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伏羲传奇-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日过后,温寒之疫逐渐消除,病人皆有好转。人们无不歌颂神农的德行。刑天道:“起先我与你一起游历千山万谷时,以为你是疯子,后来你竟然寻来果种谷种,让五谷耕耘遍于天下,开创了农耕之国。进而你又遍寻草药,为百姓救死扶伤,医治温疾不再只依靠伏羲九针,使得天下大安,真是神人的功德呀!”
姜炎笑道:“刑天兄弟过奖了,我还要去火族看看!”于是起身与女娃、祝融收拾行囊奔火族而来。
火族也有病人,但比太昊少。夸父领神农一一诊断。神农随诊随教女娃用药,道:“此病叫狐惑症,看其表象,嘿嘿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其毒在喉咽为惑病,在阴肛者为狐病。狐惑之病,皆恶饮食,食时闻食臭,其面目或赤、或白、或黑。治狐惑,用苦药黄连一枝,熏草一枝即可,叫熏草黄连汤。”女娃用心记下,祝融在旁,见女娃神情,脸庞红晕。
神农帝姜炎在火族一个多月,治好了数十人,走时相送者却约有千人。夸父眼中含泪,与神农相拥而别。路上祝融问:“神农帝,你频频转于各部落间,一定爬了好多山,走了好多路,遇了好多险吧?”神农笑道:“早记不清了,如果说,万水千山,我看不止。我们脚下这条路,便是我用脚印踩出来的。我自在太昊受命于天皇以来,寻谷求药便成己任。二十余年来,这双腿都在不断向前、向前、向前。分别大地之水土,辩人之美恶寿夭。你可知道这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虽有千难万险,可这乐趣却也层出不穷啊!”
祝融无限敬慕地道:“你的精神,真是后人楷模啊!”
女娃插言道:“开始母亲还跟着父亲跑,可有了我,母亲便跑不动了。小时候,我很少见父亲一面,我还怪他。可大了,他却让我也跟他跑,跑就跑吧,可他却只顾寻他的草,我呢,却找那林中之鸟。”
姜炎大笑道:“你别说,这鸟也有灵气,还听她的。她给鸟取了好多名字,黄雀、金翅、绣眼、喜鹊、朱顶、鸿雁、柳莺、鸳鸯、鹦鹉、画眉,都是她取的名。”
女娃抢口道:“你忘了最好的鸟!”
姜炎故意摇头道:“我怎么能忘呢,就这些了。”
女娃大声道:“还有精卫!”
姜炎瞪眼道:“什么?”〖Zei8。Com电子书下载:。 〗
女娃用手敲打神农的背道:“你坏!你装不知道!”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女娃将嘴贴近祝融耳边道:“你听说过精卫鸟吗?”
祝融摇头道:“没有,没有!”
女娃道:“太鸠山上,遍处是精卫。精卫虽小,却煞是好看,红头白嘴,绿毛黑目,翅大腿粗,鸣声悦耳。不知这里是否也有!”说罢,双手放于口前“精卫”“精卫”地叫了起来,还别说,瞬间,有叫声从林中响起,跟着“呼啦啦”地飞过来落在女娃肩膀上。女娃道:“看见了嘛,就是它!”
祝融与卫士们极是惊讶,有护卫道:“奇了!神了!”
女娃极是得意,用手将鸟托起,跑在众人前面转了一圈又一圈,又歌又舞。那鸟儿竟从她手中飞起,随她旋转开来,叫个不停。就连神农也停住了脚步,睁大了双眼。
祝融更是呆了。
直到女娃累了,汗水从脸上汇成珠子落下,那鸟儿才叫了一声飞走了。可是女娃唤精卫的事却成为了一路上的话题。神农道:“我女儿都成鸟神了!”
祝融道:“看女娃与鸟儿共唱共舞真是绝了!”直到他们见到太昊首领刑天。
第二十九章 玉皇大帝
女娲娘娘生病,神农和伏羲都回来给她医病。伏羲给神农讲起他在昆仑山上遇见了一个能人,此人能够号脉看病。还说,这个人雄心很大,自称玉皇,本来是一个发现和雕琢玉器的能工巧匠,却做了有巢部落的首领。可奇怪的是,他又将有巢部落让给了后来去那里的伏宝。现在他想和伏羲要昆仑山。除此之外,这个人轻功卓越,伏羲和玉皇进行轻功比赛,伏羲竟然输了。伏羲让神农注意玉皇这个人。为了能知道女娲的病情,伏羲、神农让刑天在太昊附近的山上建造若干个烽火台。这是人类最早的通信设施。
※※※
刑天对姜炎道:“女娲娘娘病了!”
姜炎大惊道:“我走时,她身体神情皆好,怎么忽然间病了呢?”于是便急匆匆赶到统天殿中,见外婆躺在床上,面黄肌瘦,双目突出,气喘不止,一时又大咳不停,咳水竟见血丝,很是吓人。母亲女登与小舅少俞正坐在她身边,少俞正用伏羲所创的骨针为她轻轻灸刺。少俞见姜炎汗津津地回来,长出了一口气。
姜炎仔细察看女娲的病状,也不相问,忙叫随后而来的祝融从药袋中取出几种草药,用水煮沸,待水温后取药汤给女娲服用。一会儿光景,女娲慢慢睡去,咳嗽也停了。神农这才与少俞说道:“舅父,你给外婆针灸哪里了?”
少俞道:“手太渊。”
神农道:“我看不对,外婆病属咳嗽不假,却不是肺咳,而是心咳。”
少俞问:“咳嗽也有心、肺之分吗?”
姜炎道:“不止心、肺呢,咳病有十种。有风咳、有寒咳、有支咳、有肝咳、有心咳、有脾咳、有肺咳、有肾咳、有胆咳、有厥阴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谓之风咳。饮冷食寒因之而咳,谓之寒咳。心下坚满,咳则支痛,谓之支咳。咳引胁下痛,谓之肝咳。咳而唾血,引手少阴,谓之心咳。咳而涎出,续续不止,引少腹,谓之脾咳。咳引颈项而唾涎沫,谓之肺咳。咳而耳无所闻,引腰并脐中,谓之肾咳。咳而引头痛,口苦,谓之胆咳。咳而引舌本,谓之厥阴咳。我曾听天皇说过,寒、支、肝咳刺足太冲;心刺手神门;脾刺足太白;肺刺手太渊,肾刺太溪;胆刺足阳陵泉;而厥阴刺手大陵。我见外婆咳状心痛,喉痹咽肿,切有血丝,故叫心咳,你应刺手神门穴”
话音未落,只听有人道:“说的对极了!”
姜炎、少俞一听声音齐道:“外公回来了!”“父皇回来了!”
进屋之人果然是伏羲,他先走到女娲身边观看病状,又用手搭脉,片刻目中流彩,对姜炎道:“你用草药治病,竟也大见成色,不愧神农之称啊!以后你还可以成为药神!”又对少俞怒道:“你学习不精,胡乱针灸,不是拿病者生命开玩笑吗?既不深究其道,怎么做医生?真枉我教你九针之术!以前我还曾盼望你有闯劲,能在你们兄弟中出人头地,谁想你出去也不成,回来学针灸也不精,哎!”伏羲长叹了一声,又狠狠地白了少俞一眼。
少俞本来从太昊带了很多人向东北而行,可是出去时间不长便不能忍耐饥寒交迫之苦,跟随他的人也纷纷逃离。这时,少俞才知道想如姜炎那般打下一片世界绝非易事,于是,就领着剩下的一些人回到太昊来了。他本来心虚,听到伏羲训斥自己,就把头低下了。
伏羲拉住姜炎之手道:“我食不甘味,睡不能寐,每日里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不像平常人那样生活。因为我知道,有太多太多的事等着我去做。昔日里我听燧人建议,所以早早地将太昊托付与你,实在是因为我感觉到自己分身乏术,有些事情只好由你代劳了。人的身体,生之于自然,受制于自然,一方面要受冷热寒暑之侵,人类颠沛流离,总会得各种各样的疾病的!人的所有病症,都要用与之相配的方法才能解决。这个方法,可以叫做医学。医学就是治病救人的学问,它博大而精深,常常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可是却不能脱离宇宙自然而独自存在。就像我能用针灸治病而你却能用草药治病一样,针灸也好,草药也好,都是顺应自然的东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普通人之所以不能治病,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明白天地人这三才都是密切相连的大道理啊!可是你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众人就会感觉你神秘莫测啊!现在你的五谷农耕以及草药之学,都已经通于天地了,可以用来济众,可以依凭它们继续向深处探寻。假若你也与常人一般混迹于世俗波澜之中,那么很多事情就会走向反面,以后人类怎么可能向高处发展呢?你有今日之能,都是因为你能摒弃平常人的俗情,不像有些人那样,今日看着这儿也好,明日看着那儿也好,结果真正让他去做一些事情,就什么都不行了!只有专心致志、凝心于道的人才能有你这般造诣啊!”伏羲说着,又白了少俞一眼。
伏羲的神态,神农都看在眼中。可少俞是他舅父,他不能像伏羲那样训斥,就微笑道:“世间之人,像外公这样的能有几人?”
伏羲笑了,道:“在昆仑山,我偶然学会了一种诊病方法,叫做平脉大法,很是高深精妙。人身有三脉:经脉、血脉和气脉,就像宇宙有天地人三才。虽然脉在人的身体中,看上去很细微,可是通过切脉的动与静,感觉脉象的精明要理,却能察人的五色,观人的五脏六腑的强弱,看明人的形体的盛衰,最终,可以凭此参悟人的生死啊!”
姜炎目光一亮问道:“如此神奇,外公能否教我呢?”
伏羲道:“我正要讲与你听,也好与你切磋切磋!”
晚上,伏羲与姜炎坐于女娲旁边,看女娲睡眠酣甜,两人便放低声谈论起来。
伏羲道:“我在昆仑,见过一人,自己平脉查自身之病。我问他,平脉怎么可能知道自己的疾病呢?那人笑着说,这脉啊,与人身之气相连,你既然懂得用气,怎么能够轻视气脉呢?于是他就教我平脉之法,后来我自己试试,果然像他说的一般,人的身体果然气脉相连。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脉和我过去参研得到的《象易》一样,既有脉象又有脉理。懂得脉象叫做平脉,懂得脉理才能诊脉。”
说到这里,伏羲将自己的手伸出来,同时示意姜炎也将自己的手伸出来平放。伏羲先将自己的手搭在姜炎的手腕上,找到脉动之处,用手轻按。伏羲道:“平脉,就像平常练气一样,不能吃也不能说话,人的气息有来有去,脉络也有消有息,与气贯通……令指不厚不薄,与皮毛相得。在轻重之间,随人身材的强弱肥瘦,以意消息进退举按之宜,应于四时五行,与人身的五脏相适应。”伏羲边说着,边比划起来。姜炎则静心聆听,品味,记忆。
伏羲又道:“大凡看人,通过气息便能看出他的举止形态,气有中适的,有急躁的,有文静的,各有不同。气脉如潮起潮落,也相应于每个人的性韵。所以一呼而脉再至,一吸而脉再至,呼吸在定息之间复一至,合为五至,便是平和中适了。”伏羲说着,将一个手掌举起,分开每个手指,用手指去代替每一次气息的来到。他抬头看见姜炎不住地点头,而站在旁边的少俞却是木讷无言,就叹了一声又道:“医学看上去好像只是寻病问药的学问,其实不是如此,真正的医者,只有明白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知道这病的出处啊!譬如说,立春立秋这两日,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气息和脉象都是最正常不过了。其余的日子,或者是呼气而脉增多,吸气而脉减少;或者反过来吸气而脉增多,呼气而脉减少。这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在立冬和立夏这两天反应最为明显了。所以这种气脉呼吸大法,随着昼夜长短和四时节气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叫呼吸象昼夜,变通效四时。”
伏羲说完,见少俞端着一碗水恭恭敬敬递过来,便白了他一眼道:“你也坐下吧,好好听听,学学。”便接过水喝了一口继续道:“诊脉,要有意识地先自己把握住气脉的消或息,争取自己呼吸与病人相同,而后察其脉数,计算他的定息限度,以五次为平。如其有盈亏,便可以循着他的状态查看他的病源了……”
姜炎听完问道:“外公,你所见的那个人是谁啊?像脉象这等精妙的方法他能教与你,定是和你渊源极深啊!”
伏羲停顿片刻道:“渊源不是很深,可他也有求于我。你知道你父亲少典的有熊部落在何处吗?”
姜炎点点头。伏羲道:“此人不简单,年纪和我相仿,看上去却比我年轻。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也有名号,自称为玉皇,你父亲少典过去所在的有巢部落,便应该是他所在的部落啊!”
姜炎一听,大惊,问道:“外公是说,有熊部落以前的那个有巢部落?”
伏羲点头道:“是啊!这个有巢部落和我们的太昊、火族、九黎都不相同,那是一个玉的部族。部落的一切事情都和玉扯上了关系。而这个人呢?原来不过是一个制玉的工匠,属于奇巧之人。他能把一块我们用眼睛看上去很粗糙的石头,变成一件晶莹的玉器,这就是此人的发明。可是这个有巢部落又是一个神权部落,崇玉而又崇神,认为玉是万物之基本,是万物之源泉,玉器就是神物,玉器所指,万物皆归。正因为如此,有巢部落的人只相信玉而不相信人。可是有巢部落也和我们大地上的其他部落一样,原来也是个母系部落,以女人为主,轻视男人。族长开始都是女性。他的母亲就是这个有巢部落的首领。可是说来也怪,他母亲却是凭着他制作的玉器来操纵这个有巢部落的。他心中很不服气,可是氏族部落中女性为尊都是这样,所以,他也只能在他的母亲治下活着,他心中最大的不愤就是为何男人做不到族长?所以他让自己忍着,忍着,为此,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百忍,就是韧性极高,百忍不折之意。在一次外出的过程中,我遇见了他,我们两个人说的很是投缘,我对他也极是同情。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让整个人类强大起来。于是,我们便结拜为了兄弟。”
姜炎问:“结拜兄弟,岂不是渊源很深吗?”
伏羲道:“他是有求于我,才与我结拜的。”
姜炎问:“他求你什么?能告诉我吗?”
伏羲道:“他求我给他一块属于他自己的领地。他说,他相中了我的昆仑山。”
姜炎更是吃惊。他看着伏羲问道:“他要昆仑山做什么?他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
伏羲道:“他说,他要把昆仑山建造成一个天堂圣地。我说,我的昆仑山难道不是天堂圣地啊?他笑了说,你再是怎么样的一个天堂圣地也是人间的,而我要建造的天堂圣地则是天上的。我又笑了说,我自从上昆仑山以来,就想在昆仑山上找到一条能够上天看一看的途径,可是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呢。原来我以为在大地上向天上伸展的大山和大树就是上天的途径,可是我到了山顶和树顶却怎么也到不了天上,但是,我对天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天上除了太阳、月亮、星星、风云、雷电、光芒以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你怎么能建造一个天上的圣地呢?”
姜炎道:“对啊!他想建造一个怎么样的天堂圣地呀?”
伏羲道:“那个百忍笑了笑,说,‘你对天堂圣地的想法和我不一样啊!这天堂圣地不是建在天上的,也不是建在地上的,他是建立在人们的心里的,是人们心里面所向往的美丽的山界、美丽的白云,美丽的亭台楼阁、永远的光明圣地。’我也笑了说,‘你所说的这个地方在我们的大地上肯定是没有的,因为大地是有昼夜的。在夜里大地上就没有光明了,人类劳累了一天也该休息了。’那个百忍道,‘你说得很对。大地上有光明,有黑暗,就和人一样,有善良也有丑恶。不要说别人了,你说你吧!你是个多么大彻大悟、大善大慈的人啊,可是你的女儿却将我们大半个有巢部落,变成了她的有熊部落,而且,她还堂而皇之地当上了部落的首领,你说这件事情算什么?’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