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如意-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菀如喝了安神药之后已沉沉睡去,在枫云寺内自然是不好养病的,老夫人便让人点清了下人仆从,套了马车,将菀如抬到车上去,一行人又匆匆赶回京城去。

得了信儿从衙门赶回家里,沈大老爷将陪着菀如身边的丫鬟婆子全都让人拿绳捆了,骂道:“这么多人,连小姐也守不住,还留你们做什么?”气恼之下,就要让人将她们一并都发卖了。

“你发什么疯!”老夫人气得直敲桌子,“你是生怕外头人不知道咱们家出了这样的事,你是非要逼着菀丫头去死吗?”

沈大老爷闷不作声,守在菀如床前直叹气。

“您说她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

听他这么带着心疼的抱怨,老夫人也忍不住叹气:“这次却也不怪她,菀丫头接二连三地出事,这是被人盯上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心肠这么狠毒,居然想出这样下作的手段。只是万没想到菀如居然会有这样的烈性子,拼着一死也不要落到贼人手里污了清白,倒有几分沈家人的气性。”

沈大老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去。

幸亏这次有陆琅带人暗中相护,若不然,他的女儿就真的没了命了。

“要是让我知道是谁下的手,我必不能善罢甘休。”沈大老爷握着拳头,胸中的万丈怒火将他烧得浑身滚烫。

“听那来报信的兵士说,有一个贼人被擒获了,应该能审出主使之人。”老夫人对他摆摆手,让他坐下,“你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怎么还如此沉不住气?蕙丫头说那位将军是世子的相识,若审出消息,必会头一个来跟咱们说。如今菀丫头被贼人掳过,又落水让人摸过了身子,一路抱着上山,这事一旦传出去,她也再不好找人家,这却是个难事。”

沈大老爷颓然坐回椅子上,现在虽然能瞒过一时,但上上下下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总有一天纸包不住火。

菀如一个黄花闺女被陌生男子脱了衣衫又抱着走了一路,这名节已是完了。就算当时是为了救人,但说出去哪家官宦勋贵也不会愿意娶这样的儿媳妇。

菀如的名声在京城的贵人圈子里本就不大好,如今再来这么一着,想在京里找婆家就全无希望了。

“那莫家,真的不肯与咱们结亲吗?”想起老夫人曾经说过的莫家,沈大老爷心里又浮起一线希望,到底是亲戚,“咱们可以多陪些嫁妆,将来莫家女婿到京里来考试,我与三弟又可以帮衬,让他仕途顺遂……”

“别再想莫家了!”老夫人打断了他的话,“别想了,莫家原本就没相中菀如,再经了这事,更加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莫家虽是商户,但家中老太太是书香世家出身,对女子的闺誉清名极为看重。就算现在他们应了这门亲,等将来知道这事,菀如在莫家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床上突然传来一声细微的声音。

老夫人和大老爷忙转头去看,却是菀如微微睁开双目,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来。

“祖母和父亲不用再为菀如顾虑,大不了,我绞了头发当姑子去。”如此说着,眼泪从眼角却滑落了下来。

“这是说的什么傻话!”老夫人气得骂她,“小小年纪,又不是没有依凭,说什么要绞了头发当姑子?就算说不到好婆家,家里还有祖母,有父母,有姐妹,有兄弟,还能让你吃苦受罪不成?”

大老爷也落了泪,在一旁说:“你祖母说的是。单凭你有这勇气跳水成全节义,便是我沈家的好女儿。菀如你放心,我与你母亲必会好好帮你找门好亲事,让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即便不能嫁,沈家也能让你安然终老,父亲会养着你,等父亲没了,便由你兄弟养着。”

菀如痛哭失声。

大老爷还要劝几句,被老夫人拦住:“让她哭,哭哭也好,等她将这心里头的怨气伤心哭出来了,身子也就能好起来。”

第123章 陆夫人的烦恼

123 陆夫人的烦恼

陆琅从营房出来,本想先去宣王府;可是脑袋阵阵发晕;身上也不住地发冷。

唐明担忧地说;“将军,您脸色看着太差了,要不要叫军医过来瞧瞧,”

陆琅摆了摆手;对他说;“你继续审着,只注意别把人弄死了。”

唐明应声离开;陆琅骑了马;一路晃晃悠悠向京城里走去。

脑子里不时浮现出沈菀如那张青白的脸。被冰水冻过的脸其实也看不出有多好看,只是她脸上的神情仿佛触动了自己,那么决绝,带着抛开一切的觉悟。

他受李晟的委托,曾经查过沈家几个姐妹的情况。沈家五小姐明明是庶女的身份,却接受着嫡女的教养,有着一般庶女身上所没有的狂傲,也有着一般嫡女身上所没有的自卑。以他知道的那些情况来看,这位五小姐或许并不是一位好媳妇的人选。可如今,他却有些心动。

他见过世子妃还在当沈家姑娘时便敢教训云家的小姐,只为了维护自己的丫鬟。

也听李晟说过,她是如何将郑家人赶出王府。

世子妃看着娇小柔弱,却有一副刚硬的脾气,没想到这位五小姐也跟自己的妹妹一样,是那种宁折勿弯的性子。

不像一般的世家女儿,动不动便梨花带雨,仿佛手上略重一些,她们便要折断了身子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陆琅很认真地考虑起自己的婚姻大事。

不管是不是合适,五小姐的身子他看了,碰了,摸到了,便要负起责任来。他是一个堂堂七尺男儿,不能没有担当。

否则虽然他救下了她,却也等于是毁了她。

进了家门,他觉得头更晕了。下人来接他时,他身子晃了一晃,险些从马上栽下来,将下人们吓得够呛。

将他扶下马,长琴手一搭他的额,吓了一跳,叫了起来:“爷,您的头怎么这么烫人?可不是病了?”

墨砚架了他,忙着回头喊:“快去个人,到西街庆余堂请胡大夫过来。”

陆琅摇了摇手,不过也没什么力气说话,被两个小子架着回了卧房。

文秋听了信,急急赶了过来,看见陆琅这有气没力的样子心疼得直掉眼泪。

“这是怎么搞的,前儿看着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病这么重了,你身边的小子都是怎么伺候的?”拿着热手巾帕子一下一下去帮陆琅擦拭额角和颈窝。

陆琅也没力气去推开她,只对着站在身边的墨砚说:“去,去请我母亲过来。”

墨砚应了一声,便去东厢房叫陆夫人过来。

陆夫人来时,陆琅已烧得有些迷迷糊糊的,文秋叫人拿了些碎冰,包在厚帕子里先给他敷在额头上,见陆夫人进来,连忙站起身退到一边去。

“这是怎么回事?”陆夫人见儿子面孔烧得通红,唇角发乌,也有些慌神。

陆琅自小习武,身体一向强健,从小到大就没得过几次风寒。可像他这样身体强健不好得病的人,一旦生了病,便来势凶猛,不容易好。

陆夫人心疼之极,忍不住将文秋大骂一通,说她没尽心伺候才让少爷得了病。

陆琅迷迷糊糊之际被母亲骂人的声音唤醒,便挣扎着将头上压的冰凉的手巾拽下来,对母亲喊了一声。

“母亲,母亲!”

陆夫人听到儿子叫唤,也顾不得再去骂他的侍妾,忙坐到床头,将儿子的手握住道:“怀风你再等等,一会儿大夫便要到了。等会子吃了药,好好睡一觉便会没事。”

陆琅摇摇头说:“母亲,儿子求你一事。”

“你说你说。”陆夫人忙着点头应承。

“请母亲找个稳妥的保山,到沈大人家求亲,儿子要娶沈家五小姐为妻。”

千想万想,没想到儿子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来,陆夫人张着嘴,半天回不过味儿来。

“怀风,你是不是烧糊涂了?”下意识的,陆夫人便拿手去摸陆琅的额头。

“儿子没糊涂。”陆琅抬手抓住母亲的手腕,沉声说,“母亲只管去找保山。”

“可是,母亲已经帮你选定了两个人选。”陆夫人急起来,“都是宗室里的小姐,非常的尊重贤淑,对你将来的仕途也有助益。”

陆琅摇着头冷笑了一声:“我堂堂男儿,还要靠妻子去搏功名仕途,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可是儿子所说的沈大人到底是哪位大人?

他又是怎么会相中了人家的小姐,开口要自己去求娶?

越想越觉得不妥当,别是哪个小门小户家里的姑娘,不顾着体面赖上了陆琅吧。

“你听我说,我帮你挑中的一位是献郡王家里的清河县主,一位是荣亲王家里的嘉陵县主。清河县主是嫡女,今年十三岁,非常温婉随和,又有才名。嘉陵县主虽然是侧妃生的,但是荣王的独女,十分受宠爱,性情活泼豪爽,适合做咱们武将家的媳妇……怀风,怀风?”

说了几声,却没听见陆琅的声音,再一看,人已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等到大夫上门,诊了脉开了方子,陆夫人将文秋叫到一旁盘问:“怀风说的沈家五小姐是谁?他们是如何认识的?”

文秋也觉得莫名其妙,想着陆琅重病时还念念不忘着要让陆夫人去提亲,心里五味杂陈着不是滋味,只能勉强挤出个笑模样来说:“婢妾实在不知道这位五小姐是谁?少爷平素不沾女色,也从来不跟哪家有往来,却不知道是在哪里识得这位小姐,又暗许了终身的。想来这位五小姐定是姿容绝世,才能进了爷的眼。”

陆夫人冷冷看了她一眼说:“你也别拿这话来激我,知道你心里不好过,话也不能说得这般拈酸带醋的。日后怀风成了亲,屋里总还是要再放两个人,这般便受不了,将来要怎么办?少爷屋里的事还能有你置喙的余地不成?”

文秋立刻跪下来连声说不敢:“婢妾绝没有那个意思,求夫人明鉴。爷说的那位沈家五小姐,的的确确是从来没听说过,不然夫人唤了少爷平时常跟着的小子们来问问,或许他们知道一些。”

陆夫人袖子甩了甩走了出去,真的去叫人传墨砚和长琴来问话。

文秋回了屋子里,坐在陆琅身边,呆呆地看着他出神。

她头一回心里感到了慌乱。

如果是陆夫人帮他找的妻子,不管是县主、郡主还是公主,她都只能默默地认了,然后躲在角落里,用自己的温柔去暖这个男人的心。她们占的会是陆家少奶奶的名份,可她自己占的才是这男人的心。

但这回是陆琅自己相中了妻子,要母亲去求娶。

沈大人是哪位大人?家里可是权贵?养出的女儿可是仪态婉然,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可是容貌品性俱佳,会将陆琅的心从她这里抢去的?

文秋觉得手脚发冷,一颗心空落落地悬在半空,上上不得,下下不来。

墨砚和长琴当然不知道陆琅在积云山下救了菀如的事,但陆夫人口中所说的沈大人家,他们想了半天,才想起自家少爷仿佛提过什么礼部左侍郎沈大人。

“小的们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沈大人。哦,对了,朝中户部左侍郎也姓沈,听说是沈大人的亲兄弟,只是他年纪不过三十岁,膝下应当是没有成年的女儿的。”

有了方向便好,陆夫人当即叫人去打听这位沈大人家里情况,还有他家里是不是有位适龄的五小姐。

下人还没离开,便有人来报,说是临孜伯府的伯夫人来访。

陆夫人当即喜形于色,立刻换了身衣服接了出来。

临孜伯家的嫡长女前些日子跟荣亲王家的儿子下了定,两家就是要做亲家的,所以临孜伯夫人去荣王府也勤快了不少。陆夫人托她去相看嘉陵县主,探问荣王府的意思,伯夫人此回上门,必是要给她带信儿回来了。

待伯夫人坐定了,陆夫人便有些急不可待地开口问道:“好妹妹,那边可有什么说法?”

伯夫人喝了一口茶,拿帕子压了压嘴角,这才开口说:“唉,这事要怎么说呢,我这才刚一开口就被人撅了回来,怪没脸面见您的。”

就如当头被浇了一瓢冰水,陆夫人坐在椅子上,人像是被冻住了一般半晌说不出话来。

伯夫人见她如此颓唐,也有些于心不忍,便开口劝她:“便是你没那份狠心。陆将军如今在皇上跟前正当红,虽说是武将,但以他这般年纪轻轻便能掌管两营,也是咱大齐朝难得一见的俊才。有多少人上赶着要将女儿嫁给你们家怀风,偏姐姐您就这么死心眼儿,盯上了宗室。”

陆夫人默不作声。

“宗室里最看重的就是规矩,陆将军虽有出息,但未娶正妻房里就抬了姨娘……这本也算不得什么,但是让姨娘生了庶长子,还让庶子在生母膝下长到这么大,这任哪家也不会愿意的啊。”

陆夫人抬起头来,目中满是困惑:“嘉陵县主虽然尊贵,但她生母也不过是王爷的侧妃,应该也不会有这么大规矩吧。”

伯夫人摇了摇头说:“虽说是侧妃生的,荣王府上下哪个不将她当姑奶奶一样供着?那可是老太妃的心尖尖儿,荣王爷的小宝贝儿,一家子人将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怎么可能舍得让她过来当这个现成的娘?”

陆夫人恨恨说道:“难不成为了要娶她进门,还要我将亲生的孙儿扔掉不成?”

伯夫人连连摇手说:“这可不是气话了?哪有将自己家的骨血扔掉之理。总之这门亲事怕是不成的。您还是想想别家有没有合适的女儿吧。”

陆夫人气了半晌,突然问了一声:“您可知道朝中有一位沈大人?”

“沈大人?”伯夫人怔了怔,“您说的是哪位沈大人?”

“礼部左侍郎大人,可是姓沈的?”

“哦,原来你说的是他啊!”陆夫人恍然,笑着说,“别家大人或许我还不知道,这位沈大人家里却是熟的。”

陆夫人一听便来了精神,忙坐直了身子听她说。

“沈大人如今风头正劲,他家里一共四位千金,长女嫁了恒国公府三房的儿子,听说也领了御前的差事,是个有名的才子。”

“嫡出的二女儿可不得了,再过半个月就要嫁给三皇子殿下,成了皇子妃了呢。”伯夫人说起这事,也是与有荣焉,“我家里那个女儿,与她是闺中至交,十分亲密的,过些日子还说要去沈家送嫁呢。”

沈家女儿能被选成皇子正妃,定是容言德工样样极为出挑的,陆夫人听了心中自是欢喜,又问:“那他家还有两位千金呢?可都许了人家?”

伯夫人拿了帕子掩起嘴笑了起来。

“您定是初到京里,什么事儿都不知道呢吧。”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林四同学投喂的手榴弹!

第124章 流言

124 流言

听伯夫人说起宣王世子娶亲时的热闹;陆夫人一颗心跟着起起落落;这简直比茶舍里说书的匠人说的还要精采跌宕。

一个乡下养出来的丫头;听说十岁之前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上来;却在进京之后被养到了沈家老夫人身边,又得了大长公主的青眼,被封了县主。

之后又先于自己的嫡姐由皇帝下旨;赐婚了宣王世子;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好运气。

怪不得她之前奔走于各家大门豪户后宅时,时常会听到坐在一起的夫人们小声地说起宣王世子妃什么的;初时并不在意,如今听来,果真是个非比寻常的女子。

沈家女儿福泽深厚,父亲官居高位,得皇上器重赏识,两个兄长又都是年少进士,学识渊博,有着大好的前程。若能与他们做了亲家,对武道出身的陆家来说,也是另一种助益。

陆夫人心里不觉暗喜。

“那还有一位小姐呢?”她满怀期待地询问,却看见伯夫人脸上一闪而过的不豫神情。

“跟三小姐和六小姐相比,这位五小姐就差得远了。”

伯夫人便将沈家五小姐将自己身边的丫鬟送给二姐夫,因妾室争宠闹出风波来的事说了一通。

“也没见过哪家的小姐会巴巴儿将自己的丫头送给姐夫当妾室的。”伯夫人对此很是不屑,“还害得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