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氧信息-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报纸上的信息都是有用的,即便广告也是如此。而你的大脑,则在搜索中选择你现在需要的有用信息。
  所以,“有用”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一则信息,也许昨天还对你有用,但是今天就变得无用了。比如每次高考结束,很多学生在第二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所有的教科书、辅导书和习题册统统卖掉,甚至是烧掉。这些资料和其中的信息刚刚还关系着他的命运,但是现在已经变得对他没有任何意义了。同样,还有一些信息,就在不久前还是你懒得看上一眼的,今天就成为了你苦苦寻找的珍宝。前些年中国股市迅猛上涨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捧起基金入门书籍,刻苦研读,关于股神巴菲特的传记和相关书籍也迅速火爆。而这些书原本是以前人们懒得去看的。
  所以,作为有氧信息的制造者,必须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接受者现在就需要的信息。只要这些信息对他们有用,哪怕它的形式枯燥乏味、内容复杂难懂,也能够吸引他们足够的关注。
  与“简单”原则相似,“实用”原则又是一则知易行难的信条。想要让信息变得实用,就必须能够洞悉信息接受者的需要。而洞悉人的需要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
  正所谓“众口难调”,不管你提供的是什么信息,都会有人觉得没有用处。所以我们的春节联欢晚会才会年复一年地成为大家抱怨和批判的靶子。试图去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永远是徒劳无功的奢望,我们只能抓住一部分人的需要。对于有氧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而言,只要让受众中很小一部分比例的人能够注意到我们提供的信息就已经很不错了。想想我们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注意到你提供的信息,你的信息接受者就会有千万人之众!如果你的信息能够传播到全世界,那么这个数字还会更加可观。
  问题的关键是,你的信息究竟提供给谁?他们都有什么特征?他们有什么需要?那些你假想中的信息接受者是否会对你提供的信息感兴趣,你的信息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什么样的价值?
  只有认真思考并回答了上述问题,你提供的信息才有可能叩击到你的信息接受者的心灵,并让他们敞开心扉接受它。换句话说,只有弄清了你的听众或者读者们需要什么,并将他们需要的东西提供给他们,你提供的信息在他们眼中才显得有用。而你的听众或者读者才会因为捕捉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感到兴奋,他们的注意力才会更加集中在你的话或者文字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氧信息。
  不过,还有一点是你必须要注意的:“信息本身有用”并不等于“信息的接受一方感觉信息有用”。良药是能治病的,但是人们还是不爱吃,为什么?因为它苦。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对孩子们有帮助吗?有。但为什么很多孩子都非常反感父母的教导。因为其中有些话很难听,孩子不愿意接受。
  这些问题其实很好解决。药如果很苦,包一层糖衣就会好一些。话如果生硬,包装一下就会更容易接受。
  所以,关于信息实用性的问题,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信息本身是否有用。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让接触这些信息的人感觉它很有用。
  美国的瑞奇德·哈里森博士写了一本书,名叫《男人了解的关于女人的一切》。这本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是完全空白的!整整96页,作者一个字也没有写!也许你会问,会有人去购买一堆白纸装订成的书吗?答案是有,而且是很多。成千上万的读者成批成批地购买此书,送给她们的朋友!哈里森博士仅凭这一本书就赚足了退休的钱!
  你认为人们为什么要买这本书?答案是她们感受到了这本书对于她们的价值。这正是哈里森博士的过人之处。如果白纸也能成为畅销书,那么你的思想又为什么不能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畅销品呢?实现这一点并非不可能,关键是你要说明自己提供的信息有什么样的用处,它能为人们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第三章 无处不在的有氧信息形式(1)

  1。日常用语
  学习过外语的人都知道,任何一种语言的口头语和书面语,都是有一定分别的。甚至有些语言中的词汇只用在书面语中,而另一部分词专门用在口头语中。相对于书面语而言,日常用语中用到的口头语更灵活、更简单、更实在一些,它天然就具备有氧信息的特点。而书面语就显得更实在、更繁琐、更正式一些。
  胡适先生倡导的“白话文运动”,是把民间的“口头语”与官方的“书面语”相结合的一次运动。实际上就是倡导大家把原来只在日常生活中说出来的话写在纸上,降低书面语言的繁琐程度和复杂程度,进而实现有氧化。
  在书面语言进行改革的同时,日常用语中的口头语也在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很多过去口头语中使用的词汇,我们今天已经基本废弃了。比如问人年龄时,我们过去曾经使用“贵庚”这个词,但是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直接问“你多大年纪?”或者干脆问“你多大?”如果有人和你搭讪时再次使用“您贵庚”这样的方式询问,你一定会觉得他很怪异。
  这种日常用语上的变化反映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一切阻碍人们理解和表达的因素都在我们的语言中慢慢消失,而一切能够让我们更顺利地进行表达的因素,都会在我们的语言中慢慢沉淀下来。这是有氧信息(易于接受和理解的信息)对无氧信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信息)的胜利。
  事实上,不只是中国,所有国家在迈向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其日常用语也在不断向有氧信息进化。比如这个世界上最为流行、最为国际化的语言——英语。
  英语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这个问题,很多人曾经探讨过。主流的意见是,英语的流行是大英帝国推行殖民主义的结果。所有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国家,纷纷都学习英语。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迅速崛起又成为英语进一步流行的助推器。尤其是近些年来,美国强势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和渗透,实际上也起到推广英语的作用。
  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大英帝国的殖民活动,美利坚帝国的文化扩张,英语恐怕难有今天的地位。但除此之外,英语自身的特点也是它能够流行的重要原因。历史上进行过殖民扩张的国家有很多,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德国、法国以及日本……但是真正让自己的语言成为殖民地长期使用语言的国家,只有英国。这是个偶然吗?显然不是。英语自身的简单易学(和其他语言相比)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简单易学是有氧信息的重要特点。而且,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英国英语自身也在不断向有氧信息的方向进化,它的词汇越来越有规则,它的语法越来越简单,它的发音越来越容易。美式英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英式英语衍生出来的简化产物。
  在我们中国,早期开设的英语课教的都是英式英语,后来美式英语在中国渐渐流行。以至于出现了某些中小学教英式英语,而大学教美式英语的奇怪现象。总的说来,美式英语在目前的中国英语界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不仅仅反映了美式文化的强势,也反映了有氧信息对语言进化和学习的影响。只有简单易学的,才是容易传播的,这是语言传播上的硬道理。即便是最喜欢英式英语、讨厌变了味道的美式英语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种过分严谨、过分正统的语言是比较没有效率的。至少和美式英语相比是这样。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无处不在的有氧信息形式(2)
所以,当我们看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一部100分钟左右的电影,实际使用到的词汇少而又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也不过500个左右。掌握了这500个词,就可以比较自如地和懂英语的人进行日常对话。这样的语言,自然有利于学习和传播。
  说完了英语,再回到我们的汉语。汉语的复杂和难学是出了名的。创立“疯狂英语”的李阳就曾经说过,除了德语,汉语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而且汉语中的方块字在书写习惯与字词规则上与西方的字母文字有很大不同。一个不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想要学好汉语,恐怕要比他学会英语花费的时间多得多,而想要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种注定了慢节奏的语言学习进度恐怕与飞速发展的经济节奏难以协调。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学习汉语的机会成本(也就是你付出的代价)要超过英语。要想让汉语传播得更远,除了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之外,还需要对语言自身作出一定的改革。只有将汉语简化到容易学习的程度,才能让汉语传播得更远。
  当然,汉语在百年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又把繁体字改成简化字,还为汉语标注了类似于英语字母的拼音。这些都是有利于学习语言的改进措施。而近些年来网络文化的兴起(关于网络语言,我们后面会有专门的部分讨论),更是让我们的母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新鲜的词汇都注入到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我们的交流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有氧化。
  日常会话是有氧信息最常见的形式。了解了有氧信息的特点和使用原则后,我们的语言将更加流畅,意思将更加清楚、表达将更加简洁、思想将传播得更远。
  2。演讲
  演讲,是人类口头语言的最精致的表现形式。同时,它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氧信息形式。历史上,无数伟大的演讲家凭借着出众的口才和信息传播能力改变了自己,改变了他人、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
  早在雅典时代,就有很多人依靠出众的演讲能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向成功之路。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一位叫做德摩斯梯尼的演讲家。从先天条件来讲,德摩斯梯尼恐怕是最不适合做演讲家的人。他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还有耸肩的坏习惯。对于一个热爱演讲的人来说,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每次当众开口说话,他都会招来无数的嘲笑。
  但德摩斯梯尼没有气馁。为了改变含混不清的发音,他在口中衔着石子对着大海练习演讲,还请来专业演员纠正自己的发音。为了改变气短的毛病,他每天一边登山,一边大声朗诵诗歌。为了改变耸肩的坏习惯,他甚至在头顶上放一把剑做演讲训练。我们中国人苦学的极至不过是“头悬梁”,德摩斯梯尼却能做到“头悬剑”,实在让人叹服。
  就这样,原本最不擅长在公众面前说话的德摩斯梯尼在刻苦练习了数年后终于成为雅典最著名的演讲家。他的口才为他赢得了名声、地位和财富。进入雅典政坛后,他发表了数篇反对马其顿国王的演说。当这些演说词传到马其顿国王手中时,这位君王竟然感叹地说:“如果我亲自聆听德摩斯梯尼的演说,恐怕也会支持他反对我。”德摩斯梯尼的演讲功力可见一般。
  德摩斯梯尼的演讲词大部分已经失传,我能找到的只有《金冠辩》一篇。德摩斯梯尼那简单明快的演讲词中包含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雄辩力。无论你的立场如何,知识底蕴如何,只要你能听懂他的演讲词,就一定会赞同他的观点。这种获得他人认同的力量正是有氧信息的三大要素——“有趣”、“简单”和“实用”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无处不在的有氧信息形式(3)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演讲——这一有氧信息的重要形式不但没有衰落,反而加速发展。因为演讲而声名鹊起的人不计其数,其中,既有正面的例子,也有反面的例子——如希特勒。
  作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希特勒这个名字始终和罪恶、残暴、专制等负面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不过,谈起他的演讲能力,却没有任何人表示质疑。希特勒从一个流浪汉成为纳粹的党魁,靠的是演讲;从纳粹党党魁成为德国的元首,靠的是演讲;把德国从和平的崛起者拉入战争的泥潭,靠的还是演讲。可以说,没有演讲,就不会有希特勒的独裁统治,甚至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依靠着收音机的普及,希特勒能够让他的声音传遍德意志帝国。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民,都为他那出众的口才所折服,并进而投票支持希特勒的决定。那么,希特勒演讲成功的秘诀有哪些呢?
  希特勒没有读过太多书,但是他非常擅长利用演讲煽动人的情绪,尤其是仇恨方面的情绪。虽然这是一种极具破坏作用的演讲,但其威力的来源却仍旧是“有趣”、“简单”和“实用”这三大有氧信息要素。
  希特勒的演讲是有趣的,他是个极富表演天分的演说家。从史料中遗留下来的照片看,希特勒非常擅长使用一些夸张的手势来强调自己的思想。希特勒也非常擅长利用语气和节奏的变化保持听众的聆听兴趣。
  希特勒的演讲是简单的。即便是德意志最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可以听得懂他们的元首讲的是什么,并忠心支持他。追溯起来,希特勒最初的演讲对象只是流浪者收容所里的一些流浪汉。他必须要把自己的话说得足够简单,才能引发别人的回应。
  希特勒的演讲是实用的。他为所有雅利安人奉献了两份十分受用的礼物——自尊与复仇。通过宣扬人种优越论,希特勒争取了德意志最主要的公民的忠心支持;通过宣传反犹思想和清算“一战”,希特勒满足了大多数德国人复仇的欲望。
  有氧信息的威力是巨大的。但这种巨大的威力也是一柄双刃剑。剑本身无所谓善恶,是使用它的人为它赋予了善恶的意义。希特勒把有氧信息使用在错误的方向上,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重大灾难。如果把有氧信息使用在正确的方向上,那么我们的社会也会以同样的速度进步。
  3。书面语言
  人类文明的延续和进步与书面语言的发展息息相关。自从人类开始使用书面语言——文字记录自己的活动,我们人类的知识积累速度就开始以几何级数激增。如今,书面语言已经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各类书籍和文章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来源;信件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工具;笔记是我们总结个人思想的载体;日记是我们与自己心灵沟通的桥梁……很难想像,离开了文字,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与口头语言不同,书面语言具有非即时性、可保留性等特点,因此,当我们书写文字的时候,会经过比说话时更长时间的思考,为了配合书写的速度,大脑在书写时的思考频率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一般是变得更慢一些。
  书面语言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前面的演讲或者日常会话,它具有一些特有的语言组织方式。还记得你上次收到的来信吗?把它拿出来,重新看一下。无论你是否还清楚地记得这封信的内容,有一点你是能够清楚地看到的:信中所使用的语言与写信给你的人平时说话的口气很不一样。如果是一个经常与你聊天,之前却从未给你写过信的人写的这封信,你甚至会觉得信里的语气很陌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无处不在的有氧信息形式(4)
书面语要比口头语言更正式、更严谨。如果这不是所有人的观点,起码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观点。很多人在写东西的时候所使用的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