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的市井生活-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预告: 生娃、 城破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08章 弄璋

至正五年三月初四日;一场春雨不期而至,将旱了一段时日的京师及周边村镇淋了个透彻。这场雨一直下到了夜里也没停;杨重跟杨川单独在帐中议事;听着外面的雨声;忽然很想念远在几千里外的亲人。

“算着日子,十娘也快生了吧?”他忽然开口说道。

本来两人正在商量怎么尽快拿下长安城;杨重忽然冒出这一句,倒让杨川怔了一下,“啊,好像真的快了。”他也屈指算了一回,“不知是小郎君还是小娘子。”

杨重笑道:“不管是男女,只别像她的性子就好,最好多像怀仁。”

杨川揉揉隐隐作痛的额头,也笑:“其实十娘这样也蛮好,总不用我们担忧她会吃亏。”

兄弟俩正说得高兴,外面忽然有兵士来报:“殿下,刚刚从城墙上射下几支箭来!”

杨川接过兵士得来的箭支,从上面取下绑着的布条,展开看了一遍,让传讯兵先退下,才跟杨重说:“这上面说,韩广平父子打算今夜带着小皇帝从北城门突围,届时他会先派人佯装从西突围。”

“送信的人是谁?其中不是有诈吧?”

杨川把布条递给杨重:“落款是彭锡光,他说南城门的守卫已撤了大半,他集合了一班人,打算今夜趁乱打开城门,迎我们入城。”

“彭锡光?”杨重皱着眉头,“是什么人?”

杨川缓缓坐下来,问道:“你忘了么?仲和曾经说过,他在京内有个好友,当初我能从京师脱身,也有此人的功劳。”

杨重答道:“记得啊,可是那人不是大理寺郑国元么?”

“郑国元是郑家养子,他本是郑夫人的侄儿,原姓彭,锡光是他的原名。”杨川解释完了,自己还是有点犹疑,“按理说,此事也只有至交好友才知道,署这个名的,应就是他本人无疑。”

可是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也实在让人一时很难接受,总觉得似有陷阱,杨重寻思半晌,说道:“先让杨宇和裴一敏加强戒备吧,我们这边,先看情势。”

杨川点头,叫了传令兵进来,命人将宋俊和裴一敏请来商议,又给杨宇那边送了消息,让他今夜加强戒备。

等商议完毕,做好一切部署,杨川就跟杨重一起等着城内的动静,结果左等没消息,右等还是安安静静,直等到三更天,杨重有些耐不住了,“莫不是假的吧?”

“再耐心等等。”杨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三更。”

于是两人又等了一个时辰,外面的雨渐渐停了,整个黑夜异常的安静,就在杨重都快要睡去的时候,自西面忽然传来了喧闹声。

“报!殿下,城内敌军意图从西城门突围而出,已与裴将军所部接战!”

杨川转头冲着杨重一笑:“看来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了。”说完率先出了门,往城门的方向而去。杨重随后跟去,等两人都到了城下的时候,宋俊也到了。

“上面似乎没什么动静。”宋俊站在杨川身后说道。

杨川点头:“北面还没消息呢,这里肯定没动静,再等等。”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西面的喊杀声越来越大,终于有探马飞奔而来:“报!殿下,城北有人意图突围,吴王殿下已率军阻截!”

杨重几人都露出了点笑容,开始期待南城门上的动静。

这次城头没有让他们久等,当他们刚把人马集结好,城头上就传来了骚动,杨川抬手,身边亲兵一同点燃了火把,接着身后集结的大军也跟着点燃了火把。

城头的守军本来就很慌乱,此时一看城下集结了大批敌军,更是六神无主,没几个有抵抗的心思。于是等宋俊率军渡过护城河,到了城墙下的时候,长安城的城门已经发出巨响,缓缓打了开来。

至正五年三月初五日,周媛在琼州岛产下长子。同日清晨,诚王杨川、信王杨重率大军挺进长安城,韩广平父子挟小皇帝前夜自北门出逃,并在乱军中侥幸得脱,一路向西北而去。

******

“这真是我的孩子?”周媛侧脸看着身边红红皱皱的小人,实在是难以置信,“怎么这么难看啊!”

谢希治:“……”

信王妃在旁失笑:“刚生下来的孩儿都是这样的,外甥这还算好的,你瞧这小脸多可人疼。”

杜氏也笑道:“我看这孩子像三叔多一些。”

“……这你们都能看出来?”她怎么看不出孩子像谁?

信王妃和杜氏笑了周媛一回,就让人拿来吃食,叫她吃些东西,“天也不早了,吃完就早些睡。”

周媛应了,让谢希治送两位嫂子出去,自己又侧头看了身旁的儿子好半天,还是看不出他像谁,但是初为人母的喜悦总算是慢慢充满了心里。

“这会儿又不嫌他丑了?”谢希治回身进门,发现周媛正目不转睛的看着孩子,忍不住出言打趣她。

周媛嘿嘿笑了两声:“听说过些日子就长好了,这些绒毛会褪掉,好像还要蜕皮,到时就白净好看了。”

谢希治走到床边,在孩子脚边坐下,伸手去握住了周媛的手,低头亲了亲她的脸:“辛苦你了。”

“有了他,辛苦也值得。”周媛拉着他的手,一起去握住了小婴儿的手,“希望他将来像你。”

谢希治没有答话,只温柔沉默的看着妻子和儿子,等下人送来饭食,还亲自动手喂周媛吃了饭,直到看着一大一小睡着了,才起身回房去写信给各处报喜。

因为时间上的巧合,最后两处收到喜讯的时间也基本差不多。周媛这里得知杨川入驻长安的时候,刚过完满月。之前她跟谢希治商量了,给孩子取了乳名晖儿。这日她正带着几个孩子围观晖儿睡觉,谢希治就冲了进来讲了这个好消息。

“当真?三月五日入的京城?”周媛很惊奇,“竟然跟我们晖儿出生一个日子。”

谢希治笑道:“正是。想来这时候他们也该收到我们的信了,不知是不是与我们一般惊奇。”

杨川和杨重确实很惊奇,“这小子倒会选日子生。”杨川正与杨重、杨宇、宋俊等人坐在紫宸殿内议事,乍然收到这个喜讯,忍不住跟众人分享了一下。

裴一敏就笑道:“此中也可见天命所归。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不能再拖了,须得即刻下旨废去杨峥帝位,并废除至正年号,否则韩广平一路矫诏勤王,实在不利陇右和朔方行事。”

杨宇闻言抬头瞥了裴一敏一眼,见他并不看向自己,只殷切望着杨川,心中的恼恨几乎要喷薄而出。

“裴使君所言极是。”宋俊接口,“殿下,如今先帝之子只余您与信王殿下,您又居长,理当由您承继大秦百年基业。”

杨川不答话,只侧头看了杨宇一眼。

此时几个开城门迎他们进城的忠臣代表也纷纷附议:“请殿下顺应天时民意,早登大宝。”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跪倒求杨川即位,连杨重都起身跪在了杨川面前,殿中一时只剩杨川和杨宇对坐不语。

从一月前入城后开始,几乎每日都有人来劝说杨川早日继位,废黜小皇帝杨峥。一开始他以城内尚未安定,韩氏父子也脱逃未伏法为由拖着,可眼看一个月过去,城内一切回归正常,秩序井然,韩氏父子的行踪他们也有了消息,众人终于是等不得,要“请”他继位了。

可是杨川毕竟心有顾忌。当日入城,杨宇本奉命率军阻截韩氏父子和小皇帝,可他后来一看城中动荡,居然就舍了韩氏父子率先入城,并直奔宫城而入。若非如此,那韩广平等人也不能逃的这般容易。

从此事上自然能看出杨宇的意图,他想抢占先机,好承继大统。若是此时裴一敏和宋俊倒戈,杨川与杨重兄弟二人也只能束手就擒,为杨宇做了嫁衣。幸好裴一敏和宋俊尚都算是一言九鼎的忠义之士,也幸好杨宇行事急功近利,不够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并未赢得人心。

本来众人都建议治杨宇的罪,谁让他不听号令,放走了韩氏父子呢?可是杨川并没同意,不为别的,熙儿还在潼关,还在杨宇的控制中,他不免投鼠忌器。

就是现在,在所有人都恭请他登基即位的时刻,杨宇依然面容冷冷的望着他,好像他就是个忘恩负义之人,并丝毫不惧怕他占据了上风,会伺机报复。杨宇的凭恃,想必也是熙儿吧。

“殿下,谢侍郎求见。”一个尖尖的声音打破殿内的沉默。

杨川回过神:“谢侍郎?是谢希齐?”

小中官战战兢兢答道:“回殿下,正是中书侍郎谢希齐。”

杨川命请,过了一会儿,小中官引着一个身穿官服的男子走了进来,旁边本来淡漠坐着的杨宇一看见他进来,忽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他怒道:“谢希齐,你……”

“熙儿!”杨川也看到了谢希齐手中牵着的孩子,登时喜出望外,什么也顾不得的冲了过去,将熙儿一把拉进怀里。

作者有话要说:杨宇,你屈服吧(*ˉ︶ˉ*)

☆、第109章 定局

自收到长安城破的消息以后,周媛他们很久都没有收到来自杨川兄弟的信;她不免有些不安;跟谢希治私下说:“别是杨宇搞了什么鬼吧?五哥和七哥不会有事吧?”

“应不会的。”谢希治宽慰她;“杨宇一共就带了几万人;又有舅父在;他什么也做不了。”

可是周媛担心的就是裴一敏;她犹豫半晌,还是问:“为何你舅舅不肯帮杨宇?”自家外甥做皇帝岂不是更好?

谢希治一笑,反问:“那我为何不肯帮杨宇?二哥为何不肯帮杨宇?”看周媛只是笑不说话;他又说,“难道舅父的见识还不及二哥与我?”

这么一想杨宇还挺可怜,家里亲戚没一个看好他,周媛终于露出笑容:“那他不是白忙活一场?”

“他若就此罢手,把熙儿好好送到五哥那里,倒也不算白忙,以五哥的为人,以后必不会亏待他。”可是照他的性格,恐怕是不肯甘心的,谢希治不欲多说,把话题转回去,“一会儿我去一趟琼州府见见马刺史,他那里应该有些消息的。”

两人这里商议好了,只等午饭后,谢希治就去探听消息,谁料还没等到吃午饭,马刺史就亲自到了。

“……陛下已于四月十八日登基,臣接到旨意,要先行护送王妃和三皇子到桂州,朝中派来的使者已在路上,届时会与您在桂州汇合。”

五哥登基了?周媛与信王妃对视了一眼,还没等说话,马刺史又说:“公主刚生产不久,与公子都不适宜长途颠簸,不如且在岛上再住一段时日?”

周媛不答,反问道:“韩广平父子捉到了么?杨峥呢?”

“陇右节度使皇甫云已经押解韩广平进京,韩肃在与陇右军接战时被皇甫云斩于马下,废帝杨峥早在逃亡途中便已病逝。”马山恭敬答道。

这么干脆利落?周媛与谢希治和信王妃交换了几个眼神,又问:“还有什么别的消息?”

马山从头说起,杨川先是废杨峥自立,随之废了兰太后的封号,当初她“自尽”后,韩广平等人并没把她葬入先帝陵寝,因此倒省了大家的功夫,只把她从皇家陵园里迁了出来就好。

另外追尊杨川生母梁淑妃为惠懿太后,配享太庙,同时追封原配妻子诚王妃吕氏为贞献皇后,几名殉难的姬妾各有追封,连殒命的几个孩子也都一一追封了。

“陛下要等三皇子入京为皇后娘娘发丧,所以事不宜迟……”马山最后说道。

信王妃点头应道:“知道了,烦请刺史稍待,我们整理行装。”

马山忙道:“王妃不必急,下官只是先来禀报一声,您慢慢收拾,明日一早启程便可。”

信王妃答应了,留马山吃饭,让谢希治去招待,自己跟周媛商量:“单留你在此地能行么?”

“有什么不行的?这里这么多人,还有晖儿他爹呢。”周媛笑道,“嫂嫂与七哥分别也一年多了,还是早日进京一家团聚的好,再说坚儿也需要人照应。”

杜氏在旁边插嘴:“王妃放心,还有我呢。”

周媛失笑:“二嫂留下做什么?此次来接的使臣就有二哥,你快跟着一同回京吧!”

“那怎么行?晖儿还不到百日,你这个娘亲,说实话可不大称职,我们都走了,哪能放心?”杜氏笑道。

周媛连连摆手:“我虽不懂,可是还有乳娘呢,再说春杏她们都懂,又有老妈妈们,真不用你们留下。”

杜氏也很坚持:“左右也不差这一年半载的,等晖儿过了周岁,咱们就可慢慢上京,我还是留下陪着你吧。”

周媛无奈,拉了拉信王妃:“嫂嫂快帮我劝劝。”

“她这是嫌我们碍眼了。”信王妃笑着跟杜氏说,“你还是跟我们走吧,让她自己跟驸马好好过他们二人的小日子。”

这种程度的打趣对周媛来说丝毫不构成杀伤力,她还附和:“就是就是!二嫂也快北上去跟二伯团聚吧,他一人在京,身边可也没人照看呢!”又叫在门外玩的茜娘,“想不想爹爹呀!”

茜娘跑了进来,瞪着大眼睛答道:“想!爹爹来了吗?”

周媛点头:“明日你跟你阿娘往桂州去,到了那里就能见着你爹爹了。”

杜氏看女儿一脸期待的模样,又思及没有自己在身边,丈夫一定是顾不到生活细节,不免动心想走。但又不放心周媛母子,跟她确认了几次,最后信王妃都笑了:“我瞧你这个二嫂,倒更像是你婆婆了。”

“就是呢!知道二嫂疼我,但我这里真没事,你瞧瞧我身边多少人服侍呢!放心的走吧!”周媛好说歹说,总算是把杜氏说通了,让她们回去收拾东西,准备明日启程。

她自己牵了坚儿回东小院,“坚儿想不想爹爹和哥哥啊?”马山说单等坚儿进京发丧,那也就是说熙儿已经在京里了,现在大局已定,杨宇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周媛终于放了心。

坚儿眼睛亮亮的,脆声应道:“想!爹爹要来接我了吗?”

“爹爹现在做皇帝了,自己不能来接你,不过他派了人来接你,明日坚儿就跟着七婶一起坐船走,去见爹爹好不好?”周媛摸着他的头问道。

坚儿飞快点头,点完以后又发觉不对劲,问道:“那姑母呢?”

周媛很高兴他还想着自己,就低头亲了亲他的小脸,答道:“姑母暂时不去,你晖儿表弟太小,等他大一些了,我再带着他回去看你们。”

坚儿脸上的笑容少了一些,他伸手抱紧周媛的胳膊,低声说道:“可我舍不得姑母。”除了父母,周媛是他最依赖的亲人,因此一听说周媛不跟他们走,他顿时有些不安,眼圈也红了。

周媛就搂着他哄:“姑母也舍不得你,但是爹爹和哥哥都等着你呢,你不是也想他们么?姑母最多过个一年,也就去京城瞧你们了。别怕,这次毅哥哥还有敏弟弟都一同去,还有茜娘姐姐、慧娘妹妹,都陪着你呢。”

她柔声细语哄了坚儿好一会,他才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但还是再三跟周媛确认:“姑母很快就去找我们了吗?”

“对,姑母很快就去!”周媛知道这孩子缺乏安全感,因此答得异常坚定,又跟他拉手指承诺。

饶是如此,第二天要走的时候,坚儿还是抱着周媛的脖子好半天不肯撒手,信王妃在旁劝了几次,他都不为所动,只趴在周媛的肩窝里不出声。

“坚儿忘了昨天答应姑母什么了吗?我们不是说好了到京师再见?你不想回家见爹爹和哥哥了吗?”周媛贴在他耳边哄。

坚儿终于慢慢抬起了头,撅着嘴说:“那姑母快来。”

周媛松了口气,看他眼中含着泪珠却硬撑着不哭,更是心疼,就抽了帕子给他按按眼睛,应道:“姑母很快就去。”又叫茜娘和大郎来拉着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