开口问道。
  “那就要看我们能在这场战役中拼掉多少法军部队了。如果我军能对法国造成不可承受之巨大损失,他们自然会退出战争,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却极其低微。”清英微微摇了摇头,却是先给始终不忘快速结束西线战事的威廉打了一剂预防针。在历史上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死亡了125万人的法国军队仍旧没有崩溃:这固然是整个法国完成全面动员、先后征召了超过600万军队的结果,但一个大国的战争能力却也足够能略见一斑了。至于巴黎的陷落会使高卢人丧失抵抗意志的论点,根本不适用于一战前期的法国:在没有遭受到一代青年人几乎死绝的这一巨大切肤之痛之前,深受“胸怀理想,利剑在握”熏陶四十年的法国人,是不可能因为区区一座首都的沦陷而就地放下武器的!
  威廉缓缓点了点头,脸上已经恢复成了一片平静的神色。他嘴唇翕动,淡淡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之前已经在前线服役了一个半月,这次回来,就先好好休整几天时间。现在已经是午夜,你先回去休息吧。”
  清英恭声称是。在转身离去的刹那,他心中忽然泛起一丝疑惑;威廉不是说要考校自己的么,怎么到了这最后的时刻,却仍旧是不置可否?(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话说今天订阅量又掉到了谷底,作者心中冰凉冰凉的啊╮(╯_╰)╭。。。


第382章 东和俄国的可能

  分花拂柳,穿林过廊,过不多时,清英便走到了那座属于自己的楼宇殿旁。
  或许是没有料到皇储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夏洛腾堡宫内,守卫在宫阙门口的禁卫军士兵大感惊愕,连忙向来人敬以最标准的礼仪。清英微微点头以作回应,在轻微的吱呀声中,推开了厚重的雕饰门扉。看着四周那熟悉的精美装潢,耳畔聆听着皮靴踩过地板所发出的空寂声音,一丝劳累之后的深深倦意,竟也是充斥上了他这具年轻的身体,使每一个细胞关节都发出了请求休憩的强烈信息。
  衣袂散落,水雾氤氲;伴随着水花的悠然翻卷,身体浸入浴缸的清英,终于忍不住发出了一声不知是满足还是叹息的轻吟。柔和而温暖的水波,将他的全身笼罩包裹,宛若桑妮娅白皙温软的玉手。钟摆滴答,夏虫微鸣,一丝和谐静谧之意在空气中弥散开来、悄然流淌。不知过了多久,洗尽疲惫的清英终于从浴缸中重新站了起来;在明月的照耀下,他那水珠流动的身体反射着皎洁银光,仍旧和当年一样温润白净,优雅颀长。
  由于这座宫阙是专为容纳桑妮娅所建,内部空间极为宽敞开阔,过了良久,清英方才从浴室走入了自己的居所。吊灯摇曳,风铃轻响。出乎清英意料的是,罗曼诺夫皇朝的小公主并没有陪着她的一双儿女一同入睡,而是出现在了自己的房间中,静静翻阅着相册中的一张张照片。听到门口传来的响动,桑妮娅霍然抬起了螓首;而当她看清楚了来人之后。一双水蓝色的明媚眼眸里陡然绽放出喜悦、兴奋、以及难以置信的激动神采。
  “呼!”香风呼卷。走入房间内的清英刚来得及露出一个笑容。当胸便被一只公主生命体重重撞入。猝不及防的他重心顿失,踉跄着跌倒在那张宽大的软床上;手中所触一片凝脂滑腻,鼻息间满是雪山寒梅般的沁脾清香。连翻了几个滚之后,清英终于将正面冲撞而来的巨大气力尽数卸去。他心中泛起些许无奈之意,正欲在桑妮娅那光洁的额头上赏她一个爆栗,几滴湿热的水珠却悄然流入了他的脖颈间。清英心中一动,低头看去,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桑妮娅那张清丽柔媚的娇颜上,已然是美眸泛红,玉箸横流。
  “好啦,好啦,我这不是已经回来了吗?”清英抬起的手臂停在了半空中,最终缓缓落下,变成了对桑妮娅脊背的轻轻拍抚。对于桑妮娅这只从他少年时代起、就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的俄国公主,清英早已经在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中,对其产生了发自内心本源的怜惜和爱护。而桑妮娅此刻有些反常的情绪,清英也隐隐猜到了原因;除了对自己的眷念之外。她的泪水中,也无疑是蕴含了对德俄之间爆发战争的彷徨和痛苦。对于这一结果。清英无力从源头上进行开解,只能紧紧将她搂入自己坚实的身体,并不断帮她擦去脸上的泪珠。
  桑妮娅被清英搂在怀中,闻着他身上熟悉的气息,聆听着他胸膛有力的心跳,那在瞬间爆发的强烈情绪,也随之缓缓变得平和了下来。一想到自己正与他肌肤相贴,桑妮娅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丝幸福之意。她如同一只八爪鱼似的爬在了他的身上,用略微变得沙哑的柔媚声线轻声道:“笨蛋埃特尔,什么时候回来的哒?”
  “今天傍晚,我奉父亲之命连夜飞回柏林,在叙职完毕后就立即来找你啦。”见桑妮娅的情绪逐渐变得平缓,清英嘴角含笑,如实说道,“之后的一段时间,我都不用再返回法国战场,而是会呆在柏林享受休假。”
  “哼,你回来干什么哒,桑妮娅大人一个人在家里可自由了哒。”桑妮娅瑶鼻轻哼,清丽绝俗的脸上满是不屑之意,然而她的四肢却将清英紧紧勾住,生怕他从自己身边有半分的离开。清英嘴角勾起,忽地重重吻在她湿润滑软的樱唇上;一条柔嫩的丁香小舌顿时如游鱼般滑到了他的口中,与他的舌尖紧紧绞裹吸缠。
  鼻尖轻触,呼吸相闻。搅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