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加藤嘉一的留言:其实离不开-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日本人,还有绝大多数所谓“西方人”都认为中国没有自由,或至少缺乏自由。据我所知,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却充满着傲慢与偏见。
确实,每次我回到日本,不少人都会问我,“在那种国家,你能自由讲话、活动吗?你平时是怎么生活的,在封闭的环境写作有意义吗?”
特别是关于言论的自由,相信有很多日本人对中国持有这样一种印象:政府实行彻底的管制;只要敢批判政府,马上就被会抓去坐牢等等。
从结论来讲,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相当自由的社会,至少在生活上,人们过着自由的,处于极端个人主义的日子。有不少次,我甚至感到中国在某些方面比日本还要自由,这里说的是生活自由,而不是政治自由。这是我作为一个日本人,以北京为根据地,跨越日中两国跑来跑去的过程中的对比性感受。
当然也有反对的意见。确实,中国国内的“行动自由”要受到很多限制。比如户籍制度,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已经确定你拿的是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这些区别还根本性地影响你的身份与发展机会。这些现状是日本人无法体会的。所以,对中国有一点了解的日本人会笑,想拿中国跟日本比较,是连门儿都没有的。
那么让我来问你:
对于你而言,自由究竟是什么?
你能凭哪一条拍着胸脯说“日本有自由”,并嘲笑“中国没有自由”呢?
当初我到中国时,首先感到惊讶的就是大众高度的政治意识。
比如说,有的北京出租车司机,可能没有是受过高等教育,然而读起国际新闻来如痴如狂。他们甚至会一边开车,一边拿出一个个政治话题向乘客们进行连番“轰炸”。
疑问1 中国有自由吗?(2)
学生也是如此。一到傍晚,他们就会凑到校外的大排档上,一边喝啤酒,一边热烈地谈论政治。比如中国今后的走向、法律制度、经济问题、外交政策、贪污腐败问题……在我看来,他们的讨论有一定的深度与现实性,而且许多学生认为这些问题与自己的未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日本的大学,要是有这样的学生,周围的人肯定会把他当成个“麻烦人物”,对其敬而远之。不仅年轻人如此,在整个日本都弥漫着一股氛围,大家尽量避免在人前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或者尽量不主动讨论政治话题。这恐怕与日本社会的发展阶段有关,也与日本人的国民性有关。
但是,在中国的社会谈论政治,既不会招人厌烦,也不太需要分场合,除非是在报纸、电视、会议等公开场合。知识分子自不必说,从出租车司机到在校学生,无论是谁,都在日常生活中谈论着政治话题。他们的意见往往也是辛辣而尖锐的。因为在中国,对各种“政策”进行批判(非政治)是用不着忌讳的,至少在私人场合下,或朋友之间。f米f花f书f库f ;http://www。7mihua。com
那么,中国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忌、完全开放的国家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存在着一些板上钉钉的禁忌。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不直接谈论或质疑共产党领导权的问题,其他的话题,尤其是与经济、社会政策相关的问题在原则上都是可以灵活谈论的。当然,与共产党领导权有关的问题既广泛,又模糊,需要认真、慎重地去对待,免得麻烦,也要注意具体的表述方式。但一般来说,根据我的经验,除了一些个别情况,至少不会出现“只字不许提”的情况。比如我在中国国内的多家媒体上,就发表过多篇专栏文章,探讨了关于西藏问题、民族政策、人权、政治体制改革等触及到宏观政策核心的问题。当谈论这些敏感问题时,不得不承认,我始终有意规避那些牵涉到中国共产党执政权或合法性的表达方式。我认为,只要是善意地讨论中国的现状与未来,许多问题是可以通过表达方式的调整来加以应对的。可见,中国的意见市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换作媒体始终拘泥于政局讨论,而非政策讨论的日本,应该做不到这些吧。
日本是堂堂的民主主义国家,言论自由、结社自由、集会自由、出版自由以及参政权都受到来自宪法的保护,日本也可以说是法治社会。但在这个国家,存在着许多“眼睛看不到的忌讳”,它是来自文化,甚至是意识形态上的限制。
这些忌讳就好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只要一说出口,马上就会遭到猛烈的抨击,最后不得不以修正和谢罪收场。
疑问1 中国有自由吗?(3)
而且,“眼睛看不到的忌讳”越多,社会就越萎缩。自我约束的范围不断扩大,自由的言论和表述不断被封杀。“东日本大地震(3?11地震)”之后的民众纷纷自行取消娱乐活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现在的日本让人觉得闭塞,相信不止我一个人在这个社会的背后感受到了由这种自我约束和控制而产生的无形压力。
在此,请让我再问你一次:
对于你而言,自由究竟是什么?
只要有选举制度,只要能让你投票,就是自由了吗?
你能拍着胸脯,毫不犹豫地说自己行使了自由吗?
我体会过,至少在中国,有着自由的“空气”。只要不触及几个明确的禁忌,不但任何离奇古怪的意见都能说出来,而且有趣的创意会被人加以采纳,有能力的人也会越来越得到重用。这种看似是“半径5米的自由”,岂不是更能创造出社会的活力吗?
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讨论日本和中国究竟哪个国家更加自由,而只是想简单“推翻”日本读者们平时盲目认为“日本自由,中国不自由”的绝对假设,提供一些活生生的、现场的素材,以便大家更加立体地观察他人,反思自己,从而不停止思考。
我由衷希望日本与中国的民间社会之间能够坦率、正直地讨论“自由与不自由”的问题,并且深信,这种讨论必然扩大日中之间更加“自由”的交流空间。
h米h花h书h库h ;www。7mihua。com
疑问2 共产党是绝对的一党独裁吗?(1)
把中国崛起看作是“问题”和“威胁”的日本人,一提到中国,脱口而出的就是“中国是共产党的一党独裁”。
确实,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保持着中国共产党的一党执政。从建国至今,新中国的政党政治也经过了几次重大的变化,如今,我们仍然需要不带偏见地关注下去。既然中国的发展直接影响世界的繁荣,那么,我们也有责任关注,并且参与中国的改革。
只是,当今所谓的“一党独裁”,是否像一部分日本人想象的那样,带有“极权主义”的色彩?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当然,这要抛开毛泽东时代不说,因为他是一个具有超凡领袖魅力的人物,现在的中国共产党,以及今后的中国共产党要想走向极端的威权主义,我想,其可能性近乎为零。︰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首先,要知道中国共产党有8000万以上的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这一数字大大超越了英国或法国的人口总数。那么仅以常理思考,如此人数众多的团体有可能团结在一个方针下,一齐“向左转向右转”吗?
答案当然是“No”。
据我所知,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实际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见和立场。不像外国人想象的那样铁板一块的,观点也好,价值观也好,利益也好,都是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
比如,假设某个领导推出了违背全党方针的一项极具自由主义的政策。与此持相左意见的领导只要拉到了大部分“党内舆论”的认同,那么那个人就再也难以继续持有原来的立场。不但他提出的政策会被推翻,最惨的是会被拉下现在的“宝座”。这也意味着他的政治生涯将就此宣告结束。
在这里,最为关键的要点是什么?
如今,除了党内舆论,作为党内舆论后盾的“国内舆论”或许更加重要。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说要决定一项政策就绝不能忽视国内舆论,是一点不为过的。中国的老百姓不但具有了如此程度的发言权,而且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超过了5亿,“舆论”对谁而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疑问2 共产党是绝对的一党独裁吗?(2)
比如,在每年春天举行的“两会”上,人大代表们会对经济和社会政策提出各种方案。网民们则时刻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讨论和批评遍布整个网络,随处可见他们对提案的想法。这些声音是绝对无法置之不理的。因为对于决策者们而言,跟国内舆论站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掌握党内的舆论。
在这里我没有任何意图去高估大众舆论对决策过程的影响与作用,只是想适当否定不少外国人持有的“中国的政策都是靠中共一党独裁决定、推行、评估的”这一过于简单化了的成见。在当今中国的决策过程中,确实有着大量有政治抱负的人民的参与的。我甚至认为,就政策与舆论的关系而言,中国与世界上多数所谓“民主社会”之间没有实际性的差别。︰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而且中国的政治文化是彻彻底底的“成果主义”。
只要甲政策失败了,马上就会被替换成乙政策。既然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是立足于“政绩”,体制对于每一个官员的政绩需求是严格的,这也是中国官员为什么看起来如此谨慎保守的原因之一。在我看来,他们对结果负责的观念,是远远比日本的政治家或官僚深重的。
从国家建设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确实是拥有一种体制优势的,不像日本社会始终无法敲定政策的来龙去脉,能够迅速落实政策,当然,中国的体制也带有后遗症和牺牲品的。我们不要忘记一个基本前提与事实: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体制。任何民族看待与自己不同体制时,需要抱着谦卑与学习的态度,而不要盲目地主张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
如果是一个由民主选举选出来的政治家,那么他就可能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称这一结果是“选举人的声音”或“国民意志”造成的。并且,他还可以借助稳定的集团票源多次连选。然而这些在中国是办不到的。正因为没有西方式民主政治程序,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一切都要“自己全权负责”。民众不从过程,而从政绩来判断执政者是否适合管理国家。中国的领导人是不可能像日本的某些领导人那样轻易下台的,因为,闪电式的下台必然影响全党的稳定性。
所以就结果而言,由于共产党党内存在着以“国内舆论”为后盾的权力斗争,并且成果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目前的中国共产党还不至于像失控的列车一样飞出轨道。不仅如此,不但政策配合国内舆论进行更改的例子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出现切实影响中国共产党人事变动的情况。舆论的力量强大到了如此地步,等于不经过选举的程序,就发生了“疑似权力交替”。外国人需要关注这些中国政治的细节。
疑问2 共产党是绝对的一党独裁吗?(3)
当然,中国确实不存在像西方国家那样的选举,不知将来如何,这个问题无人能知道。虽然“中国选举”已经慢慢把某些地方和乡村当作“试点”,背后存在着“在中国搞选举是否可行”的尝试意识,但远还没达到在全国开展的规模。这恐怕需要漫长而谨慎的过程。不少国内有识之士依然认为,“依靠选举,无法对共产党的政权本身起到积极作用,还有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我在北京也觉得,此刻搞选举,似乎还时机尚早。然而,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的国内舆论确实在崛起,影响实际的决策过程。我认为,中国是存在有中国特色的“选民”的。至少就我的中国观察而言,已经把“微博”平台大概视为“投票”行为,否则无法了解中国民意在何方,何况中国政治的发展进程。5米5花5书5库5 ;http://www。7mihua。com
其间的玄妙之处,恐怕只有实际生活在中国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希望更多外国人能够到中国亲身经历和目睹,我一直强调:真相永远在现场。
而本书则力求将中国的这种氛围为读者们展现出来。
疑问3 人们是否在追求民主化?(1)
中国的人们是否在追求民主化?
如果要用“Yes”或者“No”来回答的话,那么答案是“Yes”。谁不要民主?谁不爱民主?我不相信,历史发展到今天,没有人不爱民主,关键是怎么爱。
中国人对民主的渴望并不亚于其他亚洲民族和社会的。只是在中国人之间,对民主的定义有很多种,有人从利益的角度,有人从情绪的角度,有人从理性的角度,有人从价值观的角度,向民主给出各种各样的框架与解释。我特别希望中国民间社会能够迎来更加立体而有弹性的“民主讨论”。
在我看来,几乎没有哪个中国人认为,“中国永远保持现在的状态就足够了”,而认为,为了使得经济改革与国家建设变得更加科学与可持续,政治改革是大势所趋。目前的分歧在于具体的路径与时间表,当然,其中也有人的因素。任何政治都是由人来推动的。想必共产党的领导人也会有相同的想法。中国社会,官民一体,认为政治体制与发展模式务必与时俱进。h米h花h书h库h ;www。7mihua。com
在这里,我想向各位读者介绍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中日媒体人士对话会议”,是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媒体人聚集在一起,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里,相互间“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一项活动。这是一个有着深刻意义的论坛,我也有幸参与其中,负责做议事记录并撰写报告。
因为这层关系,我有机会与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先生交流,我也上过他主持的《新闻1+1》。他是我很尊敬的中国媒体人,我一直从他身上学习如何观察社会,如何评论社会,以及如何“主持”社会。在会议上,当我们的话题谈到了选举时,他带着柔和的微笑,这样对我说:
“确实,日本有选举。国民的投票甚至可能让政权交替。这很了不起。正如你们所知道的,中国没有像日本一样的选举。但是,我想问你,日本人因此就幸福了吗?”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