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股民十大赢家实战系统-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2008年该股业绩只有0。23元,所谓的高成长只是一个很大的泡沫,2008年11月4日,该股股价更是跌到了5。3元,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股价就从最高的68。5元跌到了5元多(如图1…8),这样的跌幅也只有中石油能够媲美了,时间到了2013年,西部矿业也只有7元多,当初被套的股民不知道要何时才能够解套。而高盛却从中创造了数十倍的投资收益,可以说高盛的成功背后是无数投资者的血泪。
洞察陷阱才会赚得更多
    介绍过了国际券商诸多行为之后,我们再来看国内券商一些特殊的方面,比如说为什么在个股上市时,不同的上市公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调研报告,有的说股价被低估存在机会,有的却高喊股价风险很大?原因就是赢利模式不同带来所在的利益方向上的不同,导致了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比如说以大盘股IPO来说,其往往对市场走势起到重要的影响。以2010年上市的农行为例,当时由于市场在4月16日开启了一波下跌行情,指数从3200点跌到了2550点一线,而就在此时农行发布了上市募集公告进行询价,在股指持续下跌,市场弱势之际,此时却要发行超级大盘股继续向市场抽资,这种落井下石的做法必然会引发市场的反感,因此市场普遍认为农行发行价可能只有2。1~2。3元附近。到了6月底7月初农行的发行价确定之时,沪指已经跌到了2319~2395点一线,但神奇的是农行的发行价却在股指持续下跌中攀升到了2。68元/股,而且市场中还不断有券商、机构、媒体在说农行这个价格太便宜了。这是一个比较“神奇”的事情,也就是说市场持续走弱,农行发行价反而在一片质疑声中不断走高,市场也分为了两派,一派说农行“太贵”,一派说农行“太便宜”,那么究竟农行是贵,还是便宜,究竟是谁在说谎呢?◆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这里面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在1998年8月18日国家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还有中国建设银行)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期限30年,年利率7。2%),将这些资金注入四大行,同时为其剥离了1。4万亿元不良资产,通过再贷款和金融债券的方式进入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随着农行2010年7月15日的上市,标志着四大行全都实现了成功上市。此时,我们不禁要问,当初那1。4万亿元不良资产如何处置呢?截至农行上市时,十余年时间过去了,仅收回了3050亿元左右的资产,剩下1万多亿元不良资产依然存在,这还未考虑到每年支付四大行300多亿元的利息负担,实际上这些坏账并未被解决,只是被封存“冷冻”了起来。农行是四大行最后完成上市的,股份制改造进程中主要受困于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最后采取的方式是财政部和农行设立“共管账户”,置换8156亿元不良资产,存续时间15年。这相当于农行持有财政部年利率为3。5%的等额债券,财政部每年付息285。46亿元(从农行利税中扣除),15年共4281。9亿元,连本带息12445。1亿元,至此农行改革成本也超过了1万亿。换句话说,为何要尽快让农行上市,而且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发行价,这是国家战略所决定的。一旦上市成功,那么随后再需要资金弥补资本金和企业发展需要时,就可以通过股市这个融资渠道来完成,与普通债券不同,股市融资和增发是不需要偿还的,资金获得更为直接,成本更低。

    农行上市了,赢家有以下几个(如图1…9):首先,国家解决了一个资金上的大包袱,不再需要国家为其支付大量资金和利息,农行可以同其他上市银行一样,源源不断地从股市中融资补充,让股市去解决资金的问题。其次,农行融资渠道更宽了,对银行来说,资金充裕与否就意味着利润的多少,此外,上市的过程也是将财富扩大化的过程,各个股东的价值都得到了体现。其三,发行承销机构和一系列发行单位也可借此机会赚上一笔,毕竟类似农行这样的超级大盘股,动辄数百亿元的发行总规模,相关费用也是非常惊人的,农行A+H股的IPO总发行金额是192亿美元(其中H股发行金额是104亿美元),由此计算农行A股承销及保荐费用为6。8844亿元(此金额归发行承销商中金公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所有),而H股方面则是1。352亿美元(归发行承销商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麦格里、农银国际所有),相当于9。16亿元人民币,总计16。0444亿元。就四大行内部的对比来说,农行发行付出的成本还是便宜的,因为在这之前建行、中行、工行的H股发行承销费用率都是2。5%,而农行此次只是1。3%,但即便如此,发行承销费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益。

    如果股民更为仔细地分析上述10家券商、投行,你就会发现实际上上述群体大多都是“亲戚”,中金公司无疑是这些群体中获得利益做大的,而中金公司的控股股东是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持有中金公司43。35%的股份,而中国建投是汇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汇金公司就是四大行的第一大股东。比这个关系更近的实际上是农行的全资子公司农银国际,实际上这一切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证监会的规定,必要至少有一家证券公司独立于发行人即可,而符合这一规定的就是中信证券,其股权结构中与农行无关,与汇金公司也无关。但两者也并不是平行线,有远亲,即中信证券与汇金子公司中国建投联合设立了中信建投证券,两者持股比例为60%和40%,因此从表面上看,中信证券与农行、汇金公司没有血缘关系是确定的,但两者有“自由恋爱”的权利,这样的关系不仅合乎规定,且受法律保护。肥水还是没流进外人之田。

    因此回顾整个过程来看,作为国家、股市管理层,他们要从全局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大型国有企业完成上市改造,当然是好事,而且公司上市越能够降低国家的负担,同时这些公司得到了大量资金也能够更好地发展。对股市管理层、券商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大盘股上市增加市场交易量,促进市场规模的发展,佣金收入就会源源不断而来。上市公司当然更加开心,不仅股东一夜之间财富骤增,而且也开启了便宜、快速的融资渠道。为什么金融股总是市场的融资巨头,原因就是为了补充资本金,以银行为例,放贷多自然获利就多,但放贷多了手头可供继续放贷资金就少,需要补充,怎么办?当然从股市融资是最好的渠道,这也是为什么2009年天量信贷之后,在2010年诸多上市银行频繁从股市中融资的原因所在。对券商、投行等大资金来说,在IPO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承销发行来获得稳定的收益,还可以通过与上市公司合作,将自身的触角伸得更远,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

    事情都有两面性的,表面越光鲜,背后可能越黑暗,原因就是这么多的利益输出后,最后总要有一个埋单者,这个群体大多是由无知的股民来承担的。远有中石油(如图1…10),近有海普瑞,当然还有许许多多令股民们记忆深刻的股票皆是如此,这些个股走势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必然。当股民能够从整个利益链条,尤其是券商、机构、投行在其中的盈利模式,以及其他利益群体所扮演的角色来客观看待股市时,就很容易自动过滤掉很多的干扰信息,看清市场的本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