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如意-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太后指着孙嬷嬷,厉声责怪。

“不怪孙嬷嬷的事。”蕙如连忙为孙嬷嬷辩解,“许是当时未能见到世子的面,她们心里着急,口没遮拦了一下,并不是有心。何况孙嬷嬷也不是她们的管教嬷嬷,那日怕也是头回子见到这两位姑娘。到底是宫里放出来的,嬷嬷总要顾及她们原来主人的脸面,也要给臣妾留些体面。”

大长公主冷哼了一声:“蕙丫头说的正是,不过怎么会说孙嬷嬷之前没见过那二人?不是太后赏的人吗?难不成这人还不是万寿宫里头的?”

孙嬷嬷磕了个头,回道:“回大长公主的话,那两位姑娘原是昭阳殿和荣华殿里侍奉的。”

昭阳殿和荣华殿里头出来的,可不就是皇后和淑妃两边的人?

大长公主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只是那拉长了的一声听在皇帝和太后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

大长公主是个护短的人,如今听见宫里赏的美人对自己的干孙女不敬,哪里能轻轻揭过去,必是要找个说法的。

太后便说:“还是她们原来的管教嬷嬷没将她们的规矩教好。晚些时候,哀家再派了嬷嬷去,好好教教她们规矩。”

一直沉默着的李晟突然开了口:“是该好好教一教,天都黑了还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去姨娘房里闹腾,甚至跟下人扭打成一团,宫里出来的人若都是这样,外头还要怎么看皇家的体面?”

一句话倒提醒了太后,她将身子向前探了探,皱着眉头去问蕙如:“你前番说姨娘冲撞了宫里的人,可就是这事?”

蕙如也不好再顾左右而言其他,便将当日的事略略说了一遍。

“方氏到底才十四岁,年纪小,性子直,也不知道宫里是赏了人下来的,只当她们是世子原先收的通房,便让丫鬟拉她们出去。两下里于是打了起来,还差点伤到方氏。”蕙如一脸的惭愧,“都是臣妾没安排好,若是新房里多留些人手,或是世子爷早些过去,便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这事清楚明了。景苏二人着意打扮到新姨娘的房里,那是存着要勾引世子的念头了。

就算太后将她们赏给李晟,本就是要让她们当世子的女人,但如此大胆着意地勾引是哪家都容不得的。何况还是在新抬姨娘的当天晚上,在新姨娘的新房里。也难怪方氏会生气,会让丫鬟将她们撵出去。

只是没想到她们居然会如市井泼妇一样,去与姨娘的丫鬟们厮打。

宫里人的脸全让她们给丢尽了。

太后气得身子直抖。宫里的女人争宠也是各有手段,各凭本事的,但像她们这样露骨又粗鄙的手法还真是让人觉得惊讶。皇后和淑妃都是聪慧的人,怎么宫里会j□j出这样没规矩廉耻的宫人来?

还借了她的手赏给了她的孙子!

“她们到臣妾房前要臣妾作主,说是方氏打了她们便是打了太后的脸面。”蕙如委屈的眼圈都红了,拿了帕子细细在眼角按了按说,“太后是世子敬重的长辈,咱们万不敢有丝毫不敬的念头。世子罚了方氏,将她禁足,可是臣妾觉得方氏也有些冤枉,说到底,这件事情也是因她们不守府里的规矩,又在姨娘新房里浑闹惹出来的。”

蕙如上前走了一步,对太后说:“她们虽说是宫里赏下来的,但身上没有品级,只是一般的宫婢,没有一进门就当姨娘的道理。世子的姨娘也是有定制的,若将来她们能为世子生下子嗣,才有可能升为姨娘。只是因有宫里这层身份,便敢与姨娘叫板,跟姨娘的丫鬟争吵动手,臣妾若不罚,府里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将来要如何服众?可是臣妾若要罚,她们又要说臣妾对太后不敬,这实在是让人为难。”

太后面色很是难看,世子处置了方姨娘,世子妃却不敢处置两个奴婢,身为主母,连两个下人也处置不了,传出去,人人都会觉得世子妃委屈,觉得太后派人压制了她。

堂堂世子妃,又是县主,还要被两个奴婢压着,说出去都要让人笑话。

大长公主的面皮都黑了三分,坐在那里,愤怒粗喘的气息让太后心里发堵。

若是那够聪明伶俐的,应该进了府就好好地巴结讨好主母,摆清楚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如此拿着她的名头张扬拔扈,授人话柄。

想起昨日皇上所说,自己赏人这举动太早了些,太后心里就有些后悔。

她原是听皇后说起世子的身体,担心世子妃年轻不能好好照应,又听淑妃说世子后宅冷清,想着能找两个知冷知热又懂规矩进退的女人让世子的房里也能暖和一些。

没想到她们精挑细选,竟然会挑这么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蠢物出来。

不止没暖了世子的房,还让世子对她这个祖母也生了不满,觉得她就是让人给世子妃找麻烦添膈应。

世子妃不过刚过了十五岁,还是个孩子,也难为她白受了这几日的闲气。

一直忍着不说,直到自己追问,才说出自己的委屈来,也的确是不容易。

太后对蕙如招了招手说:“好孩子,你受委屈了,原是皇祖母思虑不周,本想着让你松快些,却让你生了难为。”

蕙如落了两颗泪,哽着声儿说:“皇祖母疼着咱们,咱们心里都明白,也感念着。本是不想为了这点子小事让太后生气,可是这往后日子还长,臣妾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应对,是臣妾没用,让太后烦心。”

大长公主便说:“可怜见儿的,太后是疼你们,可她们又哪里管那许多?只一门心思想着勾引爷儿们,争了你的宠,要一步登天呢。照我说,你管她是哪里出来的,不过是个奴婢,府里有府里的规矩约束着,失了规矩,不守本份就依着章程惩诫。若是世子喜欢,收在房里就收了,若是世子不喜欢,难道还能因为是宫里赏下来的就非要逼着世子去上她的床?皇嫂,福宁说的可是?”

被大长公主拿话挤兑着,太后如何能不说是?

“哀家就是赏两个人去府里伺候,本就是给你使唤的下人,人既到了王府,就完完全全是王府里的人,不用去管她们是不是打从宫里出来的,是不是哀家赏的。”太后说得明确,“若是违了府里的规矩,就算打死也是怨不到你们夫妻身上的。”

蕙如暗暗松了口气。

有了太后这句话,红袖和烟容在府里也就不敢去掀什么风浪。

“不过怎么着也是宫里出来的,不比在外头买来的奴婢或是家生子。”李晟点了点头,对太后说,“她们没有身契在蕙如手上,又总想着是得了太后的恩典,只怕日后也难管束。”

蕙如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便接着说:“是啊,不知能不能请人将她们的来历,家里父母的营生,还有哪些家眷亲戚写个单子给臣妾,日后也能照应着些,也好叫人去跟她们的家人说一声,让人家知道女儿如今在宣王府里头了。”

世子夫妇的要求很简单也很在情理,太后又怎么能不答应。

叫了万寿宫里的太监,让他和孙嬷嬷一道去内府将那两位宫人的名册履历单子誊抄一份出来给世子妃。

李晟便站起身来,留下蕙如陪着太后和大长公主说话,自己跟着皇帝出了万寿宫。

皇帝却也并没走远,只将他领到不远处的明光殿里,待身边随侍的太监宫女都出去,皇帝转身看着李晟说:“成器,你总不至于就为了这点小事,就带着世子妃来找太后要公道吧。你肚子里卖了什么药?”

李晟从袖筒里摸出一张纸来:“什么事都瞒不过皇上,这是昨天微臣托人从内府里打听来的消息,还没让蕙如看过。皇上要不要先看一看?”

第117章 哭宫(下)

117 哭宫;下,

皇帝接过了纸片,却并没急着去看。

“如今朕的内府怎么也变成了外府;什么消息都是找人能查得到的了;”

李晟只是笑了笑;说道,“微臣查的只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既不涉及宫里贵人的隐秘,亦不探问宫中封存的卷档;也就是顺手卖个人情的事;内府又怎么会拒绝,”

听他这么说;皇帝便将手中的纸片拿到眼前看了一看。

却是内府里的宫女名册履历的一份誊本。

“景红袖……这是淑妃宫里的,”皇帝眯着眼细看了看,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洛川人氏,父景峰景润禾……”皇帝的声音突然一顿。

在景红袖的履历下方,写着几行细密的小楷,正是李晟的笔迹。

“皇上一定还记得景峰景润禾。当年任国子监司业的景峰景大人因迷恋青楼名伎而逼妻自尽一事可是传得沸沸扬扬。十年后景峰嫡子当街拦下大理寺少卿的轿子状告生父,景峰不止不顾律法禁令娶贱籍妇为妾,还宠妾灭妻,逼死发妻,驱离嫡子。皇上您亲审此案时,说如此败德毁行之人,有才无德,何以教天下学子?不止罢了他的官,还将他流放到岭南。景红袖便是他与那个青楼女子生的女儿,后来不知怎么就被选入了宫中为宫婢。”

李晟冷笑了一声说:“挑个这样出身的女子给我,大约是以为我会如景峰一样,喜好能妖媚惑主的女子,将我迷得晕头转向,是非不分,情理不辨呢。”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说:“既然你已经有了这个,为什么不直接来找朕,而要到太后面前再要一回?”

李晟摇了摇头说:“这种事怎么好明着说出来?若是直接让沈氏知晓,她要如何去看待宫里的娘娘?沈氏心思单纯,人又孝直,若是让她知道太后赏的宫人是青楼后人,她会做何想?日后怕也不能再进宫里来了。太后肯定是不知道这事的,而景氏是淑妃娘娘宫里选出来的……怎么着也要给淑妃娘娘留份体面才行。”

皇帝没说话,只是将那张纸细细折了两道放到袖筒里。

“这事,朕会给你个交待的。”

话音刚落下,就见李晟慢吞吞又摸了张纸出来。

“又是什么?”皇帝倒吸了口冷气,将那张纸接过来,却是跟前头一模一样,是名为苏烟容的宫人的家世详情。底下也由李晟执笔,细细写了好几行注释。

“这人也有问题?”皇帝直接将关于苏氏的内容跃过,去看李晟的那几行注释。

却是一张人物关系说明。

皇帝匆匆数眼看完了,喉头上下滚了滚,半天没说出话来。

李晟袖着手,神情严凝。

“苏氏的父亲是四品官,她早早就过世了的祖母是微臣母亲的族姐,也姓姜。”李晟闭了闭眼睛,“虽然关系并不算近,但论辈份我是叔叔,微臣倒想问问皇后娘娘,把一个侄女儿塞给我算是怎么回事?”

没人深究时不会有事,但若这事被人捅出来,李晟会被朝中文臣拿唾沫淹死。

宗室里也不是没有过类似的事,舅舅娶了外甥女的,大伯纳了侄女儿的,但都是偷偷地进行着,从来不敢张扬。且就算是亲戚,也必是出了五服的远亲。

五服之内的亲眷里这种乱了辈份的亲事,便是乱伦之过。

“臣知道皇后娘娘不会随意塞过人过来,必是精挑细选的,所以拿着这张纸的时候,臣也没闲着,让人去查了她的家族,果然被我查出不妥了。”李晟笑起来。

皇后这手比淑妃高明了不知多少。

李晟若是听话,凭苏氏的家世,别说是个姨娘,就算当侧妃也是可以的。她的祖母很早便过世,只要没人提起,就不会有人知道她与李晟的关系有多近。但若是李晟不听话,二人的关系一旦被人抖落出来,宣王府在宗室里的名声就完了。那时候错已铸成,李晟若不想名声扫地,就只有乖乖听话的份儿。

“皇上您也别去责问两位娘娘。”李晟慢吞吞地说,“她们必会说自己并不知情,是被下人蒙蔽的。臣今日将这两张纸都交给皇上,只是让您心里有数。李晟和宣王府只会忠于皇上,不管娘娘们怎么努力,臣也不可能为了个女人便倒向她们希望的一方。再过一个月,臣就要到江夏去。这段时间,臣只想后宅安宁,心无牵挂。”

那张纸在皇帝手里被握成了一个团儿。过了很久,他才重又将揉皱的纸展开,抹平,又细细叠好收了起来。

“朕答应你,从今往后,再不许后宫插手宣王府的家事。”

李晟后退一步,撩衣叩谢皇恩。

彼时,蕙如正拿着孙嬷嬷抄来的誊本细看。

果然,这两张纸与李晟给她看的有些差别。

倒不是说内府有胆子将人履历给改掉,只是其中遗漏了不少关键。

皇帝带着李晟回来的时候,蕙如正指着纸问孙嬷嬷:“为什么景氏这父亲一栏里只写着父已殁?连个名姓也没有吗?”

誊本是内府的掌事太监让人抄出来的,孙嬷嬷哪里会知道,只能摇头。

蕙如又指着另一张纸问她:“苏氏这个,父母兄弟都有,怎么祖父祖母这里又空着?”

孙嬷嬷只能赔着笑说:“应该是人都没了,所以就没写上去吧。”

眼角余光正瞥到皇帝进来,蕙如说了一句:“瞧着也没什么问题,就先这么着吧,回头还要请太后指两个嬷嬷来王府,再教教她们规矩。若是教得好了,再给她们开脸收到房里也不迟。”

皇帝端凝着一张面孔,硬梆梆来了一句:“用不着了!”

“陛下!”蕙如吃惊地站起来,退到一边行礼。

偷眼看了看李晟,见他对自己挑了挑眉,知道那边都说清楚了,心里也安定了下来。

见皇帝脸上还带着几分怒气,太后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让孙嬷嬷从蕙如手里将誊本又拿了去与皇帝看。

“哀家瞧了瞧,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到是苏氏的父亲曾做到四品,她又是嫡女,身份并不低下,怎么会只做了个普通的宫女?倒是有些奇怪。”

太后身边站着的一位嬷嬷笑着说:“娘娘不知道,有些官家会特地将出色的却因为年纪小而没赶上选秀的女儿送到宫里头来,想着或许能沾沾皇家雨露,将来长大了能入了皇上的眼也好,或是宫里娘娘们恩典将她们许给宗室里出色的子弟也好。这位苏氏的家里,怕也是这么想着,所以才早早地将人送进来。”

太后听了,叹息一声说:“这些父母却是狠心。好好的女儿不在家里疼爱,却要送到宫里头来给人当奴作婢的。”

“娘娘怎么能这么说,能服侍皇上和各宫的娘娘,那是天大的荣耀呢。”

蕙如抬眼瞅了瞅这位接话的嬷嬷,这么努力地为苏家辩解,只怕早就是皇后的人了。

皇帝看着看着,心里就升起了怒意。

这么刻意地隐瞒,如果不是有上面授意,内府的太监们哪里会有胆子做这样的勾当?

“内府抄这誊本的太监是哪个?”皇帝将手中的纸抖了抖。

“回陛下,是内府二等太监王有福。”

倒真是有福,帮皇后和淑妃掩饰也不知道拿了多少的好处。

皇帝微微一笑,对身边的乐印说:“你去传个话,这人做事马虎,出了差错,就地杖毙。内府管事的总管太监监事不当,驭下不严,拖下去打二十板子,罚俸一年,告诉他,若是不想好好当差,就滚出宫去,想顶他这位子的太监多得是,不差他这一个。”

乐印应了声,匆匆离去。

太后吓了一跳:“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杖毙了那太监?就算是誊本抄得不尽心,打几下板子也就是了。”

皇帝看着一脸惊恐迷惘状的世子妃,确信了此事李晟确是没有与沈氏说,心里有些难过,对李晟说:“你们夫妻回去吧,到底你身子才好,不宜多劳累。你府里的那两个宫人,愿意送回来便送回来,若愿意用着便就当奴婢用,朕让人写了她们的契书送到沈氏手里。此后宫里不会再赏人下去,你可以放心了。”

皇帝如此说,那便是这两个宫人的确有问题,太后站起身来,拉着皇帝的手:“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帝苦笑了一声说:“先让成器夫妻回去吧,儿臣一会慢慢说与母后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