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序言
在进入本书的阅读之前,我需要告诉您的是:作为一名教师,也作为一名家长,我和您一样,终其一生我们都在面对相同的一句话——“不论你的事业多么成功,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成器,马上就会有全军覆没的感觉!”
  这是在一个亲子论坛中,一位事业有成的父亲发出的无奈而沉痛的呼喊。我想,这句话也道出了我们很多家长的心声。无需解释、无需重申,每位家长对此都会有着深刻的感悟。
  那么,决定孩子“成器”或“不成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究竟是什么,在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一生,甚至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呢?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曾多次试图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找出破解这个困扰无数家长和教师的难题的答案。直到2008年初的时候,在朝华出版社相关编辑的组织和协助下,我和几位同事一同坐下来,对一些孩子小学阶段的成长过程,以及这些孩子日后的学业情况、现今的生活状况等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梳理。反观孩子们在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整体发展和表现,我们惊奇地发现:四年级,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实在是太关键了!
  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四年级的孩子,都会有着这样的深刻感受、深刻印象:
  孩子在小学一到三年级,仍然是一个很懵懂的年龄,他们会更多地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安排,他们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而且,他们学习成绩的差异也并不是很大,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容易地收获满分或基本不错的成绩。但是当孩子进入四年级以后,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随着身高的增长、大脑细胞的高速发育、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很多。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自己很难改变的习惯,以及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的口头语中增加了“不”、“我认为”、“我有权利”等很多展现自我思想的词汇。而且,此时他们的成绩也开始拉开了距离——一些孩子突飞猛进,原来平平的成绩变得很优异;而一些平时成绩优异的孩子,反而开始变得贪玩,成绩直线下降……
  从孩子自身角度来说,这种转变也强烈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孩子的日记本以及作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语句:
  “我已经是个大孩子了……”
  “我有很多的烦恼……”
  “我常常在思考……”
  在四年级左右,这个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从小到大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这种种的转变,将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通过群策群力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很多教师都有着如下六点共识:
  四年级,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父母的一个不小心,孩子便很可能由此走向叛逆之路;
  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如果孩子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他就会将学习视为一种不得不为之的“劳役”;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四年级时的好成绩或坏成绩,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延续;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这一时期是孩子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期;
  四年级,是孩子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孩子在这一时期养成的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将会令其受益一生;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孩子学习能力的养成,将为其日后的学业铺平道路。
  很显然,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应明白:找到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而最重要的却是第二项工作——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人生转折期,四年级左右,对孩子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并促进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我们本书的创作。
  在本书中,我们将站在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角度,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从分析孩子的心理特征角度入手,向广大读者充分呈现本书的四大特色:
  特色一:更注重的是方法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相当普遍——家长们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都掌握着千万种科学的教育理论,却唯独缺少爱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实践方法。
  例如,很多家长都知道赏识教育的重大意义,并懂得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及时的鼓励。可鼓励的时机有哪些?鼓励的具体方法又如何呢?再比如,任何人都知道预习、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可预习的方法有哪些?怎么复习才最有效呢?
  与一味介绍教育理论的书籍不同,我们要告诉您的是——方法!
  特色二:更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
  孩子的任何一种转变,都有着其必然的心理渊源。所以,我们倡导:只有首先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真正地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
  所以,本书将更多地针对孩子在四年级,也就是10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走向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阐述。
  我们希望每一位家长,在担好父母职责的同时,也能成为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特色三:体现家校联合教育思想
  新时期,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家校联合,共同育人。
  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最重要的两个成长空间。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在小学阶段,孩子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如厌学、自卑、学习成绩下降,等等,都不是家长或学校单方面教育所能改变的。
  要想把孩子教育成材,不仅需要教师与孩子之间经常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沟通,更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常做一些交流。这也正是我们写作本书的目的之一。
  特色四:提高学习成绩与人格培养并重
  通过分析很多孩子的成长之路,我们发现:孩子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智力上的差异并非决定因素,孩子是否拥有一个好个性、好习惯,才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勤奋好学、积极进取、认真仔细等很多好习惯,往往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因此,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在讲述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会针对四年级左右孩子的心理特点,具体介绍一些相关的良好习惯与个性的培养方法。毕竟,我们希望带给孩子的是一个美好、成功的未来,而不单纯是次次满分的优异成绩。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在此就不做更多介绍了。希望您能在后面的阅读过程中,收益良多。
  阅读此书的特别提示:
  1. 由于参与撰写此书的教师较多,所以我们在人称上统一用“我”以及“我们”来泛指作者,以方便读者阅读。
  2. 随着时代的发展,早熟已经成为了很多孩子共同的成长特征。所以我们建议家长:从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既可开始阅读此书。
  此外,由于四年级以后的教育具有连贯性,四年级这个转折期具有延续性,所以即使孩子到了五六年级,这本书也同样非常适用。
   。 想看书来

父母的教育态度,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  四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变期
  ——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二  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父母应告诉孩子,他在为谁以及为什么而学习
  三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
  ——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
  ——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改正
  五  四年级,是孩子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
  ——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
  六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
  ——父母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曾接触过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种类型的孩子。当我试图从孩子们走过的成长路途中,找出对其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的关键时期时,我惊奇地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说,四年级,绝对是一个神奇的时期!
  仿佛一夜之间,孩子们就长大了——一些家长开始向我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一些家长欣喜地看到孩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孩子也开始向我诉说着他们的烦恼、他们的不如意,一些孩子开始学会了与我分享他们的欣喜与成长……
  而在四年级孩子的作文本里,我更是发现了种种预示着他们未来的思想端倪:
  “我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我不再喜欢父母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他们越是想控制我,我越是跟他们对着干!”
  “我正在思考,我在为谁而学习。”
  “我有很多的烦恼:成绩总是考不好、我长得不漂亮、老师和同学们不喜欢我、妈妈总是给我买我不喜欢的衣服……”
  “妈妈告诉我,做飞行员就可以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梦想着自己有一天真的能成为飞行员。”
  ……
  看,四年级有多么神奇!
  在四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希望家长能把他们当作大孩子;
  在四年级,孩子已经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烦恼;
  在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在四年级,孩子需要有一个值得他们去追逐的梦;
  ……
  由此看来,对于孩子来说,四年级不但神奇,而且重要,它是孩子思维、智力、身体的高速成长期,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定型期,是孩子良好习惯、优良个性的形成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期!那么,谁是引领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期最重要的人呢?
  是老师?还是家长?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设计师”,人们一直以来都给予老师这个职业这样一个崇高的称号。但是,在这里,我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依赖教师的教育作用。带领孩子顺利度过四年级这一关键期——需要家长与老师积极而密切地配合。
  小伟是我教过的一名四年级学生,他不爱说话、性格很内向,而且有点自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积极性。为了使他的情况有所改变,我总会找机会鼓励他上课回答问题、与同学们多交流,而且经常抓住机会表扬他。但一段时间过后,小伟的情况不但没有改善,而且越来越自卑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一次家长会后,我听到小伟的家长正在教育他:“你真是个笨蛋,我来给你开家长会,我都觉得丢人。”
  是的,即使老师给孩子再多的表扬和鼓励,但家长却经常骂孩子是笨蛋,那老师所做的努力都会变成“无用功”,孩子也会给自己贴上“笨蛋”、“无可救药”的标签。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密切配合,如果一方鼓励、一方贬低,一方表扬、一方责骂,那么任何的积极教育措施都会毫无成效,孩子也会在矛盾的评价中找不到成长的正确方向。
  另外,教师们虽然想把每一个孩子都教育好,但精力是有限的,他们照顾全班几十个孩子,总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而与老师相比,家长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家长能够很轻易地把握孩子情绪的变化、思想的波动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
  所以,在四年级这个关键期,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态度等,都将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决定他的未来,甚至决定他的一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四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变期(1)
——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四年级孩子的年龄一般是10岁左右,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正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
  也正因如此,在四年级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心理的这一变化,仍然把四年级的孩子当作小孩子来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会因得不到尊重而故意与父母作对。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在这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今年上四年级了,是个学习很不错的小男孩,而且与班主任老师的关系很好。但就是从今年起,###的妈妈一直在向老师抱怨:“这孩子这段时间也不知怎么了,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而且还常常与我作对,我让他向东,他就偏向西。”
  后来,老师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与###谈心:“最近老师看你情绪不好,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呀?”
  ###委屈地对老师说:“老师,不知为什么,最近我的烦恼事很多。尤其当爸爸妈妈把我当小孩子一样对待时,我就感觉特别的烦。我已经是大孩子了,饿了我自己会去找东西吃,冷了我自己知道加衣服……如果父母连这点小事都认为我做不好,我就会故意与父母作对,我希望他们能从我的行为中读懂我的意思,理解我、尊重我……”
  听听###的这些话,这哪像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能够说出的话?然而这确实出自于一个四年级孩子的口中。
  四年级,也就是10岁左右时,孩子将经历一个情绪、情感突变期。正是因为自我意识的崛起,父母的不理解、不尊重,孩子才会常常发脾气、摔东西、与父母对着干。其实,他们是以这种消极的行为,期待父母的反省和改变。
  除此之外,四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
  那么,四年级,面对孩子的情感、情绪突变期,家长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关于这一点,我总结了几种方法,以供家长们借鉴。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四年级孩子的口中,渐渐开始出现了“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并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听到这些,家长们肯定会说:“10岁的孩子会有哪些烦恼?他们的烦恼无非是渴望玩具与漂亮衣服、讨厌学习等。”其实,正是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烦恼里,隐藏着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
  前段时间,我在一个四年级的班级里做了这样一个试验:
  在一次公开讨论课上,我们不谈学习,而是谈个人烦恼,我让孩子把自己的烦恼都统统说出来。
  女生晓菲的烦恼有一大堆:“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妈妈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现。”
  男生李哲也有很多烦恼:“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不让我读我喜欢的那些课外书。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
  ……
  班上的四十多名同学各有各的烦恼,有的同学说着说着竟然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书,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例如,面对儿子并不如人意的成绩单,一对明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四年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