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伏羲传奇-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后道:“木筏,是什么样子的啊?”

黄帝道:“就是把树干用绳紧紧地绑在一起,再让人用一根或者两根树干撑于地上,树干所捆绑成的木筏便能漂于水上,兵丁们坐在上面,便可过去。我的将领中,货狄和共鼓懂得这些!”

风后道:“这个办法不错。就这么办吧!”

于是黄帝命人将货狄和共鼓叫来,让他们二人带领兵丁开始用石器砍树,可好长的时间也不能砍下一棵粗大的树干来。黄帝看着有些急了,就自己来到一棵大树前,挥动他的小轩剑,只几下就将一棵碗口粗的树木砍到了。他的将士和一些兵丁都很吃惊,那个叫力牧的大力士问:“黄帝,你这是用的什么东西,这么厉害,几下就能砍倒一棵树。”

小轩有些得意洋洋地说:“我手中的是一把剑,无论是对付猛兽,还是对树木、对人都是锋利无比啊!”说着一剑挥去,又有一棵树应刃而倒。

力牧说:“黄帝真是力大无穷啊!比我厉害多了。”黄帝笑笑,也没有解释那把剑的来历,又挥起剑来,砍了几棵树,他的这把剑便逐渐传出名来了。

有了十几棵树干,就能捆成一排木筏来,在这木筏上面能坐上几个人,再坐多了,木筏就要往下沉。而坐木筏顺着水流到了北岸,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第一批坐上木筏上北岸的八个兵丁,黄帝等人亲眼看着他们撑杆而走了,按着黄帝的安排,他们到了对岸就让两个人再将木筏划回到南岸来,可是他们等了半日,也没有等回来。黄帝看看风后问:“风后,你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风后摇摇头道:“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触礁了,筏上的人都掉进了水中,所以他们回不来了。第二,就是神农炎帝的人有了准备,在北岸将木筏扣下,将我们的兵丁杀了,所以他们也回不来了。”

黄帝用手挡住射过来的阳光,向对岸看去,可他怎么看也不见什么人影。他把手放下来道:“我们有上万的兵士,即便是顺流而下,怎么也能看到对岸的情况吧。除了砍树和做木筏的人,让剩下的兵丁都到岸上来,我们要亲眼看着我们的兵士是怎么样坐木筏到对岸的。”

又做了四五只木筏,黄帝又让二十几个人坐了上去,又让岸上的兵士在黄河的南岸排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这些兵卒一直看着那些木筏慢慢地顺流向对岸划过去。可是就在那些木筏快到了对岸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看着那木筏上的兵卒似乎是在比划着什么,也似乎是在挣扎,然后一个一个地掉进了水中,被黄河水卷走了。而那些木筏自然而然地留在了北岸。

看到这些事情发生的兵卒将他们所见告诉了黄帝,黄帝大为惊奇,问道:“你们没看见水中有什么东西吗?”

那兵卒道:“好像是有一个人。”

黄帝道:“一个人,一个人将我二十几名兵卒全都弄到了水中淹死了?”

兵卒道:“好像是一个人,可我们也没看清。”

黄帝道:“真是见了鬼了,这初次出兵就遇见这么多的事!让兵卒今天一次做它二十个或三十个木筏,明天早晨我跟着兵卒一起渡河,每一个木筏上坐上一个能打仗的将领。风后和容成,你们留在南岸监督兵卒不断地做筏不断地渡河,一定要将兵卒都渡过河去。我就不信渡不过这黄河!”

风后和容成答道:“是!”

第二天,黄帝率领力牧、大鸿、常先、宁封子、货狄、共鼓、雍父等人各坐在一条木筏之上,领引三十几只木筏近二百人一同渡河。风后道:“黄帝的想法不错,可是我不同意你这次一同渡河,有力牧这样的能人在木筏上,我看不会发生什么太大的事情,可你毕竟是兵队的统帅,首先要保证你的安全我们的队伍才能继续前行,所以你还是下一批过河吧!”

黄帝道:“既然知道危险,可我如果避险而求安,今后怎么去带兵与神农作战呢。所以,你不用劝了,我就这次过河。”黄帝说罢,一个空翻飞跃到第一排木筏上面,在他的带领之下,力牧等将领和兵卒纷纷上了筏。黄帝高声叫道:“开筏!”

那木筏在几个人的撑杆之下,顺着水流向东北方漂去。黄帝以及他的这些将领和兵卒们,只有几个人坐过木筏,其余的人以前都没有渡过黄河,听着黄河滔滔不绝的水声,看着身边那流动的水流就有些发晕,再加上他们知道前几次派过河的兵卒们都已经死在了这汹涌波涛之中,心中不免有些害怕。胆小的兵卒干脆就闭上了眼睛,手紧紧抓住木筏。也有一些胆大的兵卒,他们睁开眼睛一开,这些木筏已经到了黄河的中心地带。

黄帝也有一些头晕,可是相对于别的将领和兵卒来说,他就轻松了许多,因为姬伯教过他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的定力之功。他紧紧握住他的那把宝剑,瞪大了眼睛望着黄河的对面。可对面仍然是什么人也没有看见。却远远地看见那些木筏在河的对面停靠着。黄帝心想:“这可就怪了,对面什么也没有,我的兵卒都去了哪里,难道真得被河水冲走了吗?”

他正思考之间,忽然听见有一阵歌声传过来。黄帝倾耳细听,那歌词道:

“黄河之水兮,波涛滚滚兮,兵卒过河兮,皆做水鬼兮。”黄帝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有一个人站在木筏上在河水的上游顺流而下,歌声便是那人发出的。那人并不会唱歌,所以他的声音似在嚎叫,河水声冲淡了一些他声音中难听的味道。他的速度极快,刚才还是一个很小的身影,顷刻之间就到了黄帝军队的眼前。那些士兵也听到了声音都转过脸观看。那木筏上的人见到黄帝的军队既没有停也没有减慢速度,却是用手撑杆越撑越快。就在他的木筏马上与黄帝的木筏相接之际,那个人一撑杆飞了起来。只听一声巨响,他的木筏撞在了黄帝后面兵卒坐着的一个木筏上,木筏上的士兵都站立不住,全部落下水去,被黄河水卷走了,一会儿就没了影。

那人在空中翻了一个跟头,又稳稳地落在了自己的木筏上面。虽然黄河水流动很急,可这个人站在木筏上面却能将木筏停在原处不动。黄帝以及他的兵将们这才看出,站在木筏上面的人还是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孩子,他的长相不是很英俊,个头却很高,眼睛既大又亮,他的脸上还带着一脸的怒气。

黄帝此时已经几个空翻飞到了距离那人最近的木筏上,他自然也是怒气横生,大声喊道:“你是谁?为何撞我的木筏和兵士?”

黄帝说着,自己却在那木筏上晃来晃去,他虽然也用了很大的劲力在双脚上,可是却不能像那个男孩子一般用脚把木筏定在水面上。那男孩子看黄帝在木筏上的样子,竟然咧开大嘴笑了几声道:“你还来问我,我还想问你呢?为什么你们来闯我的水域,你们从这里过黄河到河北去干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背叛神农?”

黄帝听他的声音,觉得似乎有些耳熟。再看他的面容,好像是在哪里见过,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就问道:“你和我是不是认识,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呢?”

那人又一笑道:“你不是当过穷桑的首领叫小轩吗?”

黄帝突然想起来道:“你是共工。”

那人道:“对,我是共工,小轩,你为何背叛我父神农炎帝?”

黄帝道:“我们能不能到岸上去说?”

那共工道:“不可以,你如果说不出个理由来,这黄河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黄帝“唰”地将剑举起道:“你一个人难道能阻止我这么多的兵将吗?”

共工道:“那你就试试看!”

共工说着,一撑那木杆,高高跃起,并顺手从水中将木杆抽出,变成了他的武器,挥动那木杆向黄帝砸来。黄帝哪里能让共工砸着,向后一跃翻到了另一个木筏上面。可怜这木筏上的几名兵卒,或者是让木杆打中,或者是为躲避木杆掉下水去,竟然是一个也不剩。

此时黄帝另外一些木筏已经快漂到北岸了,黄帝一边命令那些撑杆的士兵加快速度,一边高声叫道:“将士们,别看着,上啊!”

力牧、大鸿、常先、货狄、共鼓、雍父等人皆不会水,在这木筏之上本也是被晃来晃去,听到黄帝之令又不敢不上前,可他们站起来走几步又有些站立不住。力牧的力量大,他大叫一声,从一个士兵手中将那木杆抢过,用力一撑,他所在的木筏便立时向前进了一大步。另外几个人看见,也学起他来,木筏很快向岸边靠去。

那共工一见,吹了一个长长的口哨。黄帝等人看见又有很多人从上游撑木筏而来,大约能有十余个筏子,这些人像共工一样,借着汹涌河水的力量,向黄帝兵卒的木筏撞去,有十余个筏子被撞上,几十个兵丁又掉入了水中。

还好的就是,这些将领和黄帝所乘坐的筏子已经靠了岸,他们纷纷逃到了岸上。共工的人一见,将黄帝等人所坐的筏子放入水中,让它们顺着黄河漂走了。

黄帝等人脚踏在了实地上,心中大安。可是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做成的木筏向东漂去,甚是可惜。再加上还未曾与对方打上一仗,自己已经损失了近一百人,黄帝是既悲哀又愤怒,他指着水中的共工道:“共工,你上来,我要和你大战几百合。”

谁知道那个在水中的共工笑着说:“我知道在陆地你可能比我强,我就不过去,我要让你的士兵全部葬在水中。”

共工说完,向那些同伴挥挥手,那些人竟然撑着木杆逆流而上,一会儿的功夫,又不见了。

黄帝看看力牧道:“真想不到,这水中也能作战。”

力牧道:“如此下去,我们会吃大亏的。黄帝应该立即想办法避免水中的伤亡。”

黄帝道:“有一次我听神农说过,这共工是个水神,真是不愧这个称号,原来他在水中已经练到了这个地步。我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没听风后的话。现在我们的人被共工截为了两半。”

有个叫常先的将领道:“黄帝不必气馁和灰心,我想这作战也和平常两个人打架一样,肯定是有胜有败有伤有亡的。我想,我们这边的情况,那风后可能也已经看见了,他一定会想出一个办法来的。”黄帝道:“你是说,我们等待便是。”

常先点点头。

常先说的不错,风后和容成果然看见了黄帝他们在黄河中所发生的一幕。风后与容成商量道:“如果我们仍然像前面那样,肯定还要遭到水中人的袭击。我们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千多人,还有这六千人,我们不妨多等几日,一次做上他一百个木筏,那些人即便是再用同样的办法,也就是撞了我们十个筏到头了,我们的人还是能过这黄河去。”

容成道:“此计可行啊!”

于是,风后和容成大干了五天,才将那百十余木筏做毕,风后又让每一个人都做一个撑水的杆子,一方面是让大家一同来划这些木筏,起到支撑身体平衡的作用,另外当敌人来时,也可用这些木杆做武器,来抵挡一阵。

黄帝这边看见对面一棵一棵的树倒了下去,知道风后等人在想办法,自己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耐心等待。

果然,在风后、容成等人皆上了木筏从对面漂过来时,共工领他的人又一次从上游冲了下来。除此以外,这些人还砍伐了一些较粗的树木,从上游放了下来,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用这些树木凭借水的力量去撞对方的木筏。可别说,这一招还真用上了,那大树带着树枝有的将木筏绊住,有的将木筏上的人撞进了水中。共工呢,仍是原来的办法,一靠撞,二靠打,但这次风后有了准备,共工的人在出手的时候,黄帝的兵卒也拿木棒回击,所以双方的人都有落水,可黄帝的兵士们落水就被淹死了,共工的人虽然落了水,却又都游回到岸上。共工见黄帝的人都上了北岸,也不再说什么,他们找了几个木筏,顺水向下游漂去。

黄帝握住了风后和容成的手,大赞他们的办法好。黄帝又让人查了查兵卒的数量,发现又死亡了一百余人。黄帝道:“这些兵士,皆是因为我而亡的,我一定要抓住共工,为他们报仇。”

黄帝等人到了北部有熊涿鹿,见到了少典。少典说,并没有看见炎帝的兵将。黄帝道:“他们可能正在半路之中,还没找到我们有熊呢。让这些兵将吃饱了,歇一歇,准备迎敌吧!”

晚上,黄帝、少典、风后、力牧、大鸿、常先、容成、货狄、共鼓、雍父、宁封子等将领坐在一处讨论和共工的水战及以后与神农帝的战法。常先道:“我记得在黄河里,共工曾经问黄帝为什么要背叛神农?我们总要对世人有一个说法吧!”

黄帝道:“在我们取太昊的时候,那人皇娘娘女娲也曾经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回答他说,是为了还我母亲一个心愿。后来,我父亲去到了那里,我外婆女娲娘娘又问我父亲,我说我想给人类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些不是理由吗?”

风后摇摇头说:“不能构成理由,黄帝请想,你仅仅为了还母亲一个心愿,你就可以背叛那曾经人人敬仰的神农炎帝吗?还有,你想给人类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你就去取代曾经给世人美好世界的神农炎帝吗?所以我觉得常先提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

黄帝问:“既然我所说的都不成理由,那你们给我一个对世人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吧!我们总不能就此退缩了吧!”

将领们面面相觑,一个个摇头晃脑,想不出主意来。

还是风后道:“这个理由应该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第一,神农炎帝有过错,对百姓有损害,所以我们要讨伐他;第二,黄帝所做的事情是正义的,这样我们才是正义之师,因为只有正义之师,才能得到响应,平民才会加入我们,我们才能壮大。”货狄道:“神农帝软弱可欺,引来北部晕粥之狄人,必须有一个能征善战的人做部落联盟的首领。”

风后摇摇头道:“软弱可欺,九黎部落那是神农炎帝打下来的,他怎么叫软弱可欺呢!”

雍父道:“神农炎帝建了一个农耕世界后,忽视了人民健身的事业,所以那个太昊那么不禁打。”

风后说:“这算什么理由啊!使人类脱离了与野兽的厮杀博斗,为人类寻来了五谷,正是神农当上炎帝的根本啊!”这些人想来想去也没找到神农炎帝有什么过错。

黄帝叹了一口气道:“看来这神农虽然软弱,可确有过人之处,无怪我外公将太昊都交给了他。”

忽听风后道:“有了,神农炎帝刀耕火种,烧了山林,引起了火灾。”黄帝道:“对,我听我父亲说过,有一次神农帝到有熊部落去传授他刀耕火种的办法,在他走了以后,父母按着神农的办法去做,曾烧了好大的一片林子,还烧死了人呢?对吗?父亲。”

少典见黄帝看着他,就道:“事情是有,可是在神农教我们的时候,他还没成炎帝呢!再说了,如果按着他告诉我们的办法,也不能形成什么火灾的,是我们没有按着他说的方法去做啊!”

风后道:“这样的事,不但是有熊部落有,在太昊和火族也有过。神农的刀耕火种,用俗话说就是放火烧山,用烧完的草木灰做谷物的肥料。有一次,在太昊,一烧烧了两天,那天正好有大风,控制不住了,整座山都烧着了,天都成了红色。在火族也有这样的事情。”

黄帝见没有人吭声,就说道:“好,就以此为理由吧!神农引起的火灾,造成了牲畜没有食物,纷纷死去了,结果我们连肉都吃不上了,也正是因为此,人民因为长期没有肉吃而身体没劲,因而形成了一个软弱的人类群体。”

过了几日,有探子报,说有一大队人正向这边开来。黄帝道:“来的好,我们准备好,迎敌!”

黄帝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