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女当家-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且放心吧,人家付家,看中的可不是那些个身外之物,说白了,付家可不缺银子,人家看中的是你娘家的底蕴,好歹你娘家那也是几代书香,几代的秀才,再有就是你家弟弟那个人品了,读书好,人也厚道本事。女儿家,吃穿什么的倒是在其次,有个贴心的夫婿,知冷知热的才是一辈子的大事。最要紧的是,我说句实在话,那些个大户人家,看着花团锦簇的,可是内里是个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我们虽不曾在那些人家呆过,可是听得还少?什么小妾通房,什么嫡出庶出,还有些兄弟萧墙,叔嫂挣产,多的呦,听着就不是太平日子。倒是你弟弟,也算是他们家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就是以后发达了,也不用担心会不会欺负他家闺女不是!人家那是疼闺女!看的长远啊!”

这一说,大壮媳妇听了也觉得有理了,确实,自家是贫寒了些,可是自家书香世家的清高还是有的,弟弟人品也是好的,人家看中的是内在啊!再一想自己往常看到的付清的情况,看着也是个懂事知礼的闺女,还有付家大爷和自己丈夫的关系也一直很好,这样算起来,自家弟弟也不会受欺负,心下总算是安定了。高兴的和婆婆,太婆婆商量了一个明年年底相应最靠前的日子。欢欢喜喜的开始准备聘礼了。

☆、98算嫁妆

自打付大师和大壮家确认了婚期;付张氏就开始忙起来了;别看她一向软弱;

没什么主见,把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一套贯彻的分外彻底;不过在对待收拾闺女的嫁妆问题上还是很有些行动力的。

不过是往县城的首饰铺子去了几次,付清的嫁妆中首饰的一部分就基本搞定了;金的,银的;玉的;整套的首饰一下子就来了三套,再加上一些零碎的珍珠头饰;宝石戒指,玛瑙手串,珊瑚耳坠,黏丝珠花之类的散碎值钱货,收拢起来,直接能装满一个箱子。更别说自家店里拿来的,付大师倾情制作的玉石香薰炉,节节高升壶,之类的好东西了,至于什么檀香扇,雅趣玉石文房四宝。零零碎碎的小东西更是不用说了。

还有就是付清开始被付张氏逼着开始制作嫁衣了。老天爷,这个时候的女人,那出嫁的衣服可是他们的必要功课啊!那就是充分展示自己女红本领的舞台啊!付清到了大红的布料放到她面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不说这付清,就是这身体的本尊,对于这刺绣也没什么爱啊!虽然也跟着做了不少的针线,可是她自从到了这个世界,时间基本上都用到了挣钱的事情上了,就是后来家里银钱不愁了,还有理家管事,算账什么的等着她,寻常的衣物什么的,都是身边的丫头们帮着做的,可是这一次,那是真的要自己动手啊!付清只觉得瞬间无语了。

这还不算,还有嫁人初次和夫家人见礼的时候的荷包什么的,虽然周博文已经没有了至亲,可是大壮家养了他这么多年,不用说,到时候必然是要去的,那一家子人,想想都觉得头疼啊!这些都是要自己动手的。

还有要给新婚夫婿做衣裳,还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整套啊!那也不是什么轻省的活计。甚至她娘已经关照了,最好做双份,因为好事成双的寓意好啊!还有冬天的斗篷,身上的配饰,一样都不能少,还没有嫁过去,就要给夫婿做衣服,这是哪个混蛋规定的,太折腾人了。付清已经可以预见自己接下来的时间里颈椎所要受的折磨了。丫头们也不轻松,自己四季衣裳各两套,这是基本的,还有新的四季被褥各两套,鞋子也要做,冬鞋,单鞋,最起码各两双,越想付清就越觉得头晕。还以为现代人成婚已经够麻烦了,再看看这时代,要死了,提前一年折腾还算是晚的。果然,这世道,从来就是折腾人的。

繁花县山多,木头多,按说这嫁妆里头的家具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不过想着如今这周博文住在学堂里,家里备上家具以后估计不怎么合用,付张氏索性只是用一些樟木做了八个箱笼,好存放付清的衣裳被褥什么的,还有柞木做的梳妆台什么的必用家具,别的都先不做,存着木头,到时候陪嫁过去,等他们住上自己的房子的时候,也好按着到时候的需要折腾,从这一点看,付张氏也是个知道变通的。

至于别的方面,大虎早就给妹妹准备了五十亩的嫁妆田,这是家里人都知道的,另外又和家里商量了,把县城的那个春华秋实的铺子给了付清,毕竟这莳花的本事,家里除了付清,别人也不怎么精通,这铺子一直以来,都是付清亲自料理的,至于家里以后卖花,反正也不是不能再那铺子里卖了,倒是没有什么要紧,只是从这里付大师又想到了自家闺女以后养花的事情,免不得又想着法子,再靠近山神庙的东峰脚上让人开出了一亩多的山地,围起来开成了花圃,给自家闺女做嫁妆。

正屋里付张氏和付曲氏整理着单子,看着给自家第一个出嫁的姑娘的东西,生怕有什么遗漏了,其中付曲氏还拿着自家从好几个渠道得到的其他大户人家家闺女的嫁妆的规格单子一一的对照,生怕漏了什么,给自家丢脸,好歹如今也是举人老爷家了,还开着书院,这脸面名声最是要紧。

“娘,家具上,咱们虽然说这存了木头,可是面上却是不能少的,怎么也该有一些,这几样还是少了,不好看呢!”

付张氏一看,却是,才五样家具,是不行,数字也不好听,忙想了想,

“江南流行千工床,可是咱们这里不行这个,都是用炕的,没有了这个,除了梳妆台,大衣柜,高低柜,条案,花厅圆桌和四把圆凳一套,还能有什么?我是再想不出来了,你想想,还能有什么?最要紧是能放得下才行。”

“条案能放到西屋当书房,圆桌什么的,放到正屋中间也合适,那学堂里真没有什么好东西,啊,对了,娘,多一个条案,那正屋中间少个条案,和先前那个配成一对,对了,还能有个屏风,西屋里不是还有个炕吗,屏风正好隔断一下。再来个书架一对,花架一对,这样成了八样,看着还多,数字也好。”

付曲氏到底年轻,脑子转的快,立马想了出来,忙不迭的商量了,记到单子上,好让木匠快点做出来,在细细的看四季衣裳八套够了,面料布匹八匹够了,被褥幔帐八套,首饰什么的四盒,虽然盒子不大,不过装的实在,怎么也够看了,还有家里准备的摆件四样,文房之物一整套,胭脂水粉八样,书籍一箱,以及零零碎碎的什么子孙桶,连不求人,鸡毛掸子都不曾缺了一样。更不用说女孩子必备的全套梳子之类的东西了。

“娘,咱们好像好少了花瓶什么的,这东西可不能少!”

越看别人家的单子,付曲氏心里越是心慌,倒不是想着付清出嫁的嫁妆有多少,她觉得心疼。而是突然发现自己的嫁妆好像少的可怜,这样一算,自己似乎底气有些不足了,好在自己已经生了儿子,不然她只怕会更不安。

也正是她这样的心态,在对待付清的嫁妆上更是尽心了几分,生怕让丈夫和婆家人不满。她心里有数着,大姑子出嫁后,只要不出意外,这家必然是自己当家的,如今可是关键时期,只要她表现的好,以后才能顺利的接掌家事。有了掌家理事的权利,再有儿子傍身,她才算是在这个家彻底站稳了脚跟。

付张氏没有这么多的心思,想着儿媳妇的话,她立马点头,在她看来,能多给自家闺女备点东西,那就多备点,只能往多里准备,决不能少了什么。

“是我糊涂了,还真是,怎么就忘了这个,对了正好晚上你和大虎说一声,他明天去县里,回来的时候,挑上两对好些的。人家家里有陪嫁古董,咱们家没有这些,只能看着好看些的了,对了,还有锅碗瓢盆的,碗筷,茶具,更是少不得,牛皮席,象牙筷,古藤茶壶,这些才是好东西,对了,他爹说了,他那里还准备了两样有了年份的药材,这几样东西做个陪嫁,好歹也算是看着有点底蕴了。比金的银的更体面,你别忘了准备两个好些的红盒子,老大家的,你算算,这大概有多少抬了?可还体面?”

付曲氏一边心惊家里出手的阔绰,一边开始掰算,记下了几张单子,才笑眯眯的抬头:

“好了,算好了,大妹妹就是有福的,加上嫁妆田,铺子,怎么也有三十四台了,您看,十抬八样的家具,八抬箱笼被褥衣料幔帐,首饰两抬,摆件花瓶两抬,文房书籍两抬,帘笼杂物两抬,碗筷茶具两抬,梳妆匣子胭脂水粉两抬,药材一匣子,铺面一个,田地五十亩,花圃一亩,愣是谁看着都觉得好啊!不说十里红妆了,这八里那是绝对有了。”

付张氏听了也觉得背脊挺了挺,看看这就是自家的闺女,出嫁就是这个范儿啊!不过再想想,又觉得这数字不好听,忙说道:

“再加上一些,怎么也该有个三十六抬,这数字不怎么好听啊!要不加点荷包鞋袜的?”

付曲氏一听,也觉得有道理,想了想,说道:

“好像咱们还真是没算鞋袜呢!这倒是也能凑上一箱,对了,还能放上一个空箱子,等着各家添妆的过来,专门装这个,不也是一箱?这不就到了三十六了?啊,对了,娘,咱们没算嫁妆银啊!”

“哎呦,还真是,对了,记着,写上,嫁妆银。。。写上一百两,这个数字应该合适了。”

“好,娘,您真疼妹妹。”

说着这话,付曲氏心里忍不住有些泛酸。谁家女儿出嫁这样折腾的,眼瞧着怎么也有十分之一的家业填进去了。自家也算是疼女儿的,还只有自己和弟弟两个,也从没有这样大方过。

“哎,这个家,这个家有一大半都是这孩子帮着撑起来的,如今要出嫁了,我怎么能不多给些,不然怎么对得起她对这个家的付出啊!七岁开始就知道养家糊口,到了如今了,快九年了,说句不好听的,当初我这个娘都是靠着她和大虎养活的,你说,我怎么能不对她好,怎么能不多替她想?”

不知道付张氏是不是看出了儿媳妇的心思,拉着她的手,又开始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当初家里的艰难,说起了付清小小年纪,大雪天上山的艰辛,说起了她照顾弟妹,一分一分的积攒家业的事情,直说的付曲氏眼睛都忍不住红了,才算停了下来,看着那张嫁妆单子又开始叹气,一个劲的嘀咕,舍不得女儿的话。听得付曲氏心里都觉的开始不舍了。

☆、99周博文的努力

自打约定了婚期;周博文的小日子就没有消停过;先是为了聘礼着急,这可

是举人的妹妹;是村里第一大户的闺女,这聘礼该怎么出啊!他好像银子不够使唤了,怎么办?凉拌;挣呗!

这小子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用常规手段挣银子估计不成了;索性放下了读书人的脸面;去了县城;让大壮帮着找了好些个铺子,从写流水牌;到盘账;查账,清库,一样样都干了起来,这些个活计每一样都是需要算学的,还要懂得看账的本事的,一般只认识几个字的人做起来,十分的吃力,而周博文正好在蒙学的学堂里就学过这些,做起来比常人快了不是一分两分,这让一些小铺子的老板很是欢喜,自家能请一个童生做账,真是很有脸面啊,还有效率,不但工钱多了好些,还约定了每三个月,请他来一次。直接把零时工变成了预约工。

第二个,他曾听大虎说起,这各地的药价皮毛很有些差异,离着山脉越远,这价格就越高,原本只是听着好玩,当个趣闻,这个时候却成了救命稻草一样的存在了,大壮赶车收购,他负责认路,找铺子出售,从繁花县各个村子收购好些东西,趁着每个月放假的一两天,两人带着一个月的收获,赶往这一天里能跑的最远的地方,把东西卖出去,挣个差价。

到了晚上,他还要做点手工活,什么根雕啊!什么木簪子啊!大清早起来,也先上山看一下自己做下的陷阱有没有猎物。那真是一刻不停的挣钱啊!看的大壮都觉得自家妻舅有点疯狂了。

当然他的努力是没有白费了,到了这一年的年底的时候,他居然就靠着这样,攒下来五十两银子,可见这孩子努力的程度了。

眼瞧着天冷了,孩子们也不用上学放假了,这周博文又有了新的挣钱活计了,他去批发了好些的红纸,细细的裁了,然后就在县城西市摆摊子卖对联,卖福字,还有春联,吉祥联,什么卖的动他写什么,还鼓动着家里的姐姐他们,剪窗花,剪喜字,剪福字来卖钱。再加上蘀人写信,给各个铺子写帖子,还有冬天在山上下套子捉兔子,野鸡,最不可思议的是,还给染坊找了蜡染的方子,给绣坊画了山水屏风的花样子,给县库做了捉老鼠的夹子,反正是只要挣钱他就干,一个冬天,愣是又折腾出了六十两银子出来。

这挣钱的速度,快的让大壮大虎都傻眼啊!这可是几乎就靠着他一个人啊!这才半年啊!加上半年的束脩,他居然就攒下了一百二十两了。不对还不止,还有半年的房租,那是四十两,这样一算,就是一百六十两!

等过了初三,离着开学还有近一月的时候,周博文又离开了村子,带着这半年的积蓄,一个人走出了门,除了大壮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一个月后,周博文回来了,满脸的风霜,嘴角开裂,生生瘦了一圈,驾着从付家借的马车回来了,同时,他的银子变成了三百八十两。

大壮惊呆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折腾的,他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这个妻舅居然有这样的挣钱的手段。在他细细的询问后才赫然而惊。

原来在这半年中,周博文从各个店铺的老板那里把周边所有县城的特产都摸了个透,甚至连相对他们所需要的物件也列下了清单,再开始按需按路程一路的采买,一路的卖出,来挣差价,比如,他从繁华县带着药材往西走三天,到了千元县,那里药材的价格比繁花县多了三成,他就把药材卖出一半,然后再采买了当地的特产,牛角,羊皮,再往南三天,到了西康县,那里牛角和羊皮的价格比千元县多了三成,又卖出去大半,再换了当地的特产玛瑙珠子,往南再走三天,到了南德县,卖了最受欢迎的翻了近一倍的剩余药材,和牛角羊皮,采购了南珠,再往东走五天,到了东阿,卖了大半玛瑙珠子,换了东珠,带着剩余的物品开始往回走五天,到了本省的省城,将那些东珠,南珠,玛瑙都翻了一倍卖了出去,又换了最新的绸缎布匹带回了本县,直接卖给了正在准备准备采购新春布料的县城的大户们。

听完周博文的这一路的经历,大壮算了算,这孩子,除了必要的采购的时间,这一路上居然都在赶路,就为了能在最后一天赶回来!这要受多大的罪啊!怪不得整个人差点没瘦脱了形。大壮忍不住眉头都皱了起来。

“阿文,你这,你这,你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好歹我陪着你去,也安全些,你这不是太冒险了嘛!我还以为你是直接去哪里采购货物呢!哪里想,你居然转了这么一圈啊!”

周博文笑了笑,虽然疲累,却依然带着灿烂的神色。

“姐夫,我也不知道这样可不可行,只是去试试,再说了,本钱小,不打眼,没什么危险的,人家都以为我是游学的士子,没什么人打我的注意,你看,我估计穿着童生的衣裳呢!”

周博文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做最安全,同时想的也多,生怕姐夫心里有疙瘩,以为自己有了挣钱的路子也不知道带他一把,马上又说道:

“姐夫这一次,我算是把路跑出来了,我从游记里看的,那些铺子掌柜说的还真是有用,我把路线和采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