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巴菲特投资10堂课-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菲特过去一直很少公开发表对股市的看法,这次公开发表文章实在是他感到有太多的投资者把握不住股票长期投资趋势,所以需要亲自出面来提醒一下了。
果然,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美国股市的网络股泡沫就破灭了,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将近50%。
两年后,就在广大投资者对股市发展感到绝望时,2001年11月10日,他再次在《财富》杂志上发表对股市的看法,提请大家没有必要感到悲观:因为从长期投资角度看,股市的年平均回报率一定会与美国经济整体成长性相关的。他以1899~1998年100年间美国股市的各种详细数据,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巴菲特的这一观点,也能从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J·希格尔那里找到答案。他通过对1802年以来的美国股市发展进行详细研究,出版了一本《股票:长线法宝》的著作。
他的研究表明,在1802年到1997年近200年中,美国股票投资收益率很多时候都会偏离长期平均水平,可是就长期平均水平而言,长期投资年平均收益率一直稳定在7%,大大超过债券收益率。
这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就一定会取得比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更大的收益回报。
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在1802年投资1美元股票,到1997年末就能获得750万美元投资回报。如果当年投资100万美元股票,到1997年末将能获得万亿美元回报,超过当年美国股市总值的一半!
这就是长期投资的好处:收益率高,而且特别稳定。可是,如果投资者从事短线炒作,运气可就不会那么好了。因为从短期来看,股市波动非常剧烈,从1802年到1997年间,其中有90%的时间段,美国股市的投资回报率在-22%~33%之间。
相反,如果从事长期投资,却能获得稳定的投资获利回报。研究表明,从1802年到1870年间,美国股市年平均回报率为;从1871年到1925年,年平均回报率为;从1926年到1997年,年平均回报率为。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发生了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股市中得到的年平均回报率仍然高达%。
这都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股票长期投资都是非常值得的、有价值的。这种稳定的获利回报,能够有效抵消股市短期波动对收益造成的负面影响。
虽然这种股票投资收益率为什么能长期保持稳定,目前还无法解释真正的原因,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特征不但在美国有,而且在全球其他主要国家的股市发展中都是如此。
一种权威观点认为,在长达2个世纪的跨度里,股票收益率能保持长期稳定,这只能说明市场体系的活力能够有效克服政治、经济危机导致股价偏离长期发展趋势,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够在长期投资中获得稳定的获利回报。
【投资心法】不知巴菲特有没有看过《股票:长线法宝》这本书,但他对股票长期投资回报率的预测与200年来美国股市长期平均实际投资回报率完全一致,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有助于取得马拉松式的长期回报
我们深感不活跃是理智、聪明的投资行为。即使预测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小幅调整贴现率,或是华尔街那些专家完全改变了他们对股市前景的看法,我们和大多数企业经理人都不会幻想仅仅因为这些原因就把旗下盈利能力很高的子公司买来卖去。那么,为什么我们非得对我们在优秀企业中的少数股票进行完全不同的处置?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长期投资是巴菲特的一大投资秘诀,原因就在于它能取得马拉松式的长期回报。而且上面已经提到,美国股市200年来的发展历史表明,股市投资的长期回报率是非常稳定的。所以他从来不会因为股市短期市场波动而追涨、杀跌,一旦投资股票后基本上都会长期持有。
在巴菲特的家乡奥马哈市,有家全国最大的家庭用品商店——内布拉斯加家具店。1937年,罗斯·布兰肯女士投资500美元创办了这家家具店,然后坚持“价格便宜、实话实说”的经营策略,生意蒸蒸日上。
巴菲特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认为这样的经营策略正符合自己长期投资理念,于是决定集中投资于这只股票。
1983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了该家具店80%的股票,其余20%留给布兰肯家族。这时候的罗斯·布兰肯女士虽然已有90高龄,可是仍然坚持每天上班,没有休息日,公司总裁由她儿子担任。要知道这是一家什么商店呵,营业面积仅仅只有20平方米,年销售额却高达1亿美元!
仅仅10年后,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年销售额就增长到了亿美元,每年为伯克希尔公司创造税后利润2154万美元。
巴菲特说,他从来不关心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虽然大多数投资者对股市下跌都会感到难受,可是他却仍然像过去那样镇定自若,因为他自信比市场更有能力判断一个公司的是内在价值。
正是出于这种自信,促使他坚持长期投资策略。如果从某个年度看,他的投资收益率可能并不怎么出众,甚至还有许多投资者不把它放在眼里。可是从长期看,年年都能获得超过20%的投资收益率,这样的复利作用就不得不令人惊叹了。
而这正是巴菲特希望的。相反,如果某一年的投资收益率奇高,巴菲特反而会感到不安。从历史上看,巴菲特年投资收益率最高的是1968年,投资回报高达。可是读者不要忘了,这正是巴菲特认为股市泡沫太多而感到内心极度不安,从而解散巴菲特有限公司的直接原因。
数据表明,从1965年到2003年的39年间,美国股市有10年出现下跌乃至大幅度下跌,可是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公司只有1年出现净资产值下跌(2001年下跌了),其余38年都实现了持续增长。从投资绩效看,其中有34年超过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长幅度,只有4年落后于该指数的增长幅度。
如果从巴菲特职业投资生涯开始,即1956年巴菲特有限公司买入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开始算起,当时投入1万美元,到2002年会增值到亿美元(税后)。如果从巴菲特掌控伯克希尔公司的1965年开始算起,当时投入1万美元,到2003年会增值到2594万美元(税后)。
【投资心法】巴菲特的股票投资业绩如果单纯从某个年度看并不特别高,可是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看,连续30多年每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都超过20%,世上绝无仅有。
有助于以逸待劳、多看少动
我们的注意力在公司的赚钱能力上。从现在开始的未来5年、10年的收益,如果我们认为它的价格跟赚钱能力比很值,我们就买,能够这样赚钱的公司是我们关注的。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就不投资。我们不是说对每一种股票都一种观点,我们要确定我们选的是对的,但是对于不懂的我就不投资。如果有1000只股票,对999只我都不知道,我只选那只我了解的。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长期投资的一大好处是落得“清闲”——你要长期投资,就必须有长期打算,就必须集中精力了解投资对象;只有当你对投资对象了解得非常透彻,觉得这家公司的这个价位值得投资,才会进一步采取投资行动。他说,如果1000只股票中只有1只是他认为值得投资的,那么他就只会投资这1只股票,其他999只股票都不会去投资,当然就清闲了。
巴菲特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是“至少能获得10%以上的税前收益率”,否则宁可坐在一边观望,也不会轻易买入那些股票。因为即使有10%以上的税前收益率,在交纳了企业所得税后也只能得到~7%的税后收益率。如果连这一点收益都达不到,这样的股票投资就干脆不搞。
所以他的经验是,股票投资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休息时就休息,以此来等待安全边际投资区域的出现。
巴菲特有限公司解散后,巴菲特感到当时的股价太高了,几乎没有值得自己投资的股票。所以,他把绝大多数资金都用于购买债券。1972年时,伯克希尔公司的总投资额是亿美元,其中只有亿美元投资于股票,其他都是投资在债券上的。巴菲特说,他当时的心情“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一个荒岛,我无股可买。”
巴菲特是一位狂热的棒球迷,他和芒格都非常赞同美国著名棒球运动员泰德·威廉姆斯宁的这句话:“我的观点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击球手,你必须等到一个好球才去击打。”
巴菲特用打棒球来形容投资说,股票投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职业,因为你永远不会被强迫挥棒击球——对面一个个球滚过来:通用汽车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对你来说不去击打并不会受到任何惩罚,所谓损失无非就是错过一次投资机会而已。你可以花一整天时间等待着你想要的投球,当接球手打盹时,你跳起来猛地一下,就击中了。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之所以致力于长期投资策略,就是认为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重新配置资源,股市资金最终会通过各种交易流向耐心的长期投资者。所以,股票投资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好机会的出现,该休息时就休息。
他说,他的投资模式有点像树獭一样懒散。他在1990年时说,当年他们拥有6只主要股票,其中有5只股票全年没有买入1股也没有卖出1股。唯一的1只有交易的股票是富国银行,这家公司因为拥有超一流的管理、很高的回报率,所以持股比例被提高到了美国联邦委员会允许的最高持股比例——将近10%,其中1/6是1989年买入的,其余都是1990年买入的。
1995年时巴菲特又同样阐释说,1994年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的最多的6只股票,其中有5只股票没有任何变动,唯一有变动的股票是美国运通公司,持股比例提高到了10%左右。
巴菲特为什么要这样“懒”呢?他的解释是,这主要归因于他选择股票本身的谨慎和理解。他们原来持有的股票质地就非常优良,不但对这些股票能理解,而且这些股票本身也能持续取得卓越的业绩。如果要放弃这样优秀的公司而换成其他股票,这才是“一件大蠢事”。
由于没有更好的股票用来投资,所以伯克希尔公司常常会有巨额现金闲置在那里。
他说,1988年末他手上有超过150亿美元的现金。有这么多的现金闲置在那里当然不是什么开心的事,但问题是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大规模企业并购机会。他说,既然这样,“我们宁愿让这些现金闲置,把伯克希尔公司的钱袋磨得破了洞,也不愿意让它们舒舒服服地呆在别人的钱袋里。”
【投资心法】非凡的投资业绩绝不会通过频繁的股票交易获得。巴菲特认为:“把这种频繁交易的机构称为投资者,就如同把经常体验*的人称为浪漫主义者一样荒谬。”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有助于发现不需追加投资的股票
我们喜欢那些我们觉得有确定性的生意。如果一项生意我们感觉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估出一个数字,我们就不去搏它的回报了。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投资股票一定要注重这项投资是否有确定性,因为只有有确定性的投资才是稳健的、适合长期投资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选择那些不需要追加投资的公司。
巴菲特的这一策略,是和集中投资策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认为,“好股票多多益善”。所以,每当遇到一家明星公司时,他总会千方百计扩大持股比例,甚至想把整个公司买下来。他认为,值得买下整个企业的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公司性质一般属于私营企业。
因为是私营企业,尤其是面广量大的家族企业,所以它们经常会遇到因为产权纠纷需要分家析产的事。一般情况下,只要这家公司的质地足够好,这时候他就会挺身而出,全盘买下这家公司的股票。
但这也有前提条件,这就是原来的企业管理层愿意继续留用,愿意帮助他打理企业,否则他就有可能会放弃这种全盘收购策略。
实际上,这时候的巴菲特图谋昭然若揭:他更看重的不是企业资产,而是一直以来公司保持良好业绩的管理人才。
在家族企业中,经营得如此好、规模又很大的公司非常少,所以他不得不在上市公司中仔细研究、寻找,然后等待收购时机。
不过,在上市公司中收购股票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你在收购,别人也在收购,会一下子出现很多竞争者,这样,不知不觉间就把股票价格抬上去了。这时候即使你收购股票的计划成功了,投资成本也会居高不下,甚至根本不合算。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巴菲特说,最好的办法不是你去主动收购股票,而是等待股市主动“把股票交给你”——他的一贯策略是,悄悄地以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身份逢低建仓,不露声色,这时候买入的股价最低。
二是这家公司不需要追加投资。
巴菲特认为,许多公司虽然很赚钱,可是赚到的钱需要不断投入设备更新改造,到头来这种盈利聊胜于无。
就好像把钱存在银行里,虽然每年的利息在不断增加,可是如果利息永远都不能取出来,这又有什么意思呢?有鉴于此,他在控股上市公司时特别注重不需要追加投资的那种公司。
这条经验是他在收购白沙纺织厂时总结出来的,那是他第一次收购上市公司,当时还缺乏经验。结果收购这家公司后,每年的盈利都要投入到设备中去,就和把钱存在银行里,永远不能取出利息来相似。
更可怕的是,有朝一日企业竞争力下降,连同这么多年来的盈利都会化为乌有;而即使企业能够长期保持竞争力,投资者所能得到的投资回报率也不会太高,更不可能因此获得“暴利”。
【投资心法】巴菲特的这一提醒虽然缺乏新意,却容易被许多投资者所忽视。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要考虑投资股票就是为了获利,而且这种获利是看得见的,不仅仅是纸上富贵。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有助于不去关心每天形势变化
你如果买一个农场,你会想:我买这个是觉得它一公顷能产120浦式耳,而不是当天在电视里看到或者听到邻居说了些什么。买股票也一样。举例说你想180亿买下GM,拿出便签纸,写下为什么?如果你不能写出很好的论据,你就是买一股也是不符合商业原则的。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对于长期投资来说,没必要担心将来经济形势如何发展变化,只要关注这只股票的质地是否良好就足够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远离股市,不去关心每天的股市行情发展变化。
他说,一般投资者在买入股票时,总会想象某种经济上的假设作为起点,然后想像着经济形势会朝着他所设想的轨迹前行。
他说,这种近乎完美的“设计”,同时希望股票买卖也能迎合这种“设计”,想法是非常愚蠢的。究其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经济发展确实有其规律性,可是谁也没有本事能准确、完美地预测经济走势;同样地,谁也没有本事预测未来股市走势。
二是当投资者准备买卖的股票在某种经济环境下发生变动,他就很可能会因此改变原先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