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错穿三国-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彻底放心了,吩咐照办。

过了一个来月,官库的官吏们照例进行年终总核算,竟有富余。

事后,诸葛亮跟黄硕聊到了刘巴的三个举措。黄硕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把他的法子记了下来。这和刚建国的那会儿政府抑制通胀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年三十晚上,诸葛亮难得的清闲一把。就着黄硕亲手为他烹制的一桌佐酒好菜,他美滋滋的喝了几杯。这一年来,虽然发生了一些令他很郁闷的事,不过,总的来说,还有是实质性的成绩的。经过努力,如今益州局势渐稳,三分天下终于定型了。现在,即使是孙权或曹操来犯,刘备也有足够的实力和他们抗衡。

而黄硕却有些犯愁。当年在临蒸将军府里过年的情景令她至令谈“人情”面变。

诸葛亮也觉得烦。初一到初四,他索性陪着黄硕去附近的名胜游玩了几天。

到了初五,他又要开工了。黄硕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见到乔儿三兄弟了,想念得很。又掂记着三月三的群龙大会,因此,十五都没过,她就带着龙六急匆匆的回荆洲了。

十五那天,刘备的新夫人吴氏下了贴子请她和其他达官显贵的夫人小姐们去刺史府玩。得知诸葛夫人已经离开了,吴氏不免有些失望。

第187章 回家

黄硕和龙六坐着青龙会的商船顺水而下,不出二十日就赶回了草庐。 此时,正月还没有过完,他们很幸运的抓住了新年的尾巴。

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黄硕换上家常服,在卧榻上摊了一个“大”字: “还是家里好哇。

宝宝带着毛头爬上她的卧榻,一左一右的偎在她的胳膊弯里。

“娘,成都好统吗?”毛头既向往又委屈。哥哥姐姐都曾去过蜀中,只有他连益州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黄硕故意撇撇嘴:“哪有家里舒服!”

老妈撇下他们兄妹三人,只陪老爸过新年,宝宝心里也有些不平衡,闻言一骨碌爬起来拆台:“娘,爹住在成都城里呢。  那也是我们的家。”

毛头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黄硕很快反应过来,把宝宝拖到自己身边,懒洋洋的说道:“胡说,爹那是在外面打拼养家呢。 我跟你们说啊,娘在哪里,家才在哪里。懂了吗?”

姐弟俩心里的不满顿时全被抛进了太平洋,拉着她的胳膊你一言、我一话的说起这几个月来的新鲜事。

无非是哥哥换了个新武学师傅、婶娘给他们兄妹三人缝了新衣服、庞德公家里如何好玩之娄的家长里短。不过,说者眉毛色舞,听者眉眼含笑,其乐融融。

毛头想起了什么,红着小脸抱着黄硕的脸说:“娘,阿公教我字了。”

宝宝笑道:“毛头学的很快,会写三百多个宇了呢。”

黄硕从心底里笑出来,自豪极了:“好厉害哟。  毛头可以给爹写信了。”

能和哥哥妞姐一样给爹写信,毛头兴奋的舞着两条小短胳膊尖叫。

秋姑过来请她们母子三人过去大厅吃团圆饭,见状不忍打扰,笑盈盈的侍立在一旁的帷幕前。

“嫂嫂。”  宝宝发现了她,赶忙从榻上爬起来。

秋姑这才屈膝行了一礼:“义母,开饭了。老夫人说今天吃团圆饭,全家人都到大厅用饭。”

没想到是开家宴。黄硕吩咐秋姑:“你带她们姐弟先去,我得换件衣服。

“喏。”宝宝和毛头乖乖的跟着秋姑出去了。

黄硕换上大红的罗裙,让门外的婆子给自己梳了个好看的发髻,插上两根金钗,收拾妥当了,这才披上火红的狐皮长披肩扶着小丫头去大厅。

老远就听到大厅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她不由紧走了几步。

谁知,一进门,大厅里就安静了下来。几乎是所有人都张着嘴愣住了。

四株一人高的铜灯树把屋子里照的亮如白昼。众人在衣饰上也比平常讲完了些许。但是,看到一向闲散惯了的黄硕也穿的这样正式,映衬着灯光,光彩夺目,他们真的有现不适应。

黄硕窘的手足无措。

黄夫人笑成了一朵花:“当了将军大人果然不一样了。这样收拾

一下,有我当年的风采了。 ”侧过头去问黄老爹,“老爷,你说是不是?”

。黄老爹连连颌首,只笑不语。

林氏起身过来拉着黄硕到黄夫人下首的矮案前坐好:“总算把大嫂盼回来了。”

黄硕轻抚她微微隆起腹部,笑睬了眼:“几个月了?恭喜恭喜。

林氏脸上微红,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娇憨的笑道:“快五个月了。

难怪她出远门之前,林氏的脸色有些发黄。原来是又怀孕了。

辈份最大的黄老爹宣布开席。丫头婆子们鱼贯而入,端上酒菜。

青铜的鼎、爵盛着丰富的菜肴,热气腾腾。

按照惯例,首先是晚辈向长者敬酒祝寿。大家很有默契的端起酒爵起身向黄老爹夫妇敬酒。黄夫人最喜欢热闹了,看着两溜的晚辈,笑不拢嘴。 敬酒完毕,她从袖袋里掏出一大把荷包交给身后侍立的婆子:“发下去。

星星欢呼:“又过年了。”

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酒席过后,茶果上来了。秋姑领着宝宝等一溜小孩下去玩耍、休息。而大人们则棒着茶碗闲聊。说说的重点自然是益州。

黄硕有问必答。

得知益州局势已经平定了下来,黄老爹心情超爽,脸色红润,捋着花白的胡须,小眼晴笑成了一条线。

黄夫人对军国大事向来不感兴趣。不过,听说女婿升了官,还得了一大笔赏赐,原来昏昏欲睡的她立马来了精神,眼睛都亮了:“呵呵,真想去那大//奇书//网整//理宅子里看看。那样大的宅子,一定有不少奴仆吧?

除了皇宫,黄夫人这辈子什么样的大宅子没见过!黄夫人这是对突然阔气起来的猪哥不放心了呢。黄硕很感激她的贴心,笑道:“夫君穷日子过惯了。他就买了一个厨子和一个粗使婆子。连个打扫院子的小厮都没有。我去了之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便买了十多个丫头小厮。

“这孩予!”。黄夫人忍不佳“扑哧”乐出了声。

黄老爹笑道:“孔明是做大事的,哪能象你一群只图安乐啊。

黄夫人白了他一眼:“我乐意。”然后起身,“我走了,先回屋休息。”

黄老爹想知道的都知道了,也无意再聊,就势起身,准备和老妻一道离开。

黄夫人喝了好些酒,脸上红扑扑的。江嫂不放心,上前扶住她,笑道:“老夫人,慢着点。”

黄夫人轻拍她的手背,轻笑不语。

众人纷纷起身,目送他们离开。

崔州平这才提起他涌到了嘴边的事:“这次回来的时候,我顺道去

看望了王叔。他很负责,才一年的时间,那边的宅子已经盖好了七

成。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孔明的设计很复杂,我一时半会都绕不出来。

黄硕想起现代闻名的诸葛村,不觉莞尔。。

青松来了兴趣,对黄硕说道:“义母,如今石头也大了,形势暂时还算稳定,我想搬去那边……”

“也好。王叔一个人也怪累的。”。黄硕答应了,“既然要把家带口的去,就要快些订下出发的日子。我担心时局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秋姑跪坐在青松身旁,兴奋的绞着手帕。

搬家是件大事,千头万绪滴,要做很多准备。崔州平过了正月就要出海。众人没有心思再聊,茶话会正式结束了。

黄硕走出大厅,见江嫂独自静立在院中的枯树下,不禁过去问道:“江嫂,怎么了?”

江嫂转过身来,用手帕擦去眼角的泪水:“没什么。秋姑从来没有离过我的身边……我回来了一会儿了,听姑爷说要带着他们母子去兰溪,我……让大夫人见笑了。

黄硕愕然:“怎么,你不和他们一道去吗?”

江嫂收起帕子,鼻尖红红的,笑道:“我就是一只老家雀,离不开窝。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贪个安乐,就厚着脸皮赖上大夫人了。”

黄硕喉头发涩,拉过她的手轻声说道:“谢谢你。”好好的一家三口,为了一个义字,天南地北的去了三个地方。再多的谢谢,都显得苍白无力。

“真要说谢,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谢您呢。“江嫂有些不好意思,象想起了什么,“唔,石头呢?他总是要我哄才能好好睡觉的。”

黄硕松开她的手:“快去吧。  要不,我的宝贝孙子非跟我急不可。”

不亏是母女俩,她学黄夫人的语气学的真象。江嫂忍不住,捂着嘴大笑。这阿奶自己还时不时的露出几分孩子气呢。

黄硕和江嫂分开后,象住常一样去孩子们的院子里巡视。她首先去了乔儿兄弟俩的院子。

乔儿的卧房里还亮着灯。窗纱上印着他放大的身影。三个月不见,他仿佛长大了许多,沉稳的跟个大人一样。

黄硕轻轻推开掩着的房门。乔儿伏在案头上,精精有味的执笔读着一卷古旧的竹简。

黄硕靠过去,探下身子细看。哦,《九章算术》。

她的影子笼下来,竹简上的字暗了许多。乔儿抬头,见是她,连忙起身:“娘。”

黄硕随意的在他身边坐下:“你嬷嬷呢?”印象中,老人每晚都会做着针线活陪乔儿念书的。

乔儿瞥了一眼隔壁,压着嗓子说:“嬷嬷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我让她先去睡了。

黄硕赞许的点头:“嗯。不要太晚了,早点睡。”说罢,起身离开。

乔儿欲起身送她,被她止住了。

毛头和齐儿住一个院子。  他已经睡下了,卧房里只亮着一盏昏暗的长明灯。小东西又偷懒了,没有洗漱就睡了。鼻尖上沾了老大一块黑呼呼的墨溃。

黄硕帮他披好衣被,转身准备离开。 见窗前的案头上凌乱着摊着笔墨和竹简,好奇的拿到长明灯下看个究竟。看到歪歪扭扭的“父多如晤”,嘴巴不由咧开了。小儿子这是在给猪哥写家信呢。再往下看,错别字多的用箩筐都成不下,忍不住轻笑出声。

毛头“嗯呀”一声,翻了个身,继续沉沉睡去。

信还没写完, 黄硕按原样放好,轻手轻脚的掩上门离去。

等她巡到宝宝院子里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宝宝早就睡熟了。

第二天一大早,秋姑古就抱着石头来请安。她的眼睛红红的,还有些肿。看来江嫂昨晚已经跟她谈过了。

黄硕没有多问,抱过石头笑道:“石头还小,你们很快就要去兰蹊了,以后就不要天天过来请安了。”

秋姑一听,眼泪便象断了线的珍珠一样直往下掉。

“娘乖,不哭。” 石头见了,扑进她的怀里,用小胖手帮她擦眼泪。

黄硕还要去给 黄夫人请安昵。秋姑这副模样是去不成了。她便吩咐秋姑回去清理行李,自己带着小丫头去黄夫人的院子。

午饭之前,青松过来禀报起程的日子,订在二月初六。

黄硕算了一下,只有十来天了。她本来想才由空去赶襄阳分舵的,不得不取消了。

谁知,下午,龙六过来禀报:“会长,风二哥和阿飞来了。

第188章 你抢我夺

黄硕赶紧吩咐:“快,请他们去先生的书房。”

“喏。”龙六领命而去。

黄硕想了想,还是换了身比较正式的衣裙。这才扶了小丫头去前院。

龙六、风二先生和阿飞正伸着手,坐在几案旁的一黄铜火盆旁取暖。

火盆里烧着上好的木炭,一点烟雾也没有。

听到门口小厮呼了声“大夫人”,他们三个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小厮恭敬的打起厚厚的棉布门帘。

黄硕看到眼前的风二,喜道:“风二哥,你的伤全好了!”他穿着深褐色的皮袍,垂着双手站在火盆旁。小先前凌乱的小胡子仔细的修剪成三缕。巧的银质面具完美的遮住了他被毁了容的右脸。居然比被毁容前帅气了许多。怪不得江湖上送了他一个银面书生风二的雅号。

“见过会长。”  风二拱手做了个揖,“劳会长挂念,是全好了。

华神医的医术真的名不虚传。

旁边,阿飞胖了些,小脸袋红彤彤的,也和风二一样拱手行礼:“见过会长。

年前,风二先生在木乔等人的见证下,收了阿飞为义子。这事,。黄硕是知道的。见阿飞过得不错,黄硕也很高兴,拉过他的小手,放上事先准备好的荷包:“新年的红包,新年大吉。”

阿飞大大方方的收下了,行礼物谢:“多谢会长。”

黄硕摸了摸他的头:“跟个大人一样了。乔儿应该快下学了。你去外面迎迎,说不定会碰上呢。

阿飞望着风二先生。

风二先生笑眯睬的颌首。

“喏。”到底是小孩子,眼里流淌出笑意,迫不及待的退了出去。

“风二哥请坐。 龙六你也坐。”黄硕屏退了一边垂手侍立的小厮和小丫头,做了个请的手势。

“多谢会长。”  三入围着火盆跪坐了下来。

黄硕顺手拿起火盆旁的火钳子,往盆里加了一根木炭:“风二哥,我上午已经看过送来的帐目了。风二号果然不同凡响。 这三个月,会里的效益与去年同比,增加了近两成。”

风二先生笑道:“我这次来,主要就是想跟会长禀报这件事。”

黄硕放下火钳子,坐直身子,神形相当认真:“请讲。”

龙六跟着坐直了身子。

“我们会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大江上的航运。去年,局势比较平稳,所以,我们的收益还不错。”风二先生的脸色渐渐凝重了起来,“我担心今年荆洲和东吴这一段的生意不好做。

黄硕心中一惊,紧张的问道:“你的意思是,今年荆洲和东吴之间会有战事?”

风二先生很肯定的点头:“刘备的主力部队今在益州,荆洲兵力空虚,孙权岂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

黄硕很快的联想到了猪哥,喃喃说道:“不知道他会怎么办。”

风二先生轻叹:“他一再叮嘱关羽要做好准备,自然是早就料到了与东吴必有一战。 会长不必过于担心。

黄硕提起精神问道:“那我们是不是要提前做些准备?万一打起来,弄不好船只都会被强行征用了,大家的生命妥全完全得不到保障。只是,这两段占了近七成的收益。唉,想想就肉痛。

风二先生双手笼在火盆上,点头说道:“这是肯定的。我的想法是,青龙会的总舵还在吴郡,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迁到这边来?三月三就要开群龙大会,总舵不在这边,有些不方便。”

迁总舵肯定是大事。只是,黄硕本来就认为荆洲不太安全,刚刚听风二说很可能会打仗,更加不想把总舵安在襄阳了。不过,这些年吴郡总舵形同虚设,越来越起不到什么作用。

黄硕问道:“你认为总舵设在哪里好?

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风二先生眼里露出一丝赞许,慢慢的说道:“襄阳不是一个理想的地点。总舵应该选择一个交通便利,同时局势比较稳定的地方。否则,迁来迁去的,会很麻烦。

听了他的话,黄硕的脑海里冒出了两个地名。她轻笑:“风二号想必已经有了可选的地方。不如我们各自写下来,然后再比比看,看谁选的地方更合适。

风二先生朗声笑道:“好。”

一直静静的坐在旁边的龙六已经起身去几案旁研墨。

黄硕和风二先生起身,各自从笔架上取过一只毛笔,拿了一只竹筒,飞快的写着。

很快,两人就写好了。风二先生写的是建业和成都。而黄硕写的是成都和兰溪。

风二先生的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兰溪?在哪里?”他听都没听说过。

龙六在草庐住了这么多年,是知道的。他万万没想到黄硕会拿出诸葛家的秘宅,神情有些激动。

黄硕轻抽淡写的说出了兰蹊的所在。

风二先生沉思片刻,很果断说道:“不错,确实是个理想的总能所在。

黄硕笑遵:“正好 ,十天后,青松一家要去兰蹊。风二哥不妨带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