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生子-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西北各路,除了留守一部,能征调的朝廷都划给咱们了,七万兵力,按说也够了,只是杨总管征伐河西,把西北各路的骑兵都带了出去,咱们只能以步兵攻打定难五州,这势必对咱们的补给保障增加许多难度,各位有什么建议,便请赶紧道来。”

种朴先答道:“章经略,末将认为各路应先尽夺横山险益,等把横山一线巩固下来,则后勤补给的问题就容易解决的多,到时再一举进军夺取定难五州,乃至整个河套也不迟;现在我军不必急于求成,只要不断地给西夏施加压力,不予其喘息的时间就足够了,若是急于进军,一旦补给保障不了,导致兵败,恐怕反而会给西夏起死回生之机。”

折可适却有不同意见,他说道:“章经略,我认为与其让各路把兵力分散各处,分取横山各关隘寨堡,不如集兵攻打银州。兵力分散,则效果缓慢,一个一个的攻取横山寨堡,用时日久,耗费良多,而且易让夏军有隙可寻,各个击破。若是集兵攻打银州,则可将夏军引来,聚于一处,如今整个西夏可战之兵总共也就七八万人,若是能一次予以击溃或歼灭,则整个河套地区便可收入囊中,不必再一城一寨的去争夺了,这对朝廷来说,将可减去巨大的开支。”

郭城一听,立即附和道:“章经略,我同意折将军之见,如今米脂早为我朝所控,便以米脂、永乐城为据点,起数万大军攻打银州,银州是定难五州门户,西夏必定不敢轻言放弃;这样便可将大部分夏军吸引到银州来,而咱们不必过于深入,就能寻求与夏军决战,对后勤补给同样非常有利,而且一旦大胜,便无须再一城一池的去攻打,而西夏已为囊中物。”

章楶沉吟了一下,种朴和折可适两种建议各有各的好,种朴之见则相对稳妥,现在有横山羌人的帮助,夺下横山全线大概不成问题,只是耗时耗力大些。

而折可适的计策是将夏军聚而歼之,一旦成功,整个河套就如同脱光了的美女,任大宋予取予夺,而且大宋的损耗将降低到最小。

第三卷 第319章 河套开战

河西的战事实际上早已结束,但杨逸带出来的四万骑兵却还撤不得。

河西走廊长一千多里,骑兵就算不作战、每天狂奔三百里,也要五六天才能从东走到西,杨逸带出四万人马,撒在这么大的地盘上,其实兵力非常稀薄。

加上现在河西刚刚打下来,民心未附,一个不留神,就会发生叛乱,正需要机动力强的骑兵坐镇,因此,杨逸虽然知道朝廷已开始谋取河套,极需要骑兵,也爱莫能助。

其实,京畿和河北加起来大宋还有几万骑兵,但大宋去年裁去二十一万禁军,今年又要裁二十万厢军,这些也都是很大的乱源,必须在京畿镇以重兵,因此国内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不可能再从京畿和河北抽调兵力了!

杨逸左思又想,现在河西走廊需要防备黄头回鹘、吐蕃等部,但这些部族要动大宋嘴里的肉,总得思量思量大宋随后而来的报复,因此发生大战的可能性不大。

前年冬天新组建的五万骑兵,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好歹也训练一年多了,派两万来驻守河西应该不成问题。

在内地再怎么训练,若是没有一些实战磨砺,也成不了精锐,现在让他们来河西这片苦寒之地驻防,大的战争没有,小的战事总会有的,正好以实战练兵。

这样一来,杨逸就可以从带出的四万精锐中,抽调两万参与河套之战,哪怕有一万骑兵进入河套,形势也会大大的不同。

杨逸找来职方馆河西组的负责人李大风,让他用信鸽把自己的建议以最快的方式传回东京。

接下来,他也只能耐心地等待了。

朝廷派来治理河西的官员,要从东京走到玉门关,恐怕得许久才行。在这期间,杨逸自然也不能闲着,各城“清剿”残敌所得的财钱大致也统计出来了,价值约为一千四百万贯,杨逸不得不感叹,西夏确实穷的;整个河西之地的官僚、富商之家几乎被刮了个底朝天,才凑出一千四百万贯,这还是连牛羊等牲口一齐算在里面,才凑出这个数,着实是让人失望。

还好,这次征伐河西花费不大,粮草物资的损耗大致也就二百万贯,当然,现在将士的封赏以及抚恤还没算,若连这些一起计算,这次河西之战大概花费将会达到六百万贯左右。

剩下的八百万贯用来安置移民是不够的,好在,收复河西,最大的价值是得了四十几万百姓,牛羊马驼不计其数;这些财产朝廷虽然不会直接剥夺百姓的,但从此,大宋缺少牛马的局面算是彻底得到改变了。

另外就是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条黄金通道,朝廷派来治理的官员还没到,络绎不绝的商队已经到达凉州了。

而西域各国的商队动作也不慢,来自西州回鹘、黑汗国、吐蕃各部的商队已经大批到达玉门关,杨逸不得不放下手头其他工作,在瓜、沙二州开始着手筹建榷场;并从当地汉人中选拔一些可用之才,加以管理、说白了主要就是按大宋其它边境榷场的税率加以征税。

因为来自大宋的商人还没到,原来西夏统治的河西穷成那样,没什么是人家看得上眼的,榷场开了也暂时不可有什么交易。

不管了,收税先,交钱!交钱!

看着一批接一批到来的商队,杨大学士就像看到了一条流动的黄金之河,那感觉美极了。

至于对河西游牧民的管理,现在还很粗放,杨逸主要是派士兵和像张益阳、曹敬这种当地大户前往安抚,明确告诉他们,除了身份从西夏牧民变成大宋牧民外,他们的牛羊及财产都还是他们的,大宋会善待他们,尽管安心放牧。

对于夏军俘虏,杨逸就没有那么客气了,那些青壮被筛选出来后,立即派军押解东归,大宋治河正需要劳力呢!

也不要你们白干,包吃住每天还给二十文工钱,干完一年,准许归农,朝廷到时会妥善安置,作为一个俘虏能有这样的待遇,算来已经不错了,别不知足。

杨逸现在说忙也忙,说闲也闲,关键就看你想不想做甩手掌柜,若是事事过问,能把你忙疯,若是啥也不管,坐等朝廷官员到来,那就把你闲得像瓜一样。

这一天,杨逸就打算给自己放一日假,早上起来后他按例练完吐呐心法后,提着大马士革宝刀在后衙里练刀,廊边站着两个漂亮的丫环,拿着脸盆等物侍候着,一个叫娜兰,一个叫细玉,人虽然长得很漂亮,但侍候起人来笨手笨脚的;杨逸一问才知道,敢情这两个原来都是富贵之家的大小姐,家里同样是被花青天给抄了,才被选到这来侍候杨大学士的。

花青天……,也就是花木兰也在旁边看着。

杨逸一边练刀,一边随口问道:“羊皮筏收集多少了?”

“瓜沙各州一同收集,够了!”花木兰答得也很随意,仿佛俩人谈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让将士们练习渡河了吗?”

“在练着呢!”

杨逸让她扮了回恶人,她至今还有些不忿,看了他那慢吞吞的动作,不禁哼哼道:“一看就知道是花架子!”

本以为这样能让杨逸不爽,谁知杨逸运刀不停,呵呵笑道:“当然了,和花青天的虎头铡比起来,我这就是花架子。”

就一句话,让花木兰差点就要拔刀跟他过招。

“眼睛瞪那么大干嘛?当我不知道,你和汉卿竟然利用职方馆的渠道互送秋波,你们这是侵吞国家资源,你们……!我话没说完呢,你跑什么?”

河套方面,章楶最终采纳了折可适的建议,决定集兵五万,攻打银州。

之前河东第二将张世永、鄜延路第二将张诚也曾发兵两万攻打过银州,但那次是为了牵制河套兵力,配合杨逸攻打河西而发起的佯攻。

这次不同了,五万大军兵指银州,是打算切底夺取定难五州了。

朝廷这次给章楶的人马是七万,另外两万人马,章楶命种朴率领,攻打环州北面的青岗峡,打通归德川到盐州一线,与占据盐州的杨志的“贺兰义军”连成一气,这样既可两面牵制夏军,又可形成对定难五州的两面合围。

章楶同时征调了五万保甲壮丁,用于转运后勤补给。

文昌元年四月中旬,西北地面上百草丰茂,而阳光还不算热辣,经过半个月的紧张准备,西北五万大军终于齐聚米脂,城中粮草更是堆积如山。

吕惠卿亲自坐镇米脂,调度后勤粮草,而章楶誓师之后,带着五万西北军正式踏上了征伐定难五州的征途。

五万大军,如同红色的浪潮,沿着无定河直扑银州,章楶麾下集合了折可适、姚雄、郭成、张世永、张诚、刘安等西军勇将。

他们推进的速度不算快,这次章楶的战略意图是以消灭夏军的有生力量为主,攻城为铺,因此能把夏军吸引过来越多、战场离宋境越近越好,这样可以减轻后勤补给的难度。

驻守银州的是夏将阿埋,阿埋可以说已经是西夏硕果仅存的善战之将了,得到了章楶大军再扑银州的消息,阿埋也集结了三万兵力准备死守银州,他明白,现在夏军士气低落,而且兵力奇缺,和宋军打野战并不明智。

借助坚城防守,或许士卒们还有一战的勇气,若能将宋军拖在银州城下,时日一久,就轮到宋军士气低落了,到时再反击才是明智之举。

但他也绝不会坐视宋军轻松走到银州城下,他派出了四千骑兵,分成几股,日夜侵扰宋军粮道。

从米脂到银州短短的距离,因为没有骑兵追杀这些夏军,章楶却不得不派出上万兵力保障粮道安全。

而此时,在环州方面,种朴与谢敬亭等人率领的两万大宋,已经攻到青岗峡,只要过了这道关隘,就可直达横山北面,遥望盐州。

青岗峡之间战,种朴让归附的横山羌人从两面岩壁攀沿而上,威胁西夏守军两翼,这些羌人平日里就生活在横山上,打着赤脚能在山间行走如飞,攀越山岩如履平地。

他们攀上峰顶之后,便以手雷对关墙内的夏军猛轰滥炸,一团团的火光冲腾而起,关墙内很快就被硝烟掩盖,守关的夏军本待借助险关阻击宋军,结果未见宋军进攻,他们就先被炸得哭爹喊娘了。

到了这时,种朴才下令宋军发起猛攻,数千宋军扛着云梯汹涌而上,喊杀声直透云霄,只用不到一个时辰,青岗峡已为宋军所有。

而此时,梁格方率领的两万夏军正在猛攻盐州城,这回他真是发了狠,几度亲到阵前督战,而且他带来的是西夏最精锐的宫卫军,誓要以最快的迅速除掉盐州城这块心腹大患。

城内的杨志及降将没藏阿驼兵力不到七千,还得防着城内的党项百姓异动,这一仗打得非常艰难,夏军的攻击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仿佛永不止息,而杨志带领的人马毕竟缺少正经的军事整训,防守起来常会出现漏洞,形势岌岌可危。

好在此时,种朴终于攻破青岗峡,兵锋直指盐州,梁格方犹疑难下,不知道到底是加紧攻打盐州,还是应该迎击种朴。

攻打盐州吧,万一到时还攻不下,而种朴两万大军已到来,内有坚城,外有合围,自己这两万疲兵到时不用打恐怕就溃了。

可若是不攻下盐州,而挥军迎击种朴的话,后路又随时可就被盐州城里的“贺兰贼”给抄了。到时同样只有大败。

难道只有退兵一途?梁格方看着摇摇欲坠的盐州城,实在不甘心。

第三卷 第320章 回马枪

就在定难五州战事如火如荼之时,终于盼来两马骑兵接防的杨逸,让种建中驻守瓜州,自己带着西征的两万精锐突然杀回,如同旋风一般,卷过凉州、沙陀、应理城,对这些小城镇,以及沿途的西夏村寨,杨逸根本不予理会,埋头直扑西夏都城兴庆府而去。

兴庆府附近,西夏还有两万可战之兵,加上新征集的那些老弱及麻魁(女兵),大概还有六万人,这便是梁太后最后的家当。

庆兴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面是黄河,西面是贺兰山,南面是险要的青铜峡,每一面都是天然的屏障。

杨逸两万大军突然从河西杀来,引发了庆兴府极大的恐慌,夏将贺浪罗率军一万,死守青铜峡,准备利用这道天险阻住杨逸两万大军。

杨逸却没有在青铜峡这样的险隘与贺浪罗硬碰,而是利用羊皮筏子在水流相对平缓处,突然横渡黄河;这些羊皮筏子轻便易于携带,吹气之后扎紧口子即可用于渡江,是游牧民族百姓惯常用来渡河的东西,杨逸早在河西之时,就下令大量收集羊皮筏子,就是为了今天。

宋军渡河时是入夜时分,用了三个时辰,两万人马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黄河东岸,连夜飞扑灵州。

灵州,与西夏都城兴庆府隔河相望,唐朝曾在灵州置朔方都护府,西夏侵占之后,曾以灵州作为都城,改名西平府,后因灵州地处平原,无险可守,西夏才于黄河对岸建都。

杨逸两万大军一到灵州,二话没说,立即开始攻城,此时灵州城内守军边老弱一起算上,不到一万人,突然遭袭,情势万分危急。

消息传到兴庆府,梁太后大惊失色,灵州绝不容有失,否则让杨逸两万大军得了灵州这个据点,则兴庆府与定难五州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

定难五州目前在章楶与种朴两面夹击之下,本就岌岌可危,若是再断绝与兴庆府的联系,军心必然动摇,从而引发雪崩一样的大溃败。

在梁太后严令之下,贺浪罗在天亮时只得率两万人马渡河支援灵州。

距离灵州两里的一处高坡上,杨逸一身盔甲,驻马坡顶,观看雷秀攻城,朝阳刚刚升起,万丈金光却穿不透灵州城头上弥漫的硝烟,连接不断的爆炸声仿佛天边的闷雷,轰隆不断。

坡下刘老虎飞马而来,未到近前就兴奋地嚎道:“大人,大人,贺浪罗开始渡河了,干吧!大人……

杨逸睥了他一眼骂道:“急个屁,你刘老虎难道还怕贺浪罗那些虾兵蟹将过河不成?”

“哈哈哈,末将自然不怕,不过兵书上不是说半渡而击嘛!”

“你这厮竟然也看过兵书?这倒是新鲜事,不过打仗嘛,要随机应变,照搬兵书那是死路一条,西夏如今风雨飘摇,贺浪罗军心不稳,就算放他这两万人马全部过河,咱们一样能把他收拾个干干净净,再等等,等他人过来多一点再说,免得咱们到处去找他。”

“大人英明,末将佩服之致!”

“滚!”

杨逸嘴上说得轻松,其实也不敢掉以轻心,战场上的状况瞬息万变,稍不留神就可以把有利的局势葬送。

接报之后,他一面让雷秀领八千人马佯攻灵州,但随时做好机动的准备,自己则率领一万两千人马,快速向贺浪罗渡河处逼去。

围绕贺浪罗渡河的周围,杨逸派出了两千人马,以数十人一股,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把贺浪罗派出的所有斥侯全部猎杀,让他成为一个瞎子。

正在指挥渡河的贺浪罗忧心忡忡,但梁太后下了严令,他又不得不支援灵州,而且他也知道,若是不支援,灵州绝对支撑不过三天,到时灵州一失,西夏同样玩完,因此他明知渡河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但却别无选择。

对杨逸,贺浪罗确实是恨之入骨,本来杨逸若是直取兴庆府,贺浪罗有足够的信心让青铜峡成为宋军的坟场,现在好了,杨逸突然渡河攻打灵州,一刀插在西夏的软肋上,形势一下子逆转过来,贺浪罗不得不放弃青铜峡那样的险隘,冒险渡江前来支援灵州。

上午辰时刚过,就在贺浪罗两万大军渡过三分之二时,杨逸终于下令发动,一万二千宋军跃上战马,如涛如浪般向夏军渡河处杀去。

贺浪罗也不是毫无准备,他在河头已经摆放了拒马木栏、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