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因你不同-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这三位如果有好的创业导师,都可能成为中国的下一位马云或丁磊,但是现在他们在互联网江湖里独自打拼,最终脱颖而出的机会相当渺茫。
我想,如果他们的身边有好的创业导师帮助,他们的成功概率或许会增加数倍。
我想,帮助更多的中国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应该是有意义、有影响力的一件事,而且是我一直以来帮助中国大学生的延续。
斗转星移,随着谷歌中国运营的渐渐平稳,这个辞职创业的梦想也越来越清晰。由我牵头,创立一个青年“创新工场”的愿望逐渐萌生,在这个“创新工场”里,我希望专门带领这些有创意的青年人,在一个有老师的环境中,让他们受到指导,挖掘潜能,做出有创意的企业,进而对社会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2009年8 月,我终于作出了又一个“追随我心”的决定,从固有的职业经理人的模式中脱离出来,真正实现自己“帮助他人完成梦想”的人生目标。曾经,我用“世界因我不同”激励自己追寻梦想,今天,我用“世界因你不同”激励他人发掘潜能。
如果我们极端幸运,也许我们能培养一个走向世界的国际品牌。如果我们非常幸运,也许“创新工场”可以创造一个新一代的领跑中国的高科技公司。但是就算我没有那么幸运,只要我们能创造一些有价值的公司,做出对用户有一定意义的产品,培养一批有创业能力的青年,这些都会让我感觉到人生的意义。
一想起新的工作,我就心旌荡漾。如同站在课桌上的基廷老师,我眼中的世界有了不同的风景。
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这一天的到来比我们想象的更快。因此,中国的公司要快速学会走向国际舞台。20 年后当中国成为世界之最时,中国最成功的公司很可能就是在下一个 5年里创立的,也很可能就是在“创新工场”关注的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领域中产生的。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基廷老师的名言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carpe diem(只争朝夕),要“抓住每一天”。
因此,在这关键的时刻,我必须抓住今天,去探索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我深深地记得《春风化雨》里的一个场景,基廷老师带领学生们寻找生命的意义时所朗诵的梭罗的诗—— 《瓦尔登湖》中的那句名言:;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l wished tolive deliberately,to front only the es,sentialfacts of life,and see if I could not learn whatit had to teach,and not,whenI came to die,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后记:走近李开复
范海涛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作为成功者的李开复有很多好奇。在中美融合的教育背景下,他更倾向于用哪种思维方式思考?在现实甚至冷酷的商业社会中,他如何在内心保持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虔诚?他如何像一个魔术师般神奇地将时问分解,将
自己的精力源源不断分配给职业、写作、演讲和他热爱的帮助中国大学生的工作。我也想了解,这样一个人,如何感受这个社会,如何看待人性中的美丑,如何在感性的时刻表达。
我相信,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希望探究这样精彩的人生究竟如何缘起。他的出生、童年、青年以及之后所有的职业生涯里,有哪些不经意或者刻意的选择,一点一点地标注出他的人生轨迹。除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光鲜成功,他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或者刻骨铭心的痛苦,一点一点地打磨出今天这样一个李开复。
这些问题都不是几次简单的采访沟通就能够得到答案的。唯有一本自传体的书籍,能够不疾不徐地将这些记忆慢慢地展现。
2008 年5 月,我提出想和李开复博士合作写一本自传式著作时,他最初显得有些犹豫,说:“我不认为自己的资历与经验,达到可以作传的程度。”
我说:“这本书可以是对人生的一种纪念。而您的人生经历,可以让迷茫中的年轻人借鉴。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鼓舞,以及勇往直前的动力。”这番话打动了开复。多年来帮助中国大学生的工作,让他对中国青年的成长格外关心。他确实希望有一种方式,可以从容平静地和年轻人分享人生经验。
在长达10个月的采访写作过程中,我分享了开复讲述的很多人生故事与细节,更多地倾听到了他的感性表达,也了解了他性格中的多个侧面。如同他第一本书的名字《做最好的自己》,他习惯于将每件事情做到在结束之前无可努力。他对于这本书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相当多的时间。在决定写书的第一时间,他就整理出自己从小到大纷繁复杂的大量资料。其中包括小时候和外甥撰写的插图武侠小说《武林动物传奇》、高中时候的毕业纪念册、高中创立企业时的财务报告、田纳西州数学冠军的证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的文言文课本,还有他的博士论文轰动全美时,《纽约时报》对他的报道等等。
这些文件都是珍贵的原件,来自20 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武林动物传奇》里有他以稚嫩手法绘出的传神涂鸦。里面谐趣的内容,可以让人感受到开复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以及宽容的家庭氛围。
而高中期间创立企业时的财务报告,一看就知道是用老式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所有的页面已经泛黄,一种年代久远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些一个一个敲击出来的英文字母,似乎在诉说着西方教育思想中鼓励学生思考与实践的传统,也可以感受到当年一群风华正茂的高中生,是怀着怎样炙热的理想,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的。在他大学时期的文言文课本里,我看到了每一页的空白处都有开复的笔记。在“之乎者也”中间,有开复用英文作的很多标注。这也再次提出了那个有趣的问题:作为一个有东西方教育背景的孩子,他长大以后是习惯于用英文思考,还是用中文思考?而这本文言文教科书似乎也无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开复尽管11岁以后都在美国成长,但是他也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家中,他与哥哥姐姐说中文,母亲灌输给他的也是东方的价值观。这也为他后来进一步融合东西方文化理念提供了可能。今天,当他在耶鲁、哈佛、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进行英文演讲时,他轻松抛出的美式笑话,让台下的学生们爆出一阵阵的笑声。2009 年3 月,当我随他到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6 所大学进行励志演讲时,他的诙谐幽默,也数次让中国大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声。在管理公司时,他努力把自由、平等、快乐、放权、直白的沟通等理念注入公司文化,他也完全理解东方员工身上特有的含蓄、严谨和中庸之道。他努力让这些优质的理念在一家公司里交相辉映。这些正是融汇中西的教育理念在他身上的体现。对于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我都力求尽善尽美。开复也一样,他每次回到台湾,在探望90 岁高龄的母亲时,都会追问有关父亲的故事。他也多次与在台湾的姐姐们交流回忆,核实一些他儿时的故事。他努力追寻那些逝去的记忆碎片,比如为了核实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与室友的有趣故事,他多次给目前居住在德国的大学同学拉斯写邮件。而拉斯也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故事,他饶有兴趣地写出一封长长的邮件告诉开复,当年开复是如何把他“整”得很惨。当然,两个人在相隔万里谈论往事的时候,都忘不了像年轻时一样相互揶揄或者自嘲一番。这种经历对于开复来说,是一次难得静心畅叙的过程,而我也见证了一份历久弥新的醇厚友谊。
我认为一份传记最重要的就是还原现场,因此
我非常感谢开复对于我这种关心细节、近乎钻牛角尖式地苦苦追问的宽容。在每一次采访中,在每一次电话的沟通中,或者在即时通讯工具上,我都要不断地对某个情节或者细节进行反复追问和逼问。开复经常被问得无法招架,事后又四处发邮件或者找资料帮我核实。这对于工作异常繁忙的开复来说,无疑是一份沉重的“课外作业”。我不知道在他每天繁忙的时间表里,这样事无巨细地追问需要消耗他多少宝贵的时间,但是他都没有拒绝。这源于他对这本书的态度。他尽了最大努力,利用无数出差、开会、旅途奔波中的碎片时间来完成对每一个细节的核实。我相信,这种力求精确和完整的描述,让这本书的真实性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和开复合作完成这本书的时候,我希望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李开复。尽管对于很多人来说,他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成功者,一个在很多最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过的“天才”;对于许多中国大学生来说,他是一个精神导师和引领人生方向的人。我还是愿意展现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不为人知的痛苦和困惑。令我非常感动的是,这一点得到了开复的认可和支持。在和出版社沟通时,一位有多年从业经验的编辑告诉我,很多人在成功之后会尽量地粉饰往事,或者有意忽略一些不愿意提及的事情。而开复从来没有回避他的弱点,对一些让他难过的往事或者挫折,他也没有刻意掩饰。比如,在苹果、SGI 时期,除了收获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外,他坦陈他那个时候只沉迷于炫而酷的技术,而忘记了真正有用的创新是为了用户着想。他主动说出,在SGl 公司工作后期,因为出售自己的部门从而导致100个员工失业,他曾经陷入抑郁情绪,不得不接受心理辅导的事情。我曾经和开复探讨为什么要说出这些真实故事,他的理由让人感到温暖,他说:“想让看到这本书的读者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才慢慢走向成熟的。最后的成功是由无数失败的经验促成的。因此,我想告诉那些曾经失败或者正在经历失败的年轻人,没有关系,不要沮丧,因为人生正是踏着失败的脚步走向成功的。我也一样。”
关于诉讼,是很敏感的。在与开复的交谈过程中,能够感觉那些沉重的往事、被冤枉的痛苦,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在他的心里轻轻地放下。而我坚持要用一些笔墨来进行描写,是因为这场官司本身就是值得纪录的珍贵历史,同时包含着无数有趣的博弈和精彩的情节,使我无法舍去。另外,也如同开复所说的那样,正是在这样一段人生最痛苦的时期,你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如何做的。他一直恪守他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从这一部分的描写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高情商,是怎样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他作出最正确的选择的。
在与开复交流的这段时间,我清晰地感受到他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所承受的巨大压力,那些无序的竞争手段,那些猝不及防的紧急事件,那些暗潮汹涌的危机,甚至还要面临子虚乌有的谣言。接近这样一个真实的管理者,我经常暗暗地感叹,究竟要拥有多么强大的一颗心脏才能承受这一切!
但是,我看到的依然是一个温和儒雅的开复。他每天的行程表从早到晚排满,他不动声色地规划着解决方案。在这种并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中,他最大程度地保持着成功者的坚持隐忍,理性地面对一切困难。正是在这种外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之下,成功者那种坚毅和成熟,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芒。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对于成功者的想象多与忍辱负重、苦练内功等等沉重的字眼有关。坦白说,在开复的人生里,这些沉重的成分确实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他总是能够乐观地看待这些生活中必然的沉重。他把一颗顽童的心隐藏在内心的最深处。
在生活中,他是一个随和宽容的人,他和员工们打成一片,在一起外出的途中,一直说笑话的一定有他。年终聚会,员工们可以逼迫他穿上草裙跳肚皮舞,而他绝对不辱使命。
在家里,他是一个有点“西化”的爸爸,和女儿们一起发疯,做恶作剧,听女儿们最喜欢的周杰
伦或者Jason Mraz,也给女儿介绍自己喜欢的老歌,比如DanFogelberg 的《Longer》,甚至可以分享女儿的秘密。
很难想象,为了了解中国的互联网,他和年轻人一样上开心网。因此,当你和他交流“种菜”、“买房”、“真心话”等话题时,你会发现没有任何障碍,他兴高采烈的时候,甚至会告诉你一些偷菜的“宝典”,让人难以相信,其实他手头还有一大堆的公司麻烦事儿。
所谓成功,并不意味着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职位,而是取决于内心的一种状态。一个快乐的人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最富有的人。而李开复正是这样一位成功者,他的成功来源于他良好的教育背景,来源于他辉煌的职场经历,来源于他坚毅理性的精神,来源于他总是追随着他的理想,更是来源于他内心的一种从容平静的快乐。他的生活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但是这种快乐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把握着成功最本质的东西。
这就是这本书,总结呈现出来的一句话:成功并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
全文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